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22册No.0430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30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30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No. 430-A 弥陀要解便蒙钞序
切以。诸佛心要者。乃净土妙门不可思议之境也。亦复法藏秘髓菩萨之司南。诚然众生迷背本有故乡安乐处所。是也。故我 释迦大悲慈尊。傍观不忍。运用四心。肝肠吐露。将此亲证无上正觉之法。直指当人。似摩尼赐与穷子。类伽陀施于重病。横截生死。急救群迷。亘古以来。获益殊深。往生极乐者甚众。譬如大千尘点。难矧化往之数。虽然海藏浩瀚。汪洋无际四十九秋。别无特示。可见弥陀一经。是九界暗中之灯炬。彼岸之大津梁也。自以法流东震。莲宗始创于晋时远公。以至宏扬注述。净土诸祖。历世如风。班班列列。胜举不尽也。明末灵峰老翁。忽现浊世。尤为火宅。涌一青莲。迷途道中。露大慧聚。日充九霄。息生盲眇目之见。无暗不破。删拣繁文。以着要解。看孔着楔。无机不收。岂非良能巧匠也哉。今题名便蒙钞者。何耶。然系 资福净业场亮公讲师。繇深痛末进智微慧浅。劣闻寡解。难彻藕益老人之心要。惟恐愚蒙沉坠。空诸异见。执理废事。特以善巧方便无作妙智。锦上布花。引导迷蒙。开显平坦。觉路钞录。以彰奥义。性修兼诠。善哉善已融通。金口诚言。契合祖之教。意罢座之暇。随笔成帙矣。以友人启弁言于(余)。己量无能。空腹自愧。口讷舌钝。岂肯班门弄斧。事不获已。勉强抖胆。抚怀转思。不可以人而弃法也。寅请毛颖楮先生。盗听吐语。以助之词也。仰冀高哲流通此钞。庶不昧 亮座主一片血心。泼于大地。且愿人个迅至。谢凡壳之玄宫。亲到安慧命之神宅。稳当托化于莲邦者也。谨此为序云尔。
时于
道光三十年孟夏廿一日红螺山二有丈室净业莲村氏沐手敬识
No. 430-B 便蒙钞自序
夫弥陀要解一书。大有功效于净土法门中也。言言见谛。语语真诚。显理则彻性彻相。双眼圆明。谈事则吐心吐胆。肝肠尽裂。破缘影之虚妄。畅四土之唯心。扫权小之偏计。明三身之一体。即实事乃究竟实理。文殊普贤莫越其阃。照性恶则全体性善。鹦鹉八哥亦臻其域。所以不可思议之妙。尽向十恶处点示。希有甚难之宗。全在五浊中发挥。故曰一声阿弥陀佛。乃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噫。若非真正佛眼。何以见此。何能说此。既有如是妙经。必要有如是妙解。诚为苦海中大津梁也。(余)禀性愚憃。虽讲此解十有余座。累神累思。随讲随忘。故于己亥岁。结夏武昌宝通寺。共二三莲友。敷扬此解。随解随录。次后渐集成帙。非敢谓宏法利生。实为愚憃自便。故曰便蒙钞也。读是书者。莫作注解会也幸甚。
慕莲学人序于红螺祖堂
No. 430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卷上
红螺比丘 达默 造钞
资福沙门 达林 参订
△讲释此解。大章分三。初序义。二解经。三?语。初中分四。初标题。二译人。三疏主。四正序。标题又二。初经题。二疏题。经题又三。初明通别。二明立题。三正释题。初又五。初约一化。二约一门。三约一经。四约一题。五约一字。
△今初。
【钞】一切诸经。皆具通别二名。教行理三。各论通别。今佛说阿弥陀五字。名异众典。故教别。同名为经。故教通。依教起行。为行不同。故行别。同归寂光。故行通。理虽无名。因门名理。理随于门。四教十六门入理。故理别。门随于理。一门所入之理。即一切门理。一切门所入之理。即一门理。故理通。此约一化。
△次约一门者。谓净土一门也。净土三经并行于世。故教别。同称弥陀之经。故教通。称名观想为行不同。故行别。同称净业。故行通。唯心四土。故理别。四土唯心。故理通。此约一门。
△三约一经者。从如是我闻。至作礼而去。序正流通三分不同。故教别。初中后总为一善。故教通。信愿行三不同。故行别。同归净土。故行通。极乐横具四土。故理别。四土同一极乐。故理通。此约一经。
△四约一题者。通别二名。故教别。总为一题。故教通。能说所说。故行别。同为一佛。故行通。释迦弥陀。故理别。同一法身。故理通。此约一题。
△五约一字者。华言梵语。故教别。同翻为觉。故教通。自觉觉他。故行别。觉满。故行通。即而常六。故理别。六而常即。故理通。初明通别竟。
△二明立题者。一切诸经。别名无量。不出人法喻三。此三。有单。复。具足。七种立题之别。单三者。谓单人。单法。单喻。单人者。如此经能说所说皆是人。佛是究竟人也。其中无法无喻。故曰单人。单法者。如般若经。涅槃经等。无人亦无喻。故曰单法。单喻者。如梵网经。璎珞经等。无人亦无法。故曰单喻。复三者。如妙法莲华经。乃法喻为名。如来师子吼经。乃人喻为名。文殊问般若经等。乃人法为名。具足一者。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乃人法喻具足为名也。明立题竟。
△三正释题又二。初释别名。二释通名。初又二。初分释。二合释。初又三。初释佛字。二释说字。三释阿弥陀。初又三。初明通别二号。二明单复三身。三明六即性修。初又二。初明通号。二明别号。言通别二号者。诸佛皆具通别二名。通则十种通号。别则释迦弥陀。通显究竟果德。别显应机示现。今先明通号又三。初明十号。二明华梵。三总略释。
△今初言十号者。如来。为仿同先迹号。应供。为堪为福田号。正遍知。为遍知法界号。明行足。为果显因德号。善逝。为妙往菩提号。世间解。为达伪通真号。无上士。为摄化从道号。调御丈夫天人师。为应机授法号。佛为觉悟归真号。世尊。为三界独尊号。明十号竟。
△二明华梵者。梵语多陀阿伽陀。亦云怛闼阿竭。此翻如来。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此约法身释。转琺輪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以报身释。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约应身释。
○梵语阿罗诃。此云应供。应受十界供养故。亦翻杀贼。亦翻无生。观经疏云。天竺三名相近。阿罗诃。翻应供。阿罗汉。翻无生。阿卢汉。翻杀贼。
○梵云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觉。言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出生死梦故言觉。
○梵云鞞侈遮罗那三般那。此云明行足。大论云。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三乘虽得三明。而不满足。佛悉满足。是为异也。具足三明六通。故曰明行足。
○梵云修伽陀。此云好去。或名修伽度。此云善逝。地持经云。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故云善逝。
○梵云路伽惫。此云世间知。谓知二种世间。一众生世间。二非众生世间。及如实相。地持经云世间解。
○梵云阿耨多罗。此云无上。大论云。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法中佛无上。地持经云。无上士。涅槃云。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
○梵云富楼沙昙藐婆罗提。此云可化丈夫。调御师。大论云。佛以大慈大智。以善柔软语。苦切之语。杂语。令不失道。故云调御师。
○梵云舍多提婆魔?舍喃。此云天人教师。大论云。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随教行。又云。度余道众生少。度人天众生多。故云天人师。
○梵云佛陀。此云觉者。谓自觉。觉他。觉满。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名自觉。运无缘慈。度有情界。名觉他。穷源极底。行满果圆。名觉满。
○梵云路迦那他。此云世间尊。具上九号。为物钦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间。所共尊故。明华梵竟。
△三总略释者。翻译名义集云。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明通号竟。
△二明别号者。名称虽别。义亦互通。如释迦翻能仁。岂有一佛非能仁也。阿弥陀云无量寿。岂有不佛非长寿也。但以逗机设化。随世建立。今正明能说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梵云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者。姓也。寂默者。字也。能仁是姓者。佛有五姓。一云瞿昙。二云甘蔗。三云日种。四云舍夷。五云释迦。一瞿昙者。或云憍昙弥。此云纯淑。十二游经云。过去阿僧祇时。大茅草王舍位出家。师婆罗门。遂授其姓。名小瞿昙。二姓甘蔗者。本行经云。大茅草王。得成王仙。寿命极长。老不能行。时诸弟子出求饮食。以笼盛仙。悬树枝上。猎师遥见。谓鸟便射。滴血于地。生二甘蔗。日炙开剖。一出童男。一出童女。占相师立男名善生。即灌其顶。名甘蔗王。女名善贤。为第一妃。三姓日种者。本行经云。又以日炙甘蔗出故。亦名日种。四姓释迦者。甘蔗王听次妃之??。摈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归人。父王悔忆。遣使往召。四子辞过不还。父王叹曰。我子释迦。以此命族。五姓舍夷者。林名也。本行经云。以住舍夷大树之林。故名舍夷。此以其处而立姓。故曰舍夷。寂默是字者。本行经云。又诸释种。立性憍慢多言。及见太子。悉皆默然。王云。宜字牟尼也。以上通别二号竟。
△二明单复三身者。佛佛皆具三身。谓法报化也。法身即本觉性体。报身乃始觉智圆。化身则慈悲应现。法身名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报身名卢舍那。此云净满。化身名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又三身皆具单复二义。法身单。唯指本来清净理体。报身单。唯指无上功德智慧。化身单。唯指应现如水中月。法身复者。一者自性清净法身。即众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也。二者离垢妙极法身。即诸佛所证究竟法界理也。报身复者。一者自受用报身。即诸佛智断二德。究竟实果。二他受用报身。即地上菩萨。随其心量。所见刹尘相好。一一相好皆无分齐者也。化身复者。一者应现身。示成八相。二变化身。无而倏有。又化身。亦名应身。应物示现。如月印水故也。示现八相者。复有三种。一者胜应。即前他受用身。二者带劣胜应身。通教三乘所见者。接入别圆故胜。犹依事识故劣。三者劣应身。即藏教所见丈六老比丘身。唯依事识。不达相海无边之致。故名劣。变化身又有二种。谓佛界化身。及随类化身。单复三身竟。
△三明六即性修者。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全性起修。故言六。全修在性。故言即。何名为六即。一者理即。二者名字即。三者观行即。四者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普润大师。有六即佛颂曰。
【钞】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此颂理即佛也。动静理全是者。谓一动一静。约理全是佛性也。行藏事尽非者。行藏。即动静也。由不达万法唯心。故所作事动静。约事全不合理也。冥冥随物去者。谓佛性之体。随六尘而流转也。杳杳不知归者。无有觉照之功。故不知归也)。
【钞】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此颂名字即佛也。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者。悟得佛性之理也。佛性本不生灭也。今知当体是者。现在当体苦即法身。惑即般若。业即解脱也。翻恨自蹉跎者。翻恨理即位中。行藏事尽非也)。
【钞】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此颂观行即佛也。念念照常理者。明观照之功也。常理。即不生不灭法身理也。心心息幻尘者。幻尘。即五住地惑也。谓正当照常理时。五住便息而不起也。遍观诸法性者。谓二边法性也。无假亦无真者。全体中道。故曰非假非真也)。
【钞】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此颂相似即佛也。四住。谓见思二惑。见为一住。思为三住。先落。谓法执后断。我执先断也。六尘未空者。法执未忘也。由法执故。故曰眼中有翳。空里见花红也)。
【钞】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豁尔心开悟者。以中道观智。豁破无明一品也。湛然一切通者。六尘空也。穷源未尽者。还有四十一品无明未尽。故曰尚见月朦胧也)。
【钞】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从来。指前五位也。真是妄者。三德之真。全成三障之妄也。如水成冰也。今日者。指今究竟位也。妄皆真者。三障之妄。全成三德之真也。但复本时性者。复还其本时之佛性也。更无一法新者。非从冰外更得水也)。
【钞】此六即义。四教皆判。而有权实不同。前三教是权。唯圆教是实。藏教但六而不即。二谛不相即故。通教虽二谛相即。而不能即佛。不达中道故。别教虽谈中道。而不能六即佛。但中不即二边故。唯圆教六即佛义全。故但约圆教。判六即佛义也。即而常六。如冰水之不同。六而常即。如湿性之体一也。释佛字竟。
△二释说字分二。初明不可说。二明可说。问。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云何而说也。答。若执不可说。又堕绝言之见。若达说即无说。不妨无说而说也。
