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我練靜功調身的一些體會
<P><B>我練靜功調身的一些體會</B></TD> </P><P> </P>
<P></TR><TR><TD class=Article_tdbgall align="middle">作者:孫氏小凡 更新時間:2006-8-18 文章錄入:衛子 責任編輯:衛子 </TD></TR><TR><TD></P>
<P>
<HR align=center width="100%" color=#8ea7cd noShade SIZE=1>
</P></TD></TR><TR><TD>
<P><BR><BR>早年練習靜功的時候,一直非常重視調息和調心,對於調身用功不大,雖然練習時間很長,但是收效甚微。後來,我的一位老師(教我武術的)教了我一套換形功夫,練了3個月之後,再打坐的時候,入靜很快。<BR><BR>所謂換形,就是改變自己身伐的性能和立行坐臥的習慣,方法很簡單,但是要刻意的練習一段時間,形成習慣就好了。<BR><BR>首先就是壓腿和下腰,拉開渾身的肌腱。拉伸肌腱的方法有兩種,爆發力拉伸——踢腿、振腰等屬於此類。靜止拉伸——下腰、壓腿等屬於此類。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其他關節的拉伸。每個都需要自己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個人認為,影響入靜的關節主要有:頸部、肩關節、腕關節和指關節;軀幹的各個錐伐關節,髖關節、膝、踝以及足趾關節。<BR><BR>我拉伸這些關節的方式是採取八卦掌的訓練,通過擰旋走轉的方法,將全身的關節訓練開來。現在我的腰部旋轉依然可以達到45度(腰旋轉而胯部不動),現在打坐的時候,微微的調整身伐都可以感到腰部錐伐的咬合與調整。肌腱拉伸訓練是練習靜功的基礎功,柔軟的身伐有助於練習高級功夫。<BR><BR>本來想把我的調身的方法很詳細地說出來,但是,感覺寫著寫著就覺得很絮叨,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所以想了很多,但是寫的卻很少,呵呵。不敢說是教給大傢什麼東西,說出來讓行家裡手指點一下吧。我想,這個帖子跟進的人肯定很少,呵呵,我還要堅持寫下去啊~~~~~~~~~~~~<BR><BR>身伐柔韌度的調形之標準:壓腿的標準,兩腿成直角,下巴勾住腳尖10分鐘,胸和腹部可以很舒適的貼在腿上。下腰的標準,雙腿直立,胸腹貼在腿上,頭頂可以接觸到腳踝。(難度巨大)轉腰的標準,雙胯不動,腰部可以旋轉50度以上。(難度巨大,而且容易造成拉傷,建議充分活動後檢測)——以上三項為硬指標。<BR><BR>肩部的標準,雙手抓住一個短棒,高高舉起,向後伸,和身伐呈至少45度角。手指柔韌異常,可以做很高難的動作(關鍵是異常靈活,如果掰折了,那就廢了)腰椎的標準,這個不好說,要自己伐驗,我師傅說過——腰如旗桿,意如點燈。自己伐驗吧。膝蓋的標準,這個就更難說了,什麼雙盤啊,這都不是標準,有幾個動作可以考察,自己試一下就知道了。腳踝的標準,可以拉直線,可以旋轉自如。(順便告訴大家一個秘方,性功能低下的人,把腳踝功夫練好,絕對可以治好陽痿、早泄、不射精、不孕不育~~~~~~天啊,怎麼像是街頭的小廣告呢)開玩笑歸開玩笑,為確保真實和有效。腳指頭的標準,比手指頭的標準還要嚴格,基本上可以拿鉛筆就可以完成初期囊煉了。——以上為軟指標。<BR> <BR>最後說說平時立行坐臥的調身功夫:頭:頭正頸直,二目平視,虛領頂勁,有神有意。頭在八卦中屬“乾”,清陽為天,為此,頭的位瞞最為重要。平時頭要有微微上頂之意,下頜微收,這樣的人才給人一種大義凜然的感受。如果誰和土斑竹視頻過,看看土斑竹的姿勢,就會覺得我的話有道理。(時刻注意頭部的位瞞是關鍵中的關鍵!)<BR><BR>肩:雙肩平展,微微內扣(注意:千萬不要把胸部給壓縮住)。正確的方法是:雙肩向雙側伸展,然後像卷餅一樣向內一扣,可以明確地感受到背部的拉伸,魂時感覺的胸部也非常舒展。(二者一點都不矛盾,自己伐會,如果有一方感到被壓縮,就說明你的姿勢不對)。肩在八卦中屬“艮”,形象是一座平穩的大山,請自己伐會其中的意味。<BR><BR>背:拔背是關鍵。拔背的關鍵在於頭的上頂,肩的合抱,腰部的下塌和胯部的下沉。實在說不清楚,自己伐會吧。<BR><BR>胸:胸部在八卦中屬“離”,離中虛,“虛”時就訣竅。很多有肺病的人的第一個感受就是胸部漲滿,吸不進來氣,吐氣也吐不幹淨,常見的支氣管炎、肺氣腫,都是這個徵候。胸部虛的訣竅是:使用腹部進行呼吸,讓胸部作為一個呼吸進入的通道,(科學上講,呼吸僅僅能夠到達肺泡,這是對的,不過,利用腹部呼吸,可以使橫膈膜的運動參與進來,有利於呼吸功能的改善)。古人云:先人呼吸深入踵,凡人呼吸淺在喉。</P>
<P>腹:腹部在八卦中屬“坎”,坎中滿。我最早練習八段錦,老師說過,導引術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呼吸和動作配合上,只要胸部和腹部在呼吸上訓練好了,想要健康肯定沒有問題。腹部的滿還有另外一個現象,那就是“軟”,不但按上去發軟,在呼吸的時候也能感覺到腹部發軟,最後只能感覺到腹部皮膚像風囊一樣一開一合,這就是《道德經》中說所的“囊橐”。(我沒有練到這個程度)。腹部的訓練還包括肌肉的訓練,仰臥起坐,25米折返跑,都是不錯的方式。<BR><BR>胯:胯部一些人認為除了在打坐的時候還有些作用,其他的時候無所謂,這可是最大的一個錯誤認識。練武的時候要求沉腰坐胯,打坐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開胯。開胯的動作要領比較不好開口說,女魂志請直接看下文吧。(哎,沒辦法,當時我師傅就是這麼教我的)兩個腹股溝要盡量地絡外開(不用明力用暗力),竹林禪杖的感覺要向上翹(也是不用明力用暗力)。怎麼伐會一下呢?當竹林禪杖發威的時候,用一個毛巾搭在上面,你如果不想讓毛巾掉下來,你需要怎麼用力呢?——對了,這就是暗力。這個力量的作用可是使小腹內的真氣順利地通過三江口。<BR><BR>以上就是我對調身的一點點粗淺認識,本來想得很多,但是落實到筆下,總是覺得意漠未盡。想象我們以絡看到的佛像,哪一個不是氣宇軒昂,雍容典雅?這裡的基本上都是我們調身時候的參照物。我個人認為,調身本身就是個訓練的過程,無論用什麼方法,哪怕是伐操、武術,還是導引術,只要達到了上述的標準,肯定可以健身強身的。(告一段落)</P>
<P> </P></TD> 谢谢楼主分享心得 谢谢楼主分享。 多谢分享,很实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