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楼主: 滄海璇龍

【天機首發】尋龍點穴--“驚天十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16: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滄海璇龍 于 2014-10-25 16:59 编辑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穴,龍真的可以另有陰陽之分乎?
浅答:肯定有阴阳之分。无阴阳不成世界。


敬覆:問題中已先說明,葬乘生氣之法,唯一就在於山與水的陰陽交媾而已,而在尋龍點穴的實務上,現場穴形雖有窩、鉗、乳、突之不同,窩鉗者乃指堂局明顯寬展,此時天之陽氣旺盛,故遇此則當求穴後有足夠的乳突之脈氣來匹配,脈氣屬陰,謂之「陽來陰受」者也;同理,若現場有乳突之明顯落脈者,此時地之陰氣旺盛,則當求穴前有足夠的堂局來匹配,堂局屬陽,謂之「陰來陽受」者也,地理之道,全由穴前穴後之陰陽調和所定,如此簡單明瞭而已矣!至若說龍有分陰陽而結穴者,看其形說是「龍」,取其用則是「脈」,而龍脈千變萬化,終歸納作入首之一線,而入首生成結作為穴星,故龍與穴之間,可說是一脈相承的「父子關係」,而既是父子關係,又怎能以「陰陽」來相等相對呢?故「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穴」之說,古人紙上談兵罷了,吾人切莫多費心思於此可也。
发表于 2014-10-25 17: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益福堂 于 2014-10-25 17:23 编辑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0-25 16:51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 ...

谢兄台指教。
兄台所说明的阴阳为专指,小弟所理解的阴阳为泛指。概念有所不同。

兄台如此详解,能拔迷雾而见青天,能避歧途而明大道。实为初学风水人之幸。
不过,建议有时适当保留一些精粹,还是有利于风水学的发展的。因为有时玄学文化精粹更容易误读和误解的。


发表于 2014-10-25 17: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益福堂 于 2014-10-25 17:33 编辑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0-25 16:51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 ...

阴来阳结,阳来阴结,指的是结穴处的变化,不外乎十来八丈论阴阳。
阴龙结阳穴,阳龙结阴穴,也是正确的。所谓阴阳龙,指的是整条龙脉,最少也得几里几百里论阴阳。
发表于 2014-10-25 17: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集思广益 于 2014-10-25 17:43 编辑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0-25 12:12
敬覆:「灑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理論確實如此,但實務上的尋龍點穴,卻是已經站在穴場上見功夫,而所謂的 ...

经云:生子生孙巧相似。葬乘生气四字不惑.....
如贪狼起祖,少祖山、父母山必应贪狼,穴场大象乳头。
明其中之奥妙,非书中能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17: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南燕 发表于 2014-10-25 15:47
质疑于前人不疑处,是后来学者的崇高风格。。
对楼主的十问,提出个人几个见解供参考思考,
~一問:葬乘 ...

敬覆天南燕:
謝謝先生美言稱贊,末學實不敢當。《雪心賦》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蓋聞天開地闢,山峙川流;二氣妙運於其間,一理並行而不悖;氣當觀其融結,理必達於精微。」接著又云:「由智士之講求,豈愚夫之臆度。」足以說明天地化生萬物的原理,這也是「葬乘生氣」的根本理論,故學地理者若不能通澈瞭解其中真義,則必為偽學假書所惑,難有登堂入室之境界矣。

发表于 2014-10-25 17:5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荒六合 于 2014-10-25 17:56 编辑

六问
解:应为南方(以中国论)宜浅,北方宜深,南为天气炎热,气温高,地气易升腾,地气溢于表,故宜浅,北方天气寒冷,气温低,地气下降,地气降于内,故宜深。此只是一言,具体操作当因地制宜。
九问
解:阴地与阳地的区别,一句话即可定,阴穴紧小(阴穴的穴位一般情况下宽不过丈许),阳穴宽平(阳穴的穴位一般情况下至低数丈宽)。
至于其它问题,个人也不想解答,从你提此十问,形峦学你还须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18: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7:21
谢兄台指教。
兄台所说明的阴阳为专指,小弟所理解的阴阳为泛指。概念有所不同。

兄台如此详解,能拔迷雾而见青天,能避歧途而明大道。实为初学风水人之幸。
不过,建议有时适当保留一些精粹,还是有利于风水学的发展的。因为有时玄学文化精粹更容易误读和误解的。

敬覆:非常謝謝您的提醒,站在學術交流的立場,末學個人之心得發言,提供實務上的一些捷徑,雖然力求精確無誤,但能否得到認同,則全在讀者各人之隨緣取捨,甚至誠如某位易友所說的,末學還有須要努力的地方,真是真人的話,那就不會露相的,呵呵~~~。
发表于 2014-10-25 19:0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南燕 于 2014-10-25 19:16 编辑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0-25 17:41
敬覆《天南燕》:
謝謝先生美言稱贊,末學實不敢當。《雪心賦》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蓋聞天開地 ...


