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957|回复: 3

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 照光法师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5-12-6 2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释照光法师
第五 闻思次第篇
一 闻法的仪规
(一)闻法的必要和功德
在前文中已经概括地宣讲了正信、三皈依、五戒、优婆塞菩萨戒这些基础的佛教知识。在佛教里还有一些基础是很重要的,需要我们来认真地学习。那就是大乘教法的‘三慧’即闻慧、思慧、修慧,在这里先只讲闻慧、思慧,修慧在后面来讲。若想学习佛法而且学有所成的话,我们就要依此三慧来学习。这是修行佛法的次第,我们佛教历代的大德祖师都是依次第而修行佛法的,故我等行者修学佛法不可越次第而行之。佛法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世尊于自性而流露之妙法,故非是一般之法,在听闻时若不依闻法仪规来听闻,则很难明白佛陀所讲的甚深法义。故欲入佛陀智慧海者,必须如理听闻佛法,才能领悟甚深法义。如《听闻集》云:‘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由于听闻了佛法才知道生死烦恼的根本,由于听闻一切因果法义,才知道如何遮止不犯诸恶业,经云:‘杜塞恶趣开善门。’由于闻思了佛法才知道今生做什么事最有意义。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修学佛法,因佛法是出离轮回得证涅槃的无上妙法。若追求世间之财色名利,只能令我等造三毒恶业,无益于自己的今生后世。由于听闻佛法才能知道我们所执著的世间五欲是无有意义的,只有听闻佛法后,才能对佛陀之圣教生起信心,也才能发起真实的修学,得证涅槃大道。又如《本生论》云:‘若由闻法发信意,成妙欢喜获坚住,启发智慧无愚痴,用自肉买亦应理。闻除痴暗为明灯,盗等难携最胜财,是摧愚怨器开示,方便教授最胜友。虽贫不变是爱亲,无所损害愁病药,摧大罪军最胜军,遇诸善士为胜礼,于大众中智者爱。’正确地闻思佛法可以引发我们对佛法的信念和意乐,而且也可以令内心生起佛法的定解来。若谁心中对佛法生起了定解,他就会在修学佛法时感觉非常欢喜自在,而且也不会被世间邪法所诱惑,内心对佛法的信念极其坚定。佛法是开启自性智慧的钥匙,只有靠闻思佛法而生起比量定解,才能开启自性智慧,最后依实修究竟断除无明愚暗。所以若能精进闻思佛法的人,会越来越有智慧而远离愚痴邪见。对于如此稀有难得之佛法,即使是要我们割下来自身的肉去换也是值得。所以要想究竟破除愚痴就要闻思佛法,只有听闻佛法才是破除愚痴黑暗的最佳明灯。
纵使我们今生积聚再多的财富,当临命终时也不能对自己有什么真正的利益,面对无尽的轮回,世间的财富没有任何的用处。世间身外之财物难赚易损,若遭水、火、风、盗贼等劫难,顷刻间就会毁坏而尽。若能在此一生中集聚殊胜的智慧法财,不仅能利益今生后世,而且也不会轻易损失。时常听闻佛法的人,因时时熏习之故,心中便能熟记领受其义,就可以把佛法圆融地应用在生活中,如此便能真正地摧毁无明烦恼。

(二)闻法所需具足的发心
听闻佛法首先当生起希求之心来,对法生起希求心是闻思佛法最基本的条件,若对佛法没有希求心,又怎么会真心地闻思教义呢?人生一世不管你获得世间如何珍贵的妙宝,都不算是真正的殊胜,因为世间妙宝虽然稀有,但它只是身外之物,不能令我们获得真正的解脱之乐。如果能在今生遇到佛法,而生起希求心精进闻思,那才是真的殊胜稀有。因为只有佛法才能令我们证悟宇宙真理,圆满人生的大义。世间有好多有钱人,但他们活得也是很烦恼,并没有因为获得足够的金钱而快乐,这也就说明物质的满足只能解决物质匮乏而带来的烦恼,但每一众生的烦恼更多的是来源于精神层面上的。由物质匮乏产生的烦恼,可以通过营造物质来解决,但要想去除精神上的烦恼,那就必须通过学习佛法,调伏自心,才能究竟地断除一切烦恼的根本。闻思修学佛法不仅利益今生,而且还能令我们在后世中得到真正的利益。因此,今生遇到佛法而能信者,当发起希求心来,精进修法闻法,如古德言:‘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又如《密续》云:‘当对数百劫中,罕见正法生欢喜。欲求解脱功德者,切莫寻求世间事。’学佛若想究竟解脱生死轮回诸苦,就必须要知道佛法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若行者能将佛法放在生命中第一位的位置上,则必然不会为了世间一些杂事,而放弃稀有难得的闻法机缘。而佛法不是在每一期的人类中都出世的,在无量劫数中才有可能遇到有佛法住世,故《密续》中又云:‘成千上万无数劫,偶尔可遇佛出世。为使将来不后悔,诸善男子喜闻法。’若在今生有限的时间中,不去精勤闻思正法,当生命终结无常将到来之时,诸轮回之业显现时,再后悔亦无有用了。是故,佛子当为利益今生后世,亦为使自己不后悔故,而生闻法之欢喜心,精勤闻思正法,勿令人生空过。
现在很多的学佛者,因前世善缘之故,在今生遇到了佛法,而且也对佛法生起了一些相似的信念,但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听闻佛法的次第和仪规,所以虽然也去听闻关于佛法的讲座,但在内心中根本就没有产生与闻法相应的明悟。由于不能正确地闻思和理解佛法,这些人也不会知道如何正确地修学佛法。于是乎,这些所谓的修行者,就开始了盲修瞎练和闭门造车的修行旅程,由于不具备对佛法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就是再怎么精进,也不会获得佛法真正的修证。《楞严经》云:‘阿难,汝欲求无上菩提,先当审查,因地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学佛者不能掌握佛教之根本见地,不具正见而修行,又如何能得证究竟之果?若欲证得佛法真实境界,必当先具足佛教之根本见地,如是方具备了修学佛法的基础,此为正因,由此正因才能证得真正正果。但若拒绝闻思佛法,或虽闻思但不注重闻思次第及规则,当知此人虽信仰佛法,也必不能成就佛法。所以,诸行者当知,若遇或听闻某处宣讲佛法时,当以希求心摄持,而令自己尽可能地去听闻请益。若虽有闻法之欢喜,但因俗事而不能去者,当起惭愧心、随喜心,随喜法师讲法之功德,随喜其他人闻法之功德。
人生在世数十年一晃即过,其中还不乏夭折英年早逝横祸猝死等,所以在如此短暂稀有的一世之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学习佛法,而修学佛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闻思佛法,故萨迦班智达云:‘是因前世未求学,今见终身成愚者,因恐后世成愚昧,今生再难亦勤闻。’我们之所以还流转于轮回之中,受轮回诸苦之逼迫,就是因为没有大智慧才不能解脱。在此一生中我们和那些高僧大德相比,没有一点智慧,这是因为自己前世没有精进听闻佛法的缘故。所以若不想后世也愚痴,那么就要在今生精进闻思修学佛法,不管工作有多忙,生活中有多少琐事,都应该挤出时间来听闻佛法。如彼圣者又云:‘即使明早要死亡,亦应学习诸知识,今生虽不成智者,来世如自取储存。’即使知道自己明天早上要死亡了,作为修行者只要还有一丝力气,我们就要抓紧时间学习能出离轮回的佛法知识。虽然今生眼看要死了,也不能成为大智者了,可是为了种下后世成为智者的因,哪怕是只有一口气了也要学习。这样在来世我们就必定会成为智者,这就如同从银行里取自己的存款一样方便。闻法不仅能使行者获得出世间的智慧,而且还可以使行者获得种种功德,如《楗椎经》云:‘为示讲法时,击鼓敲楗椎,闻声获解脱,何况去听闻?’此中是说,即使能听到讲法时召集大众所敲的鼓声等,亦可依此因缘而种下解脱之因,更何况能发起诚心而去听闻佛法呢?

