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是修道圣地,现在没有"隐士"只有山居者
终南山是修道圣地,现在没有“隐士”只有山居者。2015-12-25 心一居士 常明书院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kjhLRp2QYbuEfO8aahcFIyUicBGtdR8Ys7MianSaiavGEtdOeldnI0C0A/0?wx_fmt=jpeg
终南山是修道圣地,现在没有“隐士”只有山居者。心一居士,本名田洪纲,七十年代出生于长安终南山下,年少时得遇终南山净业寺本如禅师提点,有所悟,遂入兴教古寺摒弃外缘静心修习佛法,以写经为日课,曾经写《心经》一百卷。曾组织策划终南山佛教文化夏令营、终南山访道供僧、终南禅修、终南禅茶会、终南写经等佛教文化系列活动,并编辑出版《长安古刹》、《长安佛教》等刊物。现为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终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XmOCQd54Y2RicgktQ2oiboEPaLZzzSdYLjz0z7ib1picHgoKWoqYBTvlEw/0?wx_fmt=jpeg
终南山是修行圣地,不是隐士天堂,现在没有隐士只有山居者凤凰网文化:中国很多人都有终南山情结,延伸地说是中国的文人情结。您能不能说说这个文人情结?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rTYia35sTyNVPO8zvbGjmk4eneXmxtYY0HL7Qib3bKUaZRBiaHkep40eA/0?wx_fmt=jpeg
心一居士:中国和尚有终南山情结,第一,终南山是历代出家人修行得道的圣地。禅宗有一句话叫:不破本参不住山。所以终南山历来是高僧大德们阶段性修行的理想的场所。所谓见可欲而心乱者,宜远离人群,寄居林下,长养圣胎。操持既坚,把持得定,便可混迹红尘,韬光养晦,随方度化。为什么选终南山,终南山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第一就是环境特别好,它不像其他的山脉有瘴气,山大沟深,随处便可结庵。你们也去过了,感受了一下,终南山秋天很凉爽,夏天不太热,冬天也不太冷。所以在山上修道相对环境比较好。我昨天和住在山上的马老师也谈到,山居首先要会生活,先把自己的身体要搞好。住在山里要懂得防寒避潮气。终南山四季环境比较干爽,相对来说这样的环境对身体比较好,不容易得寒湿病。所谓身安则道隆。身体轻安四大调和在这里修道就容易有提升。再一个就是终南山历代都有很多高僧大德在终南山住过,用佛教界的话来说,就是有高僧大德的加持力。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B7DqamQDVQEbsfJwicAibV5BxeBvR9ib2MfFKnQrC7WUJCJIUfBibMZwyA/0?wx_fmt=jpeg
所以很多的这个出家人都是慕名而来,你像近代的虚云老和尚、来果老和尚都在终南山有过山居的生活。很多出家人都愿意到终南山来,甚至是很向往,所以终南山从佛教角度上讲,是一个修行者的天堂。现在大家都在讲终南山是隐士的天堂,关于这一点我有不同看法。首先就是要对“隐士”概念有一个厘清,究竟什么是隐士?在我看来,现在媒体报道的一批隐居在终南山的所谓“隐士”,和中国的古代隐士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他们都选择了山居生活,远离城市,远离都市,移居山林。但是出发点有所不同,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隐士他隐居的出发点是对于当政者不满,隐士有个特点,就是“不朝天子,不友王侯”,所以他们选择独善其身,与世隔绝,隐居山林。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0YHc79mQaorwFDrmdNcJ5T5j0cevwG66ZoxYibh3t477zU8fFf8vxvA/0?wx_fmt=jpeg
