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 墓葬破坏严重正在发掘中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3-9-12 15:22 编辑来源: 西部网 于 2013-09-09
原标题: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 墓葬破坏严重正在紧张发掘中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西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诛灭了韦后一党,其中就包括唐代著名的女政治家上官婉儿。而她死后葬于何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直到近日,这个谜才被破解。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机场附近发现了一座唐墓。虽然墓葬破坏严重,出土随葬品不多,但根据一方墓志,考古工作者判断墓的主人当为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儿。目前现场已被封闭,考古工作者正对墓葬进行紧张的清理和发掘。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唐朝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人,是唐代女政治家,也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还是唐中宗的妃嫔,武三思的情妇。在如今各类有关武则天的影视作品中,上官婉儿被着重刻画,且多以正面形象为主。
“影视作品和真实历史显然是不一样的,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并不是那么‘正面’。”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杜文玉告诉记者。
据史料记载,上官婉儿在祖父上官仪被武则天诛杀后,凭借文采获得了武则天的垂青,并逐步成为武则天最为信任的人。武则天退位后,又嫁给唐中宗李显,并专掌起草诏令。随着武则天侄子武三思权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直到西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而被诛杀。
“历史的上官婉儿非常‘八面玲珑’,但在那个时代,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不这样做根本无法存活。”杜文玉说。在他看来,上官婉儿墓的发现,尤其是墓志的出土,对研究唐代历史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续:因罪被诛,墓制普通
记者10日从陕西省文物部门获悉,坐落于西安咸阳空港新城附近的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墓,目前仍在发掘中。墓葬盗掘严重,出土随葬品寥寥,没有人们期待中的精美壁画。墓志之外,还存有4个壁龛。
有考古专家告诉记者,1988年9月,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锅炉房M2工地发现了一座古墓,根据墓志铭的记载,经专家考证,此墓被确定为唐代的贺若氏墓。贺若氏,名厥,其夫独孤罗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之子。独孤罗的七妹为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独孤皇后。贺若氏家族为周、隋、唐三代皇亲国戚。贺若氏死后陪葬丰富,金银器装饰华丽,雕刻精美。
专家透露,金头饰出土时仍戴在墓主人头上,但其丝绸编织物已全部腐朽。金头饰由金萼托、金花钿、金坠、金花等各种饰件和宝石、珍珠、玉饰等三百多件连缀而成。造型精美,豪华富丽。仅由此观之,唐代贵族妇女们浓妆艳抹,钗簪盈首,玉链饰头,雍荣华贵,珠光宝气之盛装姿态历历在目,令人神往。
一代传奇女子上官婉儿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在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她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先杀了韦后,李隆基不顾说情,执意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专家认为,上官婉儿因罪被诛,墓制普通。与贺若氏相比,虽然同为唐代贵妇,埋骨之地相近,但待遇迥然。
上官婉儿墓内未发现棺椁 疑古时遭"官方毁墓"
来源: 京华时报 于 2013-09-11
上官婉儿墓是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华商报》供图
▲上官婉儿墓甬道内的墓志盒,上书“唐中宗昭容上官氏”。
专家解读为何墓内无棺椁
原标题:上官婉儿墓内未发现棺椁
专家称该墓未曾被盗 疑古时遭“官方毁墓”
昨日,有关考古专家表示,在近日发掘的唐代女政治家上官婉儿墓的墓室中未发现棺椁,也未发现盗洞,但墓却被大规模破坏,推断这可能是“官方毁墓”所致。
□聚焦
古墓非开发商打开周边项目已停工
最近,有网络传言:上官婉儿的墓葬是被开发商“不小心”挖出来的。对此,李明表示,该墓是经文物部门的正规程序发现的,并非开发商打开。“在即将修成公路的这块地方,我们发现了有文物迹象,立即组织了专家考古队进行发掘工作。在勘探发掘期间,相关建筑单位非常配合,为保护墓葬,目前涉及此区域的项目已经停工。”李明说。
□疑问1:是否因被杀而贬葬?