△今初明不可说者。若结四教。则有四不可说。谓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云何生生不可说。生生者。因缘所生法也。不可说者。因缘即空。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故不可说。乃藏教义也。云何生不生不可说。生不生者。乃诸法不生般若生。此般若非自生。非他生。非共。非无因。故曰生不生。言语道断。故不可说。乃通教义也。不生生不可说者。不生者。法性也。生者。无明也。二乘证不生。犹受法性生。故曰不生生。若法性。若无明。皆言语道断。故不可说。乃别教义也。云何不生不生不可说。以修道得故。谓智断二德皆不生。乃究竟极果所证。尚非十地所知。岂可言说。乃圆教义。此略明不可说。
△二明可说者。涅槃云。虽皆不可说。而十因缘法为生作因。亦可得说。十因缘者。从无明支。乃至有支。立诸法也。立有三义。谓立众生。立机缘。立声教。此三互相建立。若无众生。则无机缘。无机缘。则无声教。无声教。亦无众生也。立众生者。过去二因。现在五果。更互为因缘。而立五阴假名众生。立机缘者。过去或修析行。或修体行。或修渐行。或修顿行为业。无明润之。致今五支之果。于此阴果。更起本习。或起析行爱取有。或起体爱取有。或起渐爱取有。或起顿爱取有。爱取有起故。得为机缘也。立声教者。析爱取有起。故感三藏教。是为生生不可说。十因缘法为生生作因。亦可得说。说藏教生生之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也。体爱取有起。感于通教。是为生不生不可说。十因缘法为生不生作因。亦可得说。说通教八法也。渐爱取有起。故感别教。是为不生生不可说。十因缘法为不生生作因。亦可得说。说不生生别教八法也。顿爱取有起。感于圆教。是为不生不生不可说。十因缘法为不生不生作因。亦可得说。说不生不生圆教八法也。此四可说。各具四门。四四十六门。又各具四悉檀因缘。共六十四悉檀。又有信法二行。共一百二十八悉檀。则分分无量也。此弥陀经。乃圆教有门。第一义悉檀。具下三悉檀。众生机缘所感声教也。释说字竟。
△三释阿弥陀者。梵语阿弥陀。按无量寿经。含十三义。谓无量寿。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光炎王。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名虽十三。不出光寿。故此经但云光寿也。光。乃心性横遍十方之义。十方原无边际。故云无量也。寿。乃心性竖穷三际之义。三际又无始终。故云无量。又横中有竖。竖中有横。横竖交彻。不可思议。故云无量弥陀彻证心性横竖之源。故曰无量光寿也。三身光寿。如疏中释。分释竟。
△二合释二。初合能说。二合所说。初又二。初明所拣。二会通三身。
△今初。言佛说者。有所拣。谓经有四人说。谓弟子。诸仙。诸天。化人也。若四人说。如来印之。亦得称经。今经始终皆出金口。故曰佛说也。明所拣竟。
△二会通三身。问。佛具三身。今言佛说。乃何身说那。梵网合注答曰。三身既非一异。自不容其偏执何身说法。但为对治有异。故使诸经所说不同。或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此则恐人执相迷理。故唯示法性本觉以为真佛也。或云法佛者。自觉圣境。无言无说。说法现仪。皆化佛耳。此则恐人以法身堕在情量。故唯示化佛示三轮也。实则说法度生。非法身。亦不离法身。非报化。亦不离报化。若得四悉檀意。谓法身说法亦可。如云报化非说法者。谓唯报化说法亦可。如云法身无言说。谓三身合乃说法亦可。如云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谓三身各说法亦可。法报佛为地上菩萨说法。胜应佛为地前。及声闻缘觉说法。劣应佛为一切凡夫说法。谓三身总无言说亦可。如四十九年不说一字。若不解四悉檀因缘。随执一句。皆名谤佛也。初合能说竟。
△二合所说者。问。三身皆称阿弥陀。乃的说何身。答。寂光法身。说圆教阿弥陀。实报报佛。说别教阿弥陀。方便胜应佛。说通教阿弥陀。同居劣应。说藏教阿弥陀。又法佛能俱说四教阿弥陀。报佛能说三教阿弥陀。谓藏通别。胜应能说二教。谓藏通。劣应能说一教。唯三藏。又同居树下。须俱说四教。根性杂故。带劣胜应。唯说三教。藏教机不能见故。方便胜应。止说别圆二教。令见法身故。界内绝分故。实报他受用。唯说圆教。令诸菩萨尽无明源故。合释竟。初释别名竟。
△二释通名者。梵云修多罗。或云修单兰。或云修妒路。皆彼方楚夏。此方翻译不同耳。或言无翻。或言有翻。天台释此为三。初明无翻。二明有翻。三和融有无。
△今初。言无翻者。彼方语多含。此方语单浅。不可以单翻复。应留本音。既不可翻。而含五义。一法本。亦云出生。二微发。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祗作五义。不可翻。今于一中各作三。三五十五义。一教法本。二行法本。三义法本。今广释之。言法本者。一切皆不可说。以四悉檀四缘则有言说。世界悉檀说为教本。为人对治则为行本。第一义悉檀。则为义本。所言教本者。金口所说一言为本。派出无量言教。故以佛言为本。经是行本者。示人无诤法。如教修行。故经是行本。经是义本者。寻一句诠一义。或一句诠无量义。故经是义本。束此三种为法门者。教本即闻慧。行本即思慧。义本即修慧见真。法本之义尚已多含。故不可翻也。
○二微发者。佛以四悉檀说。言辞巧妙。悦可众心。初闻世界悉檀。微有解生。此约教论微发。初闻为人对治。生善破恶。即行微发。初闻第一义。入理。即义微发。束此三为法门者。小乘即三解脱。大乘即三德秘藏。
○三涌泉者。佛以四悉檀说法。文义无尽。法流不绝。若闻世界悉檀。说一句解无量句。为教涌泉。若闻为人对治。起无量行恒沙法门。为行涌泉。若闻第一义。理若虚空。遍一切处。为义涌泉。束此三为法门者。教。即法无碍。行。即辞无碍。义即义无碍。乐说通三处。
○四绳墨者。佛以四悉檀说法。初闻世界。裁爱见之邪教。为教绳墨。若闻为人对治。远离非道。入于正道。为行绳墨。若闻第一义裁爱见之此岸得至彼岸。为义绳墨。束此三为法门者。教。即正语。行。即正业。正精进。正念。正定。义。即正见。正思惟。
○五结鬘者。结教行理。如结华鬘。令不零落。世界悉檀结佛言教。为人对治结行。第一义结义。束此为法门者。结教。口无失。结行身无失。结义。意无失。旧云经含五义。今则含十五义。岂可单汉翻梵。
○又此方经训常训法。常者。不变义。天魔外道不能改坏。名教常。真正无杂。无能逾过。名行常。湛然不动。决无异趣。名理常。法者。可轨义。教可轨。行可轨。理可轨。今直言训。已含六义。况梵语重复。而可单翻也。
△二明有翻者。亦为五。一翻为经。经以由为义。今亦作三释。谓教由。行由。理由。一切经律论。皆由圣人心口。名为教由。一切契理行。相似行等。皆由圣人心口。故以行为由。一切世间义。出世间义。方便义。究竟义。皆由圣人心口。故以义为由。教由世界悉檀。行由为人对治。义由第一义悉檀。
○二翻为契。谓契缘。契事。契理。世界说契缘。为人对治契事。第一义说契理。
○三翻法本。如前释。
○四翻为线。线贯持教行理。令不零落。又线能缝义。谓缝教缝行缝理。缝教使章句不乱。堪可说法。缝行则依经则行正。违经则行邪。缝理则理所不印。堕六十二邪理。理所印者。会一究竟道。
○五翻善语教。亦是善行教。亦是善理教。世界说善语教。为人对治善行教。第一义善理教。是名修多罗有五翻也。
△三和融有无者。若言无翻。名含五义。于一一义。更含三义。弥见其美。若作有翻。于一一翻。亦具三义。转益旨深。任彼有无。何所乖诤。如此会通。于二家无失。有理存焉。今且据一名以为正翻。亦不使二家有怨。何者。从古及今。释梵为华。皆题为经。若余翻是正。何不改作线契。以此方周孔称为五经。故以经字翻修多罗也。此略录法华玄义经字之释。以便初学。释通名竟。初释经题竟。
△二释疏题者。即要解二字也。要者。紧要也。疏中要处虽多。略不出三。一者心要。二者境要。三者法门要。心要。有破有立。破则破缘影之妄心。文云。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等。立则立即境之真心。即一念即佛之心性。玄义中辩体一科。教相云。一切诸佛之心要。后文云。独诠无上心要。?语云。其斯为无上心要已乎。境要中。有破有立。破则破缘影之妄土。即末世积迷之习。将缘影之妄想。唤作唯心净土。立则立即心之实境。即一句即心之佛号。及四种唯心之身土。后文云。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奈何离此净土。别谈唯心净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看书者要具眼。法门要。有事有理。事则净土横超。三根普摄。如天普盖。似地均擎。胜过一切竖出法门。理则心境圆妙。自具十乘观法。明心要能生正信。明境要能启切愿。明法门要能立实行。此三法举一即三。全三即一。一三圆融。不可思议。故后文云。能念之心不可思议。即佛故。心要也。所念之佛不可思议。即心故。境要也。念一声一声不可思议。百千万亿声。声声皆不可思议。心佛不二故。法门要也。要虽言三。不思议一。秘藏灵文。故曰要解也。疏题竟。序义中第一标题一科已竟。
△二译人。
【解】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钞】三藏者。一修多罗藏。此云经藏。二毗柰耶藏。或云毗尼。此云灭。又云善治。又云律。三阿毗昙藏。又云阿毗达摩。此云无比法。又翻论。法师者。以三藏法而为师故。又深通三藏。教化人天故。法华有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经卷。师具五德。故曰法师也。鸠摩罗什。具足应云鸠摩罗耆婆什。此云童寿。谓童年而有耆德也。按本传。师进关时。正姚秦弘始四年。东晋安帝隆安元年也。师祖居印度。世为王臣。父弃位舍家。游学至龟兹国。王闻其贤名。以女妻之。而生什。师居胎日。母增慧辩。七岁出家。随母至寺。见佛钵甚喜。遂举至顶。俄念我身卑小。而钵甚大。我何能举。遂力不胜。而倒于地。豁悟万法唯心。日诵千偈。至年九岁。辩挫邪锋。咸皆愧伏。十二岁。遇罗汉奇之。谓母曰。当守护之。若年三十五岁。当大兴佛法。度人无量。又习五明四围等书。后学大乘。数破外道。远近诸国。咸谓神异。母生什后亦出家。聪拔众尼。已证三果。什既受具。母谓之曰。方等深经。应阐于秦都。但于汝身不利何。什曰。菩萨之行。利物忘躯。大化必行。炉镬无恨。符坚建元九年。太史奏曰。有德星现于西国。当有智人入辅。坚曰。朕闻西域有罗什。襄阳有道安。非此人耶。后遣将军吕光。率兵七万。西伐龟兹。与什同归。什在路。数言应变。光尽用之。光闻姚苌杀坚。自据西凉。至姚兴接位。吕光亦死。吕隆复立。姚兴灭凉。方入秦都。秦主厚加礼。延入西明阁。敕僧[(丰*力)/石]等八百沙门。咨受什旨。于草堂寺参定众经。后道宣律师。尝问天人陆玄畅曰。什师一代所译经论。至今若新。受持转胜。何耶。答曰。其人所译。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又从毗婆尸佛以来为译经师。又云。什位阶三贤。文殊指授。令其删定耳。译者。翻梵成华也。周礼掌四方语官。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腾兰初至汉时。北官兼善西语。故经虽西来。而称为译。后代准此。故仍称译也。译人竟。
△三疏主。
【解】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
【钞】西有者。大师之别号也。谓西方依正二报。的确是有。非徒论其偏理。拨其实事。更有多义。当看彻祖西有解。恐繁不录。沙门者。梵语或云桑门。正音室摩那拏。此云功劳。谓修道有功故。西域不论佛法外道。凡是出家者。皆称沙门。乃出家之都称也。唐言以义训云勤行。谓勤行涅槃道故。瑞应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有四种沙门。一谓胜道沙门。即佛菩萨等。二谓说道沙门。即说正法者。三谓活道沙门。即修善品者。四谓污道沙门。即诸邪行者。蕅益者。乃大师净业之号。蕅。谓莲具六即之位。蕅喻理即。名字即二位。荷喻观行相似二位。华喻分证位。莲喻究竟位。师示居名字位中。故曰蕅也。益者。四悉檀之益。解在后文。意谓现在五浊淤泥。但得名字四益。若珍池华敷。则得莲台之四益。故且称蕅益也。智旭者。智譬东升之日。乃大师之名也。按大师本传。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先世汴梁人。始祖南渡居古吴。母金氏。以父岐仲公。持大悲咒十年。梦大士送子而生。七岁茹素。十二岁就外传。闻圣学。即千古自任。誓灭释老。开腪酒。作论数十篇辟异端。十七岁阅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乃不谤佛。取所著论焚之。二十岁诠论语。大悟孔颜心法。冬丧父。闻地藏本愿。发出世心。二十二岁专志念佛。焚窗稿二千余篇。二十三岁听楞严经。二十四岁一月中三梦憨山。师往曹溪。不能远从。乃从雪岭师出家。命名智旭。雪师。憨翁门人也。二十五岁住径山。悟道。二十六岁受菩萨戒。二十八岁母病笃。四刲肱不救。痛切肺肝。葬事毕。焚弃笔砚。矢往深山。遂掩关于松陵。关中大病。乃以参禅工夫。求生净土。三十岁出关。始述毗尼(事义)集要等。三十二岁究心台宗。三十七岁述盂兰新疏。三十九岁述梵网合注。四十一岁述大佛顶文句。师所述诸书。如破空论。三经解。唯识心要。相宗八要直解。弥陀要解。法华会义。楞伽义疏。起信裂纲疏等。共四十八样。约有三百余卷。五十七岁圆寂灵峰。越三年门人开龛茶毗。见趺坐巍然。发长覆耳。面貌如生。茶毗后。牙齿俱不坏。因不敢从粉骴遗嘱。奉骨塔于大殿之右。三疏主竟。
△四正序分二。初序法门。二序注疏。初又二。初总序多门。二别显净宗。
△今初。
【序】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30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30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钞】原夫者。发语之辞也。诸佛者。法报应化也。化身乃同居土诸佛。应身乃方便土诸佛。报身乃实报土诸佛。法身乃寂光土诸佛。又一身各具四土。一土各具四身。身土圆融。不可思议也。悯念者。诸佛三缘慈也。谓生缘法缘。无缘也。生缘慈。缘假名。法缘慈。缘实法。无缘慈缘法性。化身以生缘慈悯念六凡众生。应身以法缘慈悯念九界。法报以无缘慈悯念十界众生也。群迷者。六凡迷于真谛。三乘迷于中道。迷真故妄造幻有。故有分段生死。迷中故妄执幻空。故有变易生死。以此二死之苦。故感三慈而悯念也。随机者。四悉檀之机也。悉檀者。悉者普也。华言也。檀谓檀那。梵语。此云施也。华梵合称。故曰悉檀。而有四种。谓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机。谓根机。如来观机逗教。为未种善根令种善故。随乐欲而说。为世界悉檀。乃欢喜机也。已种善根令增长故。随便宜而说。乃为人悉檀。乃生善机。已增长者令成熟。随对治而说。为对治悉檀。乃破恶机。已成熟者令解脱故。随理而说。为第一义悉檀。乃入理机也。亦名四益。又名四随。因此四机。故感三身施设教化也。归元无二者。归于一极也。方便。乃四悉之方便。多门。谓四教十六门也。初总序多门竟。
