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 发表于 2008-1-25 15:27:21

莊林續道藏

<H1 style="MARGIN-BOTTOM: 0px; MARGIN-LEFT: 42pt; MARGIN-RIGHT: 42pt; TEXT-ALIGN: center"><FONT face=华文中宋 size=6><SPAN style="FONT-WEIGHT: 400; COLOR: red; LINE-HEIGHT: 240%">莊林續道藏</SPAN></FONT></H1>
<P class=MsoToc1 style="MARGIN-LEFT: 42pt; TEXT-ALIGN: center"><FONT face=Tahoma color=#ff0000 size=5><SPAN style="FONT-WEIGHT: 400">Supplement to the Taoist Canon of the Zhuangchen and Lin families</SPAN></FONT></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px 42pt; LAYOUT-GRID-MODE: char">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px 42pt; LAYOUT-GRID-MODE: char"><FONT face=华文中宋 size=4>《莊林續道藏》,二十五冊,台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出版。美國學者邁克爾·薩梭(</FONT><FONT face=Tahoma size=4><SPAN id=lblAuthorName>Michael Saso, </SPAN></FONT><FONT face=华文中宋 size=4>中文名蘇海涵)編。全書收載104種道書,係台灣北部經常使用的道經,其中多數是符籙科儀道經,不少為手抄秘本。該書按科儀及使用的經典分為四部分:一是金籙,收錄記述金籙五朝齋醮的道經,50卷;二是黃籙,所收為記述靈寶、度亡、煉度、血湖等道經,19卷;三是文檢,為符咒秘訣一類道經,10卷,其第一卷是華山道士吳景春帶到台灣的咒訣錄;四是閭山神霄之法,據稱為閭山派道士赴龍虎山求符籙時,張天師將神霄派符籙授予他們,25卷。本書為研究台灣道教的珍貴材料。</FONT></P>

天易 发表于 2008-1-25 16:43:41

有电子的资料吗?

colo 发表于 2008-1-25 21:43:11

转载 仅作参考

前夏威夷大学教授麦埃考. 萨梭,曾在台湾拜师学道,着有《庄法师的教义》,编辑了二十五册的《庄林续道藏》, 收集了大量源于福建、现流传于台湾的藏外道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 9 7 5 年影印出版。

卖弄一下文史,民国53年美国学者苏海涵来新竹拜师研究道教,他从某道坛带走的藏经多到后来可以编辑成现在道教研究必读的两大部头:
<庄林续道藏>、<道教秘诀集成> ...

1 9 7 9 年, 苏海涵又在东京龙溪书院出版了《 道教秘诀整合》

我是流浪汉 发表于 2008-10-16 20:59:37

晕 楼主 没书看啊!让人失望

贵阳道易堂 发表于 2013-5-6 17:54:41

《莊林續道藏》啊!!!

天機 发表于 2013-5-6 20:04:30

此套書約要人民幣近萬元。
值得收藏!

colo 发表于 2013-5-6 20:08:56

道教秘訣集成         同求     台灣藏外道書彙編,《莊林續道藏》的續編。邁克爾·薩梭編,日本東京龍溪書社1978年影印出版。內收台灣北部新竹一帶林(汝梅)、吳(景春)姓道士家傳抄本四種:第一種:給箓壇靖元科,系六十一代天師授予新竹道士林汝梅的,為受戒時的正式經典,包括四部:①《龍虎山師傳預修給箓元科》; ②《龍虎山師傳清微傳度科范一宗》; ③《龍虎山師傳法派》; ④《龍虎山師傳六十甲子壇靖》。第二種龍虎山秘傳手訣:《六一代天師傳》,表紙上有林蘊達(道號修梅)名和七五種契印圖示。 第三種吳氏秘訣,出自1823年渡台的華山系道士吳景春之手筆,內容涉道教五派(五品格):①《玉京品格大黃箓》(茅山上清派); ②《天樞院品格》(華山清微派); ③《北極驅邪院品格》(武當山北極派); ④《玉府品格》(龍虎山正一派); ⑤《神霄品格》(紅頭道士)。第四種龍虎山師傳禮斗玄功訣, 僅次於《六一代天師傳》,有九部;①《龍虎山師傳禮斗功訣》; ②《耑禮南斗秘要》; ③《耑禮北斗秘要》; ④《專祈科名斗秘要》; ⑤《耑禮本命訣要》; ⑥《璇璣急斗檢斗罡神法》; ⑦《禮急斗召功賞秘旨》; ⑧《馬帥召合發遣賞神香法秘》; ⑨《禮急斗要訣》。以上收錄的諸類經典,對於理解道教儀禮是不可缺少的,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http://www.enweiculture.com/cult ... mdm=011004&id=11891 正一嗣壇目前還是有傳承.但其實這套書和莊林續道藏台灣道教界是非常不滿意的.當年蘇海涵拜新竹莊陳登雲道長為師.卻把道法口訣都公佈出來.讓台灣的道士們都大為不滿 萬法宗壇分司新竹正一嗣壇