墓葬形制与人物身份基本吻合释疑
据考古专家介绍,在目前发现的唐墓中,一般官员只有3个天井,5个天井算级别很高的大墓了。
而且在当时没有贬葬,上官婉儿虽然因罪被杀,但从5个天井的规模看,还是按唐中宗的昭容,正二品的级别下葬的。
疑问2:网传墓室内发现骨骸
只发现很少的一点骨渣
耿庆刚说,由于上官婉儿是名人,考古人员发掘也有很大的压力,发掘特别细致,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种骨骸,只是很少一点骨渣,更不用说是完整的骨架了,现在还很难确定是不是人的骨渣,需要等待鉴定。
疑问3:墓志到底记载了些啥
千字楷书记载生平等信息
据李明介绍,墓志志文为楷书,近一千字,由于墓志的题材限制,并未提到上官婉儿的作品和具体事件,仅记载墓主人的生平经历、婚姻及其家庭情况等。
至于评价,李明表示,因为墓志都很格式化,多采用春秋笔法,一般只会写好话。
陕西唐代女政治家上官婉儿墓葬内部照片曝光
来源: 央视 于 2013-09-10
墓葬内部照片曝光
【上官婉儿墓葬内部照片曝光】陕西省文物局对外公布了日前发掘的唐代女官上官婉儿墓葬的照片。该墓距唐朝长安城遗址约25公里,根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墓主上官婉儿葬于唐景云元年(即西元710年)8月,与史料记载相符。(央视记者李志)
相关新闻:
陕西唐代女政治家上官婉儿墓有望解开4大谜团
上官婉儿,这位被今人称为集美貌与智慧的才女,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人、又有着怎样的经历?近日,我省考古人员发现的上官婉儿墓,有望解开世人的谜团。
近日,我省考古人员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发现一座破坏较为严重的唐墓,墓葬规格一般,出土的随葬品并不多。但一方墓志的出土却令人兴奋,也明确了主人身份——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儿。目前考古人员正对墓葬进行清理和发掘,预计很快将发掘完。墓志的出土也令不少历史学家关注,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师大教授杜文玉说,由于此人身份特殊,结合史书一定会解决一些历史问题,该出土的墓志中除溢美之词外,记载的历史,也对还原上官婉儿和唐朝这段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神探狄仁杰”的陕师大教授于庚哲说,期待着能够破解一些历史谜团,比如对于上官婉儿被杀,当时如何评价的。此外,该墓也将破解上官婉儿死后葬身何处的谜团。
了解一下
墓志会说些什么?
墓志,始于秦汉,指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墓志分上下两层,上层称为“盖”,刻有标题;下层称为“底”,刻有墓志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
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谜团1
她如何取得武则天信任?
史料:凭文采得青睐 八面玲珑得信任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唐朝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是唐代女政治家,也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都有着显要地位。
在如今各类有关武则天的影视作品中,上官婉儿都被着重刻画,且多以正面形象为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师大教授杜文玉说,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并非那么正面,是位八面玲珑的人物。
据史料记载,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在唐高宗时位居宰相,上官仪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杀,且连累全族,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后上官婉儿凭借着文采获得了武则天的青睐,并逐步成为武则天最为信任的人。
那么,在墓志中,会如何描述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关系,她果真仅依靠文采而得宠吗?
谜团2
她为何被称为“巾帼宰相”?
史料:成为唐中宗妃嫔后 常批奏章起草诏敕
据史料记载,上官婉儿深受武则天喜爱,武则天死后,被唐中宗封为昭容,正二品官职。杜文玉说,上官婉儿除身为妃嫔外,还经常批阅奏章、起草诏敕,有部分宰相的职责,所以有学者称她为“巾帼宰相”。除女才人、女政治家外,史书记载,上官婉儿的私生活也比较混乱,她是唐中宗的妃嫔,也是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的情人。于庚哲说,不知道墓志中会否涉及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的关系,这些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人物,当时的墓志会怎么来写?
也有资料显示,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有了私情,不料被武则天撞见。武则天勃然大怒,当即拔取金刀,砍到上官婉儿的前髻,伤及左额,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脔(jnluán,比喻珍美的、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染指的东西),罪当处死。”亏得张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上官婉儿因额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便有了唐朝的“红梅妆”。
谜团3
她在太子叛乱中充当什么角色?