△二别显净宗二。初净土横超胜。二又显持名胜。
△今初。
【序】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即心是佛)。至圆顿(即佛是心)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钞】此从多门中。以直捷圆顿。显出净宗。净土横超竟。
△二又显持名胜二。初正显。二引证。
△今初。
【序】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不简机务)至稳当(不假方便)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钞】此又从十六妙观中。以简易稳当。选重第十六专持名号也。故后文专显下品往生力用也。正显竟。
△二引证。
【序】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钞】摄事理者。一句洪名。四种净土也。六字为事。一心为理。即一而六。即六而一。不出一念。故曰摄。三土为事。寂光为理。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出一念。故曰摄。统宗教者。一念心性。乃法界大纲宗。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故曰统宗。横该八教。竖彻五时。故曰统教序法门竟。
△二序注疏又二。初序古疏。二序今解。
△今初。
【序】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着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钞】文有二段。初序古来云栖下。序近代也。云栖者。杭州之山名。莲池大师道场也。师名袾宏。字佛慧。杭之仁和人。俗姓沈。三十一岁出家。参拈花遍融。笑岩宝祖。有省。大明隆庆五年。乞食云栖。见山水秀雅而居焉。着弥陀疏钞等书。示寂于万历四十年。住寿八十一岁。和尚者。梵语又云和阇。正云邬波遮迦。传至于阗国。翻为和尚。什师翻为力生。谓以师之力。生我智慧故。称云栖为和尚者。受戒于云栖也。疏钞者。疏通经义。钞复解疏也。广大精微者。赞其义理宽广。文辞精细也。幽溪者。地名。即天台山。幽溪高明寺。传灯大师道场也。师俗姓叶。少从映庵禅师出家。着圆中钞。无生论等。宏扬念佛法门。每一登座。天乐鸣空。大众俱闻。圆中钞者。以圆中之理。钞释苏州北禅寺。大佑法师弥陀略解也。高深洪博者。赞其圆理高深。中道广博也。日月中天。喻显二书广大高深之义。有目皆睹者。谓显二书但能益于宿学。不能利于初机。故非此经要解。此经乃三根普摄之经故也。初序古疏竟。
△二序今解二。初正序因缘。二明不同之致。
△今初。
【序】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
△二明不同之致。
【序】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钞】此中二段。初正明。二喻显。于喻显中。先明喻。苏东坡游庐山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有事有理。约事者。谓身在山中。不能尽见庐山全境。故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约理者。东坡乃悟道之人。即事以显理也。侧看成峰。横看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者。谓侧看横看。远近高低。皆是心性所成。不识庐山真面目者。不识心性本来面目也。只缘身在此山中者。身在此心性中故也。楞严经云。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皆是妙明心中所现物也。此中侧看成峰。横看成岭者。喻各家注疏。各阐佛心。一总不尽。本是无尽藏故也。纵皆不尽。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者。谓纵然不尽佛心。而亦不失佛意也。佛意者何。谓各各念到一心不乱。亲悟心性真面目。亲生净土。亲见极乐真境而后已也。二序今解竟。结大科初序义竟。
△二解经又二。初五重玄义。二正解经文。初又五。初释名。二辩体。三明宗。四明力用。五明教相。先明第一释名。于中又二。初总标立题。二别释通别。
△今初。
【解】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
【钞】此总标七种立题中。单人为名也。问能说所说皆是佛也。何故名人。答。佛是究竟人也。
△二别释通别二。初释别名。二释通名。初又三。初释佛字。二释说字。三释阿弥陀。
△今初。
【解】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自觉)觉后觉(觉他)。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觉满)者也。
【钞】教主者。四教之主也。即释迦佛三身也。大悲愿力者。三缘慈悲。喜。舍也。五浊恶世者。四种薉土也。三觉者。四教三觉也。谓藏教以析空观而自觉。转生灭谛缘度为觉他。缘尽入灭为觉满。通教以体空观而自觉。转生灭无生二教法轮为觉他。缘尽入灭为觉满。别教则以次第三观而自觉。转三教法轮为觉他。断十二品无明尽为觉满。圆教则以一心三观而自觉。转四教法轮为觉他。断四十二品无明尽为觉满也。无法不知者。究竟一切种智。无法不见者。究竟佛眼也。释佛字竟。
△二释说字。
【解】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钞】成佛机熟者。非三乘权教之机也。乃圆教佛界之机也。究竟脱者。一念相应一念佛也。释说字竟。
△三释阿弥陀又二。初明导师。二明梵华。
△今初。
【解】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钞】彼土导师者。彼四种净土引导之师也。永阶不退者。谓圆证三种不退也。不退。释在后文。明导师竟。
△二明华梵。
【解】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钞】梵语者。梵天之语。天竺之语与梵天同。故云梵语。劫初时。光音天人。下降于天竺。故语同梵天。光寿。即三身光寿。释在后文。三身即四土。四土即四教。故功德智慧。皆通四教也。功德智慧。谓四教六度也。前五度为功德。般若为智慧。神通。谓四教六通。道。谓四教道品。力。谓四教十力。依。谓四种净土。正。谓四土主伴。庄严。谓福慧二严。说法。谓依正皆能说法。化度。谓能化所化。能度所度。无量者。不可思议也。不可思故。不可以心量。不可议故。不可以言量。非但上三土不可思议。即同居土随拈一法。皆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故曰四土圆融也。释别名竟。
△二释通名。
【解】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钞】此释通名经字。兼辩通别也。台藏所明。即天台教解释经字。即指前文释经字也。大科释名竟。
△二辩体。妙宗云。释名者。释能诠假名。辩体。谓显名下所诠实体。欲令学有所归。此乃天台辩体妙意也。于中又二。初标名。二正辩。
△今初。
【解】第二辩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
【钞】观经疏云。体是主质。释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大乘经以实相为印。为经正体。妙宗释曰。诸法当处不生不灭。非有非空。无能无所。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此等相。名为实相。无相之相也。既称实相。亦名实体。实力。实作。乃至实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实。即是实生。实佛。实依。实正。一色一香。无非实相。应知实相。全体照明。称为真心。亦名本觉。觉体遍故。诸法皆实。若指其要。不离现前分别之念。念即本觉。觉即经体。故下文观心辩体也。又大乘经者。拣小乘经也。小乘三印。无常。无我。此之二印。印于生死。寂灭一印。印于涅槃。小乘涅槃生死异。故各印之。大乘生死即涅槃。故只须一实相印也。印者。信也。又符印也。所诠符此。大小二乘皆可信也。初标名竟。
△二正辩。统论诸法。皆即实相。法华经云。诸法如是相性等。华严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等。今云现前一念者。乃观心释。此释有三意。一者文句云。谓若约佛法释。则疑太高。若约众生法释。又疑太广。故约现前心法。最为切近。二者乃正释一句万德洪名。即空假中。乃诸佛所证三德秘藏。诸佛之心要。故后文云。一声阿弥陀佛。乃本师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三者又利参禅者。易得悟入。诸法本闲。唯心自闹。心若不闹。万法自如。则实相体显矣。于中又三。初明性量无相。二明性体圆成。三明性具遍作。此三科。唯是一念心性之性字。分体相用也。
△今初。
【解】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学者须如此深研痛拶不可徒落在语言作道理领过)。
【钞】现前一念心性者。正指一句佛号之体。无生论云。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也。并及日用浩浩之平常心。即妙宗谓分别之念也。此乃三科之总题目。三科乃别显三谛也。心。乃不变随缘之用。喻如水上之波。性。是随缘不变之体。喻如波之湿性也。即下文寂照二义。后文光寿二义。体用不二。故曰恒寂恒照也。不在三处。非三世者。即妙宗谓心法当处不生不灭也。当处。即当体也。心法当体不可得。故不在内外中间。喻如全波即湿。湿外觅波不可得。故不在湿外湿内湿中间。心法当体不生不灭。故非三世。喻如海上之波。似有过去未来。全波即水。原无三世可得也。又不在三处。故曰横遍。原非三世。故能竖穷。竖穷故曰寂。横遍故曰照。照故曰光。寂故曰寿。古德云。十世古今不离当念。无边刹海不隔毫端。故曰无量光寿也。
【解】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
【钞】此即妙宗谓无能所相也。能即六根。所即六尘。喻如能起即水。所起即波。波水唯一湿性。故非能所也。大佛顶经云。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水火风。非六根。非六尘。非六识。非四谛。非十二因缘。非六度。非四德等也。
【解】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钞】此即妙宗谓非有无相也。喻如水上之波。非有非无。全波是水故非有。全水成波故非无也。有无既非。四句俱无。四句无故。百非俱离。故曰清净实相也。觅之了不可得。承上文三处三世。觅之叵得也。不可言无者。虽然无相。而有体用也。具造百界千如者。具。谓理具。谓一念心中。本具百界千如也。喻如水中具足波浪之理也。造。谓事造。谓心性随缘。造出百界千如之事也。喻如水遇风动。而起波浪之事也。百界。谓十法界。各具十法界。则有百界也。千如。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百界各具十如是。则有一千如是。复有假名一千。正报一千。依报一千。共有三千。复有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则有两重三千。故古德云。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也。不可言有者。谓百界千法虽别。唯一真如。各无自体可得。喻如波浪虽别。唯一湿性。各无自性可得。故曰不可言有也。
【解】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
【钞】此妙宗谓心法当处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也。喻如波水当体无言说。无名字。无心缘也。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者。谓总离上文在内在外在中间等。一切攀缘思虑分别语言文字相也。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者。谓上来一切缘虑分别等。性本自离。非有性而离。本自不可得故。故曰离此无性。若是有性。则又不能离也。喻如水上之波。亦以湿为自性。非离此湿性。别有波性可得也。此是离凡夫遍计性。遍计本虚故。非但离此。亦离二乘偏真。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亦离菩萨但中。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以此二种缘虑等。乃界外法执。为圣人遍计。总前凡夫。为五住无明。此五住无明。性本自离。本来不可得故。亦如水上之波。亦以湿为自性。离湿性。别无波性可得也。若是有性。则又不能离。不能离故。众生不能成佛也。法华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起信论云。是故诸法。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一切文字。不能显说。离心攀缘。无有诸相。究竟平等。唯是一心。说名真如。言真如者。此亦无相。但是言一切言说中极。以言遣言而已。此上四段。总以真谛破凡情圣解。以显性量。下一段。乃结成实相。