我们做一个髙级搬运工并不值得满足,宜如先生所言能有惊天之问为贵,,
诚如先生所引用之言,天地逃不出二气妙运与理之并行,此所以有先贤之葬乘生气之谓,此先贤尚贵尚贤之意也,我们应当明白先贤言外尚有言:葬者,乘气,欲求贤贵则乘其生气,欲将置于绝,则取绝气死气也,,
明心方可见其性,其欲何为?有所用而求其发端也。用现代白话说,就是我们的行动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引发我们所要求的结果罢了。
则葬可乘生气,可乘旺气,葬敌可用死气绝气,,
气,依赖于融结之形可以找到,理,靠我们根据形态的各种状态探求,这是根本基础问题,何以尚有不明之处?非先生不明也,而欲表先生之明于他人所能明乎?。。。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1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二問:楊公說「凹為陽、凸為陰」,廖公說「凸為陽、凹為陰」。陰陽竟然可以這樣直接完全顛倒而論,大道至簡,答案卻只能是其中一個,誰?
浅答:都对。杨公以形态(虚阳实阴)论。廖公以性质(刚阳柔阴)论。



敬覆:益福堂的這個回答,的確是引經據典的完美!末學在此只能畫蛇添足一下,先不說陰陽,到底什麼是凹?什麼是凸?是說形狀,更是說地形,地形凸起者,地氣自然飽滿,地之氣屬陰,故凸起之地為陰也;相對的,地形凹下者,雖然看似地氣不足,但其凹下之處,卻是水之陽氣流聚之處,故凹下之地為陽也。這也是「高一寸為龍、低一寸為水」的原理所在,而且其是高是低,是有明確的「水平線」作標準的。至於廖公之「陽剛陰柔」之說,剛要多硬?柔要多軟?標準是很難界定的,陰陽也就難分難用了,事實不是這樣嗎?
发表于 2014-10-25 20: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凹凸者男女生殖器也
发表于 2014-10-25 21: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sp138 于 2014-10-25 21:18 编辑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0-25 16:51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 ...

      首先谢谢沧海前辈的细心解说!前辈之解说,前半段的阴来阳受,阳来阴受,的是确论。后面的阳龙阴穴,阴龙阳穴,不知前辈是如何划分阴阳的,与原创者的划分相同否?但依据后学的初步观察实践,此说没错,而且阳龙应葬女人,真穴必葬女人。
发表于 2014-10-25 22: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穴,龍真的可以另有陰陽之分乎?

浅答:后学认为,古人仰观、俯察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归纳出“阴阳”的概念,其实不管是《易》或者《道德》都对阴阳有所阐述,就如同阴阳分别起着宇宙力场正极和负极的作用一样,龙也是如此,如无阴阳二气,如何有生与死?没有上下之分,没有左右之别,生气便由此而衍生。益福堂兄所言,无阴阳不成世界,也正是如此,天地万物,自然法则,皆离不开其中之对立面!就如同白天和黑夜一样!凹凸也乃此理!

二問:楊公說「凹為陽、凸為陰」,廖公說「凸為陽、凹為陰」。陰陽竟然可以這樣直接完全顛倒而論,大道至簡,答案卻只能是其中一個,誰?

浅答:末学认为,答案并非恒定的,也非只有一个,一个,太笼统,阴阳,凹凸,并非是一成不变,古人作书,多为对古书或者自身经验之谈,或多为引经据典,不作一线贯通全书之论,益福堂所言,也非虚,观行龙腾挪,察星辰转变,知阴阳之变化,就如同地球一样,在北京,也许现在是黑夜,但是在纽约,已然是白天,如果你站在北京的白天,非得说是黑夜,那么就有点荒谬,你不能按照书上说,直接套书而论,大自然之变化,并非按照书上所说而变化,不管是杨公,还是廖公,皆知阴阳之法度,故而,阴阳之变化,皆由天地自然之法度。如今,大多堪舆后学,皆直接套书而论,全然不顾自然法则的变化,导致各家有各家之言,其实,大自然,一直在变化,书是死的,大自然是活的,人也应如此,贵在变通!益福堂所言,都对!的确,都对!

