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 西归直指》 疑问指南 益西彭措堪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益西彭措堪布]西归直指?疑问指南(第五节课)
【问:带业往生,且得不退,则人于生前,世缘未了,何不且做世间事业,直待临终,然后念佛乎?】
问:既然说凡夫能带宿业往生,而且往生后就得到不退,那么人在生前世缘没有了时,何不先做些世间事业,等临终时再念佛?
【答:此邪说也。存此一念,自误多矣;发此一言,误人多矣。恶人临终,念佛往生者,必其宿有善根,又遇得善知识,所以临终有此侥幸,此乃千万人中之一,岂各人临终,皆有此侥幸哉!】
答:这是邪说。存这样的想法,就大大耽误自己;发表这样的言论,就大大耽误别人。恶人临终时念佛往生,一定是前世种了很深善根,又遇得到善知识,所以临终才有这样的侥幸。这在千万人中只有一例,哪里是任何人临终都有这种侥幸?
【《群疑论》云:世间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二者业累缠身,不遑念佛;三者偏风失语;四者狂乱失心;五者或遭水火;六者遭遇豺狼;七者恶友坏其信根;八者饱食过度,昏迷猝死;九者阵亡,十者高岩失足。有一于此,便难念佛。】
《群疑论》中说,世间有十种人临终时念不了佛。
第一、临终时未必能遇到善友开示净土教言,帮助提起信愿、念佛求生,平时又没有好好念过,这时就念不起佛。
第二、临终时业力缠住自己的身,不得自在,念不了佛。比如,临终时身心很痛苦,念不了佛。
第三、身体中风,口里说不了话,念不了佛。
第四、心识狂乱,丧失正念,不能念佛。
第五、遭遇水火等灾害:被洪水淹没,被烈火焚身,在地震中被土石埋住,或者在车祸中被撞击,都不能念佛。
第六、遇到猛兽、豺狼,惊慌恐怖,不能念佛。
第七、临终时恶友来破坏自己的信根,比如边上有人说“念佛无用”这一类的话,自己的信心动摇了,不再念佛。
第八、饮食过量,在昏迷中猝死,也不能念佛。
第九、在战争或争斗中被刀、枪等砍杀,不能念佛。
第十、在悬崖上踩空跌死,不能念佛。
【纵使好病而死,当四大分离之候,亦未免风刀解体,恐怖慞惶,岂暇安心念佛?】(命终时体内的风大动摇,支解身体,像利刀刺身一样苦,所以叫风刀。)
即使是正常死亡,在四大分离的时候,也免不了感受风刀解体的痛苦,这时内心恐怖、惊惶,哪里能安下心来念佛呢?平时做梦时都提不起念佛,生重病时,更不能安住在念佛上,何况风刀解体的苦不是病苦能比的!平时不修,期望临终时安心念佛,不是异想天开吗?
四十多年前,有位老修行劝徒弟珍惜光阴,好好念佛。徒弟回答说:“经上说,十念就能往生,我临终前念他一个月,现在何须紧张!”没过几年,这个徒弟就生病住院。有个法师陪着老人前去探望,有点不客气地说:“几年前你师父劝你念佛,你不是回答临终前念一个月吗?现在正好念佛。”他哽咽说:“我现在连佛字都想不起来,怎么能念佛?”说完嚎啕大哭,结果,不到半个月就呜呼哀哉了。
【又或业缘未毕,世念未休,家私未明,后事未办,而且求医问卜,扰乱其心,子哭妻啼,惊惶其耳,方寸之内,一无主张,当此之时,求其从容念佛,望其一心不乱,万无此理。】
又如果死时世间的业缘还没有了、世间的耽著还没有放下、家里的财产等事还没有交代清、还有后事没有办好等等;而且,家里人替自己求医问卜,扰乱心神。加上老婆、孩子哭哭啼啼,耳朵里听到时让心惊慌错乱,心里失去主张。在这种情形下还能期望从容念佛、一心不乱吗?绝没有这种道理!