史料:崇武氏抑皇家 后被李重俊追杀
于庚哲说,在历史上,著名的太子李重俊叛乱,被认为是正义的,但后来因为上官婉儿而失败,不知道墓志上会怎么来评价这段历史?
据史料记载,当时武三思依靠韦后(唐中宗的皇后)等人的支持,权倾人主,不可一世,并想方设法要求废除太子李重俊。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西元707年,李重俊发动政变,杀死了武三思,当时可谓顺应民意,然而后来在追杀上官婉儿等人的途中,李重俊迷路,上官婉儿有机会找到唐中宗,致使太子兵败被杀。
谜团4
唐玄宗如何评价她?
史料:李隆基政变诛韦后 她表忠不成被杀
西元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韦后,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而被杀。李隆基成为后来的唐玄宗。后来,唐玄宗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上官婉儿在文学方面也颇有成就,所著诗歌很多,由于文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在现存不多的诗作中,其抒怀之作《彩书怨》也广受关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于庚哲说,唐玄宗既然欣赏上官婉儿的才华,为何当时会执意要杀上官婉儿,后来又为其编文集?当时玄宗时期是如何评价这位才女的?期待着墓志中能有答案。
上官婉兒墓誌全文 (2014/1/7 公佈)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銘並序
夫道之妙者,乾坤得之而為形質;氣之精者,造化取之而為識用。挻埴(shān zh揉和黏土)陶鑄,合散信息,不可備之于人,備之于人矣,則光前絕後,千載其一。
婕妤姓上官,隴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陽氏之後。子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繼;女為漢昭帝皇後,富貴勳庸之不絕。曾祖弘,隨〔隋〕藤〔滕〕王府記室參軍、襄州總管府屬、華州長史、會稽郡讚持、尚書比部郎中,與觳(h)城公吐萬緒平江南,授通議大夫。學備五車,文窮三變。曳裾入侍,載清長坂之衣冠;杖劍出徵,一掃平江之氛祲(jn不祥之氣)。祖儀,皇朝晉府參軍、東閣祭酒、弘文館學士、給事中、太子洗馬、中書舍人、秘書少監、銀青光祿大夫、行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贈中書令、秦州都督、上柱國、楚國公、食邑三千戶,波濤海運,崖岸山高,為木則揉作良弓,為鐵則礪成利劍。採摭(zh搜集採用)殫于糟粕,一令典籍困窮;錯綜極于煙霞;載使文章全盛。至于跨躡簪笏(kunizānh做官),謀猷(yu謀略)廟堂,以石投水而高視,以梅和羹而獨步,官寮府佐,問望相趨,麟閣龍樓,輝光遞襲,富不期侈,貴不易交。生有令名,天書滿于華屋;沒有遺愛,璽誥及于窮泉。父庭芝,左千牛、周王府屬,人物本源,士流冠冕。宸極以侍奉為重,道在腹心;王庭以吐納為先,事資喉舌。落落萬尋之樹,方振國風;昂昂千裏之駒,始光人望。屬楚國公數奇運否,解印褰裳(qiāncháng採自鄭國的詩歌),近辭金闕之前,遠竄石門之外,並從流迸,同以憂卒。贈黃門侍郎、天水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訪以荒陬(zōu角落),無復藤城之櫬(chn棺材);藏之秘府,空餘竹簡之書。
婕妤懿淑天資,賢明神助。詩書為苑囿,捃拾得其菁華;翰墨為機杼,組織成其錦繡。年十三為才人,該通備于龍蛇,應卒逾于星火。先皇撥亂返正,除舊布新,救人疾苦,紹天明命。神龍元年,冊為昭容。以韋氏侮弄國權,搖動皇極。賊臣遞構,欲立愛女為儲,愛女潛謀,欲以賊臣為黨。昭容泣血極諫,扣心竭誠,乞降綸言(lnyán帝王詔令的代稱),將除蔓草。先帝自存寬厚,為掩瑕疵,昭容覺事不行,計無所出。上之,請擿伏(tī f指揭露隱秘的壞事)而理,言且莫從;中之,請辭位而退,制未之許;次之,請落發而出,卒刀挫釁;下之,請飲鴆而死,幾至顛墜。先帝惜其才用,慜(mǐn“愍”,哀憐)以堅貞,廣求入腠之醫,才救懸絲之命,屢移朏魄(fěip新月的月光),始就痊平。表請彰為婕妤,再三方許。暨宮車晏駕,土宇銜哀。政出後宮,思屠害黎庶;事連外戚,欲傾覆宗社。皇太子衝規參聖,上智伐謀,既先天不違,亦後天斯應,拯皇基于傾覆,安帝道于艱虞。昭容居危以安,處險而泰。且陪清禁,委運于乾坤之間;遽冒鈷鋒,亡身于倉卒之際。時春秋四十七。皇鑒昭臨,聖慈軫悼(zhěn do痛切哀悼),爰適制命,禮葬贈官。太平公主哀傷,賻贈絹五百匹,遣使吊祭,詞旨綢繆。以大唐景雲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窆(biǎn下葬)于雍州鹹陽縣茂道鄉洪瀆原,禮也。龜龍八卦,與紅顏而並銷;金石五聲,隨白骨而俱葬。