(三)闻法必须具足的五种条件
诸行者若为获得究竟自他二利而前往经堂闻法,在入场闻法时,当以五种闻法的方式来起观想。
(1)观法会场所及大众为佛国和众菩萨想:首先要把闻法之场所观为清净佛国。如是观想可令行者,心得清净,无世俗杂染,专念闻法而绝掉散,不起诸放逸行;次当观法会大众为清净海众菩萨,如是则可令行者,心得安稳,不起人我是非,离诸过患,而令护法欢喜。凡宣讲正法之场所,皆有无量天龙护法和诸佛菩萨来护持,故凡说法处皆如佛国无二。若能作如是二种观者,则于闻法时必能远离由外境和人事带来的烦恼,而与所闻法义相应。
(2)观法师为佛:行者于闻法中必须把法师观为佛陀。何故作如是观?凡宣讲佛法者,彼所说只要不违佛意,所讲是为正法,此法师即是诸佛之代言人。犹如诸佛口之功德而化身,故有古大德云:对曾经为自己讲述佛法乃至四句偈颂的人,应当如恭敬三世诸佛一样。若观法师为佛,于闻法中则易与法义相应,易得智慧,所闻法不易忘失,得法性真实义之加持,法容易入心。故《宝性论》云:‘何人一心为佛法,无有散乱而宣说,符合获得解脱道,应如佛语作顶礼。’
(3)遵守清规离身口诸过:于法会中当遵守道场清规,不得违犯。闻法时不得与左右交头接耳,当令心系念所闻之法音。若交头接耳不守道场规矩,则得慢法罪。令诸护法而不欢喜,种愚痴因,障后世智。故凡入道场听闻佛法,当守清规,离身口诸过。纵然在休息时,亦当离诸散乱,思维所闻法义,不得放逸懈怠。
(4)不著辞藻:法师所说之法只要不违佛意,纵使彼之口才不是很好,辞藻不优美,闻者亦当恭敬听闻,观为圆满的法来领受。不得因法师言辞不美而起不恭敬想,如是则会损自福德。
(5)随闻起思:闻法时,行者当随所闻之法义,而随闻起思,一心深入法义之中参悟内在之深意。如是一心听闻思维,可得闻法三昧,而增广智慧。如《本生论》云:‘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听闻佛法后要善于思维其义,将所闻法义总结为自己修行调心的法要,如是依心要所摄持而起实修,就可以很容易地证悟佛法了脱生死。若听闻了后不善思维,亦不善总结,时间一久以前所闻之法义便会忘失掉。所以若闻后不能起思,则不能将所闻之法转为自己的体会,也不能总结出修行的窍诀。
(四)闻法窍诀
听闻佛法之时,亦有必须要掌握的窍诀,分为所断于所取两种。所断就是在听闻佛法时要断除的不良行为和思想。所断分为三种:有器之三过,六垢,五不持。
(1)所断
1、器之三过:1听法之时心不专一,于所讲之法不专一而听闻。这样虽然身在法会场所,但于所闻之法义不会有丝毫领受,因其心不在焉故。2心不记取,虽然在法会中闻法,可是于所讲之法不思维忆持,随听随忘。如是则会出现‘当时好象明白了,过后就忘得一乾二净,’的现象,若如此听闻,不会获得真实利益。3心染五毒八法,听闻佛法当以清净发心而摄持,不得以五毒八法(贪心、嗔心、愚痴心、慢心、疑心,称讥苦乐利衰毁誉)之发心听闻。若为了获得名利等八法而来听法,即为贪心所摄;若因与法师或道友有怨结,为捣乱法会而来闻法,不仅不会受益而且还会造下很可怕的恶业;若虽闻法而不思维法义,如是所闻也会很快忘失,如此即为愚痴所摄;闻法者听闻佛法当具足谦下恭敬之心,若自觉修行很了不起,对法师心生我慢,如是闻法为我慢所摄,不能得闻法之三昧。犹如有盖之瓶,为盖子所覆水不能入,若不掀起盖子,纵经长时灌注亦不会有一滴水进入,慢心闻法亦然。
以上三种乃是器之三过,若闻法不能远离此三过者,此闻者必不是闻法之善法器。
2、六垢:1骄慢,在上文中已经宣说过骄慢心闻法之过患了。2不生正信,对佛法不生正信,而以邪见听法,如此虽闻佛法,则不得真实利益,因以邪见摄持故。3不励求法,对佛法无有希求恳切之心,反而对世间五欲执著不舍,因此闻法时没有那种如饥似渴的心态。4心识驰散外境,在听法时不能令心专注于法音和法义,总是随外境的事情生起妄念,因而交头接耳或东张西望,如是闻法则不能与法义相应,故无所利益。5五根内收太过,听法时要令自己的心放松,保持最佳闻法状态,不能使自己的心绷得太紧。若虽具足上述条件而闻法,但怕自己听不懂而心绷得太紧,则亦会导致不能领纳法义精髓。若闻法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则很容易领受法义。故五根内收过紧,只能听取少量的法义。6法期太长为风日雨侵,或者饥渴所苦而生疲厌。此一闻法垢染,一般是由讲法者造成的。若一座讲法时间太长,则会令闻者心生疲厌,而不能专心闻法。尤其是当今的人们,工作生活都非常忙碌,若讲法时间太长,使之疲累而导致不乐闻法。故诸位讲法之法师者,当适当地牵就一下在家之人,将讲法时间调整好,不得使彼闻法者由疲累而不乐闻。
如是六垢乃是闻法获益之大障碍,故闻法者当谨记之!
3、五不持:1持文不持义,有些人听闻佛法光是追求文词的美丽和玄妙,而不忆持内在的含义。佛法有外义、内义、密义、无上密义,所以听闻佛法当深入参悟内在之法义,不得执著文字辞藻,而忽略了法义。2持义不持文,若闻法者只注重义的理解,但不能忆持文句,则将来若再见到如是名词文句时,由前无忆持故,必不能贯通其义。以是故,闻法之时当文义具持,不得偏颇而生过患。3不会义而持,若闻法者虽闻名词文句但未有领会内在含义,而持彼名词文句者,无有是处。此即是闻法不会义,虽能忆持文句,则必会以个人之分别念做诸多邪解,如是不仅无益而且还会对佛法生起邪见。或因此所起之邪解,而行错乱说法之事,荼毒众生断彼慧命。是故闻法务必理解法义,若未听懂就要多番请问法师,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明白为止,如此才不会错误理会法义。4上下错乱而持,佛法教义环环相扣,前后相连,若不注重所闻法义的前后次序,而错乱忆持者,必会将法义理解错误。5颠倒而持,将文句法义前后颠倒而忆持,把了义法归纳为不了义之中,把不了义之法归纳为了义法,这样即是颠倒而持。此五不持是强调在闻法时,对于所闻之文句义理当不偏、不颠倒而忆持,是为闻法之正忆持。若不断除此五种过患而闻法,必然不能获得闻法之真正利益。
以上闻法中所需注意的‘所断’中之三过、六垢、五不持,皆是在闻法时需要断除的不正确的行为和对法义文句错误的忆持,因是当制止断除的,故称为所断。

(2)闻法所取
1、依止四想。1视己为病者想,即是在闻法时要把自己观想为病人一样。一切众生之所以在无始劫的轮回中饱受三有诸苦的折磨,是因为都患上了深重的业际颠倒之病。执著一切外境为实有,起种种的妄想计执,行诸颠倒之行,故造种种恶业,由是业力故漂流三有之海。如是颠倒计执即为业际颠倒,众生皆有无明颠倒之病,烦恼炽盛之病。若闻法之人不能有如是认知,不认为自己有很重的烦恼之病,则必然不会急于求治,如:一个病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有病,那他就不会去积极地看病。2于所闻之法生起药想,知道自己患了无明惑业之病,是重病之人,那么就当寻求治疗的方法。而能治疗无明惑业之病的方法,只有能破除一切虚妄计执的——佛法才能治疗此病,故佛法就象治病的药和方子一样,能令众生获得究竟安乐,从而彻底治疗众生业际颠倒的病。3于法师起药王想,既然观自己为病者、闻法为药方与药想,继而当观说法之师为医生药王想。彼宣说佛法开我等愚蒙,令吾等得悟殊胜之佛法,救疗自他三苦,如是说法之师实乃是疗三毒病苦之大医王。若欲学习佛法,当依从具德善知识而闻之,以彼所言如实奉行,必能救疗三苦,如《胜天王般若经》云:‘如生盲人不能见色,如是烦恼盲诸众生,不能见法,如人有眼,无外光明,不能见色。行人如是,虽有智能,无善知识,不能见法,以证知。人虽有智,未能自悟要须良友,故付法藏。’若学习佛法不依止善知识,纵是世间有智之人,也无法靠个人的世智辨聪证悟佛法。如:先天生而盲者,绝对不能见到一切物相,于此同理,一切众生被烦恼蒙蔽犹如盲人一样,不能彻见诸法真实义趣。譬如,眼睛健全的人,虽眼根具足,但若想见到种种物相,也需借助外在的光明方能看到。若世间无有日月灯等光明,纵有眼根亦不能见物。而善知识者就如外界之光明,欲修学佛法者如眼根具足者,如是二者结合方能得见诸法之真相。如果,不依止善知识而欲修学佛法,无有是处,不能得佛法之真髓。就如虽眼根具足而无外界光明,则必不能见物。故行者欲究竟证得佛法,当需获得良师益友之帮助。故经云:‘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若无有善知识摄受,则一切菩提道之功德无从生起,因善知识者乃是得道之因缘,亦是成就一切功德之源泉。故历代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莫不依止善知识而成就道业,彼等先贤皆经无量劫恭敬承侍供养善知识,受其教授,方成就佛法之修证。佛教法门森罗有八万四千之多,然每一法门皆有其系统修持方法,若欲修学而无人指导,则必不能得其精髓。譬如,病人若没有医生指导他用药,只给他面前放了一大堆药让他自己选择,若病人选错了药,反而会害了自己。故能宣说正法的善知识如同世之神医,若如理依止则必能依彼教授救疗三苦,断尽无明证无上道。《三摩地王经》云:‘诸人病已身遭苦,无数年中未暂离,彼因重病久恼故,为疗病故亦求医。彼若数数勤求访,获遇具慧明了医,医亦安住其悲悯,教令服用如是药。’4对修持起疗病想,我们有了药又有了医生,但是若不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顿吃药,也不可能彻底消除疾病。所以闻法者在闻法之后,就要精进地去修持,这样才能把自己业际颠倒的病看好。而闻法的目的就是要实修佛法,不是只为了获得名言的玄妙,而大甩口头禅。又彼经云:‘受其珍贵诸良药,若不服用疗病药,非医致使非医过,唯是病者自过失。’若虽闻法而不起实修,就如病患者虽得到珍贵之妙药,但并不服用,如此自己的病永远也不会好。这个病者最后病死,也不能怨医生,怨没有好药,责任是在自己,怪不得他人。现在有好多的修行人犯这样的毛病,他从来没有如实地实修过佛陀的教法,如是过了几年没有什么进展,他就说佛法不行或者师父不好好教他。其实是自己没有用功修行的缘故,怎能赖他人呢?故《入菩萨行论》云:‘此等身应行,唯言说何益,若唯诵药方,岂益诸病者?’修学佛法是要身体力行的,不是在口头上说的。现在好多修行者说起来时头头是道,似乎修得很好,可是再看他的实修几乎等于零,这样的修行人就象那愚痴的病者,虽遇良医妙药,而不食用于病何益?故如《宝积经》云:‘于佛教法生信后,智者行持觉瑜珈,不应耽词而安住,得法后当恒精进。’对佛法生起信心后,就要如实地修学而得实证。所以有智者知道此理后就能发起实实在在的行持来。而只有那些愚痴者才会耽著文句,行口头禅法,虚度光阴而浪费生命。听闻的目的是要觉起如实地修行,以实修实证方能断除轮回的根本。
2、具足六度。在听闻佛法时,行者可以于一座讲法中具足六度的功德。如,于讲法处供养鲜花等庄严之物,是为修布施度;于道场中善行洒扫清净道场,严持戒律不犯诸过并具威仪,即为持戒度;忍一切饥寒苦难恼热等事,而不恼一切众生,为忍辱度;于法师及法断邪倒见,以正信愉悦而听法,摄持心念领受法义,为精进度;谛听教法心不散乱,而为禅定度;于心中疑惑咨问法师晓了其意增上智慧,即为般若度。
3、依余威仪。于听法中具足以上诸事,严守清规威仪而听法,于法师恭敬顶礼供养承侍。