無論是道教史的專書還是武俠小說中,道教的大小派別名稱總是林林總總,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聽到的卻總不是這些名稱,人們掛在嘴邊的是黑頭與紅頭。

道士「黑頭」與「紅頭」是台灣民間特有且不知何時開始的分類,將吉凶兼作與專作吉事的道士作區隔,凶事是指普渡、出煞、與功德道場,吉事是指敬謝聖神的各式道場,特別是拜天公。

然而,一場醮的兩大重頭戲就是「拜天公」與「普渡」,後者更認定為攸關地方安危、醮典成敗的關鍵,當然這部分是凶事,而朝闕是吉事,尤其在地方盛會中更往往是力求清淨,於是最理想的方式是一場五朝醮前三天請紅頭、後兩天請黑頭或僧侶,不過這要很有經費才作得到。

近來部分道士倡導新說,宣稱吉事即廟事,兇事為喪事。然而,仔細想想,和你我一樣同為紅塵凡人的紅頭道士清淨在哪裡?陳請上界高真降臨功德道場拔度亡魂的黑頭道士不清淨在哪裡?

◎竹塹內公館林家的道教志業◎

日治時期新竹是台地道教總壇所在,這典故就要從新竹內公館林家說起。

內公館林家起自於清誥封資政大夫林紹賢(1761-1829),渡台祖從福建同安搬遷到府城發展,屢次搬遷,終於在他的父親時搬到新竹定居。內公館林家的發跡是在與林平侯家族合辦全台鹽務。

人稱「清江捨」的林占梅(1821-1878)是林紹賢的孫子,頭份的黃驤雲進士欣賞他的瀟灑不羈,將女兒許配給他,並且在林占梅十一歲時就帶他前往北京增廣見聞。清江捨交遊廣闊,滿腹經綸,自稱「藏酒款濱非自飲,解囊贈客不言貧」,興築潛園,大力提倡文風,有「賽孟嘗」之稱譽。而且他對地方公益不遺餘力,竹塹城內外處處可見林家捐資興築的文教公益設施,同治元年戴潮春之亂時更是付出到「毀家舒難」的程度。

林占梅和他的三弟,人稱「五老爺」的林汝梅(1833-1894),雖然是儒生,但對道教也很有興趣,林占梅的亦師亦友的幕僚吳景春(1802-1858),前廿三代先人中有十位進士、三位武官、九位道士,家傳華山雷霆道法、茅山軍事道法、重建慶成醮儀等,在林占梅的安排下娶王姓道士之女為妻,並從郭姓道士學武場音樂。

林汝梅在十六歲時就已經從吳景春處習得道法,於儒於道都有深厚造詣,目睹台地道士為了餬口,除了做法事外毫無修養,深以為憾。他一方面培植堂弟林修梅(1866-1928,人稱戇九捨)學習存思冥想與內丹修練,另一方面也培植鄰居陳捷三(1861-1901)學習科儀法事。西元1886年3月15日,他毅然決然地帶著堂弟林修梅前往江西龍虎山拜謁第六十一代天師,在那裡他習得正一與華山清微道法,並且得到「二品道士」的任命,受六十一代天師囑託,1888年返台成立「萬法宗壇分司正一嗣壇」,授權他代理天師綜理台地教務,但是他委託陳捷三來掌正一嗣壇,自己則不斷為各地道士進修講學。影響所及,新竹本地的紅頭道士亦在科儀與服飾上處處可見受正一嗣壇的影響。

在封建王朝體制裡,地方設有道會司、道紀司之類的官員掌理道士考核與員籍,這些人是由天師授籙且付以奏職、傳度、閱籙一類的儀範與文檢道書者,授權代理天師為當地道士傳度授職晉階,台南地區著名的曾陳二家(陳榮盛道長即是)就曾經有人擔任過此職。在台地教務廢馳與台灣即將割日雙重因素下,六十一代天師將台地教務重任交付正一嗣壇。

西元1890年,六十一代天師夜觀星象,天狗星纏度於牛郎、織女星間,認為這預言台地將有禍事,於是囑咐林汝梅於城隍廟啟建護國大醮,也就是俗稱的天狗醮。傳說在天狗醮的最後一晚,野狗發瘋似地撞開城隍廟大門,導致這場醮功虧一簀,台灣割讓日本成定局。

西元1892年林修梅返台,但是他致力在獨自修練,鮮少與外界接觸。而陳捷三當時也忙著做生意賺錢去了,因而無暇顧及正一嗣壇,但是他安排莊姓道士入贅陳家,約定長子必須在陳家養成為道士,這個人就是莊陳登雲(1911-?)。

