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3345|回复: 40

中国环境地理学--首发式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5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3.50分
附件:3.5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4-12-31 10: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中国环境地理学》首发式暨传统地理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3日至26日在深圳举办。 著名学者、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首届中国周易研究会会长唐明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晶,中 央编译出版社副编审、资深出版人邓永标,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易学考评管理中心主任韩毅,全国易学专业人才考评专家委员、《中国环境地理学》编著练力华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并作了发言。来自全国各地150多位传统环境地理专家参加了这次大会。
  这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交流性质的文化盛会。现年91岁的著名学者唐明邦教授在讲话中说:“《中国环境地理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新面貌出现的新著作,它是区别于现代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之外的传统地理学。它源远流长,面貌一新,肯定会广受青睐。”他认为,此书的面世,是传统建筑环境学的一个里程碑。改革开放以后,特别近二十年,从事传统环境地理学研究与应用的专业人士,在全国少说也有几百万,但至今尚无一种内容全面、立论公允的传统环境地理学教材。于是,从2010年起,唐老就向练力华同志提出了这个任务,要求他们撰写一部传统环境地理学教材。他认为,这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从构建传统建筑环境学的新范式入手,起点高。二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经、史、理、术齐备,体系全。三是书中有诸多新见解。他说,“前几年,我曾请教过多人,环境地理学的定义如何?其核心价值何在?很难得到满意的答案。而今该书已作了明确回答:即环境地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本规律,选择和营造生气,为各式建筑物选址、定向和布局提供最佳方案的学问和技术,其核心价值在于促成天人统一,一语道破历代地理先贤的心声。同时点明地理学是一门融合多种学术,具有交叉学科属性的特征”。

  他希望学者们从学术思想着眼,希望对环境地理学的定义问题,核心价值问题,哲学基础理论问题,操作规程纲要问题等,深入开展百家争鸣,大大活跃这一园地的生动气氛。并希望《中国环境地理学》能够成为目前尚属草根文化的地理术进入高雅学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或使草根文化晋升为精英文化的第一座桥梁。

  唐明邦教授还为《中国环境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此书的编著群体,还应进一步群策群力,更上一层楼,对此书作深入细微的研究,要自视为初稿,敢于自我否定,对之千锤百炼,使之“死去活来”,直到炉火纯青才罢休。须知任何学术的发展都有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前进的过程。二是建议大家着手于编写两套配套丛书。即《历代环境地理要籍导读丛书》,《环境地理学先贤评传丛书》,作为试验,取得经验后再行扩大。他希望易界同仁加强团结,同舟共济,发扬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风格,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晶说,“《中国环境地理学》一书的出版,是中国易学界的一件幸事。中国传统环境地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一些基本理论源自于古老的《易经》。易经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源头活水,几千年来绵延不断,它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暨国际儒联第五届会员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治国方略的根本,作出了内容广泛的分析”。习总书记说,“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习总书记还告诫我们,“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国际易联一直坚持用科学思想和人文理念,来运用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学思想。《中国环境地理学》一书也秉承此意,把古老的风水学与现代科学理念结合起来,创新理念,创新方法,作出创新与突破,开出了一个创新的新局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与发展。

  中 央编译出版社副编审、资深出版人邓永标说:“《中国环境地理学》一书的出版价值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环境地理文化”。他说,“这套书是以练力华为主的几位具有深厚传统环境地理文化功底的学者,以其精湛的证悟智慧,首次提出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概念,并在书中对新范式包括的当代环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核心价值、理论基础、物质基础,以及环境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操作技术、发展历史、名著名家等核心内容作了全新的、系统的阐述和概括,是对构建当代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尝试”。

  他说,“本书从“基础理论”,“操作规程”,“源流梳理”,“要籍导读”四个方面为读者系统地将“经、史、理、术”全部概括于其中,填补了环境地理学著作上的空白。他认为,本书内容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全,经、史、理、术四大部分,本书全部概括于其中,目前学界尚无此类系统而全面的著作,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二是新,书中不仅对理的阐述,对术的概括,而且对史的分析,对经的解读,都有不少新成果,新突破。三是高,即起点高,从构建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入手,以周易理论为基础,以物质之气为依据,高层建瓴,有学有术,学术结合,学术并重。通过这本书,广大读者将对中国传统环境地理文化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大家可以获得修学纲要,可以将环境地理之学运用于城乡建设,运用于兴邦立业上。”

