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道教科儀與誦經?
轉貼自 「北極真武玄天上帝信仰中心台灣道教總廟玄義宮」網頁,修正了一些typos何謂道教科儀
科是動作的一種,也可以解釋為流程或是程式,依據一定的程序進行之,即所謂的 「照本宣科」。儀為典章制度的禮節程式,分為法式、禮式、儀式,即所謂的「行禮如儀」 ,而科儀就是以「經懺」為本,加上許多「肢體動作」而成。經與懺的經文以「唱、詠、念」的形式去呈現經文的「意涵」 ,而肢體動作就是呈現「像」的意境,像的呈現包括道場 (壇場) 的布置,高功法師的步罡、書諱、指法、印訣、咒語 (明咒與暗咒)、符籙、運炁、走位、持簡、持令、持器等等皆是意像的呈現。
道教「道場法事的規則」有其程序,不同的法事有著不同的形式,按一定法事形式準則作道場叫做「依科闡事」就是俗話說的「照本宣科」,也通稱為「底本」或「科儀本」, 把做某種法事的底本稱為「某某科儀」如開壇法事的底本叫「開壇科儀」請聖法事叫「請聖科儀」揚旛宣榜稱為「揚旛科儀」等等。
道教繼承民族文化,在民間信仰和民俗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了多用途的齋醮科儀,大則為國祝禱、禳解災疫、祈晴禱雨;小則安宅鎮土、禳災解厄、祈福祝壽、度亡生方、以及台灣道廟最常見的法事如安龍謝虎、祈安禮斗、普渡荐拔、祇禳燈儀、聖誕科儀等等。大凡「人所希求的事」多用齋醮祈禱之法行之。
現行齋醮科儀基本上是 「沿襲明代整理的醮儀」 ,但也不是照搬下來,而是根據 「各派、各地域的習俗」而大同小異。正一道場法事地區性更大些;全真道場法事科儀在全國十方都大致相同,但也有些小異;閭山道場則融合了正一、全真、靈寶、與佛教之瑜枷等。所以,在同一法事的作法上甲地和乙地有不同處是不足為奇的。
道教的法師主要是「科儀的執行者」 ,是宇宙天地與人、神鬼與人之間的溝通橋樑 (媒介) ,而媒介的核心主要是「意境」 「以意化境」或是「以境化意」。那麼藉由經典文字,咒語、指法、步罡、書諱、壇場擺設佈置 (含方位、顏色、器具、法具) 形成多方位溝通的媒介。
基本條件要瞭解「何種科儀」需要「何種經典」 、 「何種法會」需要「何種法壇」和「如何佈置」 的基本功。所以道教的 「齋教法師」其實僅是 「科儀的執行者」 ,是有分門別類的,簡言之是分科的,不同科別做不同工作內容,並非外界的認知以為法師什麼都懂,他不一 定懂風水地理,而懂風水地理者不一定會施作科儀,會爬刀梯者也不一定會執行科儀 (爬 刀梯的典故另行說明) ,很會執行科儀者不一定有膽識爬刀梯。
所以,道教執行者應著重「藏書」的研讀,任何事務的執行應合乎邏輯,能述之源頭、依據為何? 方不致積非成是或是是非非,當然更要學習謙卑、自省、願意與人分享、讚揚別人的態度,更要學會保重自己、尊重別人的態度,才不枉學道。
何謂誦經
誦經是很抽象的名詞,並非一定要將經文以「唱」的方式呈現才叫做誦經,只要從口中「唸出」 「詠出」的都可以稱之為「誦經」 。加入「唱」並沒有特殊的意義,僅是增加他的「生動性」 ,在道教最早由「寇謙之」祖師將經文輔以「樂譜」以唱的方式來誦唸經文; 後來又根據「經典的意涵」以尊崇、驚嘆、悲傷或是以輕快歡樂、莊嚴隆重的「情境方式」 來表達其意境。更嚴謹者將曲分為「陽韻」和「陰韻」以區分彼此的不同。
誦經又可區為唱、詠、唸的不同形式呈現,三者分別用於「讚」 「述」 「偈」 「咒」等等。歌唱性較強的「唸經」通常稱之為「韻」或「韻腔」 。詠則用於舉天尊或是特別強調「經文中的要義」時以詠的方式呈現,但是,完全以「口白」的方式呈現亦可,並非一定要以何 種方式呈現才叫誦經。而且不該以故弄玄虛、含糊不清的韻律誦讀經文,致使大眾難以聽懂。
