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dezhen 发表于 2015-5-18 11:00:00

继续上传

mldezhen 发表于 2015-5-18 11:02:42

继续上传

且行且珍重 发表于 2016-6-29 17:52:57

多谢分享,如果有pdf版本会更方便阅读。再次多谢

彭劉賢 发表于 2016-6-30 16:36:22

我門外漢都覺得寫的好

qimn5334 发表于 2018-3-3 17:29:06

感謝 樓主mldezhen 與 滄海璇龍 前輩的奉獻,
敝人「狗尾再續貂」,提出一些補充及附件,充實《道法雙譚》。

樓主 道法雙譚 文字檔,就其斷句與文末讚句:
「當下世間,常無公平義理可言;合觀三世,乃知天道有常,因果不昧。貧辱毋須怨尤,富榮何必自得。」

當知源自 陳夢國《玄空理氣經綸》,

內文末段調整一些斷句,如下:


--------------
昔有僧看《西廂》,官人見而呵之曰:「你若曉得一部西廂,重在那一句我便饒你。」僧對曰:「只重在『臨去秋波』那一轉一句。」此言深中肯綮。地理千言萬語,門例雖多,有情無情亦難辨認;有身在千里、思憶不忘而有情者,有連袂同床、面合心離而無情者;山川性情,大率相似,人能透得此關,方不被他瞞過。 (深中肯綮,謂說理扼要、妥切或要害處。
肯綮,指骨頭和筋肉結合的部位。比喻事理的扼要處。)


道法雙譚敘祖道之說者,往往是主宰,而以法為幻,其弊卒成理障,而無益於禍福成敗之數;祖法之說者,往往神作用,而以道為迂,其弊至欲以人力奪天工,而適戕山川之真性情;其偏而用之者,過也。由斯以譚地理之難有六:不可無資、不可無目、不可無師、不可無考驗、不可不圓通、不可不合法。諳此數者,而後論大成,否則縱有所得,終臆說也。--------------------
此亦參酌樓主上傳手抄本之頁面,只可惜無全貌可得。

此段文字亦衍生一个問題:吳景鸞是北宋仁宗時期之人,《西廂記》成書於元朝,時間兜不攏;或該段文字是後人注解,悞為內文。
《玄空理氣經綸》所錄之《道法雙譚》全貌如下:






或 pdf檔
但不含原文末讚句,因其並非《道法雙譚》之內容。



qimn5334 发表于 2018-3-3 17:56:35


《玄空理氣經綸》之《道法雙譚》,是錄自《古今圖書集成》卷654 (博物彙編·藝術典·堪輿部),但無附圖,惟間或衍或訛少數文字;
當然《古今圖書集成》之《道法雙譚》,亦有少數訛字。


另《古今圖書集成》所錄為《道法雙譚》之摘句,非其原貌,
故 手抄本 大有參考價值。



《古今圖書集成》之《道法雙譚摘句》如下:

















或 pdf檔








qimn5334 发表于 2018-3-3 18:33:24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64册術數類,收錄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淸乾隆三十七年姚氏刻本,
明.黃慎輯《新編秘傳堪輿類纂人天共寶》12 卷,卷 7 有《道法雙譚》,惟篇幅太精簡;
感謝前輩 滄海璇龍 重新標點與段落整理。

原貌如下:
















或 pdf檔




qimn5334 发表于 2018-3-3 22:27:12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65册術數類,收錄湖南圖書館藏,淸康熙刻本,
淸.葉泰(葉九升)輯《山法全書》19卷、首2卷,卷 5 有《道法雙譚》,附圖多幅;
亦萬分感謝前輩 滄海璇龍 重新標點與整理。

原貌之1如下:(頁數較多分 3 次上傳)














(後續)...



qimn5334 发表于 2018-3-3 22:37:59

《山法全書》卷 5 《道法雙譚》


原貌之2如下:















(後續)...


qimn5334 发表于 2018-3-3 22:51:40

《山法全書》卷 5 《道法雙譚》

原貌之3如下:
















或 pdf檔













qimn5334 发表于 2018-3-3 23:32:31



再以《古今圖書集成》之《道法雙譚摘句》為主,參酌他本作些校字:



<-->





<-->





qimn5334 发表于 2018-3-4 00:27:51



最後重新標點與整理《古今圖書集成》之《道法雙譚摘句》,
為有心探究者,方便資料之取得;如有錯處,還請高明斧正;
亦但請 樓主 包涵越俎代庖之舉是幸。






---------------------------
道法雙譚吳景鸞著

胚胎語曰:「要為天下奇男子,須讀人間未有書。」甚哉、見之不可不廣也!近世陰陽家,或泥一家言、或執一家局:見天星者,神影響以為幽;見巒頭者,執形貌以為正;較砂水者,取憑於象應;耽柔脆者,戒險於巉頑。此見一成,胚胎已壞,雖十楊百廖,與之日處,不可與易,往往高明,在此錯過,良可痛惜!
學步地理之學,始於認星,中於煉格,終於達勢。一峰兩峰,可以論星;五星九曜,雙興疊出,可以論格;浮沈吞吐,闔闢來去,可以論勢;故曰:「占山之法,以勢為難,而形次之。」 形者、五星九曜之謂也;金木水火土,無纖毫夾雜者,此謂之正體;若五行化氣、二炁含形,或相生而為天財、金水,或相剋而為天罡、孤曜,此則九星,九體之變也;以此五九、因而重之,或水火三五而為華蓋、三台,或金水八九而為芙蓉、簾幕,品格從此出矣! 至於勢,則出沒於金水之間、隱顯於木火之界,五星混合、九曜交併,頭是腳非、肩全背缺,神龍文鳳、舞象旋蛇、虎踞牛奔,奇奇怪怪,風雲變態、神幻化於頃刻之中,符印連行、轉禍福於呼吸之際。若此者,可以形相、不可以星名,可以意會、不可以格泥;此勢所以為天下奇觀也! 一、認星(五星正體圖)圖說五星者、金木水火土也。五星正體,形神沖泰,體格均停,得精氣之至粹者也。 (九星變體圖)圖說九星者、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是也,九星為變體。天下之物,非生不成、非剋不勝,不制則太過、不化則不新;人知有生之功為妙,不知化生之功為尤妙,有生有剋、有制有化,而後可以神造化之用。貪狼木腳帶水、太陽金身夾土,皆不離母氣,是謂有根;金水金肩吐水、天財土角流金,皆微露息機,是謂有化;太陰角銳,帶火似若相傷,然金盛火微、不足以為剋,金得火而器成、反為有用;惟掃蕩不金、去而莫止,燥火不水、亢而莫制,此則出身既不栽根、稟惡不逢化氣,凶曜之不足取者也。若孤曜金木為刑,天罡火金相戰,雖金資火煉、木賴金裁,然身輕煞重、剋制太過矣。 二、煉格(格圖)圖說格亦不出星之外,但星常而格異。山形融結,因物肖形以盡其妙耳,好格非一星所能為,木乘水蕩、方成鸞鳳之姿,金得火鎔、乃作鼎彝之器。今之學者,星關尚跳不過,何敢望此;故認星易、認格難。論品格者,當論其祖福氣厚薄、力量大小,不在成格之後、即在起祖之時;其狀有若垂天之雲者、有若風雨驟至者、有若波濤洶湧者、有若萬馬行空者、有若列戟而出者、有若陳兵而止者、有若大劍長鎗者、有若橫攢武庫者,屹然巉然、氣象萬千,或煞炁凌人、令人肅然而恐,或清氣逼人、令人悠然而忘,此所謂:得百格不若得一祖之為勝也。有同祖異格者、有同格異祖者,然同格以祖為主、同祖以格為重,不可執同祖邊見,有失輕重! 三、達勢勢亦不出星、格之外,只在行度中間,有高低、大小、遠近之不同,飛騰、擺摺、潛見之不一耳!