  他认为,“中国传统环境地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建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体现着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生活追求。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们对中华传统环境地理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近十年来,练力华先生一直致力于在环境地理文化的讲授和推广,使人们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智慧,增强人们做人做事的能力,增强在环境地理研究与应用上统筹兼顾,建设和谐社 会的能力。作品既有比较高的学术水准,也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可以说,这是一本能让读者读懂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奥秘的图书”。

  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易学考评管理中心主任韩毅在讲话中说:“《中国环境地理学》,是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易学考评管理中心首个科研成果,也是全国易学考评管理中心准备编写的专业通用教材中,最先正式出版的通用教材。”

  他认为,“《中国环境地理学》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传统建筑环境学基础理论、操作技术、历史源流、重要经典于一体的经史理术齐备的鸿篇巨著,在易学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部从构建当代风水学新范式入手,并给传统建筑环境学的学科体系第一次做出界定、概括与详细阐述的学术著作;是一部容纳传统建筑环境学各流派主要观点,没有门户之见的具有兼容性的和谐之作。因此,该书的出版,对于探索传统建筑环境学的学科体系、基本特征、核心价值;对于研究传统建筑环境学的理论基础、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对于疏理传统建筑环境学发展历史;对于研究传统建筑环境学要籍,挖掘传统建筑环境学精髓;对于传统建筑环境学文化人提高综合素质,做到学术并重、德易同修;对于为传统建筑环境学正名,为传统建筑环境学文化人正名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他说,全国易学考评管理中心将以这部书作为北京大学易经管理智库研修班环境管理的教材和中国专业人才证书注册建筑堪舆咨询师认证考评教材。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该书的出版发行,是当代中国易学界的一大盛事,是中国传统地理学发展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于探索当代传统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基本特征、核心价值;对于研究地理学的理论基础、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对于疏理传统地理发展历史,‘顺藤摸瓜’,古为今用;对于研究古代地理要籍,挖掘古代建筑文化精髓,扬弃结合;对于地理文化人提高综合素质,做到学术并重、德易同修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据悉,两天的会议中,参会的150多位专家还对传统地理学作多角度多方位的学术探讨。

  (原标题:《中国环境地理学》首发暨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0: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易郑 于 2014-12-31 11:06 编辑

中国环境地理学(上下册) 全国易学考评与应用研究丛书

作者:练力华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
内容简介

构建当代环境地理学新范式,是传统地理术上升到地理学的必由之路。
本书首次提出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概念,并对当代环境地理学新范式,即传统地理学的学科体系首次作出界定、概括和全面的阐述。
当代环境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应该而且必须包括四大部分:经、史、理、术。
本书体系结构为:
第一篇:“基础理论”,论“理”
第二篇:“操作规程”,论“术”
第三篇:“源流梳理”,论“史”
第四篇:“要籍导读”,论“经”
经、史、理、术四大部分,本书全部概括于其中,填补了环境地理学著作上的空白!
本书不仅对“理”的阐述、对“术”的概括,而且对“史”的分析,对“经”的解读,都有很多新成果,新突破。
本书体系结构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经、史、理、术四大部分,本书全部概括于其中,目前学界尚无此类系统而全面的著作,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二是“新”。书中不仅对“理”的阐述、对“术”的概括,而且对“史”的分析、对“经”的解读,都有不少新成果、新突破。三是“高”。即起点高,从构建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入手,以周易理论为基础,以物质之气为依据,高屋建瓴,有学有术,学术结合,学术并重。

编辑推荐

《中国环境地理学》是全国易学考评与应用研究丛书  本书首次提出了当代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概念,并力求对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理论体系,作出全面而系统的概括和论述。  本书是中国传统环境地理学发展历史上的一次全新探索。  本书对传统环境地理学发展历史进行“源流梳理”,对传统环境地理学名著进行整理与解读;对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理论体系作出全面而系统的概括和论述。  一书让你读懂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奥秘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理论
本篇概要………………………………………………………2
第一章 构建当代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3
第一节 当代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基本内容……………3
一、范式概念释义 ………………………………………………3
二、构建当代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意义 …………………4
三、当代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理论体系 …………………4
第二节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6
一、历史上传统地理学研究对象概念的缺失 …………………6
二、目前地理学定义面面观 ……………………………………7
三、传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义 ……………………………8