据说台湾狮山有位中年出家人,临终时大家来助念,她虽然没有出声,但嘴唇在动,手拨着念珠,跟着大家念佛。没料到她俗家的女儿匆匆赶来,叫一声:“妈妈呀!”就把她吓死了,两眼一瞪,脸色突变,就走了。
所以平时一定要精进用功。平时训练有素,临时才能把握得住。这里有一则正面的事例:
明朝赞叹寺有个义秀老和尚,为人敦厚诚实,修行精进,每天念佛十万声,从早到晚,毫不间断,坚持了五十多年。他经行的地面、砖块都被磨成沟漕,有的完全磨穿透底。
起初有个贫寒青年不能养活自己来投靠他,他慈悲接纳了。时间一久,发现这个人行为不正,就呵责说:“你真是个贼!”不久这个人约他的同党趁黑夜来害义秀和尚。第一次殴打时,义秀和尚念佛声依然洪亮。第二次殴打时,老和尚的念佛声还不断,但变得微弱,随后就往生了。老和尚在性命垂危时,佛声不断,大腿被打断还能结跏趺坐逝世。这是他五十年志气如钢,坚毅修行,才有这样的表现。
【所以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又云:“平时劝人念佛,皆说我忙,独至无常一到,极忙也休。”】
所以,古人说:莫等老来才念佛,孤坟里埋的多是少年人。又说:平时劝人念佛,都说我忙!唯独死一到来,再忙也要放下。
比如今天被车撞倒,有再重要的事也要放下,就是忙到极点,也一定只有放下!所以“忙不忙”还是自己的认识问题。你认为要放就放得了,连万里江山、亿万资产都放得了。你认为不能放,连一针一线也放不了。
【人生在世,能有几时,乘此未老未病,便当屏弃俗缘,干办要事,得一日光阴,念一日佛号,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不然,一失人身,万劫难复矣,危哉!】
人生在世,能有多少时间?趁着没老没病,就要隔绝、舍弃世俗的缘,赶紧打理生死大事。得一天时间,就念一天佛号;得一时工夫,就修一时净业。不然,一失人身,就万劫不复,是很危险的。
【问:待老修行,固无此理。但凡夫皆在世网中,有事不能拨弃,奈何?】
问:“等老来再修行”当然没有这样的道理。但凡夫都在世俗的网中,有很多事不能抛开,怎么办?
【答:人在世间,必有一死。修与不修,总不得免。与其堕落,孰若超升?苟其痛念无常,何患用心不切。无论处静处忙,顺境逆境,总与念佛求生,两不相碍。纵使世缘极重,亦当忙里偷闲,定为日课,或万或千,不可间断。其冗忙之极者,晨朝十念,定不可阙。】
答:人生在世,必有一死。不论你修不修,都是免不了的。与其死后堕落,不如死后超升。如果能痛念无常,不怕用心不恳切。无论空闲还是繁忙,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和念佛求生净土不相妨碍。纵然是世缘极繁重的人,也要忙里偷闲,定好日课,或者念一万声,或者念一千声,一旦定好就不能间断。就算忙到极点,每天早晨修十念法是决不可缺的。
就像世间男女相思,茶里、饭里都是“他”(“她”),做什么事心里也挂着“他”(“她”),就因为爱得心切。同样道理,如果你能痛念无常,念佛求生的心就一定急切,心一急切,即使应酬繁忙,心也不会忘记求生净土!
在这里讲个公案:
民国有位具行大师,是云南会理人,因为家里穷,就在鸡足山的祝圣寺做工。21岁时,他领着全家八口出家,受具足戒。虚云老和尚教给他念佛法门,让他求生净土。他就放下万缘,一心系念。
他这个人又聋又丑,还不识字,白天种菜,晚上礼拜念观音菩萨,中间打坐,学课诵和各种经,非常精进。
不久,他参礼四大名山。返回云南时,正赶上虚云老和尚复兴云棲寺,问他:“你去看望过亲属吗?”他说:“我不去管他。”又问:“你想干什么?”他说:“极劳累的事,别人干不了的,我来干。”以后,凡是筑墙、盖房、种菜、植树、挑石、挖土、洒扫、做饭等的苦行,他都一刻不闲地勤作,而佛号也一刻不断地念。夜晚开静时,他就拜《金刚经》、《药师经》、净土经等,一字一拜。到黎明敲大钟时,照常上殿课诵,从没有躺下睡过。偶尔自己缝衣服,或者代同参缝补时,缝一针就念一声佛。
戒期请他做尊证,他把衣被等日常用物卖掉,打斋供僧。别人问他上哪里去,他笑而不答。戒期圆满时,他悄悄走到大殿后,朝西方结跏趺坐念佛,用火自燓。这一年他36岁。
焚烧后,他的身体形状不坏,像活着时一样,异香远远都能闻到。大家去看他,取引磬时,他的身体忽然倒下成灰。
具行大师为寺庙做那么多的苦工,但他念佛一刻不间断。他根本不睡觉,还要拜经、上殿。用十几年时间就成就了三昧,得到生死自在。所以,一个人关键看他的心,如果道心真纯、生死心切,即使在百忙中也能不忘念佛。
【问:一心不乱,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或一日七日内一心,此后不能一心,未知亦得生否?】
问:《阿弥陀经》上讲,能少至一天、多至七天,达到一心不乱,就能往生。有人在一天乃至七天中能做到一心,以后达不到一心,不知道能不能往生?