破祿不得三吉、不成正龍,三吉不得破祿、不成大勢;星格無勢為之運旋、則為死魄,勢無星格為之附麗、則為虛車,二者相為存亡。達勢者不但可以識龍,而亦可以得穴。 曾文遄曰:「觀來龍緩急之情,定入穴剪裁之術,如常山之蛇,擊首尾應、擊尾首應,真是一了百當。」古人占山以勢為難,其談虎色變者此哉! 適千里者、齎糧自厚,巢一枝者、迤迹自輕;故觀其出、而大小可知,觀其變、而遠近可得; 龍有常變,局有正奇,局大者勢堪飛舞,行看吐氣揚眉,局小者勢難轉武,早見息陰避影;車馳馬聚、定屬分爭,拜伏貢陳、蚤知混一。 貴幹星以成格為尊,格以屏障為重,屏障非大勢不成,大勢非幹龍莫有。故論格當論祖,又當論幹之美者,如漲天之水、湊天之土、獻天之金、衝天之木,他如華蓋三台、尊極帝座、霞帔雲錦、鶴駕鸞輿,其勢多是侵雲插漢、倚日依霞,惟幹龍手段綿長,故能備諸美態;次則小幹大枝,亦或有之。 神氣神氣云者,合內外、主客而為言也。以形而觀,則短不踰長、美不掩惡,所見每拘於形之內,以神氣觀,則似短而實長、似弱而實強;所見每超於形之外,大抵全倚羅城有力為主,其力量大小,有不在一星一脈論也;所謂合眾觀以成其大、假外相以存其神;其中星體,又貴短而有格,乃能收攝外氣、控馭群英,以為我用;不然既短且弱、其形已壞,形既不豪、神將焉附;所謂「不得個中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亦何濟哉! 氣象力量、大小不同而氣象亦異,有一人之氣象、有一家之氣象、有一邑之氣象、有一郡之氣象、有一國之氣象;大龍巨幹,萬仞千峰,倘然而來、幽然而止,其頓也、若降眾山而臣,其伏也、若懷萬寶而藏,掀天揭地、襟江帶海;幽奇遠秀、依稀天漢之間,水口關攔、仿彿杳冥之際,水不可以陰陽論純疵、砂不可以正側辨好醜、穴不可以饒減觀作用;見之而不敢言、有之而不敢取;此一國之氣象也。人能於此料理,則臨之至大而不驚、投之至小而不疑,方是擒龍手段。 嵯峨兀突、雨集雲施,是威武氣象;千官凜立、萬卒森羅,是廟廊氣象;笙歌影裏、燈火光中,是富貴氣象;出身壁立,清峭如煙、迷雲斷續、星月流形、雁影排空、蜻蜒點水,是清高氣象;若孤燈兀坐、半戶無扃,陋巷規模,何足道哉! 昔伏羲地在崑崙山頂,文王地在岐山之上,其氣上騰,四面圍拱,正所謂「利見大人」之象也。萬山之巔,忽然開蕩,眾山磊落、水聚砂環,自成門戶,下面視之,只見層崖疊壑、不可扳躋,及到其中,如履平地;此地未經開闢,或為茂林、深草掩蔽,或為神靈、仙佛所居;欲其現世,須是天開造化,雷霆驚折、風火變更始得;此天地之珍祕、鬼神之呵護,留待至人,不可輕洩。故曰:「第一天清最異穴,不作塵寰泥水結,開門立戶在雲端,靈光直與星辰接;此龍為福不尋常,區區富貴何足說,狀元宰相及神童,還許蓬萊賢聖列。」 此龍多是石山起祖、火木行宮,頓跌數十里,挺然直上,前面既不開堂、兩邊又無抽作;法當收後龍之貴、以採精英,去前砂之毒、以為官曜,於過脈停息之中、駕馭為穴;水雖流出不回,到前依舊歸囊入橐,妙處全在收四方之奇、攬八方之勝,乘危據險、居重馭輕;此地力量非常人能遇。