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有 发表于 2014-6-16 23:45:40

【轉貼】淺談我國的曆法

文/蘇明俊、陳輝樺   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89/157/13-1.htm

我國有許多傳統農曆的節慶,如農曆除夕、端午節、中秋節等,影響我國國民生活至鉅,也均存在重大的意義,例如除夕與中秋節都有團圓的意思。1995年的農曆8月恰逢閏月,有兩個8月15日,但卻只有一個中秋節。除夕是「廿九瞑」 ,有時也有「三十瞑」…。我國的農曆有別於其他各國的陽曆或陰曆,是更科學與偉大的曆法。

太陽曆

太陽曆採用回歸年做為基本週期,是以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做為依據的曆法,它和月亮的運動沒有任何關係。太陽曆簡稱「陽曆」 ,以地球繞日公轉的週期 (即一回歸年,每年約為365.2422日) 為單位。

儒略曆和格里曆

陽曆大小月的分布,是人定分配的,與月亮的圓缺無關。西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 (Julius Caesar) 在天文學家索西琴尼 (Sosigenes) 的參與下改革曆法,稱儒略曆。儒略曆每年有365天,分為12個月,規定單數月31天;雙數月30天,平年時,2月29天,閏年時30天。每4年閏年一次 (該年366天),平均每年長度為365.25天,比回歸年多0.0078天,約每128 年相差一日,每四百年多出3.12日。

直到西元前8年,羅馬會議議決稱8月為奧古斯都 (August),那是奧古斯都皇帝(Augustus Caesar) 之名,同時改為大月31天,以紀念他的功績和凱撒同等偉大。而8月以後的大小月便相反過來,9月和11月改為小月30天;10月和12月則為大月31天;2月平年為28天,閏年為29天。

為了使曆年的平均長度更接近回歸年,西元1582年,羅馬教皇根據意大利醫生利里奧在1576年提出的方案,對儒略曆做修正,每4年閏年一次 (366天), 逢百 (對世紀年) 不閏,逢四百又閏 (使四百年內少閏三次) ,其餘為平年。因此,比儒略曆又少了三天,一年平均長度為365.2425日,與回歸年僅相差0.0003平均太陽日,約3300年差一天。這就是格里曆。也就是現在通用的公曆。我國辛亥革命後,於西元1912年開始採用格里曆為國家曆法,故稱國曆。

太陰曆

太陰曆採用朔望月做為基本週期,是以月球的運動做為依據的曆法,它和太陽的運動沒有任何關係。太陰曆簡稱「陰曆」 ,是人類史上最早的曆法,是根據月相圓缺的週期訂出的曆法,也就是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為單位,這種單位稱為月(是指「朔望月」 ,等於29.53059日,接近29.5日) ,12個月為一年。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各有6個大小月,並以「朔」為當月初一,合計354日,但12個朔望月的實際長度為354.3671平均太陽日,為使更接近平均曆年的長度,故每30年中置11個閏年 (閏年每年有355天), 平均大約每3年就閏年一次。由於陰曆不能準確反映季節變化的週期,曆年與回歸年相差11天,約33年就循環一次,而17年時則冬夏正好完全相反。不能符合農業作息的需求, 現已多不用了。回教人士採用的回曆,即係此種純陰曆。

陰陽曆

我國有史以來就採用陰陽曆 (夏曆),它兼具陰曆和陽曆二者的特點。陰陽曆將「回歸年」和「朔望月」並列為基本週期,為同時考慮太陽和月球的運動所訂定的曆法。此為我國固有的曆法,習慣上稱陰曆,又因農民喜歡以此曆進行農事,故稱農曆。陰陽曆以月相變化的週期做為一個月的長度,同時使曆年的長度接近回歸年。如此一來,每個月都符合月亮盈虧的週期,也同時每年都和季節交替的週期相差不多。

陰陽曆有陰曆的基礎,每月平均有29.53天(朔望月的長度),為了處理整數的問題,定大月為30天,小月29天,並將「日月合朔」的日期作為月首 (農曆初一)。這是人定的,所以大小月沒有固定在哪一個月份當中,端賴月亮繞地運轉的速率而定,如果兩次日月合朔之間有29天,那個月就是小月;若有30天,那個月就是大月囉!