【解】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钞】此乃结成圆中实相也。要之者。以要而言也。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者。谓上来谈无相者。乃约真谛破凡情圣解相。非破坏俗谛一切法也。不坏俗谛。故非偏真。离情解。故非偏俗。非偏。故是圆义。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者。随真故无相。非偏无也。随俗故无不相。非偏有也。不偏二边。故是中道。既是圆中。亦是圆真。亦是圆俗也。不得已强名实相者。实相无名。亦无不名。强安名唤作实相也。初明性量无相竟。
△二明性体圆成。言性体者。统摄量具也。言圆成者。乃显众生之本有。诸佛之圆证。圆满成实之体也。此中有三段。初总标。二别显。三总结。
【解】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钞】此总标中道性体。双遮二边。双照二谛也。遮照同时。故曰而复。寂照不二。故曰恒寂恒照也。寂者随缘不变之体。即上文性字。照者。不变随缘之用。即上文心字。唯是一心。故曰双遮。具足体用。故双照也。故大佛顶经云。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也。此总标。下八句乃别显。于八句中。前四。但论性德。中二句。性修合论。后二句。唯论修德。言性德者。乃通于六即。修德。有逆修顺修。此唯论顺修。逆修摄在性德中。顺修有因有果。此唯论果。此境乃佛界为缘起故。
【解】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钞】此二句。明众生现前一念心性。乃如来身土也。常寂光者。本具三德秘藏。常乃法身德。寂乃解脱德。光乃般若德。此诸佛所证理体。故为土。土有不动义。故合照而寂也。此句。重寂字。清净法身者。乃自性清净法身。身有随缘义。故合寂而照也。此句重照字。
【解】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
【钞】此二句。明心性又是如来法报二身也。上句指寂字。故合法身。取法身无相义故。下句指照字。故合报身。取报身有相义故。问。前二句以法身合照字。此二句何以法身合寂。答。法身有随缘无相二义。前以身土论。让土合寂。不变为体故。今以法报论。让法身合寂。乃报身之体故。此四句。但论性德。下二句。性修合论。
【解】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
【钞】性德者。心性本具之德体也。即指前四句。虽分身土法报。乃理具也。未遇修治之功。未成事用。如金在矿中。未成受用。故若寂若照。总名法身。修德者。乃始觉之智。照本觉之理。惑尽智圆。性德全显。如金出矿。若寂若照。总名报身。下二句。唯论修德也。
【解】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
【钞】受用身。乃自受用报身。即四智心品。又名法门身。妙宗云。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第一义为髻。种智为头。慈悲为眼。无漏为鼻。四辩为口。四十不共法为齿。二智为手。如来藏为腹。三三昧为腰。定慧为足。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故合寂也。应化身。乃他受用身。垂形十界。应化一切。故合照也。复次若达前四句。则知众生皆具如来身土智慧德相。若达次二句。虽有理具。要借修显。修显还是性显。若达后二句。则知修德功不唐捐。又此虽明佛界。九亦同彰。此乃别显。下乃总结一心也。
【解】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
【钞】上来虽分寂照身土。性修真应。理具事造。同居一念心。故曰不二。此明性体圆成竟。
△三明性具遍作。于中有二。初承前启后。二正显。
△今初。
【解】实相无二。亦无不二。
【钞】此承前文无二之理。启后文无不二之事。谓此心性。非但无有二相。亦无不二之相也。
△二正显。
【解】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释迦)所说(弥陀)。能度(佛)所度(生)。能信(心)所信(法)。能愿(欣厌)所愿(极乐)。能持(三业)所持(名号)。能生(三资粮)所生(四净土)。能赞(释迦诸佛)所赞(弥陀依正)。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钞】言性具者。谓一切诸法。皆性所本具。性若不具。事何所造。喻如木中具足诸器。而能遍作诸器。若木中不具。则不能作。木能作诸器。则器器皆木。实相作诸法。则法法皆实相也。故大佛顶经云。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水火风等也。是故举体作依作正者。乃举性体性量全体而作。非是少分。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者。谓随拈一法。乃至一微尘。一芥子。一香。一华。皆是竖穷横遍全体所印之灵文。既皆竖穷横遍。故曰事事无碍。一微既然。则一句洪名。即是竖穷横遍全体而作。故后文云。一声阿弥陀佛。乃本师所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既是如来所证。故是大乘经体。实相正印也。故起信论云。大乘者。谓体相用三大。乃诸佛所乘也。明性具遍作竟。五重玄义第二辩体究。
△三明宗。天台师有简宗体一科。今录之以便学者。有人言。宗即是体。体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既是二。体即不二。体若是二。体即非体。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喻如梁柱是屋之纲维。屋空是梁柱所取。不应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宗体若一。其过如是。宗体异者。则二物孤调。宗非显体之宗。体非宗家之体。宗非体。则邪倒无印。体非宗。则体狭不周。离法性外别有诸法。宗体若异。其过如是。今言不异而异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体也。今录此文。以显宗体之义。然而用不用皆可。于中分三。初统论宗义。二正明经宗。三结归因果。
△今初。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辩宗。
【钞】此统论辩宗之意。宗如门之枢。弩之机。门之开合则由枢。箭之发动由机。故云会实相体之枢机也。四教皆论要径。皆论枢机。皆论纲领。纲。喻四教之纲。领。喻三忍之衣。藏教以析空观为修行要径。会偏真体之枢机。乃藏教三乘万行之纲领。若提此纲则藏教八法众目皆张。若挈此领。则藏教生法二忍衣襟袖自至。通教以体空观为修行要径。会即真体之枢机。乃通教三乘万行纲领。若提此纲。则通教八法众目皆张。若挈此领。则通教生法二忍衣襟袖自至。别教以次第三观。会但中实相体。独菩萨万行。别教八法。次第三忍衣襟袖自至。圆教以一心三观。会圆中实相体。唯如来万行。亦名如来密因。圆教八法。无生法忍为衣。前三是权。后一是实。为实施权。故有四教之别。开权显实。唯有一实。故云会实相体之枢机也。统论宗义竟。
△二正明经宗分二。初略标三资。二广释三资。
△今初。
【解】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
【钞】文分二段。初则正标三资。缺一不可。经中下。乃取证也。统论三资。四教皆通。但所信所愿所行则别。藏教以偏真为信愿行。通教以即真为信愿行。别教但中为信愿行。圆教以圆中为信愿行。余非不信。但不逗其机也。此经独以信愿持名为宗之因。净土为宗之果。举因以摄果。故以信愿持名为宗要。余非不信。但不合时宜。又是竖出。圆教虽横。但接上根。独此经合时。合机。又是横超。又是三根普摄。四教并诠。又是宗要中之宗要也。
△二广释三资二。初总标。二别释。
△今初。
【解】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二别释三。初释六信。二释二门。三释妙行。初又六。初信自至六信理。
△今初。
【解】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学者须从者里死尽偷心不可草草)。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心性为自)。
【钞】此六信中。有能有所。此信自者。正明一念能信之信心所。故曰信自。乃以心性为自。乃即他之自。即境之心。非缘影之妄想也。下五信。乃所信也。此信心所。亦全法界体。故曰竖穷横遍。唯识论云。此信心所。自性澄清。性净为性。以离过绝非。故曰澄清。竖无横绝。故曰性净也。肉团者。腹内肉团心。此乃五脏之心脏。乃四大合成假心。第八识之相分。亦浮尘意根也。缘影者。缘。谓攀缘。指能缘见分。影。谓所缘。指相分。八识皆有所缘。此正指第六意识所缘之相分。乃自识所变法尘之影像。故曰缘影。圆觉经云。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即前文在内在外等。楞严七处徴心。尽破此缘影妄想。众生不达能缘所缘义故。无始以来。总指所为能。故曰认贼为子。认影迷头也。大佛顶经云。阿难言。如来现今徴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当看文句。阿难虽曰能推。其实早落所推。以是所了知性故。又五尘落谢之影易知。唯静守空影最难破析。经云。纵灭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文)心性如镜。能缘见分如镜光。所缘相分如镜影。而有像之影易明。无相之影最难晓。如镜内有像之影易知。有像外还虚空之影。不可不知。此是众生根本无明。不可草草也。竖无初后横绝边涯者。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也。法华经云。观彼久远。犹若今日。谓过去尘点劫前事。皆在现前一念之中。未来弟子成佛事。亦在现前一念之中。岂非竖穷。又如迷人所谓非东非南非西非北方向。元只一念迷尘所变。而悟人所谓正东正南正西正北方向。岂非一念悟情所变。可见一念横遍十方。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者。谓终日随我法二执之缘。起惑。造业。受报。故有二种生死。而不被二种生死所变。喻如冰水随冷暖之缘。而湿性不改。虚空随明闇之缘。而空性不变也。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者。正谓一念迷悟之情。所变东南西北方相。谓迷情现同居。悟情现方便。实报。寂光也。大佛顶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昏迷倒惑者。昏谓无明。即我法二执。迷谓真中二迷。倒谓凡圣八倒。惑谓五住地惑。因我执故。迷于真谛。则有凡夫四倒。起见思二惑。因法执故。迷于中谛。则有圣人四倒。起尘沙。无明。由此故有二种生死也。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者。若约四教观行回心。则生四种秽土。今念佛回心。则横超西方净土。谓若执持名号。至事一心不乱。则一念我执心回。决定得生无我心中。本具方便同居二种极乐。若至理一心不乱。则一念法执心回。决定得生无法心中。本具寂光实报二种极乐。如此判者。于理决定。于事无疑。是曰信自。初信自竟。
△二信他。
【解】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以教为他)。
△三信因。
【解】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以念佛为因)。
△四信果。
【解】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以己生者为果)。
△五信事。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以境为事)。
【钞】现前一念不可尽者。竖穷横遍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者。若依一念我执心。则现同居世界。若依善心。则现善世界。谓三善道。若依恶心。则现恶世界。谓三恶道。此总喻迷人所见方相。亦竖穷横遍。故不可尽也。若依一念法执心。则现方便世界。实报世界。法执有轻重。无明有厚薄。故方便分九人。实报有四十二人。所见不同。此总喻悟人所见方相。亦竖穷横遍。故不可尽。若依无执之心。则现寂光世界。亦无竖可穷无横可遍。是名真竖穷横遍也。故前文云。竖无初后。横绝边涯。喻如非迷非悟人。原无竖横可辩别也。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者。谓上来所说四土。唯依心所现。心实有故。国土亦实有。故极乐实有四土。在十万亿土外也。最极清净庄严者。四土圆融故。庄生。即庄子。姓庄。名周。寓言者。即南华经。寓者。寄也。托也。即托彼说此之语。虽有是名。原无其事。如云。有人名混沌。生而无七窍。人怜而凿之。七窍有而混沌死矣。如此。则虽有是名。实无其人。佛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确是有。故不同彼寓言也。信事竟。
△六信理分二。初明心性无外。二明事事无碍。
△今初。
【解】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
【钞】此心性无外。亦是境性无外。心境无二性故。介尔者。生无生论云。念佛之心。至微至劣。故称介尔。以吾下。明不出心外所以也。以此一念虽然微劣。乃法界全体。本自竖穷横遍。实无有外。故曰不出也。初明心性无外竟。
△二明事事无碍。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30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30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以法界为理)。