若欲了知人生义,当寻佛法做皈依,
由闻教法而正信,由闻生起定解智,
由闻远离邪倒见,由闻入彼涅槃城。

二 诵经的窍诀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若是懂得诵经窍诀的人,他在每一次诵经中都可以获得一座殊胜修法的圆满功德。有些修行者诵了好多年的经,可是不知道经中讲的是什么道理,自己也没因诵经而开启智慧。这主要是因为不知如何思维经意,不知如何正确诵经而导致的。若是一个知道诵经窍诀的人,如法地按窍诀诵经,他就会很快受到法义的加持,而开启智慧。诵经的窍诀有六个步骤:观想法会圣众、修供养、修皈依、发菩提心、安住、回向。
(1)观想法会圣众:修行者不管诵哪一部佛经,首先就要把诵经的处所,观想为是佛陀讲这部经典的法会现场。如以诵《地藏经》来说,那么就要将自己所在处观想为是忉利天宫地藏法会现场。观想自己面对法会中所有圣众,自己也是其中一位。最好是清清楚楚地把佛陀以及大众观想出来。观想自己身在法会之中,就会使得诵经者如同身临其境一样,如此便很容易理解经义。
(2)修供养:如前所说把一切诸佛圣贤等众都观想出来后,即当积累资粮而修供养。这时要观想自己在意幻中以七宝等种种妙物供养佛陀及诸大菩萨和阿罗汉等。经云:行者无物供养三宝,于意幻观想供养亦可得如实供养的功德。意幻供养和真实供养的功德是一样的。所以在诵经时若无实物供养,则亦可以修意幻供养。
(3)修皈依:修完供养后,接着应当念修皈依。诵经时若不能生起归投依靠三宝的心,就不能与三宝弘扬的教法相应。所以在诵经前必须先修皈依。观想自己在法会圣众之中,与无量众生在三宝前真诚地顶礼皈依,同时念诵皈依偈文:‘安住遍满虚空者,三世诸佛眷属等,法宝圣众三宝聚,我与众生敬皈依。’(三遍)
(4)发菩提心:诵持大乘法宝当发起大乘相应之菩提心来,若学大乘法而不发大乘的相应之心,就不能获得大乘教法的如实加持。所谓与大乘教法相应的发心就是‘菩提心’。所以读诵大乘经典时就要发相应的菩提心。在念修完皈依后,接着观想自己和无量众生跪在法会圣众前,真实地发起广大利他之心。心中当如是祈祷:慈悲的导师佛陀啊!愿您加持愚痴的我,令我开启无上的智慧,成就圆满的正等觉,究竟度化一切众生。或者可以念诵发心偈颂:‘三世诸佛及佛子,为利无量有情众,广发誓愿行饶益,我亦如是而发心。’(三遍)
这样发愿后,再观由自己发起菩提心故,法会圣众非常欢喜,故而从五体中同放清净宝光灌入自己和众生的头顶,由此加持从而清净了自己的闻法业障。我等众生在无量劫来,造过很多谤法或障碍他人闻法修行的恶业,如果这些业障不能得以忏悔,则会成为此生开启智慧之障碍。所以此生要想很快地领悟佛法,就要忏悔清净往昔所造开启智慧的障碍。若不观想净除业障就不可能消除那些业障,故也很难了悟佛法。所以发起菩提心和净除业障是很重要的。
(5)安住:前面的前行具足了以后就要趋入诵经的正行。在诵经时要把心安住在所缘的经书上,吐字音韵清晰,速度不快不慢,令气息平和。边诵边观想这些经文化成光明融入自己的心间,当心中生起杂念时,勿生烦恼,只需把心收回来专注在字里行间中即可。诵经不要追求速度和数量,要注重诵经的质量,字句分明、气息平和是诵经的关键。
(6)回向:当诵完经后,观想这部经典全部化成光明融入自心,然后就恭敬地在佛陀之前发愿回向,将诵经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皆能成就无上智慧,究竟地出离生死轮回。回向偈颂:‘我今愿以此功德,回向自他诸有情,圆满成就菩提道,恒常安处于佛地。’(三遍)
若读诵经典之人能具足这六个窍诀来诵经,必然会获得诵经的觉受,领悟经文中的法义。同修们!!!要知道,欲想出离轮回诸苦,就要在闻思经书教理时注重窍诀而实在地行持。
如理诵持经文者,具此六法而读诵,
必得三世佛加持,开显经意而无谬。
第六 出离心篇
一 出离心的必要性

什么是出离心呢?出轮回离烦恼的发心,名之为出离心。此种发心乃是小、大、金刚三乘佛法的基础,具足出离心的人才会精勤求解脱道,修行诸解脱法门。如诸小乘行者,以此发心为基础,而远离世间之贪染,悟四谛十二因缘而证道果。若一个修学佛法之人,连最基础的出离心都没有生起,或者都不懂其意,必然不能成就解脱道之修证。六道众生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皆是因不觉诸法实相,对诸虚幻假法生起实有的颠倒分别,进而起妄计执着,由此而造贪嗔痴等无边恶业,从而感受业集所起之苦果。世间五欲诸事,其本为苦之性质,然众生迷执以苦为乐,于五欲对境之中起爱取心,由是而引申诸苦,虽受诸苦烦恼所迫,亦沉迷其中不思出离。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有苦。大人有大人的苦,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苦,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苦,当官的有当官的苦,穷人和有钱人也各有其烦恼,总之不管是谁都有苦。众生的一切苦果业报,皆是由愚痴而来。众生于无始劫前法界本体自显之刹那,不觉本有自性,妄执有外境可得,如是转本性智光为凡夫见分,将觉性明现之妙用迷为外境,由是起能所二取之心,迷执转深,三粗六细等烦恼接连而起。由诸烦恼业因起所作业,诸因缘集起而受业果,故此世间五欲等事无一而不是苦,如是世人执苦为乐,岂非颠倒哉!
世人把一切欲望所引发的相似乐趣,当成是真实的而去追寻。无数众生穷其一生而追求五欲,但无论得不得到结果完全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不仅如是反而在生起执著那一刹那开始,烦恼痛苦就已经同时生起了,而造成烦恼痛苦的因就是执著五欲之故,所以要想断尽烦恼,出离轮回诸苦,就必须要认清楚五欲根本性质到底是苦还是乐。世人对五欲的追求是由执著而起,故任何由执著所摄的有求之心,皆为烦恼。如:执著希求金钱财富,而为了得到这些财富奋斗拼搏,甚至于不择手段,在此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烦恼痛苦。即使最后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追求的财富时,又会生起一种害怕失去的烦恼,继而为不失去所拥有的,用尽心思来维持保护。世间上有好多富翁,在他没有钱时,他睡在马路上都无所谓,没有丝毫恐惧。可是一旦有钱了以后就不自在了。白天有一帮保镖护着,晚上睡觉都经常换地方,不敢住在一个地方。住在防守严密的深宅大院里也感觉不安全,有一个小小的响动就吓得彻夜难眠。执著成为有钱的人,在没有具足财富时,时时刻刻被求不得苦折磨着,当最后如愿以偿了,又会被爱别离苦(害怕失去所喜欢的事物的恐惧,或已失去而生起的苦。)所逼迫。所以追求五欲从表面看好像是一种快乐,但仔细观察之下我们便会知道五欲的性质为苦,因此执著五欲之乐实际上是在制造烦恼。这种贪取五欲的心,本身是由痴烦恼所摄,故而以痴烦恼所摄持的一切追求全部是颠倒的行为。因此,要想远离一切烦恼痛苦,就当放下对五欲等执著的心,只有看破放下才能出烦恼河,离诸苦痛。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