【答:既能一心,以后心即稍散,定不至于大散。如颜子三月不违仁,三月以内,固是仁人,岂三月以后,遂为恶人耶?苟能常自检点,屡发弘愿,无不生者。】
答:已经能达到一心,以后就算心稍微散乱,也不至于有大的散乱。比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三个月中不违背仁,在这三个月内固然是仁者,三个月后就会变成恶人吗?如果能经常检点自己,屡屡发起大愿,就没有不往生的。
【问:念佛者,念念相续,功方能密。但暑月之内,裸体时多,安得竟日衣冠。未知饮食坐卧,裸形盥漱时,皆可念佛否?】
问:念佛需要念念相续,功夫才能做到绵密。但夏天裸身的时候多,不能成天穿衣戴帽,不知道在饮食、坐卧、裸形、洗澡、刷牙等时,能不能念佛?
【答:默念无妨,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
答:这些时候开口念佛,有失恭敬;心里默念,并无妨碍。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是仓促、紧迫的意思,“颠沛”就是跌倒在地,引申为流离不定。这是说匆忙时,心也不离念佛;颠沛流离时,心也不离念佛。所谓“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所以饮食坐卧、裸形盥漱都不能放下念佛。
【问:一心称名时,又发求生净土之心,似乎杂以两念,如之何?】
问:一心念佛时,又发求生净土的心,心有两种所缘,一是弥陀名号,二是求生净土,看起来杂有两种念,怎么办呢?
【答:称名,固所以求生也。经云:“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云:“执持名号。”则知固一事,非两事也。譬之做举业家,其欲得功名,求生净土也;其读书作文,执持名号也。】
答:念佛本来就是为了生净土。经上说“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说“执持名号”,由此就知道发往生的愿和念佛本来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打个比方,读书人想求得功名,好比念佛人想生到净土;为了得功名,刻苦地读书写文章,好比为了生净土,精勤地念佛。这是一件事的两方面,发愿是发起生净土的誓愿,持名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而修往生的因。
【此处似有微分也。则求生之念,宜于早晚发愿时。若称名之刻,又当专一其心,不可使之以夹杂也。】
这里还有微小的区分,就是:应当在早晚发愿时发求生净土的心;正当念佛时,又要让心专一地缘在佛号上,不能夹杂其它念头,这样就符合“一心念佛”的要求。
【问:终日念佛,遇福则作,固是学人本分,但作福时,未免心在福事,不在佛号,未识有碍一心不乱否?】
问:每天念这句佛,遇到有福德的事就随力而做,这固然是学道人的本分。但做善事时,心不免缘在这件事上,丢掉了佛号,不知道对一心不乱有没有障碍?
【答:明镜本空,物来则现,于镜空何碍?人但事未至而将迎,事已过而留滞,乃为病耳。】
答:像明镜里本来空无一物,物来了就现它的像,随来随现,并不障碍镜子里空无一物。心就好比明镜,事情来了就做,而做也不障碍内心的空。人只是事情没来就迎接它,事情已过还耽著它,才成了病。
【问:父母之恩,最难图报,若能往生西方,未识有法,可以报恩否?且人生一世,即有一父母,若百千万亿世,即有百千万亿父母,未知往生之后,能各记忆姓名,各知其所在,可以一一报之乎?】
问:父母的恩德最难报答,如果能往生西方,不知道有没有办法能报恩?而且,做一世人,就有一世父母;做百千万亿世人,就有百千万亿世父母,不知道往生后能否记得每世父母的名字,知道他们各自的所在,而一一报答?
