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證球體投影成平面,能否支持羅盤差7.5度的說法
利用精密軟件計算,將地球表面由球體投影成平面的24山圖, 驗證球體投影成平面是否能支持羅盤三盤相差7.5度的說法?在圖上標示有兩個參考點:A點及B點。
A點的緯度在赤道,經度則是120度經線。
B點緯度則位於中原附近,經度在切割等份的中間。
【試問】:
[*]A點與正北子午線的夾角a是幾度?
[*]B點與正北子午線的夾角b是幾度? 角a是否會大於角b?
[*]地球任意點拿羅盤來測量,是否 7.5 度是一個恒定不變的常數? 還是會因立極點不同而不同?
解決A點與B點的夾角, 需要使用【子午線收斂角】的理論。見下帖說明 !!
地球上各點的真子午線(即經線)是彼此互不平行的,它們都收斂於(通過)南北兩極,所以同一緯度直線上各點的方位角也不相同。地面上任意兩點(A、B點)處分別作子午圈的切線A D和BD,其交角 γ即為子午線收斂角。計算子午線收斂角的近似公式為:γ=△λ×sinφ,式中:△λ為兩點間的經差,φ為緯度。γ隨緯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上φ=0,γ=0;兩極γ=△λ。它常用於:用高斯投影繪地形圖,求出此角可知縱坐標軸與真北方向的差距。
把地球24等份, 取一份來舉例說明【子午線收斂角】:
子午線收斂角γ的計算方法①已知大地座標(B, L)計算子午線收斂角,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全站儀與高等級公路測量》第 268 頁中有子午線收斂角公式:γ=t/∏ (180m+60 (1+3η2+2η4) m3+12 (2-t2) m5) ……………公式三式中, m= ((L-L0)∏ COSB) / 180, ∏=3.1415926 t=tgB η2=e2cos2B=0.0067385254147 cos2B (克氏橢球) , e2=0.0067385254147 γ值可精確至 0.01″算例一:某點 P 的大地座標為:B=18°18′32.82820″, L=109°18′36.94903″,求P點在 6 度帶第 19 帶中的子午線收斂角。m= (-1.6897364∏COS18°18′32.82820″)/180=-0.027998472 t=tgB=0.330894953 η2=0.0067385254147 cos2B=0.006073526 γ=0.330894953/∏ (-180×0.027998472+60× (1+3×0.006073526 +2×0.0060735262) × (-0.027998472) 3+12 (2-0.3308949532) ×(-0.027998472) 5) =-0.530961084°= -0°31′51.46″
子午線收斂角計算的論文在此: 天機 发表于 2015-12-21 19:01
地球上各點的真子午線(即經線)是彼此互不平行的,它們都收斂於(通過)南北兩極,所以同一緯度直線上各點 ...用高斯投影繪地形圖,求出此角可知縱坐標軸與真北方向的差距。
天機兄的引述是高斯投影,是圓柱形的立體投影。在下差7.5度的論述根據,http://www.fengshui-16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719是以地球北極為中心的平面投影。二者投影方式不同,結論不可能相同。
有關投影,請參見 http://web.pts.org.tw/~web02/nature/content2-3.htm
平面投影法http://web.pts.org.tw/~web02/nature/images/earth_line.gif
平面投影又稱為方位投影或天頂投影,這種投影法的投影面和地球儀相交於一個,通常是南北極,但也可以是地球上的任何一點,投影出來的平面地圖呈圓形,緯線是一個一個的同心圓,經線則是從圓心向外的一些放射線,這種投影法所投影出來的地圖,面積比例和實際的相符。缺點是一次只能投影半個球面 。
圓柱投影法 http://web.pts.org.tw/~web02/nature/images/shadow1.gif
1552年一位荷蘭的製圖家麥卡托,發明了一種特別的圓柱投影法,這種方法是將地球儀投影在圓柱筒上,再攤開成為平面地圖的方法,地球儀與圓柱接觸的地方是一個大圓,通常是赤道。這種地圖投影法所投影出來的地圖,呈現長方形的圖廓,地圖可以顯示全部的經線,經線和緯線也都和地球儀上的一樣,保持互相垂直。因此對遠程的航行很有幫助,現在的航海圖大多還是用此種投影法繪製而成的。
球面三角沒學好,現在看得霧煞煞@@
freeye 发表于 2015-12-22 14:24
球面三角沒學好,現在看得霧煞煞@@
羅盤是平面的,只講地平方位。只有計算天星才需要球面三角
週末放假,終於有時間好好把要發表內容娓娓道來:
【本帖內容皆原創,引用請註明出處、作者,以尊重版權】
首先,我們來確定谷歌地球的地球投影方式: 打開 Google Earth, 選擇以北極為中心的視角,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我用專業投影軟件,採取【Vertical Perspective】的投影方式,也是以北極為投影中心,下如圖所示:
再把兩個圖形擺在一起比對,可以確認兩者投影出的北半球是相同的。
接下來,我們試問: 谷歌地球【Vertical Perspective】的投影方式,是否會產生【失真】?