「第一騎龍最高穴,形勢奔騰水傾跌,勢如猛將跨青驄,又如將軍踏弩節;此龍氣象最堪誇,別自神仙一作家,獨立樓臺高絕處,閒看紅粉與煙花;水流直去數十里,左紐右紐皆庫地,不是朝貧暮富人,有錢只裹腰包裏。」 穴信金以砂蒙、玉以璞固,地之美者,必多重以變異之。形穴之變者有二:曰「奇怪」、曰「隱拙」,奇怪者有餘、隱拙者不足。有餘者雖不離窩鉗乳突,然入首多出入常態之外,如駢脅之胸、獨骨之臂、無竇之齒,雖怪而實奇也。不足者亦有窩鉗乳突,但入首成形,或此全而彼缺、左有而右無,如半開之英、方成之孕,雖未完形、氣無不足,故拙而隱也。造物之力有限,其祕藏若有所私,圓機之士不世出,而目力有所未週,故穴之常者、十存其一,穴之變者、十存其九也。 認脈捉穴者不辦其穴、只辨其脈,故奇怪隱拙之穴不可信,而脈為可信。論不止入首一節,凡出身降勢抽動處,皆是其象,如啄木之飛空、如生蛇之渡水、如梭中之抽絲、如蛛絲之墜縷,故陶公有言,曰:「但認蜂腰鶴膝,穴任模糊不清。」故曰「有怪穴無怪脈」,此楊公以來,授受之真傳也。 結穴穴有內證、外證,點穴須從此處討真消息。有外證有餘、內證不足,有內證有餘、外證不足者,彼此出沒,不能兩全;化工如畫工丹青妙手,須是幾處濃幾處淡,彼此掩映,方成佳景;山川融結,豈能處處盡著精神,真意流注一點足矣!穴不虛立,必有所倚而後立脈,可以斷穴之有無,不可以定穴之住止,官鬼朝樂、穴之四靈,四靈隱現、穴情乃見,穴之隱應、如影隨形,龍從龍、虎從虎,四面雷同、渾然中處,左右高低、與時消息,其於穴也思過半矣! 辨穴看脈固是捷徑,又要變通,看化出脈處有炁、無炁,以定生死,若是生脈、自然週遮,若是死脈、必定透漏。山無脈不行,何山無脈,只是生死二字,牧堂曰:「四水交則有脈,八風動則無氣,有脈無氣、脈從氣散,有氣無脈、脈從氣生,燭非不明、臨風則滅,卵非不雄、無煖不生。」此可以通「脈氣生死」之說矣!要之取穴之法,亦不外是《立錐賦》云:「無脈穴居貼脊,夫橫龍無脈,未嘗無氣貼脊,深處氣來,而脈亦來此。」蓋得「脈從氣生」之意者也。 穴土破土之訣有三:有浮土、有實土、有穴土,實土在浮土之下,穴土在實土之下,如珠在淵、如玉在石。造化孕精自然融結,體段雖不離乎實土而實不同,何也?實土雖有其色、而其紋不現,雖有其紋、而其象不應,形色相符、表裏相稱,此穴土所以為妙,經云「雌雄內結」者是也。開穴直須打到是處,又不可打盡是處,不得其土,不足以盡蘊藉之靈,盡其土而無餘,亦足以損胞眙之氣;其間深淺,須參酌外水以為伸縮,不可任意穿鑿、打破爐底,有失輕重。其中體段,有若太極圖者;有土去一層又一層,如螺靨然者;有方若錢眼,中去實土而棺匣現成者;有稜角峭厲,如八卦之騰文者;有石裹土外,卵殼包卵黃者;有石在土中,去其石而穴現者;有石皮蒙蔽真穴者;有石脈如幹直入者;有神煞相隨,須穿田渡水,穴在泥水中者;至於玉石龜魚、青空石髓,變異百出,莫非穴土之靈應,不足為怪。 化氣金須火液、雪得日融,化氣之妙,術家所謂「奪神功、改天命」也。龍有龍之化氣、穴有穴之化氣;龍無化氣,無論矣;穴無化氣,術家有作用之法以化之;如頑土無金本不可下,若龍局俱真又不可捨,葬法憑四應所到,從孕穴處打開墓頭,大作圓堆,為土腹藏金之象,兜堂為偃月形,中涵水窩,為金來生水之象;土之頑者,受氣已飽而中藏其毒,廣塋而深取,則炁行而毒化。