三問:既說「氣乘風則散」,又說「平洋不畏風」,為什麼?

浅答:益福堂所言,按科学常理逻辑来说,确有道理,山地风聚,平洋风散,但末学认为,古人在这方面,应有更深层次的阐述,特别是气,并非一般所理解之“气”葬经所言之气,并非外在形成的气,而是阴阳之气,一种大自然之能量,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引用《葬经》之言: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经曰土形气行。实际上是指地表生态和气候的关系,不管是气乘风则散,或者是平洋不畏风,其实都是一样的。两者所阐述的目的,都是阐述自然界之自然法则,常理来说,很容易明白!只不过古之文字在表达方面,和如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理解上,各有不同也就自然而然了。

四問:既說「界水則止」,又云:「棄甲曵兵,過水重興營寨」,為什麼?

浅答:上面已经阐述到,其实并不是气,界水则止,而是气是水的母体,水是随着气而运动的,益福堂所言:界水是常例,过水是特例。也对!其实不管是界水则止还是过水重兴营寨,其实皆自然行龙之法度,不必拘泥于某一章句,而要全局理解其意,单句阐述,过于笼统,有断章取义之嫌。后学认为,没有界水,何来过水?

五問:既說「支壠之辨,眩目惑心」,後人皆直解為「支是平洋、壠是山龍」,如此則「支欲伏於地中、壠欲峙於地上」的兩個「欲」字是否該擅改為「本」字?

浅答:后学认为,欲和本,不可改,为何?欲乃支之意,山形之势。壠之意也是如此,就如同:欲穷千里目一样,欲之意就在于此!而本,非其意,而是根源之意,而是坐实其意,而有违大自然之意,自然之法则,本就无恒定,一切皆在变化之中。

六問:有的書上說:「藏於涸燥者宜淺,藏於坦夷者宜深」,也有的書上說「藏於涸燥者宜深,藏於坦夷者宜淺」,這是不可能兩者都成立的,到底誰對?誰錯?

浅答:其实我真的很想说,很多东西不一定存在了,就非得要有个对与错!就像坏人也有可能做好事一样,好人也可能做坏事一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就阐述了很清楚,这个课题有点宽和深,不宜深谈,大自然所存在的东西,都是对立的,变换的,而非固定的,如果要是每一本都是一样的,中华之风水便没有的所谓的三合,三元,玄空,每个人所理解的东西不同,所传承下来的东西也是必然不同,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就算一样的,在理解上,也会有所偏差,益福堂所言,也是正确的,比较有针对性,益福堂兄对于书的理解还是十分深刻的!相信兄台对于实际操作也是十分独到的,自古以来,深浅,乃堪舆学者至关紧要的关键步骤,如果不能了解自然之变化,自身一味不变,如何做到深浅得乘,风水自成?

七問:經曰:「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有的書上拆解說「平陽得水為上、山龍藏風為上」,豈有此理乎?

浅答:其实这个问题,和第三第四个问题是一样的,如果尊驾还不能理解,益福堂皆已经做了关键阐述,我就不必多言!

八問:西洋人沒有風水學,照樣國富民強,若以中華文化的風水學,該如何來作合理解釋?

浅答:其实这个问题,你可以参考牛兄的论文,风水,并非专属于中华,在国外并非称之为风水,你可以多多参考国外之著名景观以及名人之阳宅,皆可得出合理的解析,在国内,风水经过了数千年的封建文化的洗礼,保有其神秘的一面,皆因每个朝代的变更以及大环境下的改变,一直存留至今,风水,不仅仅是堪舆,涉及的门课太多,仅仅列举几样,天文,历法,地理,推步,命理,算法等等,每一个大门课下,又细分多个科目,如果单单以堪舆就看做风水,那么就太笼统了,这些科目,换了在西方,那就是气候,环境,测绘,等等学科,其实都是对大自然的深入研究,只不过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而造就地方文化的不同,这个话题涉及太宽,就不深入阐述了!只能这样说,中华有风水,西方一样也有“风水”。

九問:地理有四用,廖氏《洩天機》曰:「四用建都為第一,天機原有術」,此四用即1、建都。2、郡邑。3、立宅(陽宅)。4、安墳(陰宅)。而在風水師的實務上,一塊看似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到底該作陰宅好?還是陽宅好?可以作寺廟之地嗎?其中差異之處何在?