另外,12個月的農曆平均約為354天,每年與回歸年365天相差約11天,3年累積便超過一個月,因此每3年置閏年一次,閏年有13個月,但仍比回歸年少幾天。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國春秋時代有「十九年七閏法」 ,也就是在19個陰曆年中加入7個閏月,使曆法更接近回歸年的長度。西方在西元前433年才發現此週期,比我國約晚了一百六十餘年。

二十四節氣與農曆的置閏

地球繞行太陽一周就是一年,隨著春夏秋冬四季氣候的周期性變化,先民將冬至到次年冬至整個回歸年時間平分成12等分,每個分點稱為「中氣」 ,再將中氣間長均分為二,其分點叫作「節氣」 。這十二中氣和十二節氣的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我國在農業社會時期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日常起居作息生活,都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由於歷代領域大都在黃河流域,節氣名稱因此依該地區氣候變換和耕耘、播種等農事來命名。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 ,二十四節氣按它們的含義可分成四類。表示寒暑變遷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象徵氣溫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反映降雨量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標示農事活動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因著地球運行快慢不均,在近日點附近公轉運行較快、遠日點附近運行較慢等因素,造成日期常有前後一、二天的差異。

陰陽曆 (夏曆) 中安排有二十四節氣,和季節、氣候有密切關係,歷代以來與農民作息極為相關,因此又稱為農曆。閏月的安置是根據二十四節氣而定,把不含「中氣」的月份或只含一個「節氣」的朔望月定作閏月,並以上一月的名稱為名,稱「閏某月」 。例如1995年農曆8月份之後的一個月內 (9月25日到10月23日) 只有一個節氣,就是10月9日的「寒露」 ,於是本月份就成為「閏八月」 。1998年農曆5月份之後的一個月內 (6月24日到7月22日) 只有「小暑」一個節氣,於是就成為「閏五月」 。2001年是「閏四月」 。經過統計,從1849年起至2031年止,閏五月的次數最多;閏正月、閏十一月、閏十二月則沒有發生過;閏九月則僅2014年發生一次。統計資料顯示:閏月的分布並無規律性。

農曆每個月15日都滿月嗎?

農曆15日並不一定都滿月,反而16日滿月的機會還大些。根據統計:自1981年到2001年這21年間,「望」發生在14日者有2次(1995年閏8月14日及1984年5月14日),15日者有97次,16日者有123次,17日者有39次。今年(2000)的中秋節就沒有滿月,要8月17日的清晨3:39 才滿月。2001年的中秋節也沒有滿月,必須等到隔天(16日)晚上9:51才滿月。

為什麼清明節的日期會變動?

清明節的日期是以清明的節氣為準。因為歲差的影響,使春分點逐漸移動,每個節氣的日期逐年往前移。根據統計結果:1901年至1943年間,清明節的日期為4月5日或6日;1944年至1975年間,清明節是4月5日;1976年至2000年則為4月4日或5日。2000年以前,閏年的清明節為4月4日;平年就在4月5日。

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球的自轉軸受到日、月引力的影響,而在空中做錐形運動,也就是物理學上所謂的進動 (precession) 現象,造成「歲差」 。陀螺的自轉軸便是典型的進動現象。歲差現象使地軸在黃極轉圓圈,週期大約25800年,春分點平均每年後退50弧秒;現今太陽運行,每月所在的黃道十二星座,與三千多年以前發明的占星術中太陽所在的星座已經不同。北極星也逐漸移動,在西元一萬四千多年以後,織女星將成為北極星。

結語:2001年元月24日就過年!

基於上述農曆曆法的原則,我們以最近幾年的過年來說明。1999年2月16日大年初一。因為12個月的農曆比陽曆少了11天(365-354=11天),因此2000年的過年必須往前推11天,在2月5日過年。再來因為2000年是閏年(2月有29天),以及月亮運動速率的影響,2001年必須往前推13天,在1月24日就已經過年了。

我國的曆法採用陰陽合曆,比起其他國家所採用的純陽曆或純陰曆都要精準,這是一門科學必備的條件與精神。曆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古代用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或用來做為祭祀的依據,表示對大自然的尊敬,對祖先的懷念;現代人用來做為爭取放假的依據。曆法對生活仍帶來很大的影響。

王金甲 发表于 2014-6-17 08:50:30

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球的自轉軸受到日、月引力的影響,而在空中做錐形運動,也就是物理學上所謂的進動 (precession) 現象,造成「歲差」 。陀螺的自轉軸便是典型的進動現象。歲差現象使地軸在黃極轉圓圈,週期大約25800年,春分點平均每年後退50弧秒;現今太陽運行,每月所在的黃道十二星座,與三千多年以前發明的占星術中太陽所在的星座已經不同。北極星也逐漸移動,在西元一萬四千多年以後,織女星將成為北極星。



北极星也逐渐移动,在西元一万四千多年后织女星将成为北极星。这是牛顿为了解释岁差需要而杜撰的。我国的天文学二十八星宿起码有五六千年历史,足以证明北极星亘古以来没有更换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轉貼】淺談我國的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