土者金之母,土盛則必生金,生金者、情之所必至也,故為金堆,金必坐水,故為水窩。金堆者從土氣也,浮金無根,水安從出,復偃月以聚之,使金水相映,以助浮揚之氣,此作用玄奧也。是故氣頑者、因情以化其氣,神寂者、因位以化其神,術至於化神,地理無餘蘊矣!而萬有皆生於無,萬形俱屬於幻,凡物不可作實看,若牽泥執著,又是獃子面前說夢。 情性有離星出脈者,何以知之?據脈點穴是矣!有離星出氣者,何以知之?據星點穴是矣!若此者,非常法所能擬議,須於無中看有、去處求留、散中求聚、遊神於牝牡驪黃之外,是為得之;術家所以有道眼、法眼之說也。又曰「水底必須道眼,石中貴得明師」,豈真有一道神光,下燭九垓!若是之,異於人哉!蓋其仰觀後龍之勢、俯察入首之情,旁視從佐、遍覽朝迎,知其勢之所趨、情之所至,不於此、而必於彼也。此古人神解之妙,有獨見獨行,不可以示人者;今人見其所見,不見其所另見,遂目古人所為,如神如鬼,亦可一笑矣! 圓通夏蟲不可語冰,曲士不可以與道者,以其拘也。這個地理,須如水上葫蘆轉碌碌地,方可窺其涯際,彼狐兔不乳馬、燕雀不生鳳,此種類之常;而老楓化人、思婦化石、人化為虎、雀化為蛤,又何嘗由種類而成;至龍以角聽、蟬以翼鳴、鸛以視孕、魚以沬傳、思女不夫為孕、金籐不根而生,以至沈蘆淨石、火布泣珠,如此變化,莫可端倪。故術家要通方不執,不執則為通術,執則為方術,吾嘗謂董不如廖,廖不如楊者此也。 待緣天地人鼎立而為三,天有這些能、地有這些能、人亦這些能,三者力量皆足以相當。未有天之所至,而地或違之者,亦未有人之所為,而天不從之者。可見地理之法,亦寰宇中,匡扶大化,羽翼阨運,所不可少。惜乎機緣不偶,勝會難逢也。 品級聖賢之地多土少石、仙佛之地多石少土、聖賢之地清奇秀雅、仙佛之地清奇古怪。清秀者不去土以為奇、不任石以為峭,祥如鸞鳳、美若圭璋、重如鼎彝、古若圖書,翰墨流香、富難敵國,清光太露、貴不當朝,道履端莊、名垂千古,慧多福少、廟食萬年。清奇者如寒梅瘦影、骨格僅在,野鶴贏形、神光獨見,橫如步劍、曲若之玄,尖如萬火燒丹、直如九天飛錫,巖空欲墜、峰缺疑傾,一塵不染、惟存江月之思,萬劫皆空、不作風塵之客。清如帶福、綺羅叢裏播玄風,清若逢空、清淨門中持佛戒;龜蛇不出、終滯幽關,靈鶴不來、應難羽化。此造化自然之應也。 餘譚看格最能長識。凡先聖扦立舊墳,不可不多覽,作者固難,知者亦不易,須細心體認,當時龍何以取、穴何以裁、水何以收,我若遇此等龍穴,亦如此作用否?或前人扦立未工,我能摘疵取善,尤為精進;不能矮子觀場,隨人悲喜,亦無所得。 炁從虛則緩。砌槨懸棺,四面皆虛,取其氣不就其脈,則粗厲之氣,亦變為中和,此術家無邊法力也;自懸棺之法不復,則震撼之勢皆棄,術者須是自家精神,與天地相通,然後可叱吒鬼神、轉旋造化;一有邪淫,天地鬼神不為我用。 地理之學如出重關,一步緊一步。尋龍是有無關、點穴是得失關、作用是生死關,一關不透,終落空亡;點窩鉗乳突易、點尖直平闊難,尖直易於犯煞、平闊易於失氣;五行變化、只是這些生機,穴中點用、亦只是這些生意,所謂「金尋泡、木尋芽、水詳曲路、土取角襟」之類,皆以生意為言;若頑金無水、重土無金、強木無火,此等皆無生意。