出家人在终南山的隐居,是以修道为目的,以修行为归依的。根据他们自己修行阶段性的需要来选择在山里面有一段时间的山居,并非都终身住在山中,所以和古代的隐士还有本质的区别。《空谷幽兰》的作者比尔波特访到的这些人,其实大部分是我们佛道教的修行人。他书中采访到的这些人,没有一个人自称隐士。比尔波特对我们中国文化特别崇尚,他发现了在当代社会还有这些“岩穴之士”,就是住在山林里,住在山洞里面的隐居者,就把这些人称为隐士,当然从他自己的认知度上面来讲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意义上来讲,我不认为终南山隐居的这些人是隐士,他们也没有一个人自称是隐士的。刚才谈到终南文化,我个人认为终南文化的特质是---包容博大,我在终南山佛教协会工作了十几年,接触了很多身份是僧侣以外的一些山居者,我称他们是“山居者”。比如说有一些画家,还有一些像物学院苏非殊一样,单纯地为了在山里面居住体验大自然的这种人。所以隐居终南的人是多样的形形色色的。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7R3XnfUkSCj9esdMHxbNGDgXohK2sfdhxyj6sibxIjQRDvuiak1dIYKA/0?wx_fmt=jpeg
我刚才也谈到了,终南文化无外乎就是两种,一种是关于自然的,一种是关于人文的。关于自然的这一块呢,现在秦岭我们也称为国岭,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有国家中央森林公园的美誉。其实终南山有几个很宽泛的概念,大的概念秦岭都称终南山,小一点的概念就是西安城南,秦岭北麓,大概也就是从周至到蓝田这一段。你们去的叫大峪,算是我们长安区境内八条大峪里面的其中一条峪,所谓峪,就是能通往分水岭的山谷,沟就小一些,通往山顶的小山谷称为山沟。大峪里面住的这个出家人是比较多的。从人文的角度来讲,终南山有大量古代文人留下来的遗迹。历史上留下来关于题咏终南山的诗词也不少,在全唐诗里面大概有一千多首,像王维的很多诗都是描写终南山的景色。终南山人文遗迹除了历史名人的典故,再就是佛教遗迹,佛教的六大宗派都是由历代祖师们在终南山建立的。另外还有道教,道教有楼观台,就是老子讲《道德经》的地方。还有子午谷里面有一个“金仙观”,可能你们还没有去,金仙观后山有一个玄都坛,据说汉代就有了,也都是非常有名的道教历史遗迹。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obYyxNgh1NDgyBbeEAuvnrEST0Y0JLUaYLTyiaibYfmk6ocKUCwRMicGA/0?wx_fmt=jpeg
如今很多人看到媒体报道,跑到终南山来找隐士,其实大部分人找到的也都是一些佛教和道教的修行者,他们在山里搭建茅蓬隐居,茅蓬就是简陋的房屋。现在传统意义上的茅蓬越来越少,茅草覆的房子越来越少,基本上都是瓦房。他们在终南山隐居,在山林中简陋条件下修行,的确令世人敬仰。目前终南山保留的住山隐修传统在全国也不多见,也是住山隐修人数最多的区域。现在我们终南山佛教协会的一个口号就是:“天下修道,终南为冠”。这句话也是来自于民国期间的一个大居士,叫高鹤年。高鹤年写了一部书叫《名山游访记》。其中就有一段写到了他来终南山的所见所闻。原话是:“余观天下修道,当属于终南为冠”。可见当时终南山的隐居修行出家人是特别地多。来果老和尚,还有虚云老和尚,也都是在民国期间来终南山隐居修道的。凤凰网文化:像您刚才也说,终南山没有隐士,我们百度了一下,百度百科里面说终南山五千隐士,您觉得终南山有隐士吗?心一居士:以我个人的认知以及根据我所了解到隐士这个名词定义的内容,我没有在终南山上找到在历史上所说的那些具有隐士特色的人,所以我也不认为现在终南山有隐士。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vibdGlmicPtzSnr2MrTOIY17wnjhZpeulEZhMicu3MDs3c1zJkACQmLSw/0?wx_fmt=jpeg
所谓“隐士”,首先是隐藏起来的人。名人,官人,招摇的人,处处卖弄推销自己的人,都不是隐藏的人,所以肯定不是“隐士”。其次,“隐士”落点在“士”。什么样的“士”?隐藏的“士”。“士”是知识分子,是学者,是有学问、有思想、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不是“士”的人,你再隐藏,也肯定不能称其为“隐士”。第三,《辞海》解释“隐士”时,认为“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可见,能做官而不做官的人隐居,或者做过官的人辞官归隐了,才有资格称“隐士”,当朝为官的人,是不能称其为“隐士”的《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这表明,隐士是素质很高的,多为文人,否则,跟深山砍柴的就没区别了。只有那些能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屈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一定才德学识、并且是真正出自内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才能被称之为隐士。