時至今日,廣大的教徒在「誦經時的唱韻」已是百家爭鳴、百家齊放,很難說哪一種唱韻是正統?我們只能說都對,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傳達經典的意涵」給眾生?才是我們需要考量的。不過,為了配合地方民俗、民情,在唱誦上還是需要作適度的區分,例如民家的「喪事科」和廟宇、家庭的「吉祥法事科」應有所區分才不致讓人混淆不清。
現今常用的誦經唱韻簡述如下:
(一)龍華韻:龍華科儀、唱唸並行、唱運慢、韻律莊嚴中帶哀悽、聖誕敬獻為其特色。台灣中部地區以C調為主。
(二)沙文韻:沙文科儀、唱唸並行、唱運快、韻律活潑輕快、變調多樣,出家與在家者皆使用、出家者的唱誦韻味深沈低亢、在家修者唱誦較輕快但吵雜、各擁特色。
(三)通俗韻:如一貫道、皇母組織、佛號音樂等,以一般流行音樂加入詩詞、在誦唱上並無嚴格規定陽事與幽事的區別。
(四)正一韻:起源中國北方、東漢張道陵天師所創、為道教科儀創立始祖、唱韻活潑多元、打擊樂器為其特色。各地域配合地方民俗為特色。
(五)全真韻:起源中國南方、元末王重陽祖師所創、兼收男女道眾,在科儀上較為穩重、 以打擊法器為主,唱韻共六十四首、俗稱十方韻,分陽韻與陰韻。陽韻為吉祥法事、陰韻為喪事或幽事科儀為主。
(六)靈寶韻:
(七)閭山韻:發源於閩南,分為科儀派與法主派、科儀派又分為紅頭與烏頭兩種、紅頭專司吉祥廟會、家庭法事、烏頭專司喪事、兩者有明顯的分際、奉徐甲真人為祖師及許遜祖師。法主派為三奶夫人、以陳靖姑為代表。
當然還有許多的教派難以一一舉例,在此僅舉一些現今台灣各地常見誦經唱韻的例子。那麼,嚴格說來並無所謂「宗教音樂」或是「道教音樂」 ,宗教家 (教徒) 將音樂導入經典的誦唸,被稱為宗教音樂。尤其在儀式進行時搭配音樂 (樂器) 的演奏,更能帶動宗教活動 (道場) 的氛圍。
今天早上看到的新聞:
志同道合 白領碩士當道士
都對道教科儀好奇
〔記者南投報導〕擁有百萬年薪的電子大廠幹部歐耀中,任職食品大廠採購的林展鴻,兩人因對道教法師有興趣,假日分別從台北、台中遠赴南投縣中寮鄉學習道教科儀,並已成為初授督功法師,為何從世俗走向法師之路,令人好奇。
37歲的歐耀中是電機碩士,在知名科技公司當課長,38歲的林展鴻是視覺傳播碩士,在知名食品公司負責採購,兩人因共同興趣而變成好朋友,半年前相約到南投縣台灣道教總廟的玄義宮學道教科儀,因每週六上課,歐耀中週五下班後,就借住林展鴻的家,隔天共赴中寮鄉上課。兩人平日工作忙碌,假日還得上課一整天,卻甘之如飴,而且2月前通過基礎科儀的學科、術科考試,授職成為初授督功法師,也是道長李增陸的得力助手。
每週南下上課1整天
歐耀中已婚、育有一對兒女,同事常問他「你是電機碩士,怎會想學當法師?」他說自己常把道教與八家將、乩童做聯想,直到中學時讀歷史,發現道教有悠久歷史,應有很深的內涵,才想一窺堂奧。
過世外公也是法師
林展鴻的外公生前就是道教法師,家裡留有很多道教科儀的資料,他卻看不懂,出社會後有心拜師學藝,卻不得其門而入,直到上網得知玄義宮開課,才邀歐耀中上課,並一起奏職授階,2個月前成為初階法師,未婚的林展鴻也重新規劃人生,辭去食品廠的工作。
歐耀中和林展鴻說,在學習科儀中的步罡、唱韻、書諱、指法時,身心也得到新的能量,感覺很平靜喜樂,愈學愈有趣。
棄職學科儀 當成學術研究
近幾年白領階級學當道教法師蔚為風氣,南投縣中寮鄉台灣道教總廟玄義宮3年來培育出200多位白領法師,他們將道教科儀當成學術研究,在道壇找到人生另一個舞台。
玄義宮3年來經由上課學習並獲授職成為法師,已有300餘人,其中7成是銀行經理、科技新貴、會計師、律師、高階公務員、退休教授等白領階級。
玄義宮主委羅文桂表示,3年來玄義宮免費開設道教科儀課程,將過去被視為神秘的道教科儀,有系統的整理傳授,並且說明每一種科儀的來源,讓學習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應該是吸引社會上學有專精的民眾前來上課的主因。
擔任會計師的初授督功法師陳明志說,當自己的事業已有所成就時,會渴望心靈提升,獲得新的能量,學習道教科儀的過程,能讓身心放下,並找到新的動力。