Vertical perspective 投影的失真分析
現在我們根據谷歌的垂直透視投影,進形投影失真的分析,分析圖如下:
由上圖可知: 失真的區域是以北極為圓心的同心圓,
因此該失真是【越遠離北極之緯度,其投影因垂直透視原因被擠壓,與經度無關】
從下圖可看出,【東經120度 CCT 中原時區經線】投影後,與北極形成【直線】、非曲線、也非斜線。
因此,整個中國國土彊界雖然投影有失真,但並不會導致左右偏離。也就是說:位於東經120度 CCT 中原時區經線的立極點,不會因投影而變成 127.5度 或 112.5度之現象 ! 當然,也不能支持羅盤三盤7.5度差異之說。
【橘皮】理論分析與驗證
接下來分析【橘皮】理論,仍是以精密的專業軟件按照投影理論,建立【地球分割成8份、12分、24分】的【橘皮】
首先, 把【地球分割成24分的橘皮】與上述谷歌地球的【Vertical Perspective】投影,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及投影方法,不能混為一談。
最簡單的判斷思路:
(1) 按谷歌地球的【Vertical Perspective】投影方法,投影圖越遠離北極中心的區域,其失真程度越高,亦即相同10度緯度的圓弧長度,在北極圈內的長度將大於遠離北極圈的區域。
(2) 而把【地球分割成24分的橘皮】的投影法,其所呈現的是把地球原有的圓弧投影成直線,長度不會有失真及擠壓現象。亦即相同10度緯度的圓弧長度,在伸展成【橘皮】之後,長度仍然是相同。這點很容易理解。
以下先以【地球分割成 8 等分的橘皮】為例來驗證
1. 如下圖之【A圖】所示,把地球分割成 8 等分向外伸展的橘皮。
2. 上半圈是以【北極】為圓心,分成8等份,下半圈是以【南極】為圓心,分成8等份。
3. 為方便讀者理解,持別把投影中心設成【東經120度】經線,如此,整個中國國土彊域便是在中心線。
同時,北半球的 1/8 【橘皮】與南半球的 1/8 【橘皮】連結,形成一個梭形。(如中間的【圖B】所示)。
4. 請注意:梭形的上端是【北極】、梭形的下端是【南極】,投影圖把地球分割成 8 等分的橘皮後,北極與南極仍然在一直線上,
簡言之,地球分割成 8 等分的橘皮後,其投影圖不會有向左7.5度或向右7.5度的偏差。
不管是把地球分成12等份或24等份,都會維持這個規律。
鄙人驗證之結論與慕羲兄在此帖結論不同 ( http://www.fengshui-168.com/thread-71719-1-1.html )
臆測是慕羲兄在檢視【地球分割成 8 等分的橘皮】的投影圖時,把【赤道】及【南極】當成是北半球之內的區域。
才會認為:
一格22.5度。以圖中為觀察中心,順時針旋轉大局,標的在子,其實在亥(請注意圓弧與相鄰直線的關係)。在丑,其實在子,在寅,其實在丑,在卯,其實在寅。其他以此類推。
最後,我們把羅盤套上精密的投影圖如下:
如上圖所示:以東經 120 度分經線為子午線,整個中國右半邊國土彊界之區域,不會有因【橘皮】效應會有左右偏離 7.5 度的現象。
更重要的是: 其不論左旋或右旋之龍、水,其羅盤平面度數計算方式,
即是鄙人在第一帖中所引用的【子午線收斂角】之計算法。
如果把地球分割成24分的【橘皮】會不會有什麼新發現呢?