凤凰网文化:您刚才说原来终南山,“终”是中国的“中”?心一居士:在一些文献里面记载,终南山是位于“天下之中”,中间的“中”,“帝都之南”。后来我请教一些学者,为什么从中间的“中”改成了终了的“终”?有老师说,中国古代这两个字是通假字。但是我查阅资料,终南,是指秦人的封地最南端。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2fe0EMNoIWdjLGRsTtFibdRzOCvfh4dW5VzSlhLNTSEUWNPBa43ONcw/0?wx_fmt=jpeg
对都市物质化生活的反省 让很多人回归山林凤凰网文化:像苏非殊他说您给他介绍进山,您能说一下你介绍这些人进山到底是什么情况吗?心一居士:苏非殊当时是从我的博客里面了解到我对终南山这一块比较熟,所以有一天他就直接到办公室找我,恰好山上有一处房子空着,就介绍让他住下了,这也是一个巧合、巧遇。很多外面来的出家人,希望能够通过佛教协会给他们介绍一些茅蓬让他来住,我们佛协也没有刻意地去做这些联系工作,只能说你来找茅蓬,这边刚好有合适的地方,就可以去住,没有说专门做这个联络的。佛教讲的随缘,有地方住了就住,因为目前终南山的这些住山的和尚、道士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在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内居住。
凤凰网文化:全都不是吗?心一居士:大都不是,所以讲白了这些人就是在非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居住。但是由于终南山自古就有住山的传统,出家人住山的这个传统自古一直到今流传,所以也没有对他们这些人进行特别的管理,也基本就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各自情况来住,也是良莠不齐什么人都有。凤凰网文化:我特别想问像苏非殊、陈敏或者张剑峰这些人越来越多的来到山上,这是什么原因?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GspUvsbGibMwaZgyvmFM8wnloP5JpjaGh4FicMGBMForFBvQRc6hFWyA/0?wx_fmt=jpeg
心一居士:现代人对都市生活,尤其是对物质化生活,慢慢地也开始反省,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所以很多人去回归山林,回归大自然,过久违的田园生活。所以终南山这几年之所以大家很关注,其实更多地还是向往终南山自由自在田园山居生活,我们在都市里面确实是生活得太疲惫了,现代化的都市生活让我们感觉身心疲惫,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终南山距离城市很近,尤其是离西安市很近,所以周末也有很多人选择进山去旅游。一部分人走的多了就愿意留下来,真正在山里面体验山居生活,我想,我们内心关于自己想要过什么样子的生活,这些山居的人为我们做出了一些探索。我觉得苏非殊的探索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他真正在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当中去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的身心,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Sa6qkfeuGgxU84lMOyL3ophQibZlQl05ROw60GKluG43lXRiapsPEyYg/0?wx_fmt=jpeg