【钞】文分二段。初正明譬如下喻显。正明具四法界。一念。即理法界。影。即事法界。全事即理等。即理事无碍法界。我心遍故等。乃事事无碍法界也。亦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依。谓依报。即四土庄严。正。乃正报。即四土主伴。主。即弥陀三身。伴。乃人民等也。影者。从喻得名。谓此一念心性有四分。依正主伴乃相分。如镜中之影。一念乃见分。如镜光。心乃自证分。如镜面。性乃证自证分。如镜铜。四分唯是一心。故曰全事即理等也。全事即理者。全相分之事。即内三分之理。喻如全镜影。即镜铜也。全妄即真者。全见相二分之妄。即内二分之真。见相二分。乃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故。喻如镜光镜影。即镜面故。全修即性者。全三分之修德。即证自证分之性德。喻如镜影。镜光镜面。即镜铜故。全他即自者。谓非唯我之相分。乃我心现。即佛菩萨等相分。亦我心现。谓共相识现也。共相识者。依报乃共中共。正报乃不共中共。故曰我心遍故也。我心遍故等者。谓我心王心所遍四土。佛心王心所亦遍四土。一切众生心王心所亦遍四土。此约全境即心。故曰我心遍故等也。若约全心即境。则又曰我境遍故。佛境亦遍。一切众生境性亦遍。喻如饿鬼所见之火。即人见之水。亦即天人所见琉璃。故曰事事无碍也。譬如一室千灯者。喻显事事无碍也。一室。喻依报相分。千灯。喻正报相分。即佛身我身众生身等。光。喻不变随缘之心。室中虚空。喻随缘不变之性。光光互遍。喻佛相分上。有我心所变相分。我相分上。又有众生心所变相分。众生相分上。又有佛心所变相分。佛相分。乃寂光土。众生相分。且指实报土。及方便土。我相分。且指同居土。四土同在一处。故曰重重交摄。不相妨碍。又四土同在一处。故曰同居。四土皆为众生建立。则又同一方便。四土皆是实行所感。则又同为实报。四土唯是一心。则又唯一寂光。故后文云。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如此信者。方为信理。初释六信竟。
△二释二门分二。初正明二门。二明取舍事理。
△今初。
【解】(此下明愿)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薉。而自心薉。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此即理之事)。
【钞】此正明愿之欣厌二门也。此二门有横有竖。夫愿者。四种宏誓也。四宏而依四谛而发。依苦谛。则曰众生无边誓愿度。依集谛。则曰烦恼无尽誓愿断。依道谛。则曰法门无量誓愿学。依灭谛。则曰佛道无上誓愿成。前二誓。乃厌离门。后二誓。乃欣求门。四谛通四教。故四宏亦通四教。此则竖论。今净土横论也。谓一厌离一切厌离。则娑婆四土圆舍。一欣求一切欣求。则极乐四土圆取。圆舍则五住地惑。不断而断。圆取则四教佛果。不成而成。故后文云。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等也。如此信已者。依信启愿也。既信国土皆依心现。则知娑婆四种薉土。乃依自己本无之薉心所感。谓见思薉。尘沙薉。无明薉。然而既是本无之薉。理当厌离。非出分外。又知极乐四种净土。乃依自己本有之净心所感。谓增上善业。感同居净。即空观智。感方便净。妙假观智。感实报净。即中观智。感寂光净。然而既是本有之净。理当欣求。亦非出分外也。初正明二门竟。
△二明取舍事理分二。初正明二破执。
△今初。
【解】厌薉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此即事之理)。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
【钞】文分二节。初正明。妙宗下引证。夫取舍者。乃以道谛止观之功。取其灭谛。舍其苦集二谛也。四教皆论取舍。而前三是权。置而不论。今约圆教。须论六即。故云舍至究竟。取至究竟等也。然究竟二字。亦有二义。若论六即。须至妙觉。修德毕功。性德圆显。取舍情空。故曰方无。此乃竖论。若净土门横论者。但得往生净土。便名究竟。以娑婆之薉已究竟舍。净土之净便究竟取。以圆净寂光。圆登妙觉故。故后文明愿中云。以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也。此犹事论。若再理论者。岂止往生。然正当念佛时。一念相应。一念究竟。念念相应。念念究竟也。妙宗引证者。妙宗钞问云。至理微妙。不垢不净。无取无舍。今立垢净。令人取舍。既乖妙理。即非上乘。故答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此执别以难圆也。若约圆教。则一取一舍。无非妙理也。彻者。车路也。正明竟。
△二破执。
【解】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信)全事即理。则取(愿)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钞】世有一类修行人。虽亦念佛。而不发愿求生。多是执偏理者也。却不知尚理。已是取理。不愿求生。已是舍事。取舍宛然。何谓不取舍也。若达事事无碍。信手拈出。无非是事。全体是理。故曰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事事无碍法界。故次信事事无碍法界。而明取舍之愿也。二释二门竟。
△三释妙行分二。初正明行妙。二校量行妙。
△今初。
【解】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信则便信拟议则不堪)。
【钞】名以召德者。名。谓假名。德。乃实德。召者。以名相呼也。德不可思议者。谓阿弥陀佛功德。原不可心思。不可言议也。实德既不可思议。故佛之假名亦不可思议。假名不可思议。方知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心性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成佛种子。若能执持一心不乱。定登不退之位也。初正明行妙竟。
△二校量行妙分二。初示诸行劣。二独显持名妙。
△今初。
【解】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钞】观像。即般舟三昧经。观想。即十六观经。礼拜供养五悔。即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谓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六念者。一者念佛。慈悲导师。二者念法。三世佛母。三者念僧。人天福田。四者念天。长寿安乐。五者念戒。清净身心。六者念施。普济贫穷。十六观经云。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具此功德。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然此诸行。全在回向。发愿求生。但得求生。即是念佛也。此诸法门。收机不广。下手不易。故劣于持名。然执持名号者。亦不可缺此诸行也。初示诸行劣竟。
△二独显持名妙。
【解】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行经)。了义中无上了义(教经)。圆顿中最极圆顿(理经)。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古人圆极语)。
【钞】执持名号。有三种妙。收机广。下手易。乃事妙。第一方便等三句。乃理妙。又能圆收诸行。乃至三观十乘。七科道品。无量法门。乃为圆妙。具此三妙。独为胜妙也。第一方便者。以念念即佛故。不落三乘诸行。无上了义者。以念念即佛故。了义。谓显了第一义谛。佛。即无上第一义谛。最极圆顿者。以念念即佛故。不落渐次。清珠者。水清珠也。此珠有清水之功。故喻佛号有成佛之功也。三释妙行竟。第二正明经宗竟。
△三结归因果。
【解】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其四种净土之相。详在妙宗钞。及梵网玄义。兹不具述。俟后释依正文中。当略示耳。
【钞】法华玄义。以一乘因果为宗。故此结归因果也。大科第三明宗竟。
△四明力用分三。初总标力用。二别明力用。三较判力用。
△今初。
【解】第四明力用。此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
【钞】力用者。此经功德也。力者。言功。用者。言德。此经以往生为功。不退为德。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乃此经大力用也。总标力用竟。
△二别明力用分二。初往生四相二不退四义初又二。初总标二别显。
△今初。
【解】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钞】四土者。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无障碍土。四常寂光土。此四土净秽横竖二义。释在后文。今略释名义。一凡圣同居者。若约此土。则有三界。九地。二十五有。本是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动业之所招感。而圣人亦复同居。其同居者有二种圣。一实。二权。实。谓已证三乘果。未入涅槃者。权谓上三土示现来者。以此二圣。与凡杂居。故曰凡圣同居也。若约净土则不然。凡夫纯是念佛得生者。则非有漏业。但有人天。无四恶趣。无四空天。外道天。及魔王天。纯入正定聚。无不定聚。及邪定聚。但见思未尽。且名凡夫耳。圣人亦有权实。可知。二方便有余者。若约此土。出三界外。三乘圣众。修方便道之所游居。但离分段。未免变易。但尽见思。未除别惑。故名有余。有九人生于此土。谓藏二乘。通三乘。别三贤。圆十信。若约净土。则但出娑婆三界。不出极乐同居。圆离二死。圆断五住。九人之中。纯是菩萨。虽有声闻。而非定性。但断同惑。名曰声闻。由其别惑未尽。且名方便有余土耳。三实报无障碍者。由于全性起修。称性所感真实果报。色心自在。尘刹互含。四十一位菩萨之所游居。身能现土。土亦现身。不违法性。称性庄严。且如华严法界安立海也。四常寂光土者。即如来所证三德秘藏。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性无迁故。三德皆寂。离尘劳故。三德皆光。极明净故。乃清净法身所居。约智名身。约理名土。身土一如。非有二相。此无各各别异之致。而实遍周别异界中。以别异界。离此别无安立处故。各论九品者。同居以见思二惑分九品。方便以尘沙惑分九品。实报寂光以无明分九品也。初总标竟。
△二别显。
【解】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钞】此是同居土往生相也。见思者。见乃五利使。思乃五钝使。五利使者。一谓身见。即妄认四大为身。二边见。谓断常二边。不了此身本来无我。故起二边之见。三邪见。拨无善恶因果等。四戒取。谓虽不拨因果。然而非因计因。不达正因。即牛狗等戒。乃至佛弟子执着戒相。不了我空。亦戒取摄。五见取。谓非果计果。即四禅四空无想等。以为涅槃。五钝使者。谓贪嗔痴慢疑也。皆称为使者。乃心所使也。八识为王。此乃王之所使也。此乃总论。若别论。则约三界历四谛。则有八十八见惑。思惑约九地。则有八十一品。当看法数。此非所要。故不录之。若论竖出三界。必要惑尽。此则横出三界。带业往生也。或散或定者。散。即名字位。定。乃观行位也。三辈。谓上中下。九品。即三三共九品也。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
【钞】事一心不乱者。我执空。不为见思所乱。见思任运先落者。证入相似位也。行人意在念佛。无意断或。法执细故后断。我执粗故先落也。则生方便净土者。从此同居薉土。横超极乐方便净土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
【钞】理一心不乱者。从事一心不乱。亲见中道实相。不为二边法执所乱也。无明者。愚痴也。愚于二边。不达实相。故曰无明若破一品。则入初发心住。若至四十一品。则证圆等觉。皆分证位。则生实报庄严净土者。谓从此同居薉土。横超极乐实报净土也。亦分证常寂光土者。约所证论。名常寂光土也。即此土马鸣。龙树。智者。永明。是其人也。
【解】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
【钞】上上实报者。实报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登圆妙觉。究竟三德秘藏也。前三土皆言往生。此则言是者。前是因位。无明未尽。乃至等觉皆有生。所以文殊普贤善财等。皆发愿求生。今是果位永断无明。故曰则是也。往生四相竟。
△二不退四义。若论不退。但有三种。今多一毕竟不退。为显佛号功德。佛界缘起功德。不可思议也。又三种不退。四教皆通。然有纵有夺。若论纵议。四教各三。若夺而论之。藏通二教。但有位不退。别十向则证。行不退。登地则证念不退。圆初住则圆证三不退。则与净土门中带业往生者。齐也。
【解】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
【钞】念不退者。谓念念流入觉海。亦名同生性。同证法身故。破无明显佛性者。谓以中观智。破根本无明。显三种佛性。法身显。乃正因佛性。般若证。乃了因佛性。解脱得。乃缘因佛性。又名三心圆发。三德圆证。开佛知见。
【解】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
【钞】行不退者。谓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也。尘沙亦破。尘沙。乃二乘法执。以此法执。障于化道。化道多故。犹如尘沙。故修假观。正破此惑。此惑尽故。道种智成。故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也。
【解】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