续-《●[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在上文中,已经广泛地讲解了观修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此二窍诀,乃是生起出离心的关键修法。除此二种之外还有两个窍诀要修持,即是观察业果不虚、轮回苦这两个窍诀。此二窍诀的观修也是有伺察修、安止修二种。在伺察修时,先当精进闻思建立因果正理的教言,然后依逻辑如理思维,通过自我论辩的方式在自己心中建立起因果存在的观点,平时则可在随缘对境中将所建立之观点反复推理,当自己最终对因果轮回的观点不再有任何疑惑时,这个修法就已经成就了。当然这个窍诀的修持也是离不开安止修的,修持的方法和前二者一样。其实因果轮回的事实,愚僧在在本书的开头就已经通过论辩的模式证明了因果轮回的存在,所以在此处只需略微地讲述一下即可。如经云:‘纵经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汇聚时,果报还自受。’行者若此生不能出离三界轮回,必当因诸业因之牵引而投生各道,随善恶等业成熟而感受果报。我等众生在无量劫中造就了无边恶业,即使是在今生也造了无数恶业,一旦此生不能了脱,就会随业力而感召种种果报,纵使是过未来百千万劫,因果还会成熟。若行者能如理思维因果之真实和可怕,则必能生起精进心修持解脱道。反之,若行者为懒惰懈怠所摄持,这证明此行者必然不是深信因果之人。深信因果不虚的人,由深信力故必能严持戒律,勤修解脱正道。故凡是不能精进修行的行者,当从观修因果不虚而下手修持,如是则必能发起精进心来。安住于正法而修持的人,纵然面对死亡之时内心都不会畏惧,只会充满快乐。如《本生论》中亦云:‘虽励不能住,何事不可医,能作诸怖畏,其中有何益?如是若观世法性,诸人做罪尤当悔,又未善做诸妙业,恐于后世起诸苦。临终畏惧而蒙昧,何能令我意不悔,我未忆做如是事,复善修作白净业,安住正法谁畏死!’什么样的人不会怖畏生死呢?有两种人:1、无知愚昧的人。2、证得解脱果位的圣者。前者因愚痴故不畏生死,并非如已获解脱之圣者由自在故不畏生死。前者唯随业力而受苦,而彼后者是无惧轮回的大自在者。凡夫不能识得世间诸苦,而以苦为乐,沉迷于生死之中不思出离,造种种业受种种苦,故若欲离苦就要安心于圣道修解脱法。又《中观四百论》云:‘思念我必死,若谁有决定,此弃怖畏故,岂畏于死主。’只有于生死自在了,才能究竟得到大乐,而远离生死怖畏。修行佛法是要时时刻刻生起出离心的,只有这样才能安心于解脱道上,而不贪著诸欲乐事,临命终时才能自在面对死主阎摩法王无有恐惧。
若虽具足以上的修持和认识,但若不知轮回皆苦的道理,则不为圆满。当真正知道轮回中的一切欲事皆为苦之性质时,我们才会寻求解脱苦之方法。所以,知苦是发起寻求解脱苦的基础,若不知苦则必不能发起坚定的寻求解脱道之心。故《菩提道次第摄颂》云:‘若不勤思苦谛罪,就难致力于解脱,不思集谛轮回续,难晓割断生死根。’如是,若修行者不能勤加精进思维轮回诸苦,而了知苦谛之真实义,则必然不能发起坚定的出离心来,于解脱道的修持也就不能专一而精进。佛陀所宣讲的小乘教法,就是以苦、集、灭、道四谛为基而建立的。而小乘教法最注重出离心的修持,故了知苦谛也是生起出离心的关键。只有知道了三界火宅唯苦无乐,才能积极地去寻找生起苦的根源是什么。如世间凡夫之人,他们不认为轮回是苦,所以也不会寻求断除苦的方法,而且也不会知道苦是从何处生起的。所以真正知道人生唯苦无乐的人,必然会观察苦从何处生起,以及寻求断除苦的方法。轮回诸苦都是由业集而生,由无始以来之业因汇集,才形成今生的业报之身。既然此生所受一切皆由业报所感,故唯有断除生起业集之无明,才能究竟出离轮回。欲破除无明唯有修持解脱圣道之法,而成就解脱道之关键就在于参悟诸法之自性,彻底明悟诸法无我、诸受皆苦、涅槃寂灭等真谛,才能破除无明痴暗。行者若能觉起思慧而行参悟,则一切法莫不显示无常之真相,如《大游戏经》云:‘若有略能向内思者,一切外物,无不为显示无常。’所以,若行者真能时时内观审查自心,一切所见外物皆能为行者显现无常之理。《亲友疏》云:‘爱别老病苦,斯等众苦处,智者应生厌,说少过应生。’所以修行的智者们都对轮回生起厌离,最后才能出离轮回。
有诸世间之人不欲舍离现世之五欲快乐,故不发心修持解脱道,而只重视今生享乐,不理后世之事。如是之人其实乃是真愚痴者,非为具智慧者,如《破四倒论》云:‘此诸人寿极久百岁,此复初顽后老徒消耗,睡等摧令无可修时,住乐人中众生寿几余?’人一生的寿命最长不过百岁而已,此中真正能享受人生的时间则更短。如:从出娘胎到十五岁,这段时间中因为年纪尚轻不懂得生活。到五十五岁以后进入了衰老的过程,因衰老之故,身体各机能减退而诸病缠身,故为受苦的阶段,不能为享受人生。如此,从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之间只剩下四十年,这四十年里可以说是享受生活的最好时间。但在这四十年中睡眠便占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除了睡眠之外,为了生活到处奔波,也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若这样算下来,我们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在享受生活?其实,每天之中只有吃饭和晚上才是放松娱乐的时间,也只是这么短的时间里才是在享受生活。如是观察则知,世间那些执著享乐而不修持出世间法者,实际上是很可怜的人,因为他们为了这么短暂的享乐,而不顾后世无量劫的轮回痛苦,实则为得不偿失啊!
诸修行者啊!出离心是佛法的基础,若不能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则一切所修无有是处。即使是受小乘戒律,都需要具足出离心才能得到戒体,若不具足则连戒体都不能得到,更不要说大乘戒的戒体和修法了。所以不具备出离心的人,连小乘的成就都不可能获得,更何况大乘的无上解脱之果?

解脱正因出离心,若具彼者能离欲,
亦能念死恒精进,取舍因果无错谬,
远离邪行及彼因,恒持净戒无亏损。
暇满难得寿无常,业果不虚轮回苦,
此四窍诀恒忆持,伺察安止轮番修,
具慧当思此中义,莫负闲暇圆满身!