终南山本身是博大的、包容的、是不会拒绝的凤凰网文化:可能个人的目的有所不同或者有所偏差,他们有的是来跟大自然亲近的,然后还有的是?能不能列举一下?心一居士:在我看来终南山本身是博大的、是包容的,它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所以从我个人观点来说也仅仅只能是站在佛教住山的这个角度上去谈。当然终南山不会只选择这些出家人来住,终南山中历代住了那么多的山民,加上现代一些搞艺术的一些画家,也愿意在山里面去体验山居生活,我感觉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终南山,去寻找自己想要的那份独立的精神世界。我想这也是终南山博大包容性的体现,只不过佛教和道教的修行人在山里面显得比较更加引人注意而已。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WwPoghkhaXuM5EeQZpOxbyVtCajAhc1Wxia9c11MkWkWKqWoaTqrqpQ/0?wx_fmt=jpeg
据我了解终南山也住了很多山居写作的人,他们希望在山居过程当中来写作。还有一些人希望在山居生活里搞一搞他自己喜欢的学问研究。还有一些隐居起来画画的人,写字创作的人,各种人都有。还有就是专门研究中医的,我认识几个山居研究中医的,他们在终南山里去找药草,然后去体验中医里面的一些道理。所以我心目中的终南山是博大的也是包容的,它不会拒绝任何人。凤凰网文化:您能讲讲,有这些外来的人或者修什么庙,又有很多村民改成了农家乐,这个对于终南山的变化您觉得这个变化大吗?心一居士:其实这几年,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想还是对秦岭进行保护比较好,现在一到周末大量的驴友进了山,当然大家在山里面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个也无可厚非,大自然也不会拒绝人进入,但是我们也会带进山里很多垃圾,加上现在各大山谷里面都不要门票,驴友带进山的垃圾随便扔。我们很多次进山就发现驴队走过垃圾成片,还是希望能有专门的机构把这个管起来,也希望进山的人能从自身上多一份良知,大家都来保护终南山。终南山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确实是叫小了,在文化角度上,终南山应该说是一座圣山,尤其在佛教界,终南山地位十分崇高,只是不被常人所知。媒体关注终南山是跟风热 不想终南文化被人们的猎奇心破坏凤凰网文化:因为自从《空谷幽兰》出版了,然后可能包括张剑峰的杂志可能去年有热一阵子,怎么看很多媒体蜂拥而至,特别广泛地报道这个?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QhlqgK6OZmiczlgHs4iaKOC2ic7zjGtMs8dI37bJW7WLaJk9VVTSkytTQ/0?wx_fmt=jpeg
心一居士:我觉得说五千人隐居终南,是一个广告词(标题党)而已,没有哪一家媒体或者记者能真正深入了解终南山所谓的“隐士文化现象”。后续的报道我也看了一些,关注了一些,大部分都是很蜻蜓点水的,从某一个方面、某一条峪里面住了一些什么人,把他们做了一个梳理。没有全面地对终南山整个文化做一个很客观的了解。当然,我在佛教协会工作的这十年,我也没有把终南山的佛教文化这一块能摸出理路来,梳理出来一个梗概,因为终南山的文化体系确实是太博大、太庞杂了。当然现在媒体关注终南山也是好事,让大家来关注终南山历史留下的这一块的文化瑰宝。我一直没有愿意接受媒体来采访,就是希望对于终南山的话题能以保护为主,现在终南山隐居条件其实也越来越不太理想,对隐居来说,终南山各大山沟现在已经开发得很热闹,到处都是农家乐,已经很少有清幽的环境了,所以我希望从媒体开始,大家都能来保护终南山的文化传统。大家对终南山的茅蓬有好奇心,更多人是猎奇心,但对住山的修行人缺乏基本的尊重。探访者不经意间的好奇心,却破坏了住山者的隐居初衷。《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接受采访时说,在终南山上面盖一个茅棚其实很便宜,那是他个人的观点。你让他来终南山试一试,盖一个茅棚非常地辛苦,出家人本来就没有收入,在终南山上建一个茅蓬非常不容易。建成后一旦有很多人去访问他们。那么就失去了它住山隐居的意义。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FKIs1Mh5Mdh3qMiardJv3vWppbUVMfVv4cgXm3JXlgq55HlJEBNaYicQ/0?wx_fmt=jpeg