西元1926年(大正十五年),一場於城隍廟舉行、由陳捷三掛名、莊陳登雲主持的慶成道場中,政商雲集,林修梅也悄悄出現在現場,然而這道場並沒有照著林家教授的道法舉行,林修梅見狀轉身步出城隍廟,一陣風瞬間吹熄廟內燈火,陳捷三心知一切,立即追出去請求林修梅原諒並請他收莊陳登雲為徒,林修梅答應,但條件是陳捷三必須重掌正一嗣壇,並且每年農曆九月需在正一嗣壇為林家修建禮斗道場。

台灣光復以後,第六十三代天師隨國民政府轉進台灣,曾來到正一嗣壇,見到第六十一代天師親授正一嗣壇的天師袍、天師印、與奏板時,立即以四跪十二叩大禮參謁,正一嗣壇本欲將台地教務奉還天師,但是六十三代天師特准新竹正一嗣壇衍脈之道士不需朝覲當代天師,只要到正一嗣壇朝覲即可授籙。

然而,民國58年12月25日第六十三代天師登真,引發繼位爭奪戰,因布袋郭家的牽線,台南地區道士支持,當代天師於台南市天壇宣佈繼任掌教。由於新竹正一嗣壇衍脈在這場爭奪戰中沒有表態支持,所以遭到冷落,乃至六十四代天師不承認正一嗣壇的特殊地位。

◎高風仰止:石泉仙◎

城隍廟邊菁仔巷曾有位人稱「石泉仙」的道長,稱呼為道長是因為他與通靈道壇的莊陳登雲道長是師兄弟,北門何家靈真道壇、南門郭家萬真道壇等新竹地區被歸類在黑頭的道壇都是他們的晚輩。

莊陳登雲道長在道教研究學術界相當出名,他的美國弟子Michael. R.. Saso (蘇海涵)在他往生後搜括他的家傳文物與藏書回美國,並且違反行規將莊道長的藏書逕行出版為<莊林續道藏>與<道教秘訣集成>,這兩套書成為研究道教不得不讀的四大部頭之二,而當時這位Saso教授原本是要拜石泉仙為師的,但是石泉仙任其千百懇求就是不同意,所以只好轉拜石泉仙對門的鄰居兼親戚:莊陳登雲道長(1911-?)。通靈道壇莊陳登雲道長的行誼,這位洋徒弟也有為他寫了本生命史專書,因此在這裡僅為通妙道壇石泉仙做介紹。

石泉仙本名陳張石泉(1907-?),是莊陳登雲道長的師兄與表親,他們的祖先是內公館林家「萬法宗壇分司正一嗣壇」的後場,曾由林家帶往江西龍虎山學道教音樂,而當林家的道教傳承無以繼時,將道法交付給陳家,莊陳道長與陳張道長就是陳家學道的房支。

石泉仙在世時幾乎城區各大廟宇、家族都競相聘請他來作道場,他的六位公子也都能在既有的基礎上更有深造,手足同心,無論是文武場、表章青詞、音樂、身段、與唱腔、儀軌、工藝都相當令人讚嘆,只可惜往往都太過操勞而早逝或累出病,目前由老五、老六掌壇。

石泉仙另以收驚聞名,許多地方父老指出,囝仔驚著,無論有多嚴重,石泉仙摸摸頭就好了。許多父母總探聽著石泉仙作道場的地方,抱著孩子前去,石泉仙中場休息時間常常都在忙著為囝仔收驚,費用隨人心意不開價。這種隨人心意的紅包禮在日本 人禁鼓樂的時期,竟能支付石泉仙一家大小開銷,可見石泉仙之有名。

石泉仙「解符仔」與收妖制煞的功夫亦了得,而牽(車藏)拔度科儀更是獨門,除了每年在大眾廟的普渡盛會有血(車藏)超渡難產與血光之災亡魂,亦曾在南寮海邊牽水(車藏)超渡水鬼,轟動一時。

能由石泉仙或其子來為自己作功德道場是許多老人家的心願,到今日仍有許多阿公阿媽與阿祖級的,大老遠地抱著孫子登門請求收驚時,慎重地跟兒孫交代又交代:「我若老去,一定要石泉仙伊子來加我做功德!」

石泉仙已仙逝多年,觀察石泉仙兒孫所主持的道場,我們仍可發現許多難能可貴的地方,在這個充斥著速成道士、低價搶標、與浮華擺飾的年代,石泉仙的後裔仍堅持按部就班做到功德圓滿、大家都好,貨比三家、深入瞭解之後,不難發現上承正一嗣壇的通妙道壇與通靈道壇雖不華麗,但是很細膩、講究、又實在。

handylong 发表于 2013-5-6 21:53:03

天機 发表于 2013-5-6 2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套書約要人民幣近萬元。
值得收藏!

台湾洪百坚道长的网站贴出目录告示 莊林續道藏陆续上传,至今未见上传,不知何故,但已贴出的整理过的广成仪制亦很不错,值得收藏。

欲窥奇门 发表于 2013-5-9 22:35:16

希望有书传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莊林續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