浅答:龙分大小,结地也是如此,按自然形势而定,大自然不可能按照你所想象的规划的,给你结一个你想要的穴,想要的地,就像建都,你不可能在山龙天穴一样的道理,此问如按照尊驾学堪舆之年龄,此问不该有!略过!不予讨论!

十問:在現代地理學上,所謂「內流區」是指地表徑流不能流注海洋的地區,即內流河流域的區域。而風水地理學上,所謂「千里來龍」或「中國三大幹龍」,皆是指來龍自江河發源處起始,而終歸於大海大洋之濱,但這卻正是所謂的「外流區」。神州大地,幅員廣闊,中國大陸的內流區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36%;這麼廣闊的36%土地範圍內,其「來龍去脈」該從何解釋呢?

浅答:益福堂所言内流水外流水应该一同论,后学十分赞同!算属于个小小的马后炮!


尊驾所提之十问,说句实在话,实为入门之话,后学接益福堂之光,补充个人看法,欢迎斧正!
发表于 2014-10-25 22: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功轼 于 2014-10-25 22:31 编辑
zsp138 发表于 2014-10-25 13:42
洋人有这么无私、伟大?

中国有句名言“富不过三代”,中国人真的富不过三代,能富两代的都不多。

为什么人家西方人就可以富有好几代,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行,问题出在那里???


是他们玩风水比我们中国人好吗?不可能,中国是风水发源地,风水始祖也是中国人。


是他们智商比我们中国人高吗?也不可能,中国人智商高是众所周知,世界公认的。


到底问题出在那里呢,有经济学者认为是人性问题,你认为呢?
发表于 2014-10-26 00: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0-25 16:51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 ...

汗!窝钳乳突和阴来阳受、阳来阴作可以这样理解?在下一直用“窝钳乳突”认穴,把“阴来阳受、阳来阴作”作为定穴的标准。
发表于 2014-10-26 01: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心良苦。感激涕零。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07: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xuanerky 发表于 2014-10-25 22:0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 ...


九問:地理有四用,廖氏《洩天機》曰:「四用建都為第一,天機原有術」,此四用即1、建都。2、郡邑。3、立宅(陽宅)。4、安墳(陰宅)。而在風水師的實務上,一塊看似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到底該作陰宅好?還是陽宅好?可以作寺廟之地嗎?其中差異之處何在?

浅答:龙分大小,结地也是如此,按自然形势而定,大自然不可能按照你所想象的规划的,给你结一个你想要的穴,想要的地,就像建都,你不可能在山龙天穴一样的道理,此问如按照尊驾学堪舆之年龄,此问不该有!略过!不予讨论!

敬覆:或許是末學問得題意不清,所以閣下頗有不屑之意,那麼末學就換個角度再問一次,如果客戶有一大片的山林之地,客戶請您到現場鑑定,問說此山能作何用?到底該作陰宅好?還是陽宅好?可以作寺廟之地嗎?此時,身為地理師的您將根據什麼來回答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07: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三問:既說「氣乘風則散」,又說「平洋不畏風」,為什麼?
浅答:山地风聚,平洋风散。


敬覆:《益福堂》此答,讓末學大開眼界矣!末學從來只知「水」隨地勢而流,所以有聚有散,竟不知有什麼方法,來證明「風」也有聚散之分也。清朝葉九升曰:「能散生氣是陰風,凹射直急故為凶;空闊無蔽是陽風,陽風吹蕩不為忌。」(滄海註:此風之陰陽,與太極化生之陰陽,名義完全無關。)由此吾人可知,不但平洋不畏陽風,同理山龍也應不畏陽風,其中還有一個更深層的道理,在「第七問」中可以參考之。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08: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四問:既說「界水則止」,又云:「棄甲曵兵,過水重興營寨」,為什麼?
浅答:界水是常例,过水是特例。



敬覆:天下道理,總不出「有原則就有例外」,為學者但以追求「原則」而努力,對於「例外」則一言輕輕帶過,殊不知例外之中,亦是有其原則也!甚且有些風水之經典條文,可比擬作電視古裝宮廷劇裡常提到的「大清律例」一樣,一切要依律例而行,是不能有例外的。而此問中的「界水則止」,正是如此。何以言之?「界水則止」者,或一水橫攔、或兩水交界,其中之水,必為「動」水也,而「過水重興營寨」者,其水則必是池湖之「靜」水也,在這個以「動靜」為原則之中,是不必有例外的。