有一些人为避骚扰就不得不重新选择地方居住了。我们可能会想,我们平时也就去上一两次,但是他如果隐居以后天天有人来拜访的话,对他就会形成一种干扰。我前天去马老师那里,马老师不得不养一只狗,现在很多人不打招呼就到你隐居的地方来了,尽管你这个门上写着是私人地方,非请勿入,但是现在的人不管,他就在门口喊叫半天,所以失去了住山独居这种初心,山居与驴友也会形成矛盾。前几年我们访问嘉五台兴庆寺,寺里的和尚告诉我们说,每周日他们那个寺庙门口就会聚集大量驴友,晚上在那儿搭账篷,大喊大叫,吃完东西以后垃圾遍地,最后和尚实在不堪其扰,到周日周六,没办法就把大粪桶放到院子里,这也是无奈之举。本来他们在山上住就是想清修,有些驴友上去以后在寺院的院子里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也形成过矛盾。我曾经亲自看到过一些驴友到人家家岩洞里面,他们好奇就要看这些和尚在岩洞里面怎么住,就发生争执。和尚就把那些游客赶出来了。这个就是让人没有办法去评这个理。因为他们也是出于好奇,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进山人最基本的一些礼貌还是要懂,基本的素养还是要有。在山里你如果要遇到这些住山的这些茅蓬的话尽量不要打扰他们,当然如果有这个缘分刚巧碰到聊上几句,也无妨,但是还是不要刻意地去打扰这些人,他们能放下都市的生活选择在山里面居住,本身就是令我们应该兴起一种敬畏之心的。无论是从人情上讲,还是从文化意义上讲,无论从个人修养上讲尊重这些人都是应该的。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lBVVzyo74w6A31Gt6deGOG607qKMcjm00ibKXtPhkN1iaYkqEv3xH97Q/0?wx_fmt=jpeg
我山居肯定选择独居 只接纳我愿意接纳的人凤凰网文化:刚才也提到包括,像终南草堂它开道场吸引更多的人把道家的人包括佛家的人一块发扬,这不是一件好的事吗?心一居士:好事是好事。但是能否把真正的文化传承下来,能不能把终南的精髓传承下来,能不能真正把终南的佛教文化弘扬,还要拭目以待,还要看一看。凤凰网文化:这是一个题外话,您觉得形成一定的规模,大家来修道,这个比较好还是清修比较好?心一居士:这个看每个人的出发点。终南山因为太大,所以很难把人聚集起来。也不好去说,你就住到这儿,他就住到那儿。所以就随其自然,我是感觉这样好,不要刻意地人为。我们也有组织提出来把茅蓬文化建立出一些点,让外面的人来参观、去交流,当然这个出发点我感觉也好,多少还是不现实。首先茅蓬就不是一个对外接待站,比方说我要山居我肯定是选择独居,就是接待也会接待我愿意接纳的人进来。否则的话,我住到这个城市里面,跟山里面没有什么区别。既然选择住山,他就是选择一种独居。对自我的一种心性的修炼。当然这个也不一定,有一些人在山上弄一个地方,就是希望很多人冲着它这个地方过来,来寻访他,这个也有。古代的“终南捷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所以现在终南山也不乏继续演这个把戏的人。但是就是说,终南山真正吸引大家的,还是终南山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它留下来的一些传统,是关于山水文化,还有宗教文化,这些瑰宝引人入胜。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3B799jHO07F4iaw6GacAK6Xu7s7T8wJMXkEzXdLuslsjCArFXadwOiaQ/0?wx_fmt=jpeg
终南山没有神人 有也都是神经病的人凤凰网文化:您能不能介绍几个终南山里,你觉得比较神的人?比较厉害的,比较著名的人?心一居士:每一个人住山的出发点不一样。在我眼里终南山没有神人,有神人也都是有神经病的人。为什么呢,本身修行关乎个人心性,我们用好奇、猎奇的心去看,我感觉已经走偏了。所以在我眼里终南山住的这些隐居人都是很平常的人。我不认为他们有什么比常人神奇的地方,也许是我见得太多了,也许是我看待他们的观点跟一般人不一样,所以在我眼里,这些山居的人其实都是平常人,他们向往过山居平常的生活,而不是追求特立独行的跟人不一样的生活。可能不乏在山里面会有一些跟一般人不一样的,有神通的人,但是在我认为这都很平常,不会去执着他们的所谓神异。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KicmurgeWKPkteM2ZO6qcicSLKw8AawmVAutFXRdpL3oUibO4elN5mR1w/0?wx_fmt=jpeg