負責傳授的閭山派真武門成授陞門法師李增陸透露,道教科儀從唱韻、指法、步罡到書諱,窮其一生也學不完,因此道教法師雖分為6階,包括:1.初授督功、2.初授陞督、3.成授門威、4.成授陞門、5.圓授盟威、6.圓授高功,能達到圓授級的少之又少。
李增陸也說,玄義宮授職的法師,都是義務主持或協助法會,大家將道壇當成人生另一個舞台,心態上則以弘揚道法為主,都不會以當道教法師為生,心情自然喜樂。 看來這是宮廟辦的傳法,應該不需大把銀子
《道教經典科儀》
台灣道教總廟 玄義宮以「分享的態度」推廣傳承「台灣道教閭山派真武門」的「道教科儀」,目前已傳承數個期別。來至全省各地的同道至本宮參與學習後,都很驚訝的發現,不僅僅是學得唱誦而已、而是獲得真正想要的「科訣」,而科訣正是道教科儀中最「難以獲得的元素」俗稱(訣頭)。
難以獲得的原因在於「道教門派」長期有著「秘訣不外傳的觀念」,比如傳子傳媳不傳女、或是推給「天機」不可洩漏;這些「本位主義」都是造成需要者「欲求無門」的原因。這些原因造成許多「道教宮廟」在「唱誦佛經」、行佛教儀規的怪現象;這是因為許多宮廟主事者不知有「道規」、所以拿「佛規」來使用。
有些道廟在神尊聖誕祝壽時,整天在唱誦觀音讚、南海讚等等「整班的佛號」;明明是陳先生的生日,卻一直在恭賀張先生生日快樂,並且一直述說張先生的豐功偉蹟,這和陳先生何干?陳先生情何以堪?我們並非否定佛教經典儀規,佛教擁有內涵豐富精湛的經典儀規,有其「健康積極正信」的教化和「適者適能」的分際,只是把它用在道教宮廟卻顯得不是很恰當,好像高鐵在高速公路行駛;汽車行於高鐵;飛機行於海面、輪船飛於空中的「非軌性」不當現象。
佛教道教同時流傳數千年,自然會互通有無,有些經典儀規會有「相通」之處,但是在「科儀架構」上絕對不同。道教有其豐富的經典(比如道藏)和擁有「精湛的科儀」內涵,更是華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可惜未能廣為道教宮廟流傳善用,向來讓許多有識之士、民俗學家、宗教學者、尤其是道教學家們不以為然、難以認同。
現在已經有許多道廟負責人或是參與者也意識(感覺)到其不適性,只是不知如何尋求導正或是如何瞭解、從事「道教科儀」。所以玄義宮願意突破「不外傳的固守觀念」,為道教宮廟「需要者」提供一門「道教科儀知的管道」。只要您有需要或是「喜好道教科儀學術」的朋友,請不要客氣、歡迎共同參與、學習傳承道教科儀。
玄義宮目前已完成編撰數種「道教科儀實務版」經典,並且在企業界有心人士的資源提供下,已經印行出版,據以導入道教科儀的執行。各種科儀經典除了遵循道統外,更求合乎邏輯、依據為何?以透明化、組織化、系統化並且「導入科訣」編輯,使學習者容易瞭解。外面也有許多有關道教科儀經典的書籍,只是在實用上存在「不知所以然」的盲點,或是有著「看不懂的困擾」,使喜好道教科儀的同道「難以運用自如」。
所以玄義宮的科儀分享教學,除了分析所有唱誦音律之外,科儀進行中全部的諱、指、印、罡、符等全部有系統的彙整,清楚透明的呈現,另外如何握(簡)板?如何持令?如何行香、朝禮等等不傳之寶,以及道教壇場如何佈置?(不同的科儀不同的壇場佈置)、道教法職如何區分?何謂高功、表白、提科?何謂左班經師、右班經師?何謂導班、導磬?什麼是引當、引請、侍香、侍燈、監壇等等,您都將徹底窺視習得。
經由學習之後還需要經過檢定(筆術、術科),通過檢定才能夠參與「法師的奏職戒禮」。有所本、有所學、有所功才足以成為道教的科儀法師,絕非無所學、無所本、無所功的就穿上道袍在奏職。稱職的法師對於道教的經典應有所認知,擁有文學的修養、懂得基本樂理、具節奏感和唱詠念(如吟詩)的基本功,懂得指法、步罡、印法、書諱等等整體科儀的流程與架構。更需要會壇場佈置、方位、顏色、黏貼藝術等等藝術文化的修為。這些種種修為都是本宮至為重視的養成教育。 這些越是基本的流程 和規矩
越是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