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123456 发表于 2016-3-10 10:16:18

《汉书.天文志》,精通古文的天文爱好者,专业翻译,原创值得收藏

学习,天象预测 观天的首选资料,内容严谨科学

tsz123456 发表于 2016-3-14 15:41:33

再加两幅截图,该文也是《史记.天官书》翻译作者的系列作品之一

古德哥 发表于 2016-5-19 14:20:11

精通?太夸张了吧。
随手一翻,“填星曰中央,季,夏,土”,这个季夏怎么能断读呢。基本常识吧。

tsz123456 发表于 2016-5-19 15:38:45

古德哥 发表于 2016-5-19 14:20
精通?太夸张了吧。
随手一翻,“填星曰中央,季,夏,土”,这个季夏怎么能断读呢。基本常识吧。

填星也叫镇星,五行属土,包括中央土 和四季之土(丑辰未戌四个季节末之土);季夏:夏季之末月

mldezhen 发表于 2020-11-26 08:33:50

有心人,赞一个{:3_242:}{:3_252:}

tsz123456 发表于 2020-11-26 09:02:45

mldezhen 发表于 2020-11-26 08:33
有心人,赞一个

谢谢支持!!!!!

mldezhen 发表于 2020-11-27 09:12:35

请问,现在的角宿,其分野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谁介绍一下

tsz123456 发表于 2020-11-29 10:22:24

本帖最后由 tsz123456 于 2020-11-29 10:25 编辑

mldezhen 发表于 2020-11-27 09:12
请问,现在的角宿,其分野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谁介绍一下
角宿
刺破隆冬春来到在古老东方人的眼中,夜空中有很多类似西方星座的“星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二十八星宿,角宿为二十八星宿的开端,也是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一宿。星宿和地理位置的对应称为“分野”,角宿的分野就是山东兖州地区。每当农历二月初,入夜后角宿从东方升起,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天上有个龙犄角早春之时,入夜后东方就会升起两颗亮星,一颗亮白一颗苍黄。在这二星的带领之下,一串琐琐碎碎的小星也相继升起,仿佛一条巨龙腾跃于夜空东方,《周易》中曾经对这个现象有一系列描述:“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三,君子终日乾乾;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读起来煞是晦涩,后来金庸也根据此创立了降龙十八掌,并且让郭靖、乔峰等人借此在书中独步江湖。而这段话的来源,即是来自从冬末到夏初,苍龙七宿从地平线逐渐升起到落下的景象。换成白话,无非是:“初九时节天气寒,苍龙七宿看不见;九二慢慢露出头,田里干活看龙首;九三使劲往上爬,九四苍龙出地面;九五苍龙飞在天,不久就要低头还;七宿只有六宿在,龙头落在西南边。”这便是古代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中的角宿就是这条龙的犄角。角木蛟
要说打架我最强
每一个星宿都由一名天神来镇守。作为苍龙第一宿,角宿的天神也是个“蛟”,即类似龙的一种神兽。这个星官武功非常了得,在《西游记》的“青龙山大战犀牛怪”中,他就带着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另外三个 “木字辈”的星官,去助孙悟空一臂之力。既然是犄角,“角”这个星官必然有两颗亮星组成,其中一个就是现在位于室女座的角宿一。另一个犄角星究竟是谁,古今的说法稍有异同。按理说,早春东方升起的二星,必然是室女座的“角宿一”和牧夫座的“大角”星最为惹眼,因此远古时期人们觉得这两颗星就是苍龙的两个角。但后来人们觉得大角星距离这条龙实在太远了点,于是便选用了暗淡一些,但离角宿一不远的“角宿二”作为另一个龙角。而那个明亮的大角星也保留了“角”这个名号。今天看来这条龙就拥有了3个犄角。角宿一大角星北斗勺尖指冬夏为何二十八星宿会以角宿作为开端?在某种意义上说,角宿受到如此青睐,还要沾了北斗七星的光。上古时期,人们用各种自然风物来观察季节,北斗七星就是判定季节的星辰之一,人们把北斗斗柄的指向当成标识季节的指针,而这弯弯指针所指的亮星,便是大角和角宿一,这一连串的星构成了春季夜空中的一条大弧线。因此人们不必看北斗,只要看到大角和角宿一出现,便知作为一年之始的春季已经到来。角宿的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的“春龙节”,目的是祈求那贵如油的春雨。到了这个节日,人们便开始崩爆米花、拉龙须面、捏龙耳饺、蒸龙子饭,还要折腾着用香火赶跑蜈蚣蝎子之类看着不爽的小动物。古印度天文中的角宿只有一颗角宿一,被称为“彩画”。这大概是由于角宿出现给人们带来的春天,在蛰伏了一冬的大地之上,尽情涂抹着色彩。或因此故,再加上角宿一色泽蓝白可人、明亮耀眼,这颗星成为了印度女孩额前的一点装饰。
回复结果如满意,请您打赏

mldezhen 发表于 2020-11-30 11:42:17

非常感谢{:3_25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书.天文志》,精通古文的天文爱好者,专业翻译,原创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