第七 菩提心篇

一 菩提心的重要性

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此菩提心是大乘道的根本。小乘与大乘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菩提心。而此心为广大利益众生之心,菩萨依此心而得圆满福慧资粮证无上菩提道果。菩萨依此心的摄持历经三大阿僧祗劫行六度利益众生而无退失,故亦称为大道心。佛教的任何一个大乘教法都是以菩提心为基础的,若无有菩提心,大乘教法的殊胜便不会成立。故《华严经》云:‘所说种种众譬如,无有能及菩提心。以诸三世人中尊,皆从发心而得生。’菩提心乃是一切修法之中最殊胜的法,菩提心乃法中之王。一切诸佛之所以得成道业,皆以菩提心为正因而得正觉。又一切诸佛福慧功德圆满亦皆因具足菩提心故,如《三昧王经》云:‘日以满千百万俱胝刹土之七宝供养诸佛,然此功德不及大慈心功德。’假使有人以七宝供养无量无数诸佛,此功德广大难思,因以一钱供佛即可获得转轮圣王之报,更何况供养无量诸佛。此功德虽然广大难思,但不如生起菩提心的功德大。如《勇施请问经》云:‘发菩提心之福慧,假令其有色相,尽虚空界皆充满,犹复盈溢不能容。’若有人能发起一念菩提心,所得之功德广大无垠,假令功德具实有色相,虚空亦无法容纳。在《菩提心释》中龙树菩萨亦云:‘一刹那发心,其福德如果色相,虚空无法容纳,佛陀无法衡量。’不仅菩提心之功德虚空都无法容纳,纵使是圆满的佛陀亦无法衡量其数量到底有多大。佛说:‘忘失菩提心而修诸法乃为魔业。’当今很多的学佛之人,虽然每天做着相似的修行,但却不注重菩提心的修持,他们内心中也期望自己能尽快圆满福慧资粮。但是因彼等无有修持菩提心故,纵然经历无数劫修行亦不会圆满福慧资粮,而且大乘教法殊胜的证悟功德也不会在内心生起。若欲尽快断除世间烦恼,则当以出离心为基础,以发起菩提心为本而行利益众生之行,如是方能获得究竟之快乐,如《入菩萨行论》云:‘尽世间安乐,从愿他乐生,尽世间苦恼,由欲我乐生。愚人自作利,能仁为利他,依此二差别,何须多复说?’从此文中我们可以了知,菩提心发起的外相就是精进利益众生之行为。只有一心利益众生的人才能获得真实的快乐,十方诸佛即是如此。世间之凡夫为自利而做一切,诸佛一切所行皆为利他,故凡夫得不到快乐,而诸佛皆已究竟获得。有人说,法师啊!你在胡说什么啊?我们只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才会快乐,你怎么说只有利益他人才能得到欢乐?说到这里,愚僧想问一下有这样想法的人,在这个世间,自私自利的人基本上占了百分之九十九,但这些人哪个因为自私自利获得了快乐?世上自私自利的人我见过很多了,但我并没有看到他们获得快乐,反而是每天为自己的一点执著饱受诸苦。自私的人不仅会因为贪心受苦,而且也会因为自己的自私,导致其他人不喜欢和自己来往。非常自私的人连真正的朋友也不会有,这种人实际上是非常孤独可怜的。另外,自私的人贪心也比其他人重,由于贪心特重之故,从来都不会获得满足。这样的人在一生中都跟随着贪心打转,内心中从来都没有真正自在过。贪心重必然引发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等,这些苦恼时时刻刻困扰着自心,如此之人怎么能说是快乐的呢?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必然不会如那个自私的人。因为喜欢利他之人心胸都非常广大,没有什么看不开的事情,因不贪自利的缘故,所以就不会有那些求不得等苦恼。而且由乐助于他人之故,能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也会结交很多好朋友。所以喜欢利他之人一生中会过得快乐,而自私的人一生中必然是不快乐的。愚痴的人因自私故,不择手段满足自己的私欲,在今生受他人厌恶,来世要堕入三恶道受苦啊!诸佛菩萨以无上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平等利益平等对待,无冤亲差别,故诸佛菩萨成就了究竟的自在安乐。这就是行菩萨道的行者和世间凡夫的差别之处。所以,欲证诸佛无上妙道者,当以悲心拔众生苦,以慈心与众生乐。故如《摄正法经》云:‘欲获得佛果,学多法不成,唯当学一法。何唯学一法?此乃大悲心,何人获大悲,彼获诸佛法,了如指掌矣。’不管修学大乘哪一个法门,都不可离菩提心之摄持而修学,若离菩提心而修持者,所行绝非大乘行业。包括净土念佛法门也要具足愿菩提心,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无量寿经》卷下云:‘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所谓菩提心者,虽广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发心,但其体性乃是清净自性,故菩提心之自性者为诸法实相,如《大日经》卷一住心品云:‘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欲生起究竟之菩提心者,当从本具清净之自性契入,令菩提心之本体现量现前,如是即为证得圆满之菩提心。若欲获得三世诸佛恒时加持,当发世俗胜义二菩提心,唯此二菩提心是与诸佛相应之关键。诸行者欲成就无上妙道不可少诸佛之护佑加持,故菩提心者乃为与诸佛相应之桥梁,亦是一切功德生起之地基。故经云:‘若人能发心,佛也恒加持,若得佛加持,彼人证正觉。’菩提心是大乘教法的不共殊胜之处,所以是一切大乘法门的共基,故凡修行大乘教法之人当精进修持菩提心,如是则大乘诸殊胜功德皆能具足。若言修大乘法,却不注重菩提心的修持,如是之人必是愚痴无智之可怜人。愚僧见今之佛教界中诸修行者虽知菩提心之名相,但并无有多少人发心修持菩提心,只是局限于理上的认识和口头上宣言。所以希望读到此书的有缘善信,善思念之!

二 生起真实的菩提心

上文中已经简略地宣说了菩提心的重要性,现在宣讲菩提心的种类以及生起的限量。菩提心的因行四十二个阶位,其种类概括而说有两种。
(1)世俗菩提心:即是以世间善法为基础而发起的利他之愿行。如:由对他人的怜悯、同情等心,进而发展成真正的慈悲心,以慈悲摄持而起成佛利生之愿行。但若只懂得起世间善心等,不知将世间善心升华成慈悲,则不为世俗菩提心。又,世俗菩提心的生起之基乃是通达缘起世俗谛的定解。若无有通达缘起俗谛之密意,则所生起的利他之心只能称为相似的世俗菩提心。行者由通达世俗谛故,必能坚信众生皆曾为自己父母师长,对自己有莫大的恩德,如是行者方能发起究竟利益众生之心行。故若对此义无有定解,则所发利他之心必不坚固;世俗菩提心亦分为两种:1愿菩提心,即是从内心中发起一种成佛利他的誓愿。这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愿,乃是发起行菩提心的因,例如,一个去朝圣的人,先有了去的发心,然后才会去身体力行。若所发的愿心并非是真实的,只是一种口头上的宣言,那么就不会有真实的菩提行。所以若行不精进,则必是愿心不实之故。而若想发心真实坚固,必当从参悟思维自己和无量众生到底是什么关系开始,只有真实地了知了众生和自己的关系,行者才能从内心中发起真实的利他之心。因此只有通达因果缘起等世俗谛,才能更好地发起世俗菩提心。2行菩提心,即是以愿菩提心为基础而发起的实际行为,如以四弘、六度等行利他之事,是为行菩提心。又泛指一切成佛利他而起之实际行持皆为行菩提心。
(2)胜义菩提心,此菩提心乃是由本性智慧而安立,故证得本性圆满胜智为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即是清净自心本性,此乃远离能所诸边戏论之觉性。
在实际修行中,不管行者所遇的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能发起愿菩提心的助缘。若遇顺境心生欢乐时,当思念一切众生皆是自己无量劫来的父母师长,故应当依此缘起发起报恩之心来,祈愿一切众生皆获得如是快乐。若自己遇到逆境之时,当思维一切如母之有情众生亦会有如是逆境不顺之诸事,故当以报恩之心,发起代众生受业报之心。
另外,关于菩提心之种类,在《般若二万颂》中标出菩提心有四种:‘初学者菩提心,修治菩提心,见法性菩提心,解脱菩提心,不可思议菩提心。’1修治菩提心者,即是属于世俗菩提心所摄。资粮道菩萨之初学者菩提心,是刚入大乘行者所发之心;入大乘道的障碍通过加行道修行对治,以加行的方便集聚资粮消除了障碍,故加行道菩萨之发心为修治发心;行者证悟初地而圆满了布施度,因为见到法界胜义本性,故见道位的菩萨所具足的菩提心,称为见法性胜义菩提心;而修道位的菩萨之解脱菩提心,是通过修道而得的无漏智慧,解脱一切俱生障碍的菩提心;证悟无学道现前究竟圆满之无为法的智慧,住于不可思议的境界。能任运度化一切众生,所以这个菩提心称为‘不可思议菩提心’。此四种菩提心除第一种外,余三种皆为胜义菩提心所摄。
知道了菩提心的重要和种类,我等行者还应当了知如何能令菩提心坚固地生起,故弥勒菩萨在《经观庄严论》中云:‘友力及因力,根力亦闻力,四力总二发,不坚及坚固。’此中之意即是说修学佛道之人,欲令菩提心巩固,当具足友力、因力、根力、闻力四种条件。1友力,所谓‘友’即是良师益友之意。而‘力’即是借助于良师益友帮助之力令菩提心坚固。初学者需依止善知识闻思佛法,由如理闻思故获得定解,具足定解信心坚固,随善知识所教如理行持愿行菩提心。如是此心乃由善知识之影响而发,故称为友力;2因力,所谓‘因’即是指往昔之因。若是在过去世就发起过菩提心的人,在今生修行时就很容易发起菩提心来,这是因为有前世发心为因之故。一入佛门便能随顺大乘法义发起菩提心来,这皆是因为往昔亦曾发起菩提心之故;3根力,所谓‘根’即是指善根之意。这是通过广行善法增长善根,由善根之力使自己自然而然发起菩提心,所以称为根力;4闻力,由闻思故对佛法生起决定解,而了知众生皆曾为六亲眷属,于此义理无有怀疑,故由闻法之定解力发起利益众生之菩提心,即是为闻力;此之四种菩提心生起之助力,是令菩提心坚固不可或缺之条件。因亲近善知识以及贤善道友,受彼等影响发起不坚固之菩提心,进而由闻力增上获佛法之定解,使信心坚固令前所发心得以稳固,继而由此信力广行善法,成就善根福德因缘,如是所发起之菩提心获得坚固而不退失。
此外,欲令世俗菩提心坚固,则当如实通达于无始劫来众生皆为自己父母之意趣,若不能对如是义理生起定解,则世俗菩提心不得坚固。欲使行菩提心获得坚固,除获得如上定解信外,还得时时刻刻观修苦空无常等意,如是则能精进行持行菩提心。
现再依六种差别释菩提心:
1以智慧通达空性:见一切众生于无生大空本性中妄生分别执着,而流转生死枉受诸苦,菩萨见此油然而起大悲。此大悲乃由证悟空性而发起,故为空悲菩提心。
2观待福慧二资粮:又分福德菩提心、智慧菩提心。依靠仪轨观修生起的菩提心,乃世俗菩提心,亦称为福德菩提心。依靠证悟空性而生起的菩提心,乃胜义菩提心,亦称为智慧菩提心。此中福德菩提心乃是成就智慧菩提心之因,二者为因果关系。
3观待三学:此可以分为三类,清净自心相续的戒律菩提心,安住本性的禅定菩提心,解脱障碍的智慧菩提心。在戒律中又分三种,摄律仪菩提心,摄善法戒菩提心,饶益有情戒的菩提心。
4胜解行菩提心:此乃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提心。所谓‘胜解行’是指依比量了悟法界自相,而获得甚深见解,依此见解摄持而行菩萨道,故称为胜解行。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萨虽然未究竟证悟法性,但因具足胜解之故,故能发起菩提心来。
5观待真俗二谛所分的菩提心:由观待俗谛而生定解,所发起之心为世俗菩提心。由了悟真谛所发之菩提心,为胜义菩提心。
6观待六度波罗蜜菩提心分为六位: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菩提心。相应于布施的菩提心,能满足众生种种的心愿;相应于戒律的菩提心,是一切功德法宝所生之处;相应于忍辱的菩提心,不会被一切违逆之法所动摇;相应于精进的菩提心,于殊胜修行勇猛精进无有能毁坏者;相应于禅定的菩提心,不会被诸多分别执着念所动摇;相应于般若的菩提心,善能疗治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病根;
上文中已略说菩提心的种类,现在略说讲生起菩提心的限量。行者依诸法缘起之意趣,抉择一切众生都是自己无始劫来的父母,于此义理生起坚固的信心来,进而依此摄持在相续中发起利益众生的心来,而且无有忘失,无论在顺逆对境中都能不忘利益众生之本愿,如是便已经具足了生起世俗菩提心之限量。若只能在修法念经时发起利益众生的心,如此则不为生起世俗菩提心。这也就是说,达到了时时不忘利益众生的境界,即为真正生起了菩提心。若刹那生起利益众生的心,并不是很困难,但若要做到时时刻刻不忘利益众生,对于凡夫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令菩提心相续的关键是在于善知识、出离心、具胜解、根力等,若具足了这几个条件,则必能如上所说而生起不退之菩提心来。
坚固出离获解脱,虽断见思百八惑,
九次圣位超轮回,终止化城非究竟。
唯有了悟二无我,胜解空义起大悲,
既知轮涅空无相,何须化城而安住?
度生即是行自度,四相无生而无碍,
虽入轮回非沉溺,恒住涅槃现游戏。