第三节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基本特征…………………………11
一、传统环境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11
二、地理文化与中华传统主流文化有着浓厚的共通性 ………13
三、地理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13
四、地理文化还具有草根性的特征 ……………………………14


第四节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核心价值 ……………………14
一、保合太和 实现兴旺吉祥 …………………………………14
二、燮理阴阳 追求自然之美 …………………………………15
三、执常迎变 选取最佳时空 …………………………………15
四、与时俱进 推动生态平衡 …………………………………16

第五节 地理称谓嬗变……………………………………… 16
一、卜宅与相宅 …………………………………………………17
二、堪舆与地理 …………………………………………………18
第六节 本章结语………………………………………………20
本章习题 …………………………………………………………21
第二章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理论基础…………………………22
第一节 元气自然学说是传统环境地理学自然观的核心……22
一、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始基 ……………………………22
二、元气自然学说为地理学形势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23
三、元气自然学说为地理学理气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24
第二节 河图洛书与八卦模型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体用之源…25
一、河图与先天八卦 ……………………………………………25
二、洛书与后天八卦 ……………………………………………26
三、河图洛书与八卦模型为地理学提供了理气依据 …………26
第三节 天人合一理论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最高纲领………27
一、天人之际三纲领 ……………………………………………27
二、天人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 ………………………28
三、天人合一理论在地理学上的具体运用 ……………………28
第四节 阴阳五行思想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核心内容………29
一、阴阳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 …………………………29
二、阴阳思想在地理学上的具体运用 …………………………30
三、五行理论在地理学上的具体运用 …………………………31
第五节 整体思维模式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思维范式………32
一、整体思维模式是周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二、整体思维模式在地理学上的运用 …………………………33
第六节 常变贯通法则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魅力源泉…………34
一、“常”与“变”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 …………………34
二、常变贯通法则在地理学上的运用 …………………………35
三、坚持“常变贯通法则”对地理学的意义 …………………36
第七节 本章结语…………………………………………………36
元气自然学说 ……………………………………………………37
河图洛书与八卦模型 ……………………………………………37
天人合一理论 ……………………………………………………38
阴阳五行思想 ……………………………………………………39
整体思维模式 ……………………………………………………39
常变贯通法则 ……………………………………………………40
本章习题 …………………………………………………………40
第三章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物质基础………………………41
第一节 气的本质是物质………………………………………41
一、气之概说 ……………………………………………………41
二、气是地理学的核心 …………………………………………43
第二节 气的表现形式…………………………………………44
一、有形之气 ……………………………………………………44
二、无形之气 ……………………………………………………46
第三节 地理纳气揭秘…………………………………………51
一、如何纳有形之气的生气 ……………………………………51
二、如何纳无形之气的生气 ……………………………………53
三、对“遗体受荫说”的讨论 …………………………………59
第四节 本章结语………………………………………………64
气的本质是物质 …………………………………………………65
有形之气 …………………………………………………………65
无形之气 …………………………………………………………65
地理如何纳气 ……………………………………………………66
对“遗体受荫说”的讨论 ………………………………………66
本章习题 …………………………………………………………67
第二篇 操作规程
本篇概要………………………………………………………70
一、“一总则”要旨 ……………………………………………70
二、“三纲领”要旨 ……………………………………………71
三、“八条目”要旨 ……………………………………………73
第四章 山龙形势理论…………………………………………78
第一节 寻龙 ……………………………………………………78
一、一脉三龙 ……………………………………………………78
二、祖宗父母与穴星 ……………………………………………78
三、开帐过峡与脱卸剥换 ………………………………………80
四、龙之行止老嫩生死与贵贱贫富 ……………………………81
五、龙之三势三落干枝与四格 …………………………………82
六、龙之五星与杨公九星 ………………………………………83
第二节 认砂……………………………………………………88
一、砂法总论 ……………………………………………………88
二、龙虎之砂 ……………………………………………………90
三、朱雀之砂 ……………………………………………………92
四、鬼乐官砂曜砂与禽星 ………………………………………93
第三节 识水……………………………………………………94
一、水与水口的重要性 …………………………………………95
二、水有五局 ……………………………………………………95
三、水城(图4—20) ……………………………………………96
四、水之分合 ……………………………………………………97
五、明堂 …………………………………………………………99
第四节 太极…………………………………………………100
一、明确太极的局势 …………………………………………101
二、细审情状 …………………………………………………101
三、认真求证 …………………………………………………102
四、定太极之法 ………………………………………………104
五、奇怪太极 …………………………………………………106
六、寻找太极的几个诀窍 ……………………………………106
第五节 本章结语……………………………………………107
本章习题 ………………………………………………………110
第五章 水龙形势理论……………………………………111
第一节 水龙之地理结构……………………………………111
一、水龙与山龙之异同 ………………………………………111
二、水龙之龙 …………………………………………………112
三、水龙之砂 …………………………………………………113
四、水龙之水 …………………………………………………113
五、水龙之太极 ………………………………………………113
第二节 水龙三大格…………………………………………114
一、坐水骑龙格 ………………………………………………114
二、挟龙倚水格 ………………………………………………116
三、向水攀龙格 ………………………………………………117
第三节 水龙格局吉凶图示…………………………………117
一、水龙吉格 …………………………………………………117
二、水龙凶格 …………………………………………………123
三、水龙立极应注意的问题 …………………………………125
第四节 本章结语……………………………………………126
本章习题 ………………………………………………………127
第六章 时空理气学说………………………………………128
第一节 理气的基础知识……………………………………128
一、河图洛书的具体运用 ……………………………………128
二、阴阳五行的地理学解释 …………………………………129
三、先天卦后天卦与六十四卦 ………………………………131
四、先天数后天数与洛书数 …………………………………131
五、干支六十甲子与廿四山 …………………………………132
第二节 三元理气……………………………………………133