藉由精密的專業投影分析軟件,讓我們可以一窺古人在羅盤設計的思路:
我們利用上述投影方式,以北極為圓心,把北半球平面投影分成24等份, 如下圖:
把北半球的平面投影,加上羅盤。其子午線即是東經一百二十度的經線。
圖中特別把以東經120度為中心的15度區域,標示出來。
(下圖有標黃色區域,涵蓋北京、東南沿海的省份)。
若在此區域內位意點立極下羅庚,其與北極真北的夾角,完全符合【子午線收斂角】所要解決的問題。
亦即:可以看出來不會有 7.5 度之視角差異。
如下圖所示: 套上羅盤 24 山刻度後,可以清楚看到以北極(真北)為中心的平面投影,在分成 24 等份後,
其每一份投影區域之間有間隔,此間隔即是古人用【兼針】的概念。
古人或許按此原理來定義十二大空亡線 ! (如下圖)
天機 发表于 2015-12-25 22:51
週末放假,終於有時間好好把要發表內容娓娓道來:
【本帖內容皆原創,引用請註明出處、作者,以尊重版權 ...
罗盘内盘顺行;右到左,癸.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子.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壬.十.壬十空亡,子十龟甲,癸十空亡。
天機 发表于 2015-12-25 22:51
週末放假,終於有時間好好把要發表內容娓娓道來:
【本帖內容皆原創,引用請註明出處、作者,以尊重版權 ...
关于兼卦替卦的原因。沈公已经在他的著述中。用奇门解释过。也有为何兼三分就要用替卦之论。今有天机兄用现代数学再来阐释。则更加直观。赞叹!
太极者,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只有一个面的太极球,怎么能用高斯投影?不明白,有请天机指教一下.多谢了!
ah298014 发表于 2016-1-30 20:29
太极者,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只有一个面的太极球,怎么能用高斯投影?不明白,有请天机指教一下.多谢了!
用來繪製地圖的投影法的目的是把【球體】投影成【平面】,
如果是【平面】要投影成球體,則需要 3D 的模型
本帖最后由 zsp138 于 2016-2-3 12:05 编辑
天機 发表于 2015-12-25 22:51
週末放假,終於有時間好好把要發表內容娓娓道來:
【本帖內容皆原創,引用請註明出處、作者,以尊重版權 ...
谢谢天机老大!个人觉得天机老大对兼、空之说的这种解释有意思。
恭祝天机老大合家新春快乐!
天機 发表于 2015-12-25 22:51
週末放假,終於有時間好好把要發表內容娓娓道來:
【本帖內容皆原創,引用請註明出處、作者,以尊重版權 ...
球形坐標的任何一點,投影化作平面的一點,透過函數計算,的確坐標不變!