然術家又有接命之法,法用開金取水、插木生芽;頑金雖無水,然金為水母,其中已洒水氣;枯木無火,然鑽之而能燃者,氣先俱也;知此,無不可取之氣、無不可化之煞。不明圖書、不知象數、不識躔度、不諳推步、不知命何以起運、不知卦何以推爻,諺曰「為人莫學半陰陽」,警戒之意深矣! 點穴點穴無他法,只是「取得氣出、收得氣來」,便是妙手;若悟得時,橫截直剪、直裁橫貼,自是明眼;若倣效比擬、依樣畫葫蘆,何時是了。龍氣軒昂、其勢難降多成奇怪,龍勢悠長、其勢斂藏多成隱拙,惟正龍有此;若小枝力量輕微,奇怪恐為附贅懸疣、隱拙恐為形氣衰弱,不可不審。 水法水法不一,大略分上中下三局收裁。合四大垣局、六秀卦氣者,上局也;六秀中得一秀,陰陽和合、生旺順序者,中局也;若無卦氣可收、又無吉秀可擇,只取陰陽不雜,一山一水亦作家計者,下局也。三局各因形勢、大小而取,如勢微力弱,縱六秀呈樣、三奇競巧,而體之不立、用將安施。加減乘除、隨機而動是為水法,水法本於河、洛,河、洛為千古理氣之源,萬化從此而立,不可不潛心理會。歷觀諸經,可謂漏洩太過,自是學者不得入頭處,如蚊子咬餓牛,非經之罪也。 山川之形、不外方圓曲直,山川之勢、不外遠近高低,山川之體、不外水泉土石,山川之變、不外闔闢往來,山川之情、不外生剋制化,探其賾、雖萬變莫窮,握其機、殆一笑可破;古人千言萬語,皆為未悟者說法,若從頭腦上見得,即所稱方便法,亦屬贅辭,卜子言卦例之非,亦是為偏執羅經者立論耳;今之論地者,不顧龍穴之有無,輒以羅經排格,某龍某穴、必定某向,某向要合某水,合則是、否則非;如此三尺童子,亦可按圖為之,不知造化無全功;譬如吾人之生,五星偏枯,古人用之,以奪神功、改天命者在此,今人用之,以至覆絕敗亡者,亦在此。不可不辨! 術之所得者淺、精之所入者深;凡學到至處,皆不可雜以俗務,學者必須謝去塵勞、寄跡名山,憑凌風景、笑傲煙霞,靜觀身世之浮沈、默察陰陽之變化;如此則法從道轉,神逐機流,微妙玄通,不可思議。區區形跡,夫復何言! 日月飛流、星辰錯落、雷霆震驚,而人不以為怪者,習於見也;奇形異格,平素不曾經歷,一旦見之,鮮不疑懼。龍有龍格、穴有穴格,龍格者如金牛轉車、飛燕帶遊絲之類,穴格者如天清穴、騎龍斬關、仰高凭高之類,他如天完地縮、天脆天潛種種等格,皆不可不覓以資見聞;而世不知星焉知格、不知格焉知龍、不知龍焉知穴,造詣之後先、眼力之淺深,實取驗於此;學者先從龍穴以探其機,後從諸家以賅其博,斯可謂天下之全術矣!
昔有僧看《西廂》,官人見而呵之曰:「你若曉得一部西廂,重在那一句我便饒你。」僧對曰:「只重在『臨去秋波』那一轉一句。」此言深中肯綮。地理千言萬語,門例雖多,有情無情亦難辨認;有身在千里、思憶不忘而有情者,有連袂同床、面合心離而無情者;山川性情,大率相似,人能透得此關,方不被他瞞過。 道法雙譚敘 祖道之說者,往往是主宰,而以法為幻,其弊卒成理障,而無益於禍福成敗之數;祖法之說者,往往神作用,而以道為迂,其弊至欲以人力奪天工,而適戕山川之真性情;其偏而用之者,過也。由斯以譚地理之難有六:不可無資、不可無目、不可無師、不可無考驗、不可不圓通、不可不合法。諳此數者,而後論大成,否則縱有所得,終臆說也。
-------------------------


