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水口的风水
遇到1个绝对大家都头痛的问题.现在是没有水口了吧 造了暗道了.城市那种地下水道. 大家来发表....敬覆:一般之水庫,大都是在最窄的河道上築河堤為大壩,而為了調節洪水季節的大水,也一定有所謂「洩洪道」的設計,而這洩洪道自然就是風水學上的水口。例外的是由於近代建築科技的進步,有一種「離槽式」的水庫,水庫本身並不在大河之河道上,而是由大河上游通過或明或暗的引水管道,將大河水引入水庫,也由於其進水之前就可藉由人工調節控制,所以「離槽式」的水庫就不必有洩洪道的設計了(台灣知名的日月潭水庫即是),而此時若要探討水庫的風水水口的話,就要用想像的,想像水庫一旦水滿的話,水會往哪裡流去呢?雖然沒有洩洪道,大壩總是有的,所以此時的大壩就是水口了。
本帖最后由 学习学习 于 2014-11-26 08:34 编辑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1-25 20:07
敬覆:一般之水庫,大都是在最窄的河道上築河堤為大壩,而為了調節洪水季節的大水,也一定有所謂「洩洪道」 ...
此地洪水季節一样是从地下水道流出去.地下水道比大壩矮2米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11-26 08:32
此地洪水季節一样是从地下水道流出去.地下水道比大壩矮2米
敬覆:一般論「水」,內行論「氣」,所有「離槽式」水庫的水都是經由地下水道流出,影響的只是「水位」,並不影響「氣」的流動,如前言,氣是要用「想像」的。
这叫内涵水口。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1-26 09:39
敬覆:一般論「水」,內行論「氣」,所有「離槽式」水庫的水都是經由地下水道流出,影響的只是「水位」, ...
高山穴场,前山层层叠叠,亦未必能见到水口,这就要靠“想象”,当然这想象要有一定的行山经验才行的。研习地理风水,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要不辞劳苦上山考察,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悟性”!!
看到你们如此细心解说 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泄洪闸就是。
这时候我看不一定要论水口了。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11-26 08:32
此地洪水季節一样是从地下水道流出去.地下水道比大壩矮2米
这样情况很简单,虽然初关测量有问题,第二关、第三关呢?暗渠是修不远的,始终流到明渠,按“水到三叉细认踪”方法测量。 这样情况很简单,虽然初关测量有问题,第二关、第三关呢?暗渠是修不远的,始终流到明渠,按“水到三叉细认踪”方法测量。
对,完全正确。
滄海璇龍 发表于 2014-11-25 20:07
敬覆:一般之水庫,大都是在最窄的河道上築河堤為大壩,而為了調節洪水季節的大水,也一定有所謂「洩洪道」 ...
沧海先生解释正确。
走暗渠去的渠口就是水口。 地如成丶水不合丶可用收山出煞法解决一片静水和来去气口
城市那种地下水道. 大家来发表.... 何必论水口,有荡水了,即可分零正。贵在变通。 任何的水源有进必有出,不管是阳水还是阴水,不管是潮来潮去的水,谭中死水,地理学本来就是讲究阴阳,见者为之阳水,看不到及底者为之阴水,阳没水口出,则必有阴水去,要不然就无阴阳可说了,也就不用去谈什么地理、水法等等之类。
泄洪閘低處就是水口 提到水库,某说点题外话。我们这有个水库,建于六十年代初。大坝两头在建设前,西头是一头大象,当地人称象山。东头是一只龟,人称龟山(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曾在此龟山建书院讲学)。
大坝建成后,龟山没受什么影响。象山的头部一部分被包在大坝里,尤其是象鼻,几乎被包尽了,就露出了上边一小段(有两丈长吧)。可就是因为这一小段象鼻,死了两个人(工头)。
黄委会的管理者嫌裸露出的象鼻不好看(大坝两边坡面很平,唯独此处显现出一段突出的疙瘩子),就叫一个工头办这事,这工头用炸药包炸了一下,结果很不理想,就炸掉了象篮子一样大的石头。据听说是当天蹊跷死亡,当时大家议论纷纷。大坝管理者又找来另一个工头,问他怕不怕,敢不敢干,他说他不信邪。结果他又是用炸药炸,又是炸下来了一小块石头,这工头结果又是蹊跷死亡。
事情过去几十年了,现在,那一小段象鼻仍然突露在大坝的坡面上、、、、、、、
没有水口的地方是没有的。
水口很关键
不可能没有水口的,你得用心找下
沧海老师已尽释,不明再认真研究。有局必有水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