【钞】位不退者。若论此土。则要见思惑空。证二乘果。不堕凡夫之地。名位不退。今念佛门中。挟带无量劫来善恶二业。从此同居薉土。横超极乐同居净土。七宝池中。莲华化生也。永离退缘者。谓常见佛。永离念退缘。常闻法。永离行退缘。常与补处俱。永离位退缘。故后文云。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故为圆证三不退也。下文正判较此位力用也。
【解】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
【钞】此别显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也。一经于耳。经者历也。毕竟因斯度脱者。如佛世一老人也。涂毒鼓。乃波斯匿王所有。用以出征。鼓上涂毒。阵上鸣之。自军有解毒法。彼军则无。闻声皆丧。此喻证果不虚。食少金刚。决定不消。喻佛种不虚也。第二别明力用竟。
△三较判力用有三段。初指出力用。二正判力用。三较量力用。此三段之意。如官家断案。先审定其过。二乃案律治罪。三则较其轻重。好令人心伏。若如此断。乃成不可改铁案。不然。则成瞎眼官也。
【解】复次祇带业生同居净。证位不退者。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位。
【钞】祇带业生同居净。证位不退者。乃指出其人也。祇者。始也。谓不断上三土力用。但判同居土中。始带业往生。证位不退者也。即张钟馗等也。皆与下。指出经中所示二种力用也。一者皆与补处俱。经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二者亦皆一生必补佛位。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当详读后注。非但张钟馗等。乃至鹦鹉八哥等。亦如是也。此如审定其过也。
【解】夫上善一处。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根据了了)。
【钞】此乃正判力用也。谓第一上善俱会。乃横生四土义。第二一生补佛。乃圆证三不退义。既横生四土。圆证不退。则圆转五浊。圆断五住。圆修万行。圆建立众生。圆自在庄严。一切圆义。自在其中。当细看后注。带业往生者尚然。况上三土也。此非但往生者如是。乃行人念佛时。念念成就如是功德也。此乃要解眼目不可不知也。此如案律问罪。
【解】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从来未经道彻如此)。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铁案)。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钞】此较量力用也。文有二节。初与教中较量。二与宗门较量。千经万论。不出五时。五时中唯有华严。法华。明一生成佛。华严成佛。看后文自知。法华则龙女一人。净土则非是算数所能知之。故曰所未曾有也。较彼顿悟正因者。乃与宗门较量。沩山文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上句明不能横生上三土。下句显不能圆证三不退。夫顿悟。则非渐悟也。正因则非邪因也。渐悟尚少。况顿悟。又况顿悟正因佛性。就便顿悟佛性。也仅为出尘阶渐。始入名字位中。何若念佛横生四土也。生生不退者。非但今生不退。要保生生不退。始入观。行相似等位。而能成佛有期。何若七日功成。一生净土。则便圆证三不退也。不可同日语者。力用不齐也。第三较判力用竟。大科第四明力用竟。
△五明教相。
【解】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愿王)奥藏。法华(成佛)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钞】教者。圣人被下之慈训。相者。教中所诠法相。教海汪洋。非此所要。恐繁不录。但随文消释。打通关节耳。大乘菩萨藏摄者。观经疏玄义云。大乘方等教摄。二藏明义。菩萨藏收。(文)夫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今言西方。信非藏通。横生四土。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又非别教。可知是圆顿大乘。无问自说。乃十二分教中无问自说教。彻底大慈。乃无缘大慈加被摄持。末法者。佛法有三时。谓佛灭度后五百年为正法。又一千年为像法。又一万年为末法。此正当其末法也。多障者。五停心观云。多障有情念佛观。正治业障报障烦恼障也。大无量寿经云。当来经法灭后。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梵云阿伽陀。此云普去。谓普治一切病。故云总持。一句佛号。普治娑婆四土诸病。故曰总持。绝待圆融者。唯佛界为缘起。故曰绝待。三根普摄。故曰圆融。华严奥藏者。后文云。华严所禀。却在此经。故曰奥藏。法华秘髓者。经云。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此则念佛者。无一不成佛者。诸佛心要。即此一念心性。万行司南。亦此一念心性。故曰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也。司南。即指南针也。法界本无尽。故叹述莫尽也。第五教相竟。解经科中。第一五重玄经竟。
△二正解经文。
○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解中判尔时下三十八字为别序六方佛为流通与古不同故科释之)。故智者释法华。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盖序必提一经之纲。流通则法施不壅。关系非小。后人不达。见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
【钞】序正流通三分。创自道安法师。前代讲演。但随文消义。未敢分判。后道安在襄阳。始三科分释。科者。段落。众心不肯。唐玄奘法师。东传亲光菩萨佛地经论。亦分三分。初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后人称弥天高判。今古同遵。分经雅合于亲光。后皆遵之。此三名下。明分科意。有三段。初明三科之要。二故智者下。引证。三盖序必下。责今也。此因三科分文。与古不同。故首明三科皆要。智者。乃天台智者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颍川人。母孕时。梦五色彩烟萦怀。及诞。光明烛室。目有重瞳。卧必合掌。坐必向西。十八岁出家。诵法华经。诣光州大苏山。礼慧思大师。思一见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今复遇矣。即示普贤道场。顗于此行法华三昧。诵经至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寂然入定。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得一旋陀罗尼。后讲法华等经。坐脱于石城寺。寿六十七岁。讲法华经二十八品。初品。为序分。方便品。至十七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名正宗分。从后尽经。名流通分。又一时者。谓初次讲在陈朝祯明元年。于金陵光宅寺讲。二次在隋朝开皇十三年。于荆州玉泉山讲。迹本二门者。谓前十四品。乃迹门开权显实。迹者。乃如来示现成佛之迹。开权显实。谓开三乘之权教。显一乘之实理。后十四品。乃本门开近显远。本者。乃如来尘点劫根本成佛之实事。开近显远。乃开如来之近寿。显本地之远寿也。各分三段。谓自方便品。至授学无学人记品。为迹门正宗。法师品。至安乐行品。乃迹门流通。自涌出品。至弥勒菩萨已问斯事。佛今答之。为本门发起序。从佛告阿逸多。至分别功德品偈。为本门正宗。此后尽为流通。盖序下。责后人之不达也。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别序。
【钞】此二序。各具四名。谓通序。别序。证信。发起。经后序。经前序。自序。他序也。通序者。诸经皆用六种成就。谓如是。乃信成就。我闻。乃闻成就。一时。乃时成就。佛。乃主成就。舍卫国。乃处成就。千二百等。乃众成就。言成就者。此六种缺一不可。故曰成就。诸经皆具。故曰通序。又名经后序。阿难尊者集经时序入故。又名证信序。谓有此六种。信是佛说。若无六种。便是外道经也。又名自序。谓佛临涅槃。阿难问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示云。如是我闻等。故曰自序。言别序者。别在一经故。又名经前序。在正说之前故。又名发起序。发起因缘故。又名他序。经家序入故。
△初中二。初标法会时处。二引大众同闻。
△今初。
【钞】于中有经文。有疏义。先消经文。消文之法。详略随宜。疏中意在于要。故删详取要。今为学者略取佛顶文句。以为梗概。若欲详者。当阅全文。恐繁不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钞】佛顶文句云。如是者。指法之辞。通指下文之言。亦信顺之义。大凡信者则言如是。不信者则言不如是。今言如是。即显信顺也。我者。阿难自称。此非外道妄计之我。亦非凡夫妄执之我。乃深达八自在我也。闻者。耳根发耳识。能达音声现量体性也。一时者。机应相符。说听终竟。总名一时。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娑婆教主。释迦牟尼。在者。示迹此间行住坐卧。总名为在。舍卫国者。或云室罗筏城。梵音楚夏不同。此翻丰德。亦翻闻物。谓国丰四德。多闻。解脱。财宝。五欲。故曰丰德。以此四德远闻他方。故曰闻物。祇树给孤独园者。祇陀太子之树。给孤长者之园也。此消经文。
△疏中分二。初总标。二别释。
△今初。
【解】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等。标说经处也。
【钞】标者。表显也。信顺者。谓顺于信心。则言如是也。又有偏真信顺。即真信顺。次第信顺。圆顿信顺。今乃圆顿信顺也。师承者。承。谓承受。谓亲从佛闻也。又从化佛闻。从应佛闻。从报佛闻。从法佛闻。机感者。谓时无实法。东西正朔不同。故但标机感。又分四教机感。教主者。四教说法之主也。说经处者。谓化佛则同居处。应佛则方便处。报佛则实报处。法佛则寂光处。问。舍卫国。乃同居土弹丸之地。何得通论四土。释迦乃化身。何得通论四佛。阿难。乃有学声闻。何得通论四教耶。答。即此舍卫国。便是寂光净土。即此化佛。便是法佛。即此阿难。便是法身大士。但众生业感未尽。所见不同耳。故像法决疑经云。一切大众所见不同。或见娑罗林地。悉是土砂草木石壁。或见七宝清净庄严。或见是三世诸佛所游居处。或见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或见如来丈六之身。或见小身大身。或见在莲华台。为千百亿释迦说心地法门。或见身同虚空。遍于法界。无有分别。又正法念处经。明三阿难。一阿难陀。此云欢喜。持小乘藏。二阿难?陀。此云欢喜贤。持杂藏。三阿难娑伽。此云欢喜海。持佛藏。阿含经有典藏阿难。持菩萨藏。盖指一人具四德。持四法门耳。空王佛所同时发心。方便示为传法之人。何所不能也。又如是我闻等。具四悉檀。三世诸佛经初。皆安如是我闻等。佛佛道同。不与世诤。世界悉檀。大论云。举时方令人生信。为人悉檀。对破外道阿欧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阿欧。此云有无。谓外道经书前。皆安阿欧二字。标其所计不出有无二见。部内所言。不出所计也)信顺者。信则所闻理会。顺则师资道成。第一义悉檀也。此总标竟。
△二别释。
【解】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悟此者少)。
【钞】总标中虽具四教。而别释唯约圆顿。删繁取要故也。实相妙理者。即现前一念心之自性。即辩体中云。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乃至能说所说等。无非实相正印。若在此中。则能信所信。能闻所闻。能感所感。能住所住。亦无非实相。故首提曰实相妙理。亦实性。实体。实力。实作等。一一皆实也。古今不变名如者。如者。不变义。实相之体。非古非今。然而古亦实相。今亦实相。不为古今所变。譬如虚空。非明非暗。然而明亦虚空。暗亦虚空。不为明暗所变。故强名曰真如也。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者。能念实相心。所念实相佛。能求实相信愿。所生实相土。能所同一实相。本自无非。强名曰是。小字批云。悟此者少。真实不多也。世人但知实相无念。而不达无所不念。又但知实相无生。而不达无所不生。今依此无所不念故念佛。无所不生故求生也。
【解】实相非我非无我。阿难不坏假名。故仍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
【钞】实相离戏论。故非凡夫之有我。又非二乘之无我也。阿难不坏假名者。有三种我。谓我见。我慢。及名字我。阿难但坏我见。我慢。不坏名字我。故仍然称我。耳根发耳识者。有二种耳根。谓浮尘根。即外之粗相。乃第八识疏相分。二胜义根。即内之细相。乃第八识亲相分。耳识依此胜义根发也。亲聆圆音者。谓亲闻于佛也。亲聆。乃耳识见分。圆音。乃耳识相分。托佛本质自变相分。乃亲所缘缘。故曰亲聆也。如空印空者。见分无相故如空。相分无生故亦如空。二分唯是一心。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故曰如空印空也。
【解】时无实法。以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名一时。
【钞】时无实法者。无实体可指也。但依色心等法假立。即此无实之实。即实相也。又长短无定。循业发现。如三更之梦。已办二十年事。洞中七日。世上已过千年。延促不定。故曰无实。以佛之教。弟子之资相扣。从如是我闻。至作礼而去。总名一时。