橘皮理論本身沒錯!在球狀橘子上的任何一點,橘皮扒開攤平,用樓上子午線夾角計算,那一點的數據也是不變。但是.....問題關鍵在:【球形坐標】化作平面,還是【平面坐標】化坐球形。二者不可並論。主題若改成:平面化成球體投影,能否支持羅盤差7.5度的說法,意義完全不同。
不用複雜數學說明,簡單講!將羅盤24山,想像橘子剝成平均24瓣,在攤平(地平)的橘瓣與橘瓣中間空隙(如上圖紅點,羅盤的左兼右兼線上),標上一點,若還原回橘子球狀3D,平面那一紅點,坐標還在嗎?當然不會,因為紅點根本不在橘皮上,自然不存在。不同於天機兄所說的球形化平面。另外偏7.5度,牽涉到測量根據不同-----堪輿上的羅盤是直線定位,完全以穴位上視覺為根據,與【無視覺偏差】的子午線夾角定位,數據必然有出入!
前貼慕羲說過:直線定位是將曲線/弧線視作【直線處理】,羅盤分24山,所以砂或水(注意!不是穴位坐向,吃緊)有左右7.5度的視覺偏差。就以此為例http://www.fengshui-16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818說明視覺為基準與子午線夾角計算,數據的確有平均值7.5度的偏差:
本案坐正北,坐亥兼壬,週天335度(誤差左右1度)。從墓碑到內局水口約315公尺左右(緯度與距離不同,數據有出入。為方便說明,暫以本案北緯28.638094度,距離315米為準),直線目測:內局水口,白色道路邊沿是173度,地盤的丙午騎縫。衛星定位(即天機兄所述的球狀化平面)卻在167度(誤差左右1度),地盤的丙兼午,因為圓弧線/曲線拉直的關係,足足差了約7度左右。有圖為證: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DY1ODMzfDIwZTAyN2UwfDE0NjE2NDQwNjN8MjY0fDgyODE4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DY1NDU5fDY1YzQ0YzVkfDE0NjE1OTc0MjN8MjY0fDgyODE4
目測內水口,在地盤丙午騎縫。天盤正丙。但以衛星圖(球形化平面)水口數據:地盤丙兼午,非丙午騎縫!更正:下圖左下顯示163度,有誤,應該是167度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DY1OTI2fGJmNTA4M2QzfDE0NjE1OTc0MjN8MjY0fDgyODE4
參見 http://www.fengshui-168.com/thread-11279-1-1.html
肯定不可能的。
樓上案例是左水到右,順時針差7.5度
回顧以前的案例,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 ... ewthread&tid=135415找到右水到左,視差也是7.5度左右:不過穴與水口距離600米左右!
向週天177度,目視水口160度地盤丙兼巳。衛星圖=球形化平面,卻在167度(誤差加減1度),因為右水到左,所以逆時針相差在平均值7.5度。有圖為證:
目測水口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DM4OTQ3fDVkOGM1OGVmfDE0NjE4NTg3ODN8MjY0fDEzNTQxNQ%3D%3D
衛星圖水口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DY2NDk2fDE3OWJjOTE5fDE0NjE4NTg3ODN8MjY0fDEzNTQxNQ%3D%3D
本帖最后由 越王剑 于 2016-4-29 09:35 编辑
慕羲 发表于 2016-4-29 00:08
樓上案例是左水到右,順時針差7.5度
回顧以前的案例,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 ... ewthread&t ...
球面化平面要差7.5度,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标准的球形,以地球的半径,要多长的距离,是可以计算的。这个距离,肉眼是肯定无法看到那里的景物的。
象龙穴所在,能有多大。以视觉差论,不合实际。
如果硬要解释,我倒以为可能是地球自转造成山水形状的变化所致。
越王剑 发表于 2016-4-29 09:29
球面化平面要差7.5度,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标准的球形,以地球的半径,要多长的距离,是可以计算的。这个 ...
球面化平面要差7.5度,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标准的球形,以地球的半径,要多长的距离,是可以计算的。这个距离,肉眼是肯定无法看到那里的景物的。
象龙穴所在,能有多大。以视觉差论,不合实际。
如果硬要解释,我倒以为可能是地球自转造成山水形状的变化所致。
有点道理! 常道吉 发表于 2016-4-29 11:44
球面化平面要差7.5度,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标准的球形,以地球的半径,要多长的距离,是可以计算的。这个 ...
