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他的专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位于婺源县南部,东距县城29公里,西距景德镇80公里。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15米。因山腰葬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文公山。朱熹的祖墓坐西北朝东南。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24棵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现存16棵。 朱熹的曾祖父曾让当时有名的风水师观象,大师发现文公山正好处在龙首上。而当时正好有一天驿道沿山而过,所以也有人说是龙脉。后来朱熹的祖母葬在了山上,有人说朱家后代必出“大人”。果然就有个朱熹。
右地在婺源縣二十七都,地名官坑嶺,乃朱夫子四世祖妣墓也。予兄弟曩在朱氏觀文公家譜,云四世祖名惟甫,配程氏,行恭二,名荳蔻,葬二十七都丹陽鄉環石里,地名官坑半嶺,金斗形梁上穴。庚申山,正坎作丙向,嘉祐四年己亥八月吳景鸞下。 課云:“金斗穴居梁,朝案信鴉崗。溪山環九曲,道學世流芳。”未下之前有記云:“官坑龍勢異,穴高眾山聚。坎離交媾精,筆峰天外起。富不及陶朱,貴不過五府。當出一賢人,聰明如孔子。” 按:此地正幹,迢迢甚遠,不能悉述。比入首,橫列雲錦帳。帳之巔微起雙峰。峰下各出微脈,隱隱隆隆,數節走馬娥眉大星,貼在帳身。微茫合氣,細察則有,粗看則無,非俗眼所能檢點。入首束氣結咽,復頓起土星開窩之格,形體甚秀。窩間又有微乳,穴粘乳頭。坐下平坦,藏風聚氣,穴情完固可愛。兩旁拱衛羅列,莫知為萬仞山巔。元辰水雖當前傾跌三十餘步,得本身一掬近案橫攔,緊巧有力,不見水去,且迂回曲折,亦不為害。但主離鄉而已。故文公遷居建陽,乃其驗也。近有鵝子峰作案,已自秀異。而外陽又有特異奇峰,遠在天表,聳入雲漢。登穴視之,勢如熖動,清奇可愛。且水星帳北,火星朝南,東木西金夾照,土星結穴居中,謂之五星守垣,眞至貴之地也。然以俗眼觀之,龍身奔去三十餘里始盡,而此間以橫落微茫數節之脈結穴,高在山巔,無明堂,而水又流去甚遠,孰識爲此等大地?雖然,我文公朱夫子乃間氣所鍾,固非一穴之地所能孕育。然以課記考之,其符應若是,孰謂於地理盡無與哉! 傳疑:樂平洪士良同師吳景鸞至官坑嶺下。士良偶渴,探泉飲之。走謂師曰:“此泉甚異,當有至貴之地。”國師亦往,索泉嘗之曰:“是泉有翰墨香,豈但貴也,當產大賢!”因至山巔觀之,果見其穴。呀曰:“秀鐘于此,以報朱氏。”然其地自山下至穴所約七里許,而送龍兩水,右出石檢土名,前水直流五店土名,穴高水遠,不利初代。窀穸畢,用巨石壓而封之。後果以不利欲遷焉,竟得石壓而止。又云:初,獻地者謂有天子氣象,未決。往邀其師,係一僧來觀,曰:“當出夫子”。吳公晚年落髪學禪,故傳為僧耳。按《吳公傳》有“髠髪自縱”是也。
举报
whl03 发表于 2015-11-26 10:27 是否这里
kelvincheng 发表于 2015-11-26 11:36 多謝版主資料。吳景鸞不愧為一代名師。有幸得見五星守垣 “金斗形梁上穴” ,妙!
秋水蓝天 发表于 2015-11-26 11:28 古人画图,我发现挺写实的,通过跑腿,大局观很清楚,就这个形态最对的上号。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10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