【答: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此世俗之言也。以世俗之道报亲,诚无可报之法。】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是《诗经》里的话。“昊天罔极”就是见不到边的苍天,这两句是说父母的恩德广大,如同无边的虚空,不知道如何报答是好。这是世俗的说法。以世俗的道来报答亲恩,确实没有报答的办法。
世间的报恩就是衣食供养、立身扬名,这些对父母的解脱没有直接利益。父母百年之后,仍然要流转生死,无尽地受苦。所以以世俗的道无法做到报恩。
【若往生之后,欲报其亲,则易易矣。岂惟报一世之亲,即欲报百千万亿世以前之父母,亦有报之之法。】
如果往生净土后,想报答亲恩,就非常容易了。岂只是报答一世父母的恩,就是想报答百千万亿世以前父母的恩,也有报恩的办法。
【盖人一至西方,必得神通天眼,能见无数世界之事;必得神通天耳,能听无数世界之声;必具他心通智,能知一切众生之心;必得宿命通智,能知无量劫前死此生彼之事。所谓某人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居里,纤悉皆知,可以惟我所为,尽其报效。岂有父母之恩,不能酬答者乎?】
这一段是讲往生之后能报恩的原因。
人一生到西方,必定得到神通天眼,能见到无数世界中的事;必定得到神通天耳,能听到无数世界中众生的声音;必定具有他心通智,能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必定得到宿命通智,能知道众生无量劫前,这里死去、那里出生的情况,所谓某某现在在哪里、叫什么名字、属什么种族、住在哪条街巷,连极细小处都分明照见。像这样,见到无量世父母的生处、状况心理和他们宿世的因缘、意乐、根机等等,就能尽自己所能真正地报恩,就是能按他的机缘拔苦与乐,度到涅槃彼岸。
【昔孟子称舜之孝,曰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使吾往生为菩萨,俾父母为菩萨之父母,不更尊于人类乎?且使父母得生净土,念衣衣来,想食食至,受自然之福,享无极之寿,不更愈于以天下养乎?】
从前孟子称赞舜的孝道,说他:“为天子父,尊到极点;以天下养,养到极点。”舜建功立德,成为圣王,使父亲成为天子的父亲,得到极大尊荣。他拥有天下,是以天下来养父母,所以是极大的孝养。但如果我往生后成为菩萨,使父母成为菩萨的父母,不是比人间天子的父母更尊贵吗?而且让父母生到净土,思衣得衣,念食得食,受自然的福,享无尽的寿,不是超过“以天下养”吗?
【况一国土中,不过一天子,若有第二位孝子出来,也要想以天下养,则必谋为不轨,反做乱臣贼子矣。岂若净土法门之尽人可以展其孝,仍无碍于世法乎?】
何况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天子,如果有第二个孝子出来,也想以天下来养父母,那一定会图谋不轨,夺取天下,反做了乱臣贼子。所以世间只有天子一人能做到“以天下养父母”的孝。哪里像净土法门,任何人都扩展自己的孝心,而又不妨碍世间法?
【问:异类众生,在三恶道中受苦者,其数无量,吾安能一一救之,而徒发此虚愿乎?】
问:三恶道中的受苦众生,无量无数,我怎么能一一救度呢?这不是发不切实际的空愿吗?
【答:菩萨欲普度众生,则一应三恶道中受苦者,皆我分内应度之人。岂可因其多而有畏心,因其多而有厌心倦心乎?】
答:菩萨既然发愿普度众生,那么凡是三恶道中受苦的众生,都是自己分内应度的人,怎么能因为众生数量多而有畏难心呢?怎么能因为众生数量多而有厌倦心呢?
【地藏菩萨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普贤菩萨十大愿,愿愿以尽众生界为期。】
地藏、普贤两位大菩萨是我们的榜样。地藏菩萨发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地狱界的众生没有度尽之间,我就不取佛果。)”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每一愿都是以尽众生界作为发愿的期限(所谓“尽众生界”,就是直到众生界里无量无数的众生都成了佛,众生界完全空掉为止。),在《普贤行愿品》里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愿王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像这样,发愿每一种普贤行都做到尽众生界为止。
【然则修净业者,欲生西方,不当以回入娑婆,誓拔三途为愿乎?】
这样看来,修净土的人想求生西方,不应当以回入娑婆、誓愿救拔三恶趣众生为自己的行愿吗?
也就是说,净土法是大乘法门,要以发菩提心趣入,以成佛度众生为目的。往生西方净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快速、圆满地救度众生的大愿,而不是只求一己的离苦得乐。
【问:微细物命,其类甚多。假令每见物类,即发救度之心,不识此心仅能毕我志愿乎?抑或仍有益于彼乎?】
问:微小旁生的种类很多,如果见一类旁生,就发一个救度的心,不晓得这样发心,只是做完了一次善心发愿,还是也能实际利益到它?