其詞曰:巨閥鴻勳,長源遠係,冠冕交襲,公侯相繼。爰誕賢明,是光鋒銳,宮闈以得,若合符契。其一。
瀟湘水斷,宛委山傾,珠沉圓折,玉碎連城。甫瞻松槚(jiǎ茶樹),靜聽墳塋,千年萬歲,椒花頌聲。其二。 shaula 发表于 2014-1-8 20:47
上官婉兒墓誌全文 (2014/1/7 公佈)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銘並序
这墓志铭看完,似懂非懂,若有释译就好了。
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殒千余年后,去年9月,其墓现身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备受关注。而完好的墓志,982个字的志文,究竟给我们还原怎样一个真实的上官婉儿,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昨日,上官婉儿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披露或者颠覆了很多史书记载的内容,墓志记载的情节,堪比今天的古装剧。记者采访多位唐史研究专家和考古专家,还原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说,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出土于甬道正中,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
记者发现,志文主要记载了其家族的来历,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其祖父上官仪的官职就罗列有10多个。而对上官婉儿的经历描述则颇为简略,主要记载了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唐朝嫔妃等级,相当五品官。后提到的婕妤、昭容、昭仪均高于才人),神龙元年(705年)42岁册为昭容,之后请求皇帝贬自己为婕妤(jiéyú),唐隆政变(710年)被杀,死时47岁。
五大揭秘
墓志内容远超此前考古专家所说“没有什么爆炸性内容”,虽然不足千字,多位专家却从中解读出诸多历史颠覆:
揭秘一
祖籍:家族从南方迁到甘肃后又有分支
长期以来,由于婉儿祖父上官仪的墓志明确记载为唐朝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上官婉儿也就是三门峡人。但是在墓志上,则说上官婉儿是“陇西上邽(guī)人也(今甘肃天水一带)”。
该墓志追溯上官家族的祖先出自颛顼(zhuānxū)高阳氏(五帝之一),到了战国时代,因为楚怀王之子子兰被封为上官大夫,以官职为姓,这也是上官姓氏的来历。而子兰也就是历史上谗言陷害屈原的人。
为何上官仪是河南三门峡人,而婉儿却是甘肃人呢?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百家讲坛》“狄仁杰真相”讲座主讲人于赓哲解释说,汉代,上官家族从南方的楚国迁徙到甘肃天水,之后上官家族又有了分支,其中有的到了河南三门峡,上官仪就是三门峡人,这与婉儿墓志所说的祖籍甘肃并不矛盾。
揭秘二
先后嫁父子两皇帝经历堪比武则天
上官仪在唐高宗(李治)时位居宰相,上官仪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杀,且连累全族,婉儿刚出生就进入掖廷(yè tíng宫女居住和犯罪家属妇女宫中劳动之处。)为奴。《新唐书》记载,上官婉儿“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若素构。”婉儿是因文采被武则天所发现和起用的。之后嫁给了武则天之子唐中宗(李显)。在嫁给唐中宗期间,曾与武三思等人私通。
然而,墓志明确记载婉儿13岁时被封为唐高宗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这在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也颠覆了以往的记录。也就是说,婉儿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位父子皇帝。”于庚哲说,其经历与武则天颇为相似,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被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接回宫中,册封为“昭仪”。
于庚哲说,上官婉儿虽然是高宗才人,但他推测可能是武则天指定的,为了给婉儿一个名份,摆脱官奴或宫人身份。
揭秘三
