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礼 发表于 2007-11-6 13:36:33

【原创】S距阵观照下的《伤寒论》

<P>S矩阵观照下的《伤寒论》 主题词:S矩阵.洛书/《伤寒论》2007-06-17 01:52</P>
<P>&nbsp;</P>
<P>主题词:S矩阵.洛书/《伤寒论》.模式<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S矩阵</P>
<P><BR>&nbsp;&nbsp; 仲景师《伤寒卒病论曰》:“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并斥责曰:“今居世之士,曾不留心医药,精究方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斯语是研读《伤寒论》的一把钥匙---务须精究方术。方乃方士,术乃术数。於《黄帝内经》“法於阴阳,和於术数”是一脉相承。其二,言方者必晓於园,言园者必精於方。方园对立的统一。在古代自然哲学中,天园地方。《洛书》是个方图,也是个园图。S是太极线,隐於《洛书》之中。<STRONG>矩阵是《洛书》九宫八卦的象数模式。S矩阵的数学模型同时能符合对称性,么正性,因果性现代物理学三条原则。⑴</STRONG>&nbsp;&nbsp;&nbsp;&nbsp; 同样符合系统科学的理论。“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基元,用以表示或象征宇宙万物系统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⑵&nbsp;&nbsp; 她整体恒动,多维协调,阴阳互补,博大精深。用S矩阵理论阐述《伤寒论》,揭示其架构模式,是笔者的浅见,余不敢臆断,只是为研究《伤寒论》开劈一个新领域,并求教於大家。</P>
<P><BR>&nbsp;&nbsp;&nbsp; 二&nbsp;&nbsp;&nbsp;&nbsp; 伤寒辩析</P>
<P><BR>&nbsp;&nbsp; 伤寒是寒气侵袭人体,人受邪而病。寒气何时最,论曰:“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署气何时为盛,论曰:“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分别以复卦和姤卦俩卦的爻象而尽意。十一月复卦建子,冬至严寒;五月姤卦建午,夏至酷署。建立了时间的有序性。“阴阳交易,人变病矣!”《黄帝内经》曰:“阴阳交错而变由生也。”“冬至严寒,万物深藏,君子固密,不伤於寒,触冒之者乃曰伤寒。”从时间的划分中是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故上文曰:“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之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天地动静,阴阳鼓击,各正一气。”也就是说每节各主一气。之主气有至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寒为阴邪,首先伤阳,故太阳受之。仲景师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撰写《伤寒论》立下了千古名作。</P>
<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nbsp;&nbsp;&nbsp; 三阳病,三阴病考证</P>
<P><BR>&nbsp;&nbsp; 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将《伤寒论》中直呼的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概以六经之名,题出六经辩证。给原来就难以辩清的三阴,三阳涂上了一层美丽的油彩,该书以足之六经循行及病态阐述伤寒病的真实表现,形成了《伤寒论》的经络学说。而没有深刻地阐述经络生成,流注及剖析阴阳关系。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对其病机,传变未能清析。所以近代名医恽铁樵认为“读《伤寒论》重要处在六经,不解处也在六经。此处不解,全书皆模糊影响。”⑶ 此论是研究《伤寒论》的深切见地。三阳病,三阴病的本质,发病机理,合病,并病传经规律,施治方略等尚属黑箱,打开这个黑箱的工具是S矩阵理论,否则就不解这千古之迷。</P>
<P><BR>&nbsp;&nbsp;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於至阴结於命门,名曰阴中之阳。......”太为开,少为枢,阳明,厥阴为阖。足太阴肾经与足太阳为一合经;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一合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为一合经。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为《伤寒论》之传变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此特定的理论反映疾病的病机,治则,S矩阵阴阳恒动互补,互化,用以指导临床。</P>
<P><BR>&nbsp;&nbsp;&nbsp; 《周易.系辞》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象数是不可分割的一体,“象以定数,数以征象。”人体受邪,阴阳失调,即反映出病象。《伤寒论》以病象推断是太阳病还是阳明病等伤寒病的部位及层次,利用日数推其传变,利用天干,地支推定欲愈之期。笔者认为应称之“象数辩证”《周易.系辞》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笔者视“六经辩证”有违仲景师立意。理论“概念化的思想,是对於有生命活力的种种形象僵化了的规定。”</P>
<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四&nbsp;&nbsp;&nbsp; 伤寒欲解时与阴阳自和</P>
<P><BR>&nbsp;&nbsp;&nbsp; 《伤寒论讲义》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下附其他五病欲解时,各以三时为定位。方有执曰:“太阳者,盛阳也,故王於巳,午,未。”经曰自得其位而起,此之谓也。张自聪曰:“午乃太阳中天之气,巳未前后之气交也。人有六气,人得天气之助,则正气生盛而邪气解矣。”欲解说各有其正确的一面,余以为,王是王,得位是得位。俩者以欲解的时相上不同。王者旺也,得位是自处其位。阴阳过程流其一偏盛,在动态中求得阴阳流的平恒,时相三,是十二支三会局。仲景师欲解说,开创了时间医学之先河。</P>
<P><BR>《伤寒论》曰:“问曰:病有不战,不汗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又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阴阳自和是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仲景师为身心医学开劈了一条途径,吹响了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之前奏。</P>
<P><BR>&nbsp;&nbsp; 人疾病过程中阴阳在自我组织的协调下达到和,和而向愈。和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是互根,互化,恒动的结果。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至和升华为阴平阳密,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是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在大自然及疾病的千变万化中,重新组织自己的一,有序的循环,延长寿命。阴阳自和有待医学界的重视,努力挖掘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P>
<P><BR>&nbsp;&nbsp; 提示下列规律</P>
<P>&nbsp;</P>
<P>&nbsp;&nbsp; 1: 服药法时,无犯天忌。<BR>&nbsp;&nbsp; 2:治疗的原则不是物资的补充,而是过程流的协调,---气化!<BR>&nbsp;&nbsp; 3: 百病之治疗应全息自然。<BR>&nbsp;&nbsp; 4:&nbsp;&nbsp; S矩阵理论可指导临床。</P>
<P>&nbsp;<BR>&nbsp;&nbsp;&nbsp; 说明:本文是作者参加《全国第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摘要</P>

天易 发表于 2007-11-6 15:36:55

看得有点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S距阵观照下的《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