一、沈氏玄空 …………………………………………………134
二、玄空大卦 …………………………………………………139
三、大玄空 ……………………………………………………145
第三节 三合八宅金锁玉关理气…………………………149
一、三合法 ……………………………………………………149
二、八宅法 ……………………………………………………154
三、金锁玉关 …………………………………………………156
四、其他理气 …………………………………………………159
第四节 本章结语……………………………………………159
本章习题 ………………………………………………………160
第七章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技术基础………………………162
第一节 正确认识和使用罗盘………………………………162
一、罗盘的起源与构成 ………………………………………162
二、罗盘的文化内涵 …………………………………………164
三、罗盘的使用方法 …………………………………………168
第二节 立向与判向…………………………………………169
一、建筑物立向 ………………………………………………169
二、建筑物判向 ………………………………………………171
第三节 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172
一、识图与绘图对地理勘察的重要性 ………………………172
二、总平面图与室内平面图的识读 …………………………172
三、总平面图的绘制方法 ……………………………………174
四、室内平面图的绘制方法 …………………………………175
五、八宫线的绘制方法 ………………………………………176
第四节 现代测量仪器简介…………………………………177
一、谷歌地球 …………………………………………………177
二、安卓3D罗盘 ………………………………………………178
三、手持GPS……………………………………………………179
第五节 本章结语……………………………………………180
本章习题 ………………………………………………………186
第八章 地理选址……………………………………………188
第一节 地理选址的重要性…………………… …………188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 ………………………………188
二、孕育优质后代的需要 ……………………………………188
三、共同富裕的需要 …………………………………………189
第二节 地理选址的原则……………………………………189
一、顺乘生气原则 ……………………………………………190
二、藏风聚气原则 ……………………………………………191
三、地质检验原则 ……………………………………………193
四、水质分析原则 ……………………………………………194
五、合理朝向原则 ……………………………………………195
第三节 地理选址应注意的问题……………………………196
一、避旷 ………………………………………………………196
二、避压逼 ……………………………………………………197
三、避狭窄 ……………………………………………………198
四、避煞 ………………………………………………………198
五、避空亡 ……………………………………………………199
第四节 本章结语……………………………………………200
本章习题 ………………………………………………………201
第九章 地理规划与设计……………………………………202
第一节 地理规划的含义与重要性…………………………202
一、地理规划的含义 …………………………………………202
二、地理规划的重要性 ………………………………………202
第二节 地理规划的原则……………………………………204
一、因地制宜原则 ……………………………………………204
二、一物一太极原则 …………………………………………206
三、对称平衡原则 ……………………………………………207
四、补偏救弊原则 ……………………………………………209
五、动线顺畅原则 ……………………………………………210
第三节 地理规划应注意的问题……………………………210
一、盲目定位中心区 …………………………………………210
二、盲目规划道路 ……………………………………………211
三、盲目进行功能分区 ………………………………………213
四、盲目破坏自然环境 ………………………………………214
五、盲目规划屋形与水景 ……………………………………215
第四节 地理与室内设计……………………………………216
一、室内地理设计的重要性 …………………………………216
二、室内地理设计的方法 ……………………………………216
三、室内地理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18
第五节 本章结语……………………………………………221
本章习题 ………………………………………………………222
第十章 阳宅的判断与选择…………………………………224
第一节 阳宅的判断…………………………………………224
一、峦头断 ……………………………………………………224
二、理气断 ……………………………………………………228
三、客星断 ……………………………………………………230
四、断验举例 …………………………………………………232
第二节 房屋选择的地理原则………………………………232
一、宾主有情原则 ……………………………………………232
二、龙虎抱身原则 ……………………………………………233
三、高矮适中原则 ……………………………………………233
四、线位合法原则 ……………………………………………234
五、人体气场原则 ……………………………………………234
第三节 房屋选择在地理上应注意的事项…………………235
一、避开室外形煞 ……………………………………………235
二、避开特殊场所 ……………………………………………235
三、避开室内凶局 ……………………………………………236
第四节 本章结语……………………………………………237
本章习题 ………………………………………………………238
第十一章 地理改造与化煞………………………………239
第一节 补偏救弊……………………………………………239
一、开渠引水或筑塘蓄水 ……………………………………239
二、培龙补砂 …………………………………………………239
三、修补住宅 …………………………………………………239
四、采用地理镇物 ……………………………………………240
五、种植花草树木 ……………………………………………240
第二节 形煞的化解…………………………………………240
一、形煞释义 …………………………………………………241
二、形煞的危害性 ……………………………………………241
三、形煞的化解方法 …………………………………………241
第三节 气煞的化解 …………………………………………248
一、气煞释义 …………………………………………………248
二、气煞的危害性 ……………………………………………249
三、气煞的化解方法 …………………………………………249
第四节 本章结语……………………………………………256
本章习题 ………………………………………………………257
第十二章 时间选择………………………………………258
第一节 源流依据与作用……………………………………258
一、源流 ………………………………………………………258
二、依据 ………………………………………………………260
三、作用 ………………………………………………………260
第二节 基础知识……………………………………………261
一、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与五行生克关系 …………………261
二、五鼠遁与五虎遁 …………………………………………263
三、廿八宿 ……………………………………………………263
四、历法常识 …………………………………………………264
五、用事术语释义 ……………………………………………270
第三节 流派简介……………………………………………272
一、以虚拟天星为运算依据的流派 …………………………272
二、以真实天星为运算依据的流派 …………………………273
三、以天干地支和五行为运算依据的流派 …………………274
四、以河洛数或八卦数为运算依据的流派 …………………276
第四节 紫白法………………………………………………277
一、紫白星释义与重要性 ……………………………………277
二、九星的查找 ………………………………………………278
三、紫白选择方法 ……………………………………………281
第五节 快速选择的程序与方法……………………………285
一、客星趋避 …………………………………………………285
二、干支搭配 …………………………………………………286
三、天地人沟通 ………………………………………………287
第六节 本章结语……………………………………………289
本章习题 ………………………………………………………299