拼死阻止安乐公主索要“皇太女”之位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师大教授杜文玉说,史书上记载,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皇后最宠爱的女儿,恃宠而骄、飞扬跋扈。曾在韦后的默许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当储君。史书记载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而是拼死阻止“皇太女”一事。
墓志以详尽篇幅记载婉儿劝阻的过程,曾四次向唐中宗进谏,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后,最终婉儿采取了“请饮鸩(zhèn毒酒)而死,几至颠坠。”以死相谏。婉儿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之后婉儿多次请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将其降为婕妤。而安乐公主的“皇太女”之梦,最终也没能实现。
针对婉儿自杀一事,杜文玉说,此前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由此也推翻了史书记载婉儿与韦后是一伙的说法。
揭秘四
上官婉儿之死:亡身于仓卒之际
史书记载,西元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韦后,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而被杀。李旦继位,即唐睿宗,睿宗之后就是儿子李隆基,也就是著名的唐玄宗。
陕师大历史专家、博导王双怀表示,墓志中记载,上官婉儿是在唐隆政变时,亡身于仓卒之际。上官婉儿的政治立场唐中宗、唐睿宗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不是韦后一伙,而李隆基则为了免除后患,在仓促之中将婉儿杀害,可见在当时并没有对婉儿进行审判或者详细调查。
揭秘五
谁安葬谁毁墓?皆因太平公主
在墓志中记载完唐睿宗下诏安葬后,还明确记载“太平公主哀伤,遣使吊祭,赙(fù)赠五百匹,词旨绸缪”。意思是说,太平公主非常哀伤,派人去吊祭,并出钱五百匹绢,相当于今天的份子钱。五百匹绢在唐代是一大笔钱,相当于今天50万元左右的购买力。
李明推测说,上官婉儿死后,睿宗懦弱,太平公主权势极大,在太平公主的游说下,睿宗下诏按级别修建了上官婉儿墓。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懿淑天资、贤明神助”,并以唐睿宗的名义,为其篆刻墓志铭,还获得了“惠文”的谥号(唐代女性只有皇后和几位公主能够获得谥号)。这与同时被杀的韦皇后、安乐公主贬为庶人、悖逆庶人则是无法比的。
而墓的被毁,李明认为也因为太平公主,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次年,李隆基突然起事,赐死太平公主,下令铲平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坟墓。上官婉儿被认为是太平公主一党,在铲平武攸暨坟墓时,上官婉儿墓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被毁。他推测,应该是李隆基下令进行的官方毁墓。
>>墓志全文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夫道之妙者,乾坤得之而为形质;气之精者,造化取之而为识用。挻埴(shān zhí揉和黏土)陶铸,合散信息,不可备之于人,备之于人矣,则光前绝后,千载其一。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阳氏之后。子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曾祖弘,隨〔隋〕藤〔滕〕王府记室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州长史、会稽郡赞持、尚书比部郎中,与觳(hú)城公吐万绪平江南,授通议大夫。学备五车,文穷三变。曳裾入侍,载清长坂之衣冠;杖剑出征,一扫平江之氛祲(jìn不祥之气)。祖仪,皇朝晋府参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波涛海运,崖岸山高,为木则揉作良弓,为铁则砺成利剑。采摭(zhí搜集采用)殚于糟粕,一令典籍困穷;错综极于烟霞;载使文章全盛。至于跨蹑簪笏(kuànièzānhù做官),谋猷(yóu谋略)庙堂,以石投水而高视,以梅和羹而独步,官寮府佐,问望相趋,麟阁龙楼,辉光递袭,富不期侈,贵不易交。生有令名,天书满于华屋;没有遗爱,玺诰及于穷泉。父庭芝,左千牛、周王府属,人物本源,士流冠冕。宸极以侍奉为重,道在腹心;王庭以吐纳为先,事资喉舌。落落万寻之树,方振国风;昂昂千里之驹,始光人望。属楚国公数奇运否,解印褰裳(qiāncháng采自郑国的诗歌),近辞金阙之前,远窜石门之外,并从流迸,同以忧卒。赠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访以荒陬(zōu角落),无复藤城之榇(chèn棺材);藏之秘府,空馀竹简之书。