【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天大师。名佛。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30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30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钞】疏中略释在字。今补出。佛顶文句云。行住坐卧。通名为在。在。即是住。今当以住释在。有四住。谓天住。梵住。圣住。佛住。佛为能住。四法为所住。法为能住。舍卫国等乃为所住也。
【解】舍卫。此云闻物。中印度大国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祇陀。此云战胜。匿王大臣名须达多。此云给孤独。给孤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祇陀感叹。施余未布少地。故并名祇树给孤独园也。
【钞】中印度者。即中天竺。名义集云。旧云身笃。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此云月邦。谓圣贤御物。如月照临。故谓印度。波斯匿者。此云胜军王。军马胜余国故。祇陀。此云战胜。谓匿王出兵得胜时生。故云战胜。给孤长者布金买园者。王舍城有长者。名珊檀那。须达多长者与之为友。一日为儿娉妇。至其家。见其忙乱异常。因问其故。珊檀那云。明晨请佛斋僧。今预办其供耳。须达云。何者名佛耶。珊檀那云。汝不知耶。净饭王太子悉达。雪山学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三明。及八解脱。十八不共。十力。四无所畏。有一千二百五十弟子。现在城外竹园精舍说法。须达闻佛。身毛皆竖。欢喜踊跃。睡不安枕。忽睹天亮。便起出城。行之不远。天忽黑暗。遂疑云。莫非妖邪惑我耶。忽闻空中有神告曰。汝善自前行。莫得迟缓。前行一步功德。胜过七车七宝布施。须达前行未远。见如来金色晃耀。巍巍堂堂。在竹园林外经行。忽见一人。绕佛三匝。礼佛三拜。须达亦绕佛三匝。礼佛三拜。佛为说法。即证初果。便请世尊来年至舍卫国说法。佛云。来年已受瓶沙王请。复请后年。世尊应许。复问舍卫城外。可有园林茂胜。远离愦闹。可容我千众处所否。须达云。但愿世尊不弃。自当办之。须达回国。沿途宣告。以至本国。遍想无好处所。唯太子园可容千众。园林茂好。围一由旬。但太子非卖园人。来日至太子所。为说买园之事。太子戏之曰。汝以金布满园地。我便卖之。须达果如其言。以金布地。布之将完。太子闻说须达布园以至将终。太子遂异。亲至园所。见金遍满。唯剩一小角。遂问须达曰。汝未布满。我园不卖也。须达曰。非谓不布。乃筹量用金多少耳。太子见须达并无一念退志。遂问其因。须达称赞如来功德。智慧。相貌威神。不可思议。我已请佛后年至国说法。故我买园。供佛及僧。太子感叹不已云。既然如是。汝我二人共成此举。此未布余地。及一切树木。作我所施。故并云祇树给孤独园也。经文初标法会时处竟。
△二引大众同闻三。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
【钞】引大众同闻者。谓非一人独闻。故引大众同闻。六种成就。此乃众成就也。声闻有二种。一小乘声闻。谓闻佛四谛音声而悟道者。二大乘声闻。法华云。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也。菩萨者。正云菩提萨埵。此方好略。故但云菩萨。此翻觉有情。有二释。若约自行。谓虽然觉悟。而情念未尽。故曰觉有情。若约化他。则谓觉悟有情也。此三众。总摄如来七众弟子。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此七众。又分大乘小乘。则有十四众。十四众中。又各分四众。一发起众。谓发起玄化者。二当机众。谓闻法得益者。三影响众。谓带果行因者。四结缘众。结缘成种者。如法华经。大通智胜佛。王子覆讲。即彼时发起众。闻法得道。即彼时当机众。闻法未度。而世世相值。即彼时结缘众。彼佛既尔。今佛亦然。四个十四。则有五十六众。故曰大众同闻也。
【解】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钞】此明列众所以也。问。声闻乃小乘何意先列。菩萨乃大乘何意在次。故云声闻居首者。云云也。出世相故者。谓剃除须发。圆顶方袍。表出世间贤圣幢相故也。常随从者。此一千二百。先得道者。常随于佛。表师德故。佛法赖僧传者。将来佛法二宝。赖僧宝以弘传故。菩萨居中相不定者。菩萨有出家菩萨。有在家菩萨。有此土受生菩萨。有他方应来菩萨。故相不定也。不常随者。菩萨以利生为务。此方有益则随。此处无益则不随。表中道者。声闻欣涅槃。天人乐生死。菩萨不偏。故表中道也。天人列后表世间相者。声闻表出世相。今即表世间相。品杂者。其中天龙八部。多是菩萨应世也。外护职者。声闻为内护。天人为外护也。
△初声闻众又三。初明类标数。二表位叹德。三列上首名。
△今初。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钞】与者。共也。释论以七一解共。谓一时。一处。一戒。一心。一见。一道。一解脱也。约四教。则藏一七一。谓同感佛时。同鹿苑处。同别解脱戒。同一切智。同无漏正见。同道品。同涅槃。通二七一。分利钝故。别无量七一。自行化他故。圆一七一。发心毕竟二不别故。大者。梵云摩诃。此云大多胜。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梵王师陈如。帝释师迦叶)通内外典。识解多。故言多。出九十五知见上。故言胜。今言大者。即摄多胜。千二百五十人者。本是法身大士。迹来辅佛行化。引凡入圣。先示作爱见外道。欲引乳入酪。又示作三藏一千二百五。引酪入酥。又作方等般若一千二百五。引酥入醍醐又作法华一千二百五。今引染归净。又作净土一千二百五也。
△疏中分二。初明类。二标数。初又二。初总标。二别释。
△今初。
【解】大比丘。受具足戒出家人也。
【钞】具足戒者。具足三谛戒也。智度论有十种戒。谓一不缺戒。若犯根本。缺坏不任。不犯则名不缺。二不破戒。若犯僧残。如器残破。不犯则名不破。三不穿戒。若犯舍堕。如器穿漏。不犯则名不穿。四不杂戒。念破戒事。名之为杂。不念则名不杂。五随道戒初果随顺谛理。自然无犯。六无著戒。二乘见思已尽。无所染着。七自在戒。菩萨化他妙用。得自在故。八智所赞戒。菩萨篇聚无亏。常为智者所赞。九随定戒。住定现仪。任运常静。自然无犯。十具足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此十戒。前六。乃二乘真谛戒。七八。乃菩萨俗谛戒。九十。乃诸佛中谛戒也。出家人者。真谛戒具足。出同居之家。俗谛戒具足。出方便之家。中谛戒具足。出实报之家也。总标竟。
△二别释二。初释比丘三义。二释僧居六和。
△今初。
【解】比丘。梵语含三义。一乞士。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求出要。二破恶。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堕爱见。三怖魔。发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钞】一钵资身者。常行乞食以资身命。无所蓄藏者。唯乞法食以资慧命也。专求出要者。出同居。出方便。出实报。出寂光也。正慧观察者。三观正慧也。破烦恼恶者。破五住地恶也。不堕爱见者。爱。即思惑。见。即见惑。有同居见思。方便见思。实报见思也。魔有四种。谓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梵云羯磨。此云作法。谓登坛受戒。白四羯磨已。四魔皆怖也。
△二释僧居六和。
【解】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钞】天竺大小乘分门。则理和事和。则皆分大小也。又有四种僧。一无渐僧。谓破戒者。二哑羊僧。不解法律者。三清净僧。七方便人。四真实僧。已入圣位者也。初明类竟。
△二标数。
【解】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师资共千人。身子目连师资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脱。感佛深恩。常随从也。
【钞】迦叶。此云大龟氏。姓也。三弟兄。一优楼频螺迦叶。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住故。又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二伽耶迦叶。山名。即象头山。在王舍城外。在此山学道故。三那提迦叶。此云河。在河边学道。以河彰名。三人在迦叶佛时。共立刹柱。故今结为弟兄。初为事火外道。后遇佛化。而证道果。师资者。师为圣匠。徒禀天资也。舍利弗。此云身子。又云鹙鹭。目连。此云采菽氏。婆罗门姓也。耶舍。即耶舍长者子。再加憍陈如等五人。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此乃言其大数耳。当看释迦谱。或妙珍集等。兹不具录。经文初明类标数竟。
△二表位叹德。
皆是大阿罗汉。(之位。其德为)众所知识。
【钞】众所知识者。初为爱见众所知识。出家时。为藏教众所知识。方等时。又为四教众所知识。般若时。又为三教众所知识。法华涅槃时。唯圆教众所知识。非但是同居众所知识。亦是方便实报众所知识。究竟本是寂光众所知识也。
△疏中分二。初表位。二叹德。
△今初。
【解】阿罗汉。亦含三义。一应供。即乞士果。二杀贼。即破恶果。三无生。即怖魔果。复有慧解脱。俱解脱。无疑解脱。三种不同。今是无疑解脱。故名大。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净土不思议法。故名大也。
【钞】文分三段。初罗汉三义。复有下。明三种罗汉中大。又本是下。乃开迹显本释大也。初段中亦含三义者。前比丘乃因名。今罗汉乃果号。因果相称。因既具三。故果亦含三。又罗汉分六即。佛乃究竟大阿罗汉。故十号中有阿罗诃。亦究竟比丘也。慧解脱罗汉者。缘空直入。但证无学。因中修性念处观。能破一切智外道。俱解脱者。带事兼修。具三明八解。因中修共念处观。能破五通外道。无疑解脱者。通达三藏四围。天文地理。因中修缘念处观。能破围陀外道。亦名三种念处。念处。即四念处观。性念处。谓但修四念处。七科道品。断惑证真而已。不修诸禅定。共念处。谓诸禅三昧。与四念处共修。故具足三明八解脱也。缘念处。谓又能通世出世法。能决众疑。故能破围陀外道。外道亦分三种。谓小中大。一切智外道。乃小外道。但假称一切智人。神通外道。但得有漏五通。围陀外道。乃大外道。通达天文地理。四围陀典。兼得五通也。围陀。此云智书。有四种。故曰四围陀也。开迹显本者。若约现迹。则声闻众。若约本门。实不可量。如须菩提。乃青龙陀佛示现。故曰本是法身大士示作也。表位竟。
△二叹德。
【解】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故为众所知识。
【钞】转轮者。约喻为名。而有金银铜铁四轮。轮王亦有四王。喻佛有法报应化四佛。轮有四教法轮也。从佛转轮者。或从化佛。转生灭四谛。或从应佛。转无生四谛。或从报佛。转无量四谛。或从法佛。转无作四谛。或顿转。或渐转。或秘密转。或不定转。或现佛形。或现菩萨等形。或人间转四种四谛。或天上转三种四谛。谓通别圆。或在方便转二种四谛。谓别圆。或在实报寂光。转一种四谛。广利人天者。天有四种。一世间天。诸国王等。二生天。三界诸天。三净天。即二乘。四义天。即菩萨。此等大士。或在人中。或在四天。发起如来四益。广利一切。故为四土大众真善知识。闻名曰知。见面曰识也。经文二表位叹德竟。
△三列上首名。
长老舍利弗(此云身子)。摩诃目犍连(大采菽氏)。摩诃迦叶(大饮光)。摩诃迦旃延(大文饰)。摩诃拘絺罗(大膝)。离婆多(星宿)。周利槃陀伽(继道)。难陀(喜)。阿难陀(庆喜)。罗睺罗(覆障)。憍梵波提(牛呞)。宾头卢婆罗堕(不动利根)。迦留陀夷(黑光)。摩诃劫宾那(房宿)。薄拘罗(善容)。阿?楼?(无贫)。如是等诸大弟子。
【钞】舍利弗。此云身子。又云珠子。以母彰名。以母女中聪明。聪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曰珠子。身子者。母形身好。身之所生。故言身子。父为作名。名优波提舍。此翻论义。论义得妻。因论名子。标父德也。舍。标父。利。标母。双显父母。故曰舍利弗。弗。子也。
○摩诃目犍连。大采菽氏者。姓也。又翻莱茯根。乃古仙人所食。因以命族。名拘律陀。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名焉。同名者多故。故举大也。
○摩诃迦叶。大饮光者。又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灾涌。能映余光使不现。故言光波。迦叶身光亦能映物。又翻大龟氏。姓也。先代学道。灵龟负图而应。从德命族。故言龟氏。名毕钵罗。毕钵罗树名。祷树得子。以树为名。付法藏经言。毗婆尸佛灭后。塔像金色缺坏。时有贫女。匈得金珠。倩匠为薄。金师欢喜。治莹佛毕。立誓为夫妇。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恒金色。心恒受乐。最后身。托摩竭提国。尼拘律陀婆罗门家。贫女。即紫金光比丘尼也。
○摩诃迦旃延。大文饰者。又翻扇绳。又云好肩。亦名柯罗。柯罗。此云思胜。
○摩诃拘絺罗。大膝者。舍利弗舅。由来论胜姊。姊怀孕。论则不胜。知所怀者智人。寄辩尚尔。况出胎也。即弃家往南天竺。读十八大经。无暇翦爪。世人呼为长爪梵志。学讫还家。问甥所在。人云为佛弟子。即大憍慢。我甥八岁。声震五天。彼沙门者。有何道术。诱我姊子。径往佛所。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语佛云。一切法不忍。佛问。汝见是忍不。此堕两负处。若我见忍。前已云一切不忍。若我不见忍。无以胜佛。即低头。得法眼净。
○离婆多。云星宿者。父母祷星宿而生。又云离越。又云假和合。释论云。夜宿空亭。见二鬼争尸。告其分判。设依理枉理。俱不免害。故随实答。大鬼拔其手足。小鬼取其尸补之。食竟。拭口而去。其因烦恼不知谁身。遂疑此身。若我本身。眼见拔去。若他身者。复随我行。逢人即问。汝见我身不。众僧云。此人易度。语云。此身本是他遗体。非己有也。即得道。故云假和合。
○周利槃陀伽。云继道者。此兄弟二人。兄名继道。西域风俗。母孕时还娘家。遂生于道。故取名继道。槃陀伽。云小继道。乃弟也。