第八 禅修篇

一 中国禅宗的简史以及禅的种类差别

禅修——乃是证悟佛法不可缺少的关键。佛教三乘佛法中任何法门都离不开禅修,禅修是将比量智慧转为现量证智的方法。[禅]又作禅那,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等意。[禅]之意译即为静虑,即是指将心专注于某一物件,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
盖佛道修行之纲要为戒定慧三学,持戒清净始可得禅定寂静,禅定寂静始能得真智开发。因禅定为佛教之主要修行,故大小乘经论皆广为说示之,而其种类亦繁多。在阿含及部派佛教,将禅以寻、伺、喜、乐之有无,而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种。色界四禅天乃修四禅者所生之处;为生于四禅天而修之四禅,称定静虑;生而即有,先天所得之四禅,则称生静虑。又有漏静虑与无漏静虑混合共修,谓杂修静虑,此种修法局限为阿罗汉和不还果圣人所修。
于大乘中,禅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即禅波罗蜜(禅定波罗蜜、静虑波罗蜜)。乃菩萨为获般若之实智,或为得神通所修者。关于菩萨之禅波罗蜜之修相及静虑之种别,可见于诸经论,如《菩萨地持经》卷六及《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等载,禅波罗蜜有九种相:(1)自性禅,又作自性静虑。指静虑之自性,即将心集中于一物件一境性;或指由观心之自性所得之禅。(2)一切禅,又作一切静虑。为摄尽自行化他一切法之禅。(3)难禅,又作难行静虑。难修之禅之意,为利益无量之有情,舍去禅定之乐,还生欲界,乃至依止静虑,证悟无上菩提。(4)一切门禅,又作一切门静虑。门乃出入之意。一切禅定以此四禅为门,而自此出与入。(5)善人禅,又作善士静虑。不爱着禅定之乐,而与四无量心俱行之禅。此乃具有殊胜善根之众生所修,故称善人禅。(6)一切行禅,又作一切种静虑。摄尽大乘一切修行,故称一切行禅。此有善禅、无记化化禅、止分禅、观分禅、自他利禅、正念禅、出生神通力功德禅、名缘禅、义缘禅、止相缘禅、举相缘禅、舍相缘禅、现法乐住第一义禅等十三种。(7)除烦恼禅,又作遂求静虑。除去众生种种苦恼之禅。(8)此世他世乐禅,又作此世他世乐静虑。使众生得现在、未来一切快乐之禅。(9)清净净禅,又作清净静虑。已断尽一切惑、业,得大菩提果,故谓清净,此又分为世间清净净不味不染污禅乃至烦恼智障断清净净禅等十种。以上唯菩萨所修之殊胜禅,称九种大禅。如《法华玄义》卷四云:‘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等三种禅。’其中,出世间上上禅复分为九种,即九种大禅。对此,出世间禅有如下四种禅:(1)观禅,如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皆为观禅。即观照不净等境相之禅。(2)练禅,如九次第定。即锻炼有漏之禅,使其成为清净之无漏禅。(3)熏禅,如师子奋迅三昧。即熏熟诸禅,使其通达无碍、转变自在。(4)修禅,又作顶禅。即顺逆自在,超入超出之超越三昧。以上之四种禅简称为观练熏修。其中以修禅为最殊胜。又同书将根本旧禅、练禅、熏禅、修禅、九大禅等比喻为乳乃至醍醐等五味,而称四禅、四无量、四无色等三种禅定为十二门禅(天台宗仅言‘味等至’为十二门禅)。此十二门禅为世间禅中之根本味禅;对此,天台宗以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又作通明观、通明观禅。通观息、色、心三者,使之明净,又得六通与三明之四禅、四无色、灭尽定等九者)为世间之根本净禅。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云:‘成就静虑波罗蜜有五种相:一摄诸善法,令之不散。二常愿解脱,不执着于二边。三愿得神通,成就众生诸善根。四为净法界,蠲除心垢。五为断众生烦恼根本。’此乃说明菩萨修静虑波罗蜜时所期之意愿。菩萨为度众生令众生欢喜故,以一切善法摄持心念,心无有散失安住在善法中,故亦为修静虑;大乘补特迦罗一心希求于殊胜解脱而对空有不究竟之法无有执着,无有执着即是禅定;菩萨为方便度众生故发心证得神通,以种种神通方便成就众生修法善根,菩萨虽然方便善巧度化众生,但能远离能所执著,不著证境心如虚空,方便示现而恒处定境;由具足大智而不堕轮回,安住空性无著无染;起大悲恒住于说法三昧中,经累劫说法利生而不生厌。如是此五种乃为大乘菩萨所修之禅定。
还有一种说法把禅分四种:(1)声闻悟‘人无我’之理,所修之‘愚夫所行禅’。(2)菩萨悟‘法无我’之理,而观察其义之‘观察义禅’。(3)超越思虑及分别,心不起作用,立即如实悟真如之‘攀缘真如禅’。(4)入如来之菩提,为众生而显示其不可思议作用之‘诸如来禅’等。此外,禅还可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上禅等五种。《注维摩诘经》卷九举鸠摩罗什之说,谓禅有大乘禅、小乘禅、外道禅三种。
各宗派均各依其教理而修禅定,另亦有行菩提达摩所传之禅。后者系源于楞伽经等之思想,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其宗旨在于阐扬经典以外,离一切言说相之以心传心之法。意即不依经典文字,专以坐禅及棒喝等方法,令众生悟其本来面目。此即禅传入中国后所成立之禅宗。而此宗之下,唐代有牛头禅、北宗禅、南宗禅等流派;其后,南宗禅曾盛极一时。至临济、曹洞等宗,则各有其独特之宗风。依此,宗密分唐代之禅宗为三派(禅三宗):(1)么息妄修心宗,谓不顾外境,藉观内心,以灭除妄念之宗。(2)泯绝无寄宗,主张凡圣等一切法如梦如幻,而达于‘无’之智亦不可得,故心无所寄,而本来为无;体达此理,即得解脱。(3)直显心性宗,体达一切现象之空、有悉为真如本性之宗,如是而无思无虑安住本来清净自性之中。
既然讲到了禅,就不得不介绍一下禅宗的传承及流传缘起。汉地之禅宗是由达摩大师所传,主张以修习禅定证悟究竟之佛法。其禅修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故亦称佛心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界独特的宗派,虽然其传承是来源于印度,但在古印度并没有这个宗派的建立,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弘法,根据《楞伽经》开演佛性之说,后慧可等禅师以此法脉而建立禅宗。此宗之传承是从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滥觞。此说虽无史实根据,然为强调六祖以来之禅‘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故特重此迦叶付法相承之说。迦叶以后,经阿难、商那和修、优婆鞠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婆栗湿婆、富那夜奢、阿那菩提、迦毗摩罗、那伽阏剌树那、迦那提婆、罗侯罗多、僧伽难提、伽耶舍多、鸠摩罗多、阇夜多、婆须盘头、摩拏罗、鹤勒那、师子菩提、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至菩提达磨,凡二十八人,是即本宗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自南天竺抵建业(今南京),传本宗入我国,故亦为我国禅宗初祖。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0: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