mldezhen 发表于 2018-3-4 08:23:15

qimn5334 发表于 2018-3-4 00:27
最後重新標點與整理《古今圖書集成》之《道法雙譚摘句》,
為有心探究者,方便資料之取得;如有錯處, ...

兄乃至情至性之楷模,堪为我的知音。将长期以往我未能搜集到的著作,悉数尽传 ,真是论坛易友之福,我感谢还来不及呢。

易道GH 发表于 2018-3-4 09:39:00

多谢分享

g14lass 发表于 2018-3-4 10:18:27

欣見   論壇   正向功能    大家之福   

wandon 发表于 2018-3-5 17:44:26

谢谢 qimn5334、滄海璇龍 无私分享
公德无量!

大吊岭 发表于 2019-5-14 11:15:37

我家里有一本他的珍藏本家书

mldezhen 发表于 2019-5-14 14:48:00

大吊岭 发表于 2019-5-14 11:15
我家里有一本他的珍藏本家书

请上传几页看看

bdqbdq 发表于 2019-7-15 11:59:16

谢谢众师分享!!

lotuswna 发表于 2019-7-15 13:16:51

要为天下奇男子,须读人间未有书,甚哉见之不可不广也。近世阴阳家,

sm2100 发表于 2020-5-30 16:08:58

感谢众位师傅分享精彩书!!!功德无量!!!

彭劉賢 发表于 2020-5-30 19:44:50

光這一貼就要幾天抵上才看的完
要摸熟更需要時間
得知技能仍在是最感欣慰的事

現在火葬盛行 根本不能亂葬
除非有錢人才能不怕罰款
論壇真是臥虎藏龍

木火土 发表于 2020-5-30 20:54:39

感谢三位老师无私上传,功德无量! !!

太阳照我身 发表于 2020-5-30 22:25:56

多谢分享

cup 发表于 2020-5-31 07:16:27

好资料, 有原版本就好了。。。。。。。。。。。

zhuangjy 发表于 2020-5-31 09:25:00

估计也是托名之书!

天之雨 发表于 2022-3-29 13:53:48

感谢楼上的各位整理!

林莽中(益东门人) 发表于 2022-3-30 11:20:30

本帖最后由 林莽中(益东门人) 于 2022-3-30 11:28 编辑

       读吴祖的这文章,深有感概。自去年入深秋以来一直潜水,进入冬眠,今天冒个泡。不论楼主这文章的原著者是不是托名的,焦点在‘未有书’上。什么是未有书,既然未有就没法读。既然没法读,就是在引导举一反三或是在考究已有的书上未书写尽的内容。那么这个内容又是什么呢?个人的的看法就是已有的书上的理论的具体化和细节化及系统化。当然这三个化,具体是与实践对比,细节是理论和实践中一环扣一环的节点,系统是这些细节的整合整体。
       说起整体风水,风水的整体,第一个基点是理论根源,当然应该是易理。有人说是阴阳理论,当然对,但阴阳理论仅仅是易理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不是全部。有人说是天文,也没错,只不过天文仅仅是易理归纳成为理论的最初要素,如果用天文来为依据,那就多了一个归纳成易的关。有人说是天星,天星是天文形成易理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形象化抽象天文为理论的朴素阶段,也不是易理的最终目的地。
       易理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先天八卦交互成六十四卦及其象与辞。第二部分是为理解和解说六十四卦的象与辞的天星的性与作用部分。第三部分是补充解说六十四卦象与辞的五行部分。
       因此单用天星或八卦或六十卦或五行的都存在诸多的缺陷,特别是不用卦的更是。要综合利用。别偏此失彼。
       易学应用是玄学的范畴。所谓玄学是现代科学模式不同的将来科学。用现代科学定义和规则无法理解和解释,但还是有适用的一面,这是因为人类掌握的玄学应用内容大少了而只有适用的少许造成的。但却同样遵循自然规律。如因果律,逻辑,相对论,时空质交互存在统一等等。
       风水分二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形象也叫峦头,另一个方面是理气,也叫寻找适用期和方位。就拿峦头来说,弯弓水几乎风水界都认为不吉,但能知道弯弓水为吉水期及不吉期在哪个时段的有几人呀。不知道的人就还没有进入风水的高阶段门槛。当然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理气了。只有掌握了水或山方位的吉与不吉期才知道。因此光有峦头也是一种撞大运的风水,是不可取的方式。
       理气是运用挨星来实现的,飞星不是挨星,但可组合到一起,这种组合就是后来的挨星诀。
       用这种组合得出来的山坐水向与实际的山水的局势走向的统一优选才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元空风水。

晨晨 发表于 2022-10-29 22:22:11

清 嘉庆 熙斋晴峰著《地理方外别传》一书第一卷内容所载亦是《道法双谭》,其内容更全面而充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道法双谭 吴景鸾 文字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