○难陀。云喜者。乃孙陀罗难陀。孙陀罗。此云好爱。亦云端正。乃妻也。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若人众中有不识者。谓言佛来。摩竭提国有裸形外道。大聪明。国人号为智者。共身子论义结舌。善心生。欲于佛法出家。见难陀色貌殊伟。叹曰。短小比丘。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难陀即度出家。
○阿难陀。云庆喜者。或云欢喜。或无染。如来成道时生。王大欢喜。白饭王奏云生儿。举国欣庆。因名庆喜。阿难随佛入龙宫天上。见龙女天女。心无染着。故曰无染。
○罗睺罗。云覆障者。往昔塞鼠穴六日。今在母胎六年。故言覆障。耶输有娠。诸释皆嗔。何因有此。欲治欲杀。恶声盈路。宝女劬毗罗证之小差。因焚火坑发大誓言。我若为非母子俱灭。若真遗体。天当为证。抱子投坑。火变为池。莲花捧体。王及国人。始复不疑。后佛还国。耶输令罗云奉佛欢喜丸。罗云以幼稚之年。于大众中。径持上佛。耶输以此息谤。谤由子有。故言覆障。
○憍梵波提。云牛呞者。亦云牛王。因前世轻弄沙门。出一恶言。五百世为牛。牛若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夷。时人称为牛呞。
○宾头卢颇罗堕。云不动利根者。不动。名也。利根。姓也。或翻重幢。婆罗门凡十八姓。此居其一。
○迦留陀夷。云黑光者。颜容粗黑故。又黑色光耀。异于常黑。夜行乞食。人见惊骇。故佛禁夜行。
○摩诃劫宾那。云房宿者。父母祷房星而生。又与佛同房而宿陶师家。故云房宿。
○薄拘罗。云善容者。或云伟形。或云大肥盛。色貌端正。故言善容。
○阿?楼?。云无贫者。亦云如意。贤愚经云。弗沙佛末法中。时世饥馑。有辟支佛行乞空钵无获。贫人见而悲悼。白言胜士。受稗米饭不。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变相。后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得脱。待闇还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用脚。取之无尽。九十一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
【解】德腊俱尊。故名长老。身子尊者。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目连尊者。神通第一。饮光尊者。身有金光。传佛心印为初祖。头陀行第一。文饰尊者。婆罗门种。论议第一。大膝尊者。答问第一。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喜尊者。佛之亲弟。仪容第一。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复为侍者。多闻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呞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受天供养第一。不动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寿命第一。无贫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
【钞】德腊俱尊故名长老者。谓德腊俱长俱老也。有三种长老。谓耆年长老。法性长老。作长老。今乃耆年法性二种。故曰德腊俱尊也。
○身子尊者智慧第一者。在母胎日。智寄母口。八岁登座。论议无双。七日之内。遍达佛法。故云第一。又一切智第一。道种智第一。一切种智第一。言第一者。乃各举一德。引诸偏好耳。
○目连尊者神通第一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照彻无碍。故名神通。而有六种。一如意通。亦名神足。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无漏通。前五。外道凡夫鬼神皆具。第六。唯圣人有。言第一者。如降龙。烧善法堂等。故言第一。
○饮光尊者传佛心印。头陀行第一者。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曰。拈华示众。出自何典。泉答曰。藏中不载。公曰。余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云。梵王至灵山。以金色钵罗华献佛。舍身为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头陀。正云杜多。此云抖搜。谓能抖搜尘劳故也。而有十二行。一住阿兰若处。(此云寂静处)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四日中一食。五节量食。六过中不饮浆。七着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坐。十树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迦叶年老。不舍头陀。佛悯其老。劝令休息。迦叶头陀如故。佛乃深赞。有头陀行。我法久存。故曰头陀第一。
○文饰尊者婆罗门种论义第一者。迦旃延。南天竺婆罗门种。梵语婆罗门。此云净裔。乃梵天苗裔。善解契经。阿含云。有外道执断见。问曰。我见人死不还。云何说其受苦。故知无他世。答云。如罪人被驻。宁得归否。又问。若生天上。何故不归。答云。如人堕厕得出。宁肯更入厕否。又天上一日。当此百年。生彼三二日。未遑归心。设有归者。而汝已死。宁得知之。如是种种妙说。故云论议第一。
○大膝尊者答问第一者。由精勤故。得妙辩才。触问能答。故云答问第一。
○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者。离婆多。又云离越。坐禅入定。心无颠倒。意不散乱第一。
○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仅持一偈者。根本律中云。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辩才无尽者。有四辩才。一义无碍辩。二法无碍辩。三词无碍辩。四乐说无碍辩。义持第一。即义无碍辩才也。
○喜尊者佛之亲弟。仪容第一者。身具三十相。短佛四指。故仪容第一。
○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复为侍者。多闻第一者。白饭王之子。故为佛堂弟。有八不思议。一不受别请。二不受佛故衣。三见不非时。四不生欲心。五法不再问。六知佛入定。七知众得益。八知佛说法。故为侍者。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故多闻第一。
○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者。法华云。罗睺罗密行。唯我能知之。密行者。秘藏之行。乃佛行也。故曰唯佛能知。七方便人所不能知。故云第一。
○牛呞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受天供第一者。昔五百雁。一雁常得华果。供于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五百比丘。皆啖马麦。而憍梵波提。独天上尸利沙园受天供养。故云受天供养第一。
○不动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供。福田第一者。律云。树提长者。以旃檀钵置刹杆顶上。号于众云。神力能取者与之。尊者现通取钵。佛呵责已。敕令不得入灭。留身久住。应末世供。为大福田。故云第一。
○黑光尊者为佛使者。教化第一者。迦留陀夷。乃摩利夫人之师。教化夫妇同证圣果者。数满一千。一人证果者无数。故云第一。
○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者。劫宾那。本是父母祷房宿而生。房宿。乃二十八宿中第四星也。故知星宿第一。
○善容尊者寿命第一者。薄拘罗。寿一百六十岁。毗婆尸佛时。以诃梨勒。施辟支佛。自尔九十一劫。无病无夭。由昔持不杀戒急。感五不死。母置熬盘。烧不死。复置釜中。煮不死。又推落水。渰不死。被大鱼吞。咬不死。刀破鱼腹。杀不死。故寿命第一。
○无贫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者。阿?楼?。乃斛饭王次子。因中为猎师。入古寺内。见佛前灯欲灭以箭剔之。今感天眼之报。观大千世界。如观掌果。故云第一。
○此等常随众下。乃开迹显本也。约迹。为常随众。约本。则是法身示作。为影响众。若约得第一义悉檀。又为当机众。增道损生者。道。即中道法身。即第一义谛。损生。谓破一品无明。增一分中道也。经文初声闻众竟。
△二菩萨众。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法王子。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名)菩萨。干陀诃提(此云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钞】并者。承前文义。非但声闻与会。菩萨亦所同闻也。文殊师利。又云妙首。又云妙吉祥。生时有十种瑞相。故名妙吉祥。
【解】菩萨摩诃萨。此云大道心成就有情。乃悲智双运。自他兼利之称。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次列。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
【钞】文有三。初释通名。佛为法王下。释别名。此等下。明得益。初中悲智双运者。以大道心乃大智。成就有情乃大悲。或理即悲智。名字悲智。乃至究竟悲智。文殊等乃究竟悲智。如文殊三世成佛。例可知也。第二段中佛为法王者。佛是四国之王也。王有三子。菩萨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夫是外子。于真子中。文殊居长。故绍佛家业。名法王子。智慧第一者。表佛根本智故。此经是难信之法。若非第一勇猛根本实智。不能证解。故文殊居初也。弥勒居次者。以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之位。必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严净佛国者。破根本无明。严净常寂光佛国也。不休息等。随文可知。第三明得益者。以三宝之境。乃菩萨所证三德秘藏。即究竟第一义悉檀。故云圆满菩提也。经文二菩萨众竟。
△三天人众。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解】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兜。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唯广大故微妙)。通序竟。
【钞】能为主者。能为三十三天主也。忉利。此云三十三。迦叶佛时。有一女人发心修塔。三十二人助修。故感三十三天之报。佛为授记。号无著尊佛。四王。即四王天。在须弥山腰。须弥。此云妙高。四宝所成。在香水海中间。入水八万四千由旬。出水高亦然。四王天在山腰四面。四万二千由旬高。与日月齐。山东面有黄金埵。有持国天王宫殿。山南面琉璃埵。有增长天王宫殿。山西面有白银埵。有广目天王宫殿。山北面有水晶埵。有多闻天王宫殿。此四天王。统领八部鬼神。护持世间。故为护世四王也。再上四万二千由旬至山顶。即三十三天。至此为地居天。夜摩天等。乃空居天也。夜摩。此云时分。以五欲知时故。兜率陀。此云知足。以五欲知足故。菩萨居内院。三灾不到。外院天人居。有三灾。化乐天。变化五欲而娱乐故。他化自在者。夺他五欲而娱乐故。至此为欲界六天。以五欲为界故。色无色者。色界十八梵天。梵者。净也。以此十八天中。以色蕴为界。无五欲。以禅定为乐故。又名四禅天。无色。乃四空天。以无色蕴。但有受想行识四蕴。故曰无色界。无量诸天者。三千大千世界无量诸天也。十方天人者。十方各有三千世界天人也。八部者。即护法八部也。一提婆。此云天。二龙。三夜叉。此云勇健能飞行守天城。四乾闼婆。此云香阴。以香资身。天之乐神。五阿修罗。此云无端正。男丑女美。六迦楼罗。此云金翅鸟。七紧那罗。此云疑人。似人非人。天之伎神。八摩睺罗伽。此云大腹行。蟒神也。复有四天王所统八部鬼神。即非人等也。问。天人龙鬼。皆见佛闻法。地狱一道。何其苦耶。答。法华文句云。夫诸道升沈。由戒有持毁。见佛不见佛。由乘有缓急。然持戒有粗细。故报有优劣。持乘有小大。故见佛有权实。且略判乘戒各为三品。再以缓急四句判之。其义则显。四句者。一戒乘俱急。二戒缓乘急。三戒急乘缓。四戒乘俱缓。若戒乘俱急者。持下品戒。戒急。报在人中。持小乘。乘急。以人报身。于三藏教时。见佛闻法。持中乘。乘急。以人报身。于通教大乘。乃至带方便诸大乘经时。见佛闻法。持上乘。乘急。以人报身。于华严法华等教。及诸经中圆见佛闻法。预列为同闻众者。是也。若持中品戒。戒急。报在欲界天。持小乘。乘急。以欲界天身。于三藏时。见佛闻法。余如上说。若持上品戒。戒急。加修禅定。报在色无色天等。持小乘。乘急。以色无色天身。于三藏中。见佛闻法。余如上说。第一句竟。若戒缓乘急者。三品戒皆缓。报堕三途。持小乘。乘急。以三途身。于三藏中。见佛闻法。余如上说。第二句竟。若戒急乘缓者。三戒急故。受欲界人天。及色无色天身。三乘缓故。佛虽出世。说三乘法。爱着乐报。耽荒五欲。不见佛不闻法。舍卫三亿家。及诸不见闻者。三界着乐诸天等是也。第三句竟。若戒乘俱缓者。受三途报。不见佛不闻法也。第四句竟。经中不列地狱众者。由其戒缓。苦重报隔。佛乘又缓。所以不见不闻。余经有列者。余乘急耳。不列无色天者。上戒急故。受天身。着定味。由乘缓故。不见佛不闻法。余经有列者。余乘急耳。若得此意。则识列众来不来义。亦识自己闻经听法。有缘无缘。三世因果。朗然可识也。经文二引大众同闻竟。大科初通序已竟。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卷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