这是问到了发愿的作用:单单发起救度众生的心,是只能圆满自己的善愿,还是也能实际利益到对方?
【答:当观发心之诚否,苟能竭我之诚,无不有益于彼。观世尊往劫为忍辱仙人,目连往劫为樵夫事,便知发心之有益。】
答:这要看你发心诚不诚。如果能竭尽诚心,没有不利益到对方的。看看世尊往昔做忍辱仙人和目犍连前世做樵夫的事,就知道发心确实是有利益的。
【释迦如来,于无量劫前,为忍辱仙人,在山中修道,遇国王出猎,逐一走兽,问道人:“兽今何往?”】
释迦佛在无量劫前曾做忍辱仙人,在山里修道。有一次,遇到国王出外打猎,追赶一只野兽。国王问道人:“那只野兽往哪里去了?”
【此时若实告之,则害兽;不实告,又妄语。沉吟未对,国王怒,斫去一臂。】
这时如果如实回答,会害到野兽;如果不如实回答,又是妄语,所以道人沉默不答。国王发怒,砍去他一只手臂。
【又问之,亦沉吟不对,又斫去一臂,道人乃发愿云:“我成佛后,当先度此人,勿使世人效彼为恶。”后首度比丘憍陈如,即当时国王也。】
再问他,还是沉默不答,国王又砍去他另一只手臂。道人就发愿说:我成佛后,要首先度这个人,不让世人效仿他造恶。后来成佛时首先度的比丘憍陈如,就是这位国王的转世。
下面讲另一则例子:
【佛世有一城人难化。佛言:“此辈人与目连有缘。”因遣之往,其人果皆向化,问佛因缘。】
佛在世时,有一个城市的人难以度化。佛说:“这些人跟目键连有缘。”就派目键连去度,果然都乐于接受教化。有人问佛其中的因缘?
【佛言:“目连往劫,曾为樵夫,惊起无数乱蜂,目连戒之曰:‘汝等皆有佛性,他时我若成道,当来度汝。’今此城人,乃当日聚蜂也,因其曾发一念,故与有缘。”】
佛说:久远劫前,目键连是一名樵夫,在山上打柴,惊起了无数黄蜂。目键连就说:“你们都是有佛性的,我将来如果成道,一定会来度你们。”当时发了这么一个善愿,就彼此结上善缘。现在这一城的人,就是当时这群黄蜂的转世。
由以上的事例就知道,只要真诚地发善愿,就能实际利益到对方。也就是以发愿力,在现前或未来因缘成熟时就会发生作用。
我们知道发愿有真实的作用后,就应当广发善愿,结众生缘。以发愿的力量,将来自己成就时,就有很多众生得度。所以度众生要先结众生缘。
【观此,不特见一切人类,皆当劝其念佛,发救度之想,即见一切异类,亦当代其念佛,发救度之想矣。】
由此看来,不但见到一切人类应当劝他念佛,发救度的心,就连见到一切异类有情,也要代它念佛,发救度的心。
【问:念佛虽诚,然所念之数有限。假令百命而以千声佛号施之,百命自然隐沾其福。万一恒沙物命,而亦以千声佛号施之,其福转微,奈何?】
问:虽然念佛是在为众生诚心地念,但所念的佛号,数量有限。假使念一千声佛,布施给一百条生命,每条生命就得到十声佛号,自然冥冥中沾上了福。但如果这一千声佛号布施给恒河沙数生命,那每个生命所得的福就变得很微小了,怎么办?
【答:譬如一炬,百人分去,此炬如故。千人万人分之,此炬亦如故。】
答:比如一个火炬放出光明,一百个人来分享,每个人都得到整个火炬的光照,火炬的光不会减少;一千人一万人来分享,每个人还是得到整个火炬的光照,火炬的光并不会减少。
这是比喻发至诚心念佛布施给众生,每个众生都能得到福德。
【问:昔有二僧,于念佛时,观想身坐大莲花内,作莲花开想合想,如是五月,皆得往生。不知念佛者,可以之为程式否?】
问:以前有两个和尚在念佛时,观想自己的身体坐在大莲花里面,观想莲花开、莲花合,这样经过五个月,都往生了。不知道念佛人能不能以此作为修行方式?
【答:可。然毕竟以念佛为主。】
答:可以。但毕竟要以念佛为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