第三篇 源流梳理
本篇概要……………………………………………………302
第十三章 地理文化的萌芽——先秦时期………………303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地理萌芽………………………………303
一、洞居或树居 ………………………………………………303
二、聚居与半坡遗址 …………………………………………304
三、地理萌芽的种子 …………………………………………305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地理活动………………………………306
一、商周的都城选择与营建 …………………………………306
二、商周的民宅选择与营建 …………………………………310
三、鬼魂信仰与阴宅启蒙 ……………………………………311
四、先秦时期的地理名人与著作 ……………………………311
第三节 先秦时期地理文化理论的萌芽……………………312
一、阴阳五行思想的产生 ……………………………………312
二、河图洛书及先秦易学思想的影响 ………………………313
三、“气说”的出现 …………………………………………313
四、地理形势理论的直接基础 ………………………………314
第四节 本章结语……………………………………………314
本章习题 ………………………………………………………315
第十四章 地理文化的形成——秦汉时期………………317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地理活动………………………………317
一、地脉与墓葬观念盛行 ……………………………………317
二、建筑热潮推动地理活动的深入 …………………………318
三、《图宅术》与六壬式盘 …………………………………319
四、解除与符镇之术 …………………………………………321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地理人物与著作………………………322
一、黄石公与《青囊经》 ……………………………………322
二、青乌子与《青乌先生葬经》 ……………………………323
三、秦简《日书》 ……………………………………………324
四、《堪舆金匮》与《宫宅地形》 …………………………325
五、管辂与《管氏地理指蒙》 ………………………………325
第三节 地理学理论正式形成的表现………………………326
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为地理文化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327
二、地理学理论基石的正式产生 ……………………………327
三、地理学操作之术及选择的出现 …………………………328
四、从王充批判的内容反窥当时地理学理论的形成 ………328
第四节 本章结语……………………………………………329
本章习题 ………………………………………………………331
第十五章 地理文化的完善——晋唐时期………………332
第一节 晋南北朝及隋朝的地理活动………………………332
一、地理的盛行与王朝政治的交织 …………………………332
二、宗师郭璞的风采 ………………………………………334
三、隋文帝营建大兴城 ………………………………………337
四、 隋朝的地理名士在隋朝短短的三十个春秋里,地理领域也出了几个地理名流 ………………………………………339
第二节  唐代的地理文化盛景……………………………340
一、大唐盛世与地理文化盛景 ………………………………340
二、唐太宗对地理文化的重视与吕才的地理批判 …………342
三、唐代的地理大师与地理著作 ……………………………343
四、杨筠松与江西派的兴起 …………………………………345
第三节 晋唐地理学理论的创新与贡献……………………349
一、阴宅地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349
二、阳宅地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351
三、玄空学派的创立和发展 …………………………………352
四、罗盘的出现对地理的贡献 ………………………………353
第四节 本章结语……………………………………………353
本章习题 ………………………………………………………355
第十六章 地理文化的兴盛——宋元时期………………356
第一节 宋代的地理热潮……………………………………356
一、北宋的繁荣为地理热提供了沃土 ………………………356
二、宋朝理学与地理 …………………………………………357
三、从上到下的地理热潮 ……………………………………361
第二节 元大都的兴建………………………………………363
一、元大都的选址 ……………………………………………363
二、元大都的规划 ……………………………………………364
第三节 宋元地理文化特点…………………………………365
一、名人迭出,但继承多而创新少 …………………………365
二、福建派的出现 ……………………………………………368
三、司马光的地理批判 ………………………………………369
第四节 本章结语……………………………………………371
本章习题 ………………………………………………………372
第十七章 地理文化的繁荣——明清时期………………373
第一节 明清建筑的地理烙印………………………………373