续-《●[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第一明坐中修止观:于坐禅中修止观大略说有五种不同之意:(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所谓初修止观者于初坐禅时心易粗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心缘于一境而灭诸妄想,若修止不能破除妄想即应修观,亦可止观二法同修。对治初心散乱修止观有两种意义:(1)者修止自有三种。1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念于鼻端或者脐间等处,观气息或明点等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2制心止:所谓随心念所生起处,即便将心制之于根中而不令驰散,如心念攀缘于色境,当令心安住在眼根之中而不动,其余类推即可。故如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3体真止:所谓心所念,悉知一切诸法从因缘生,而无有自性,唯是因缘幻相,本无有生,故心不取着。若心真能不取着于一切幻相,则妄念心自息,如是于了悟诸法自性中令心止息,此由体悟真如自性而止息妄想,故名为体真止。如经中说云:‘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行者若用如上体真止的修法,而妄念不能息灭,应当于此之时修习观想,反观所起之心之相状。过去已灭掉了,现在的心念又刹那刹那无有所住,而成为了过去。未来的还未至,此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穷其底而观之无有丝毫实性,了不可得。既然三世之法皆不可得,无法可得则亦无有心念可得,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实有。又观此心念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之相无有丝毫实在,故只是名字相的假立而已。随境所起之心为生灭之心,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如是其心自止。如《大乘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2)者修观有二种:1对治观。如修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若人贪欲之心旺盛,当修学观身不净之念处,若成就不净观贪欲心即可灭掉。若行者嗔恨心大就要修慈心观,成就慈心三昧即可对治瞋恚。若我执深重就要修界分别观,成就法念处对治我执,于诸法抉择诸法无自性,所见皆为不可得的虚幻因缘之相。若行者的心念很是散乱,则应修数息观来对治多寻思等;2正观。观一切诸法之自性无形无相,亦非因缘所生,虽然无形无相但于根门觉念明然,此之明然非色非空,乃为本性之智光。如是正观自性,令心安住不动是为觉性正观。如经偈中说。‘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行者于此昏沉之时当修观而照了心识,使心识清明而不昧。若行者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则于此时应当修止之法而止息一切诸想。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
(三)随便宜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的昏沉故修于观照,若虽修而心亦不明净则无法利,此时当再试修止而灭诸妄想,或可止观同时双运。若于修止时即感觉身心安静,当知宜先修止。即应该用止的窍诀而安心之法;若行者于坐禅时,虽然为了对治心浮动而故修止,但若修了好长时间都没有令心安静调柔,若是这样久修则无法利,故此时应当试修观照。若行者于观的修法中,即觉心神明净寂然安隐,此时当知自己适合修习观照,即当用观照而为安心之要。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必有望也。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治破除粗重乱想,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渐渐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如是乃为获得禅定而引发之验相。若行者不知定心止息亦是虚妄,而必生贪着,若执着以为定境实有可得,行者即堕偏执,如是禅定境界即不得究竟。若知所得定境亦无可著之处,即爱见二烦恼不起,如是为正修止息;虽复修止若心还是执着爱见结业不息,此时应当换修观照。观照定中所生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此则略说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之执着微细之失为异差别。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照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有生起观慧,此定是为痴定,不能断除无明惑业结使。或者起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自性真慧,亦不能断诸结使。若得这样的禅定,应当即刻修习胜观破此痴定,于清净中生起胜观智慧,观照心所生起之缘,或者观察心念灭于何处,以此胜观而不入痴定。于胜观中见心无所起之处,亦无有灭处,妄心无有所依,禅定之心亦无有所依,既然一切皆无所依,当放舍能观所观之心,当下自在安住即可见性,若得见性一切智慧自然而显。此时则定慧均等,能断一切结使惑业而证诸法妙门;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若得此相似智慧,而心生满足即不向前以为究竟,虽得此慧亦不能出离生死,如风中烛灯照物不了,于此之时行者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坚固定心,如密室中灯则能破暗照物而分明。是则行者应知若欲究竟证道出离生死,必须要修止观双运之法才可以定慧均等而无有偏颇。当今很多禅修之士不明此理,而一味修止冥灭一切诸想得入痴暗之空定,生起强烈的执着,认为心无所动妄念暂息就是了义之禅定,孰知此定为外道空定,若于此之时不能发起胜观智慧,而破此冥空之执着,若堕入此之顽执之中,纵然佛陀现前亦不救。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观的窍诀,取舍如法而不失其宜,当知如是之人才为善修佛法的智者。能善修止观双运者,其心必能入于甚深大定,而能深见自性证悟道果,此生绝不会空过。
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初学行者勿必要清楚端身常坐,乃是为入道之最殊胜之法要。而我等凡夫为业障之身,于此世间有众多俗事缠身不能自在。若我等随缘对境之时而不能修习止观,如此座上所修之清净心则有间断,如是则不能得究竟之清净。这样虽然在禅修时能止观双运而令心清明,但若定心不能恒时保任,则还不能究竟断除惑业。当心对外境时这些惑业随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什么叫历缘修止观呢?所谓缘者:即是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行者当知要于一切对境中修习止观,是为修行之必须。对境者:即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对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一眼睛对一切色相(色尘)。二耳对一切音声(声尘)。三鼻对一切香臭(香尘)。四舌对一切味道(味尘)。五身对一切触觉(触尘)。六意对一切法尘(法尘)。行者于此六根六识十二事中,当六根对六尘境时心起反观,于六根门头反观自性止息一切妄念。于六根所对之境为修止观所缘之境,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行者若于行走之时首先应作如是思维,我今为什么事而欲行走,是为了世间烦恼之事所使而行走,还是为了一些不善、无记等业而行走,若是为此等诸事而行,则详细审查后即不应行。若非是为烦恼所使,而是为了善利益如法之事而行走,如是抉择后就立即应行。那么行者如何于行动中修习止呢?若于行时即应了知为何事而行动,必须要先了知一切所行善、恶、无记诸法皆无有真实自性可得,于行动中抉择一切法为如梦如幻。如是了知一切法皆不可得,既然一切法不可得,则能想之心念亦无有可得,如此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如何于行中修观:行者应如是思维,一切行动皆由心念支配而生,故有一切进趣之事,名之为行。行所依之心即是虚妄,因所依是虚妄故,则于行时就会有一切烦恼善恶等虚妄法生起。于此一切善恶等法对境之时,行者即当反观所起之心,观其是何形象,若观之不见其心相貌,则应于此无见相中安住。于此故应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能行所行皆是空亡,如此是名为行中而修观照之法。
上面是说于行中修观照,下面讲于住中如何修止观。
(1)住中修止者:行者若于住时则应生如是思维,‘我现在是为了什么事而欲住身心,是为了一切诸所欲事,或者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等事而住。’若是为了这些不善等事即不应住,若为了一切善法利益众生等事即应善住身心,令身心调和。行者于住之时心不应放逸,于是住中而摄心修止。如何住中修止呢?行者于住中观察一切所住之法及能住之身心,皆为虚妄不可得之法,故于住中心无有所执,能所空亡,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反观住心而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如是观空而住,名为住中修观。
(2)坐中修止观者:行者若于坐时应作如是思维审查心念,‘我今是为何等之事而欲坐,若是为了诸烦恼及一切不善无记事欲坐,则即不应坐。若是为了一切善法利乐饶益一切众生之事则当应坐。’如何于坐中修止:于坐时应当了知因于何事而坐,依能坐之心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生起,此等诸法依妄心而生,实无一法可得,如是了知而令心止息,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如何于坐中修观照:应作如是思维,‘由心所念垒脚安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相貌,当知能坐所坐二者皆妄无实,如是故知一切法毕竟空寂,于如是中令心熄灭,如是名为修观。
(3)于卧中修止观者:于卧时应作如是思维,‘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能善修道调和四大假合之身,我等此身虽然是依因缘所生幻相,但是我等要依此因缘假合之身成就道业,故应该善加调理此身令其不至败坏,’如是思维后故应卧。如《自我教言》云:‘床第恒时应有身,身体恒时应有心,心中恒时应放松”。为了能善修道业要注意调理身体,要适当地让身体有休息的时间,不应过于劳累。于睡卧之时则应如师子王卧,即是右侧吉祥卧。如何于卧中修止:行者若于寝息之时,则当了知是因于何事而睡卧,行者于睡卧时要观察一切世间善恶等法皆, 是虚妄无主,而于此观察中见无一法可得,此时则妄念不起,这样就是于睡卧中修止;如何于睡卧中修观照:行者于睡卧时应作如是思维,众生由于劳乏而于睡卧中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生起。我今既然修习佛道,即当摄心正念而起观照,于此之时即当反观能卧之心于何处生起,又灭于何处,久观后不见其能卧之心相貌。行者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若能于睡卧时如是观修则是名修观。
(4)于做作中修止观者:若作时应作如是思维‘我今为何等事欲行如此所作,若是为了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是为了善法利益众生之事即应作。’如何是于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心中有所作所想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生起,若行者于作中观诸法无我心不起执着,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名作时修观:应作如是思维‘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5)于语言中修止观者:行者若于语时应作如是审查,‘我今是为了何等事情而欲说话,若是为了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说话,如此之言即不应语。若是为了善法利益众生之事即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行者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生,行者应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是无常不可得,如此知无所可得心不着相,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行者如何于话语中修观照:应作如是思维,‘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故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行者于说话时反观能语之心不见相貌,即当知能语者及所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如上五义修习止观随时相应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观意。
