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综述】踏棺拜墓,又名跪棺拜墓(碑),其葬法棺葬在祭床前的头埕正中,这是古代葬法之一,其特点是棺葬于前而碑立于后,风格独特罕见。此法源于晋朝风水鼻祖郭璞所创。
《葬书》云:“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风,内藏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经曰: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而此墓位高难以收水,明堂底不平整,气场不和谐。水口难以确定。踏棺拜墓之墓形取意乃“跪金拜土”。 “跪金拜土”的墓形,有一圆肚形的墓形,即是“墓龟”,其前在墓碑两旁,各有往前伸展的左右“屈手”一支,整个形状看起来就更像是一个怀胎捧腹的女人的象徵。凭借山势造就的墓型,恰如一个母体在双手环抱著,抱著之空间,正好埋了死者。当人死后,入土为安,重回大地母亲的怀抱。把土地看作是母亲,又把坟穴视为婴儿安睡的子宫让死者安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普遍的实践与风水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墓形全貌
(二)青龙砂
(三)白虎砂
(四)前朝堂局
【实例】此种风水墓葬本是北派的风水造法,但是在粤东的古墓葬中也可见。 (一)林南山墓:位于揭西县钱坑镇仙径山系的虎地山南坡、钱棉公路北侧,属明代墓葬,为跪棺拜墓式。 【补注】林南山,南宋末年,元世祖至元年间(1284-1294)宋大理寺评事大塘君之子,名均正,字渭玉。是钱坑阳夏的开基始祖, 林南山自元末从福建上杭迁居广东揭西钱坑,其后裔成为潮汕巨族,分布在海内外约有10万余人,其中钱坑镇4万余人,阳夏3万余人。
(二)李启文墓:位于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林招官坪岭,墓处上山虎址阳盛,以阴碑互补以平衡。是由陕西省名师杨开泰堪舆,康熙四年(1665)下葬,是北派踏棺拜墓造法。 【补注】李郁(1592-1671),字启文,西胪凤山人。少年家贫,刻苦自学,潜心攻研理学,倡道明经,十八岁即课馆授徒,时间长达五十七年。他以“正心诚意致知力行”为宗旨,以身教言传为莘莘学子之楷模。明朝末年之天启甲子(1624)年秋,他自学馆回家,路经塘岸捡得一旧包袱,发现内有白银二两及鬻子契纸一张,知是卖子者遗失,即守候于路旁等遗失者归来。过了好久,遗者号哭寻来,李郁问明交还,令其万分感动,邻里闻知盛赞李郁德行。李郁急公好义,平时课馆收入有限,但遇及贫困饥馑者,慷慨将有限收入济困赈饥。在乡里遭受山贼海寇围困胁迫面前,他挺身而出,组织子弟乡亲予以抗击捍卫乡里安宁。他淡泊铭志,终身不参加科举应试。县官因为李郁才高德重,“赠以冠带,不受;加以匾额,不受;征以名儒,不受。”当时评价李郁是潮阳理学儒宗,馆学良师。他一生课授门徒多有德行且业有所成,世称李郁为德门先生。其子李应甲为潮阳清代进士第一人,官至内阁中书。潮阳乡贤祠清代仅祀四名贤,李郁被列为四贤之一崇祀。李郁著作大都散佚,有存其《村居即事》诗:“双山类凤翠相连,南北木多数百年。榛地茂榕全锁雾,梨园密草半宠烟。砍柴樵子陇头上,抛钓笠翁渔口前。闲坐石岩观海阔,屿中如叶万里船”。可见其志趣才华。
(三)走马龙墓,位于揭阳城北郊黄岐山西麓走马龙,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主墓在“走马龙”山麓顶端,属三摆拓型式建筑。该墓原只葬许守愚,民国期间,许氏后裔重修该墓,把原葬于邢浦施的许国佐遗骸移葬于“走马龙”墓,俗称“双贤墓”。二十世纪50年代,该墓的石牌坊等构筑物被毁,目前主墓已得到修葺。 【补注】许守愚(1508—1578)是榕城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任南京池州府东流县尹。在任上他修堤防、劝农桑、招流亡、兴学校,任职五年,政绩甚佳。许国佐(1605—1646)号班王,是许守愚的曾孙,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历任四川常顺县令、兵部郎中兼督九江饷务等职,为“潮州后七贤”之一。死于明未清初的九军之乱。
【郭济怀注:】以上言论,仅纯属从学术上分析,欢迎探讨,不做无端的攻讦与争辩。 ㊣郭济怀 天运乙未年三月整理於栖隐斋◆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 ★陵墓设计/家居风水/择日起名/风水罗盘/吉祥用品 ◇ ◇ ◇ ◇ ◇ ◇ ◇ ◇ ★文章中资料涉及的隐私部份均做相应的技术处理,与事实原状略有不符,特说明之。 ★本文仅代表本风水馆个人的学术见解,内容仅供欣赏学习之用,谢绝一概的争辩与攻讦。 ★热爱我们的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遵守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反对厚葬薄养,倡导文明殡葬;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探索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易学;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国学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