一、明清皇城 …………………………………………………373
二、明清帝陵 …………………………………………………376
三、城市建设与衙门 …………………………………………380
四、村落与民居 ………………………………………………382
第二节 对历代地理著作的收集与整理……………………385
一、官方的收集与整理 ………………………………………386
二、民间的收集与整理 ………………………………………387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地理流派与名人名著…………………388
一、百家争鸣的地理流派与玄空学派的公开 ………………388
二、明清地理人物与著作 ……………………………………389
第四节 本章结语……………………………………………396
一、明清建筑鲜明的地理烙印 ………………………………396
二、对地理著作的系统整理 …………………………………396
三、蒋大鸿与玄空之法的正式公开 …………………………396
四、承前启后的大师与百家争鸣的流派 ……………………397
本章习题 ………………………………………………………397
第十八章 地理文化的沉寂与复苏——民国至当代……398
第一节 民国至当代的地理文化活动………………………398
一、民国时期的地理文化 ……………………………………398
二、战乱结束与地理文化的沉寂 ……………………………401
三、改革开放后地理文化的复苏与发展 ……………………402
第二节 港澳台的地理繁荣与海外传播……………………407
一、港澳的地理文化活动 ……………………………………407
二、台湾地理文化的繁荣 ……………………………………408
三、地理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409
第三节 对传统地理文化的思考……………………………410
一、地理批判 …………………………………………………410
二、地理继承 …………………………………………………413
三、地理规范 …………………………………………………413
第四节 本章结语……………………………………………414
本章习题 ………………………………………………………415
第四篇 要籍导读
本篇概要……………………………………………………418
第十九章 秦汉时期地理要籍……………………………419
一、青囊经 (原本作黄石公授赤松子述义)……… …420
(一)原文 ……………………………………………………420
(二)作者及成书背景 ………………………………………421
(三)内容提要 ………………………………………………421
(四)简评 ……………………………………………………425
二、青乌先生葬经 ……………………………………………426
(一)原文 ……………………………………………………426
(二)作者及成书背景 ………………………………………427
(三)内容提要 ………………………………………………427
(四)简评 ……………………………………………………428
本章习题 ………………………………………………………429
第二十章 晋唐时期地理要籍……………………………430
三、宅 经 …………………………………………………… 430
四、葬 书 …………………………………………………… 435
五、撼龙经 …………………………………………………  460
六、疑龙经 …………………………………………………  479
七、青囊序 ……………………………………………………490
八、青囊奥语…………………………………………………503
九、天玉经 ……………………………………………………514
十、都天宝照经………………………………………………534
十一、灵城精义………………………………………………554
本章习题 ………………………………………………………559
第二十一章 宋元时期地理要籍…………………………561
十二、玄机赋…………………………………………………561
十三、玄空秘旨………………………………………………563
十四、发微论…………………………………………………566
本章习题 …………………………………………………… 573
第二十二章 明清时期地理要籍…………………………574
十五、水龙经…………………………………………………574
十六、天元五歌………………………………………………576
十七、天元余义………………………………………………592
十八、阳宅粹编………………………………………………601
十九、心眼指要 ………………………………………………611
二十、沈氏玄空学……………………………………………614
二十一、阳宅十书……………………………………………617
二十二、地理五诀……………………………………………621
二十三、八宅明镜……………………………………………622
二十四、阳宅三十则…………………………………………624
本章习题 ………………………………………………………628
附 录
附录一 中国历史纪年与地理断代简表…………………   630
附录二 中国传统环境地理文化大事年表………………   631
附录三 参考书目…………………………………………   63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1: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出版对大陆风水工作者来说应是喜讯。