发表于 2014-10-26 0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十问真可谓说看似简单基础。然亦包藏了精辟理论,依末学认为,乘生气者。乃阴阳交媾及穴晕之明证也,其实也一太极也;物物一太极也,大太极中藏小太极也;何以辨之。犹鱼之浮面;汽球充盈者也,一呼一吸,一噫一嘘。穴自中间而晕自四周微隆起,故隆起者阳也;凹下者阴也,一山一水一阴一阳自明矣。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09: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五問:既說「支壠之辨,眩目惑心」,後人皆直解為「支是平洋、壠是山龍」,如此則「支欲伏於地中、壠欲峙於地上」的兩個「欲」字是否該擅改為「本」字?
浅答:兄台改得对。


敬覆:在《葬經》的原文中,每常提到「支壟」二字,除了「支欲伏於中、壟欲峙於地上」之外,重要的還有「支葬其巔、壟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壟如足」,因此,吾人若是照書直解為「支是平洋、壟是山龍」那麼簡單就能搞懂經文的話,就絕對不會有「支壟之辨,眩目惑心」這句話的出現了。那麼問題的關鍵在哪裡呢?末學在此提示一下給讀者參考,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而龍又何嘗不是如此?
附帶說明一下,末學是認為「欲」字不可以擅改的。

发表于 2014-10-26 09:3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欲”字比较生动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09: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六問:有的書上說:「藏於涸燥者宜淺,藏於坦夷者宜深」,也有的書上說「藏於涸燥者宜深,藏於坦夷者宜淺」,這是不可能兩者都成立的,到底誰對?誰錯?
浅答:前者用于山地,后者用于平地。


敬覆:所謂「藏於涸燥、藏於坦夷」,是在論龍脈?還是論穴場?若是論龍脈,才會有山地、平地之分,而龍脈卻沒有深淺的問題存在;也就是說只有穴場之落脈(不拘平地、山地),視其粗細緩急之形勢,不但會有「蓋粘倚撞」的講究,同時也連帶有淺深的問題,而穴場能為涸燥者,必是較為高突而近骨者,反之,能為坦夷者,則必較為平鋪而厚肉者,其淺深之拿捏,問之中醫針炙大師自明。
发表于 2014-10-26 10: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sp138 于 2014-10-26 10:07 编辑
陈功轼 发表于 2014-10-25 22:24
中国有句名言“富不过三代”,中国人真的富不过三代,能富两代的都不多。

为什么人家西方人就可以富有 ...

       君总是喜欢转移话题,人云亦云。中国就没有富不过三代的?从原文中可知,外国的富贵也是以家族来讲,家族的范围多大?君了解吗?风水案例中,中国不是有好多三元不败的案例,甚至历千年而不衰。历史上多少帝王将相,坐享江山数百年的还少吗?周朝家天下八百多年,有史以来,世上能媲美的,也只有古罗马帝国了吧。

      “是他们玩风水比我们中国人好吗?不可能,中国是风水发源地,风水始祖也是中国人。”
               ——这是什么逻辑?火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吗?是中国人玩得好呢还是外国人玩得好?火车谁最先造?现在高铁谁玩得好?学生的成就就一定比老师差?自古说,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


点评

说得好 支技 崇洋媚外的人该骂  发表于 2018-11-20 10:4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10: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七問:經曰:「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有的書上拆解說「平陽得水為上、山龍藏風為上」,豈有此理乎?
浅答:都有理。


敬覆:何謂「得水」?能得水者,必可界龍之止,亦可得水上堂,方為真正的得水,而得水上堂之地,自必藏風,縱不藏風,亦只忌凹風之射而已,故不拘平陽或山龍,皆是「得水為上」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10: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八問:西洋人沒有風水學,照樣國富民強,若以中華文化的風水學,該如何來作合理解釋?
浅答:西洋人不懂风水并不是没有风水,请看下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设计就知道。


敬覆:「西洋人不懂風水并不是沒有風水」,此言絕對正確!中華傳統的巒頭風水學,只知要追尋千里來龍的到頭一穴,既然到頭只一正穴,那滿山滿谷的祖墳,也就無怪乎有「十墳葬下九墳貧」之嘆也!殊不知《葬經》所言之穴有三吉者,第一吉即直言「天光下臨、地德上載;藏神合朔、神迎鬼避」,諸君若以此之言,到西洋人之墓園考察之,若說是巧合的話,證明上帝的確是存在的。
发表于 2014-10-26 1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zsp138 发表于 2014-10-26 10:00
君总是喜欢转移话题,人云亦云。中国就没有富不过三代的?从原文中可知,外国的富贵也是以家族来 ...