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lúnyán帝王诏令的代称),将除蔓草。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上之,请擿伏(tī fú指揭露隐秘的坏事)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刀挫衅;下之,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先帝惜其才用,慜(mǐn“愍”,哀怜)以坚贞,广求入腠之医,才救悬丝之命,屡移朏魄(fěipò新月的月光),始就痊平。表请彰为婕妤,再三方许。暨宫车晏驾,土宇衔哀。政出后宫,思屠害黎庶;事连外戚,欲倾覆宗社。皇太子冲规参圣,上智伐谋,既先天不违,亦后天斯应,拯皇基于倾覆,安帝道于艰虞。昭容居危以安,处险而泰。且陪清禁,委运于乾坤之间;遽冒钴锋,亡身于仓卒之际。时春秋四十七。皇鉴昭临,圣慈轸悼(zhěn dào痛切哀悼),爰适制命,礼葬赠官。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以大唐景云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窆(biǎn下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礼也。龟龙八卦,与红颜而并销;金石五声,随白骨而俱葬。
其词曰:巨阀鸿勋,长源远系,冠冕交袭,公侯相继。爰诞贤明,是光锋锐,宫闱以得,若合符契。其一。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jiǎ茶树),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其二。
五大谜团仍待解
谜团一
墓志缘何未提武则天时期作为?
上官婉儿的才华在武则天时期得到了充分发挥,史书对此记载颇多。而记者发现,该墓志对武则天时期却只字未提。王双怀推测,这应该是有意为之的。唐朝经过武则天的武周时期后,恢复了李唐江山,墓志则刻意回避武则天时期,尽力消除武周时期的影响。
谜团二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为何没有阻止?
从墓志中可以看出,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的关系非同一般。那么,在唐隆政变时,为何没有阻止李隆基对婉儿的杀害呢?
于赓哲推测,在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不在现场,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估计也不在预案内,太平公主并不知情。
谜团三
李隆基为何非要杀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以死来进谏,站在了韦后一党的对立面,为何李隆基非要致其于死地呢?
于赓哲说,是因为他把上官婉儿视为武则天以来女人当政的符号人物,而他的志向在于消灭女人干政,杀上官婉儿主要是为了斩断太平公主的一个臂膀。所以杀婉儿不久就和太平公主激烈斗争,得胜后宫中扶植宦官,同时压制女性,这是一场性别之战,影响深远。
谜团四
墓志是谁写的?
在唐代,不少墓志中都写有谁书写的墓志,而上官婉儿的墓志却只字未提,令人奇怪?
有关专家推测,墓志可能是张说或者齐国公崔日用所撰写。这二人都是婉儿生前重用的文人,他们背后都是太平公主一党。留存至今的《昭容上官氏碑》150字,则是由张说所写,而该碑的序文则是由崔日用所写。但考古人员在婉儿墓周围,却没有找到该碑。
谜团五
缘何志盖是昭容,墓志写婕妤?
记者发现,在墓志盖上写着“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而墓志却是“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根据唐制,昭容为皇帝九嫔第二级,仅次于昭仪,正二品阶;婕妤为代世妇之一,正三品阶。
考古专家介绍,上官婉儿死时,已经申请被降为婕妤,而死后不久就恢复了昭容。可见当时墓志及下葬之急促。
婉儿,历史上的宠儿,为什么要打破好的安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