前天刚收到朋友赠书,其中《阳宅粹编》是元极门早期作品。第四篇要籍导读,值得细读。
发表于 2014-12-31 12: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都是在走绕绕弯弯的路子,只是都没胆略敢还其本来面目——堪舆或者叫风水。
风水,蒋氏曰:气之最大而流行无间者,曰风曰水,夫风有气而无形,禀乎阳者也;水有形而兼有气,二者皆行气之物。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行。
发表于 2014-12-31 16: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易郑 发表于 2014-12-31 11:11
此书出版对大陆风水工作者来说应是喜讯。

一定要买一本看看。
发表于 2014-12-31 19: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学者、权威·····都是通奸党豢养出来的,就是没见到有真功夫的。哈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4-12-31 19: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曾出过一本书,是台港师们的翻版,只是他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不见得有哪高明之处矣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21: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此书,不在实质内容,而在风水己引起上层关注、重视。

当然统一风水理论是不可能的,关键在还原风水本源的研究。


专家、学者、权威只是舞台引领者,真正大剧还在隐师手中,关键要做,如何做。
发表于 2015-1-1 16: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喜可贺。
发表于 2015-1-1 21: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易郑 发表于 2014-12-31 21:03
看此书,不在实质内容,而在风水己引起上层关注、重视。

当然统一风水理论是不可能的,关键在还原风水本 ...

“真正的大剧在隐师手中”这话中听。“看此书…而在风水已引起上层关注、重视”只是他的艺术……
发表于 2015-1-2 09: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会对风水进行研究、著书,就是好事。值得庆贺!
发表于 2015-1-2 09: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爬山先生重要,书房先生同样重要。
发表于 2015-1-2 11:55: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易郑 发表于 2014-12-31 10:57
中国环境地理学(上下册) 全国易学考评与应用研究丛书

作者:练力华

看到这么系统性的表述,不管内容如何,顿时使那些不是什么学院毕业,更无法获得博士硕士的易人感到绝望~永远处于低层,无法建名建望,永远是一个被剽窃被藐视的“乡下风水佬”,,
发表于 2015-1-2 11:5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易郑 发表于 2014-12-31 10:57
中国环境地理学(上下册) 全国易学考评与应用研究丛书

作者:练力华

看到这么系统性的表述,不管内容如何,顿时使那些不是什么学院毕业,更无法获得博士硕士的易人感到绝望~永远处于低层,无法建名建望,永远是一个被剽窃被藐视的“乡下风水佬”,,
发表于 2015-1-2 12: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南燕 发表于 2015-1-2 11:55
看到这么系统性的表述,不管内容如何,顿时使那些不是什么学院毕业,更无法获得博士硕士的易人感到绝望~ ...