修行者应于一切处一切时修学止观,故亦应于六根对六尘境时修习止观而息妄心。(1)当眼睛见到色尘时,应觉之一切色相惟因缘假合而生无有定实之性,惟是无常流转之性。故当我等见一切好看顺情之境时,知彼无实之性即不应起贪着心。若所见之色是不乐见之物,亦应了知其虚幻之性,而不起嗔恼之心。若见到一些不喜不厌之相,亦不应起无明乱想。如是对一切色尘境相而修心息妄者,是为修习止;行者于所见一切诸色相中起如是观照,依法之胜义抉择一切所见皆为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所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生,行者此时即当反观能念色相之心,亦是虚妄无主不见相貌,当知能见之识以及所见之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当我们眼睛见到各种色尘时,妄识即依眼根而攀缘外境之色尘,妄起分别好坏美丑。当色尘外境不现之时,能见之心即不会起,当知此心是为仗境方生之妄心。当于见色相而起妄念之同时,还有一个能了知的自性了了分明照见妄念之生灭,此即为我们的见性,行者于此对境时无有执着不取外境之相,而安住在不动的见性上,亦为修止;若行者于一切对境中不随境起心,而是于对境时反观见性,以见性之不动照了妄心妄动无主,而不起执着分别。这是为观。
(2)耳闻声时修止者:行者于日常中随所闻声即知声如幽谷响相。若听闻到悦耳顺情之声,即应摄持心念不起贪爱之心。若所听闻是不喜爱违情之声亦不应起瞋心。若所听到之音声无论是非违非顺之声,即当摄念于心而不起分别心,这样是名修止;行者若欲于听闻中修习观照:当闻声之时即应作如是思维观察,‘现今所闻之声乃是耳根声尘所起幻相,其声之本性虚无,但从根尘和合生于耳识,次意识强起分别,因此即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声。’行者于此抉择思维后,即应反观闻声之心,由何处起又从何处灭,如是观察不见其相貌。即当知能闻者由妄心所发之妄识,而所闻者为因缘和合所起之声尘,此二者皆无实有自性可得,故其本性毕竟空寂,如是名为于闻声中修观照。
(3)鼻嗅香时修止者:于日用中随所闻诸香臭等气味,亦是因缘假法,如同阳焰无有真实。既为无实之假法,我等不应生起贪嗔等心。常见一些修行人对各种气味很是执着,闻到了很香的气味就想多闻一会儿,可是若闻到了比较臭的气味就会心生不悦。大众在一起公修之时有人腹内不调而出臭气,便会有人因此而生嗔恨心,故行者应知一切香尘,亦是因缘假法,不应对一切香臭等气味执着而生贪嗔之心。若闻顺自己意乐之香不起著心,闻臭味不起嗔心,对非香非臭之味不生乱念,如是名为修止;行者对香尘之时应如是思维,‘我现在所闻之香味虚狂不实,而无有真实性质,惟鼻根对味尘而生鼻识,以鼻识攀缘而生起妄心执着味尘。’行者于此时观察妄心所起何处,执著香味之心何在,如是观察不见有真实执香之心,此时妄心当下即灭,能闻、所闻二者毕竟空亡,如是令妄心熄灭,是为修观照。
(4)舌受味时修止者:行者于日用中随所受味,即抉择为如于梦幻中而得味。若所食之物味道很好,是为悦意之味,行者当于此时摄心正念而勿起贪心。若是不喜之食物,味道不是我们心悦之味,亦应摄念不起嗔恨之心。对普通不好不坏之物亦不起分别想,如此则为修止;行者于此对境应起觉观思维,一切味觉都是因缘假法,无有真实可得。所以者何,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内舌根与外味尘和合则舌识生,而意识攀缘味尘强取味相,因此执着则有一切由执取味尘所生烦恼善恶等法。行者当反观缘味之识从何而起,观照之下缘味之识虚妄无主了不可得不见相貌,于此当知受味者及一切味尘之法,能所毕竟空寂,则妄心自息,如此是为受味修观之法。
(5)身受触时修止者:行者随所觉触即应观知一切触觉皆和合而生,如影幻化不实。若行者所受触觉为顺情乐触,于此对境摄持心念不应起贪着之心。若行者所受触觉是为违情苦触,亦不应起嗔恼。若受非乐非苦之触,亦不应起忆想分别。行者于一切触觉中止心不动是名真实修止;行者于一切触境之中要以觉观观察思维,一切轻重次暖涩滑等触觉之法,只是名之为触,亦无有真实性质。头手足等六分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触尘身根和合因缘即生身识,以所觉受而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为受触。行者于此触尘对境反观能缘触之心从何而起,其心何状,观之不见其心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能所二者毕竟空寂,如是以触为因缘而起观照,令妄心息灭,是则名为缘触而修观照。
(6)意知法中修止观相: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日用施为之中,见闻觉知等一切处时,摄心正念而实修止观,如此修行者才是真修行者。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视眴一心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复次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若行者于一切时中皆能摄持心念,于坐中知坐,行中知行,于一切对境之时皆能以止观摄持,而实修止观双运,如是行者是真修大乘者,于此世间无有所能比者。《释量论偈》中说:‘闲坐林树间,寂然灭诸恶,憺怕得一心,斯乐非天乐。人求世间利,名衣好床褥,斯乐非安隐,求利无厌足。衲衣在空闲,动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种种诸法中,皆以等观入,解慧心寂然,三界无伦匹,善根发第七。’
行者若真能如是实修,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则于坐中身心明净,于此之时当有种种善根开发,行者应当识知此种种善根。故现于此处略微明辩善根开发之相。善根开发之相有两种不同。
(1)外善根发相:若行者修持止观禅定之后,一切所行善法皆得增上,如: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供养三宝、诸听学等,以及出离心、菩提心、智慧善等皆已增上,如是名为禅修善根开发之正相。若非正修真三摩地,与魔境相滥。故行者须知,若无大乘止观摄心亦无有菩提心等增上,离禅修摄持而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无有禅修摄持者,虽能行持善法,但皆与烦恼相应,而不出生智慧,由无智慧故不能断除邪执颠倒,由是则不能断除无明恶业故,虽有福善乃为往生六欲天之因也。
(2)内善根发相:所谓诸禅定法门善根开发,有三种意。第一明善根发相有五种不同。1息道善根发相:行者由于善修止观的缘故,身心调适妄念止息,因是之故自觉其心渐渐入定,而引发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然空寂,无所执着定心安隐。于此定静之中久之则都不见有身心之相貌,身相空却心念冥然。于后或经一、二坐,乃至一、二日,一、二月,欲出定而不得,所得定境不退不失。行者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者,所谓觉身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发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净不可为喻,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之善根所发相。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遍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惊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特胜善根发相;2不净观善根发相,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地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身胀烂坏虫脓流出,见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厌患所爱,此为九想善根发相;或于静定之中,忽然见内身不净,外身胀坏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散,见是事已,定心安隐惊悟无常,厌患五欲不着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及外身,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3慈心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亲人得乐之相,即发深定,内心悦乐清净不可为喻,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从禅定起其心悦乐,随所见人颜色常和,是为慈心善根发相,悲喜舍心发相,类此可知也。4因缘观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寂静而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5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发爱敬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又行者因修止观之故,若得身心澄净无所染著,或发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觉受,或发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离尽想。生起念佛、法、僧、戒、舍、天等六念,(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道,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六度诸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由修持止观禅定之故,必会引发诸多善根,而以上所言者乃为正善根法相,若出现如是等善根法相,则为正为对。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分别真伪禅法善根之相有二差别:
(1)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逶迤垂熟,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非思,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此之邪定若行者爱著贪恋,则即与九十五种鬼神之法相应,因出现如上之相者,多为鬼神作怪,故贪著此等觉受者易得颠倒最后发狂。由贪著如上觉受之故,诸鬼神等知人黏着其法,即起邪加持而加被彼人,令诸邪定力越发增上。获得邪智辩才以及神通等眩惑之事而惑动世人,凡愚见者以为其人得证道果,诸愚无知皆悉信伏。而其获鬼神邪加持者,内心颠倒专行妖媚鬼法而惑乱世间,如是之人命终之后永不值佛,最后还堕鬼神道中。若生前坐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发此诸邪伪之相,当即生警惕心而舍却之。如何舍却此邪伪禅定发相?若知此定相虚诳不实,非为正受,如是即当正心,不受不著此等邪伪定相,如是此诸邪伪即当灭却,心不著不取住于正定境界即可无虞。
(2)者辨真正禅发相:行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定境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憺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
(3)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所获定境,乃是由修止而发,则当以止修而增上之。若定境所发为修观而起,则当修观而令善根增上之。
如上所说止观诸修法差别,乃依天台智者大师之《童蒙止观》拓展而说。
行者应知修习一切禅定之法时,亦要注意魔境现前心不得动,即不受诸邪。凡于定中所见一切现象皆是自心幻化,行者不得执着,若有所执即有魔怨或鬼神附体,故于一切境相现起之时不得起执着。若于定中见有佛来,心即动者,此境为魔境。若于定中见有魔来恐怖其人,而彼行者心无所动无所恐惧,是境名为善境。何以故?因心未动无有所执著故。不管见到什么样的境界,只要行者定心扰动便是落入魔境,若心不动就是善妙境界。禅定篇已经讲完,以上是为天台所修止观之窍诀,愿大家能依此法而实修禅定。若于禅定修习中久久无有所成,行者当观自己修法窍诀是否正确,若方法正确无误而久修无有所成,则必定是业障显现,行者要于此时实修忏悔之法。于实修忏悔法起见到惭罪验相,而为清净才可再行修禅。
正信摧毁邪知见,具信方入三宝门,
反邪三皈持五戒,断诸堕因开善门,
菩萨净戒摄心地,摄善饶益具律仪。
前者虽具殊胜德,若无禅修乃世福,
止息妄心而得定,发起胜观即是禅,
息心绝妄觉诸法,是为止观二双运,
绝诸虚妄邪分别,无明破尽证真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2: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量寿经》云: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觉。天人归仰,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中华佛典宝库 http://www.fodian.net/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http://www.cbeta.org/
净空老法师弘法音像网站 http://www.amtb.tw
净空法师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amtb.tw/
南无阿弥陀佛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0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