先生高见,佩服、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11: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九問:地理有四用,廖氏《洩天機》曰:「四用建都為第一,天機原有術」,此四用即1、建都。2、郡邑。3、立宅(陽宅)。4、安墳(陰宅)。而在風水師的實務上,一塊看似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到底該作陰宅好?還是陽宅好?可以作寺廟之地嗎?其中差異之處何在?
浅答:这主要是在局之大小阴阳上分别。


敬覆:「局之大小陰陽上分別」此言十分正確,末學再多說幾句作參考,風水之書,絕大多數皆是針對「陰宅」之龍穴砂水而論,相較少數的「陽宅」的專書,又多偏於內六事與外六事,且摻雜諸多理氣之說,故在實務上,吾人可先從「龍局較堂局好」的話,宜作陰宅;「堂局較龍局好」的話,宜作陽宅,而現代人聚居的都會之中,還是以「天光下臨、地德上載」為優先考量,至於寺廟之地,可先分是「正神」之廟,或是「顯神」之廟,另有不同考量,總以能得四山環抱、居高臨下為先。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11: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福堂 发表于 2014-10-25 11:46
一問:葬乘生氣,而生氣則在龍之陰與水之陽的「陰陽交媾」而已,故若有「點穴秘訣」說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 ...


十問:在現代地理學上,所謂「內流區」是指地表徑流不能流注海洋的地區,即內流河流域的區域。而風水地理學上,所謂「千里來龍」或「中國三大幹龍」,皆是指來龍自江河發源處起始,而終歸於大海大洋之濱,但這卻正是所謂的「外流區」。神州大地,幅員廣闊,中國大陸的內流區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36%;這麼廣闊的36%土地範圍內,其「來龍去脈」該從何解釋呢?
浅答:内流水外流水应该一同论。


敬覆:「內流水和外流水應該同論」,若能扣除「內流區」的先天條件不足的話,這是完全正確的答案,其不足者,內流區多在發祖之處,天之陽氣較為薄弱,地之陰氣尚未脫煞,終是難為大地也。
由於此是十問之末尾,末學就加言幾句,由於現代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風水學在實務的應用上,勢必要超脫「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的思維,面對許多古人未曾遇見的時空環境,吾人是無法直接抄襲和套用的,此時,能否本著古明師的正確風水基本觀念,來加以發揮,就顯得更加的重要,譬如此問的「內流區和外流區」之外,窮山惡水有人住,甚至南極和北極也有人住,吾人若有機會來鑑定諸如此類的風水,記得要先把《進化論》多讀幾遍才好。

发表于 2014-10-26 12: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0-26 07:13
九問:地理有四用,廖氏《洩天機》曰:「四用建都為第一,天機原有術」,此四用即1、建都。2、郡邑。3 ...

并非后学有所不屑之意,按照尊驾后者所问,如一大片山林之地,也会依照自然之形势,统筹全局,当然,很大部分也会参照客户之心愿,阳宅,阴宅不可与之庙宇相提并论,阳宅者,后学人为,人为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故而在理气方面,会占用很大的操作空间,而阴宅,形势的应用会占绝大的比重,理气上的应用会少很多,然则,庙宇人为布局和自然之形势都需要到位,这个就会按照龙之大小,局之大小而实地而定,当然也要按照客户的意愿去作为参考,古人建立阳宅,有一定的标准,包括现在,对于水的流向,土质的变化,是否会对自己地基造成影响等等,阴宅虽然没有固定的墓地标准,但是要求也比较严谨,特别是在乘生气这一说上,建庙宇也是如此,须两者皆要到位,由小见大,对于建都,后学对此保有自己对这方面的见解,对此保留意见!
发表于 2014-10-26 20: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公所言之阴阳为之形,(形之态),廖公言之谓之意(为动静之态).是与不是.不必过于认真,只要知道这是(相对论)便可!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阳非绝对.看八卦图玄机就全在里面.在一个范围,局(圆圈)里,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还加上中间一条玄线.   堪舆之学者走的是阴阳之间玄线.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9 0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