      天前辈好象非常向往“博士硕士的易人”,或已是“博士硕士的易人”。但后学我不向往,若自己学易几十年,甚至一个家族学了几辈子,都不能为自己的家族找到一个真龙穴之地,还是不学为好。否则既不能造福于人,又不能造福于自己家族,只是出了些许伪论,种下业障,把子孙饭吃尽,图得一时风光。
发表于 2015-1-2 12: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功轼 于 2015-1-2 12:56 编辑
太易郑 发表于 2014-12-31 10:57
中国环境地理学(上下册) 全国易学考评与应用研究丛书

作者:练力华

此书偏重理,巫的成分太少,迷信色彩不够浓,缺少民间风水的格调。

想了解环境学说的可看,想做出书大师的要看,风水执业者不用看。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2: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易郑 于 2015-1-2 13:12 编辑

感谢各位朋友畅谈,智者当自慧取。
发表于 2015-1-2 14: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是书,只要喜欢读书的人就不会错过的。要是易友愿意上传就好了。
发表于 2015-1-2 17: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5-1-2 12:26 编辑

并希望《中国环境地理学》能够成为目前尚属草根文化的地理术进入高雅学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或使草根文化晋升为精英文化的第一座桥梁

《中国环境地理学》,是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易学考评管理中心首个科研成果,也是全国易学考评管理中心准备编写的专业通用教材中,最先正式出版的通用教材。

全国易学考评管理中心将以这部书作为北京大学易经管理智库研修班环境管理的教材和中国专业人才证书注册建筑堪舆咨询师认证考评教材。





草根文化???精英文化???
全国易学考评管理中心???

——在乡下地方呆太久了,国人思维模式,咱有些看不懂了。

上周日和几个搞金融的朋友到日本街吃饭,席间日本某银行的哥们儿谈及易学、术数(从K线谈到的),很是敬重。
他推荐了几本书,因是日文书,几个朋友记下书名,准备先买来,自己找人翻译。
都是各银行金融投资部门的,学历都是硕士(博士属于学术性学位),这草根文化,档次也不低呀。

以前,也提过,有国外金融投资论坛曾讨论过7曜历,称之为“日本传统历”。
因为日本至今用7曜标注1周。

ps: 题外话
实际上,这种研究我觉得挺普遍。
那次饭局后,我琢磨想建议论坛也设个子版块。可,想想,虽说是易学术数应用,难得有人关心。MACD论坛已有这种板块,也就那会儿事,我几年去瞄一眼,还不如这个论坛谈论理论的地方更吸引我。
发表于 2015-1-2 18: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gbqwe 于 2015-1-2 18:57 编辑

首先感谢楼主转载这篇文章。
个人说二点:
1,中国环境地理学在指导方法上把风水跟易经扯上关系是错误的。
2,中国地理环境学内容上只有第十九章第二十章是正确的。
发表于 2015-1-2 20: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文章一大抄
发表于 2015-1-3 09:4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sp138 发表于 2015-1-2 12:14
天前辈好象非常向往“博士硕士的易人”,或已是“博士硕士的易人”。但后学我不向往,若自己学易 ...

什么时候我们论坛也搞个“专业人才库全民易学论坛学术考评研究管理中心”发个试题檄请那些博士来看看答得上否,,
发表于 2015-1-4 07: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风水一个名分,给国人一个交代。给政治一个遮掩。不管咋说,总是一个进步。真东西都不可能说,说了都没有饭吃了。

真正大剧还在隐师手中,关键要做,如何做。

发表于 2015-1-6 0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aniusg 发表于 2015-1-2 20:30
天下文章一大抄

是大杂烩吧!你想做大师也得学学人家风格。
发表于 2015-1-13 2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内容详细,值得一看。
发表于 2015-1-16 13: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堆砌者多
发表于 2015-1-16 18: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本书的内容看,这位练力华先生确实是“编著”或者是编而不著,基本都是别人的资料自己拿过来就用,没有什么原创。所以不能说是什么作者。
发表于 2015-1-16 18: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又想起来,好像很多年前北大的于希贤写了一本《中国传统地理学》。据一位朋友说,于希贤的三合风水水平还行。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23: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特色也很突出,没有看出来吧。缺失也有很多,如流派、作品介绍。

可能此书有其具体要求,写作上虽承传统,但也很保守,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务实之作。必竟是出书,加上有其它前提,也在情理之中。
发表于 2015-1-17 15: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15: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