山居生活要独自面对危险重重的大自然凤凰网文化:您觉得在山中生活危险吗?心一居士:山里生活当然有危险,山林里不光有人居住,狼虫虎豹毒蛇都有。我昨天去山里就碰到蛇了,夏天山里蛇很多。但我很少听说山居的出家人被毒蛇或者动物伤害。倒是听说过吃毒蘑菇中毒而死的住山者,这几年有过两三起,他们直接采摘树林里的蘑菇佐餐而出了人命。隐居人面对大自然有很多危险。虽然山里的茅蓬有的比较集中,但是生活都是独立的。有时住山者出事,也很难第一时间被发现。当然山里比较大的寺庙住的就相对比较安全,终南山茅蓬从环境来说还是会有一些危险。所以就看你内心有没有强大的力量来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凤凰网文化:可能有点外行,为什么以前传说神仙住在山里面?心一居士:“神仙住在山里”。让我解释的话,我感觉从汉字上面就能解释,一个“仙”字就是一个“人”和一个“山”,“住在山里面修行得道的人就成为仙人”,这个是以文解义。追求得道成仙是中国道教特有的信仰,就是一种能摆脱世俗、现实的生活,能在精神上、身体上逍遥自在地生活。我们现实生活有很多地方有缺失不圆满,不能随人意。所以我们总希望在内心有这样的希望,过一种日子,就是神仙日子,可以脱离现实的烦恼生活。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ScEazpUqXKYgJuA0GeH1yUDicJJ7ibMibmibAJIDxiaQhMPAkzG7MeSXAYA/0?wx_fmt=jpeg
在山里面偶尔会有这种暂时放下烦恼,暂时体验自在、清凉、宁静的感觉。我想这也是大部分愿意山居生活的人所共有的一种感受。当你站立在山顶的时候,俯瞰群山,俯瞰大地苍穹的时候你也会有一种生命渺小的感觉。当你坐在山里溪流边,静下心来倾听泉水声音的时候,也会把内心的烦恼暂时地忘掉。回归大自然是人们疗愈当代都市生活中忧虑、焦躁等亚健康状态最好的方法。我接触过一些山居的人,他们在山里住上几年以后身体都特别好,山中空气清新,山泉清澈,养生环境极好,但更重要的是心态,当你在大山中独居的时候你面对的就是自己,你也只能面对自己,山中没有人我是非,这个时候更利于你对自己心性的醒觉。我觉得这可能会是这么多人选择住山隐居的最初出发点。隐居山林可以养生 但也会住坏身体凤凰网文化:养生?心一居士:山居生活,对于养生健体来说肯定有促进作用,但是也有不少山居者把身体住出毛病的。饮食不当,起居不调,或者住的地方选择不当,潮湿阴冷的地方容易让居住者患上风湿症。所以并非住了山以后个个都身体非常好。如果住山修行,一定要防护身心,更要懂得用功,否则山居无益。都市人失去了独处、享受孤独的能力凤凰网文化:我两年前上山的时候,刚上山就有人跟我说,很多城里面过来,嫌晚上太晚上太静了,睡不着觉。http://mmbiz.qpic.cn/mmbiz/iaxf2zc1UYFgnG2rnTHJyBQibqgnrzl0ahPlMRINeaKq9anic2NwMMg4K7bEoQ7ibnvlykH2Opmgkib0SZRey2XbQqA/0?wx_fmt=jpeg
心一居士:我们现在都市里面的人已经习惯了忙碌,习惯了在心外面去抓一些东西来安自己的心。很难真正地返璞归真去看自己的心。所以失去了独处享受孤独和寂寞的能力。如果山居的话,必然要面对孤独和寂寞。佛教有一句话叫:“不破本参不住山”。没有建立起正确的见地,不能明心见性,你如果住山的话很容易出问题。按:这是2013年6月凤凰网的一篇采访报道,但是由于文字整理实在拙劣不堪几乎不能阅读,加之又被他们标题党了一把,所以一直没太留意。今常明书院吴兄欲转载,为免贻笑,故重新修改整理删减,虽此一时彼一时,然而也是我当初的观点。心一合十!2015年冬至节。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QwNDQ4Mg==&mid=401714796&idx=2&sn=b7dfd96f1aeae7aad7448e6d7e0d1d86&scene=1&srcid=122506edhrfsJyvJKtCyYVz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很向往这个圣地,可俗事太多!
山裡居住
比一班想的麻煩的多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俗事难脱~~只能无比向往~~
不悟金丹莫住山,住山只往火里钻。山外红尘虽惹眼,古刹本在红尘间。
没有WIFI, 没有网络。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乾隆大藏经 http://www.qldzj.com.cn/
净空法师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amtb.tw/
地藏孝亲网 http://www.dizang.org/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