目標大約300米至600米,就有數據誤差,參見此 http://www.fengshui-16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666
此案到河距離288米,就有視覺上的數據差異!http://www.fengshui-168.com/thread-138125-1-1.html
这样套罗盘不对,因为在北极点,真北方向是指向天空,真南方向是指向地心!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DQyNzgwfGZiMTVhMjk0fDE0NjMwODgxNTR8NjIyfDEzNTY2Ng%3D%3D
若以每月初一夜晚子时为起始点,与太阳冬节日最低点相比较,不知道有多少度的差别。{:3_230:}{:3_252:} hcm888 发表于 2016-5-13 08:05
若以每月初一夜晚子时为起始点,与太阳冬节日最低点相比较,不知道有多少度的差别。
我不懂,请大家赐教!!!{:3_252:}
https://m.youtube.com/watch?list=LLcPjdWPWDiW0BtAIKrmbfqw&v=YALaqx1dAjk
此系列科教视频不错,包括随机、黑暗等内容。
思维不能局限,很多现代理论不能解释,就不能用这些理论强套进来。
跟音律有关。 maximefr 发表于 2016-5-16 19:31
https://m.youtube.com/watch?list=LLcPjdWPWDiW0BtAIKrmbfqw&v=YALaqx1dAjk
此系列科教视频不错,包 ...
地球真的是平? (中文字幕).mp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7dKlGums0
http://v.qq.com/cover/i/irybr7gflxa1k46.html?vid=r01300wajei
地球看起來怎麼樣
里面有句话:关键是如何定义“看”。
中国古天文书籍对此有专门讨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Jr9iZcgfU
影子有多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Havqxr3sM
什麼是隨機?
皇极言:用之不尽,存其本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NDIvPCk3I
''黑暗''的速度有多快?
等等、等等
圆田术
aniusg 发表于 2016-5-13 06:26
这样套罗盘不对,因为在北极点,真北方向是指向天空,真南方向是指向地心!
牛兄,這不是要套羅盤量角度,而是要用圖來幫助讀者理解,
橘皮理論的投影後,由立極點延伸出的【中央立極】線,不會因橘皮理論的投影而有角度偏移!
因為慕羲兄原帖文是用北極圖來投影作為示意圖,因此,只能沿用相同的投影圖來驗證!(如下圖)
投影之後,原來弧線的地表不會因投影而有左右經度之差。
如果您覺得看該圖很不爽,請允許鄙人把【立極點】移到赤道附近,重做一張投影圖,即可明白:
用现代几何技术解答风上的天地人三盘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只考虑了山峰的测量,水路的测量,差距7.5,也是一个议题。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6-5-19 17:56 编辑
周髀算经:“令其平举矩以水正,则位径121尺7寸5分,因而3之,为(围)365尺4分尺之1,以应周天365度4分度之1。”
度,长度,不是角度
角度360度,围长可以为365度1/4
既然没有角度的概念,就不要引入角度计算
同样,既然没有0的概念,就不能用0去理解
思维点不同,比如,中国没有公式,很多人借此批评中国古代数学,实际上,乾凿度从哲学角度给出了一个中国数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道“:必连数之者
a方+b方=c方,这是”公式“,中国不用,用的是:3、4、5
——这东西更高级,一切都是有序的 橘皮理论十二等分每个空白〈丢失〉10度,二十四等分每个空白〈丢失〉5度,不管多少等分,其空白〈丢失〉总和不变。
假如十八等分应该每个空白是几度。
空白丢失的那几度哪去了。 慧安居士 发表于 2016-5-20 03:45
橘皮理论十二等分每个空白〈丢失〉10度,二十四等分每个空白〈丢失〉5度,不管多少等分,其空白〈丢失〉总 ...
看卦气计算方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