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r 发表于 2016-4-10 11:30:07

【轉載】綠色生活﹕香港太落後 即棄餐具有增無減

本帖最后由 door 于 2016-4-10 11:33 编辑

【明報專訊】近日很多人在臉書分享一條短片,片中的印度人坐在鏡頭前,手拿着啡色的湯匙,突然一口咬下去,然後笑笑口說「delicious」。
這是他發明的可食用餐具,有望減少即棄餐具的數量。
印度人口逾十三億,是全球使用最多即棄餐具的地方之一,對比印度,香港地少人少,但使用即棄餐具數量卻不少。
連鎖食肆分店數量眾多,即使堂食,有連鎖快餐店,也把部分器皿改用即棄餐具。
講環保?從意識到政策,香港很落後。
最近台北又走前多一步,政府大樓的餐廳、便利店,全面禁用即棄餐具。
三藩市兩年前禁止出售膠樽水、紐約去年全市禁止使用發泡膠餐具。
講源頭減廢?從意識到政策,香港很落後。
環保餐具發明
香港源頭減廢推廣多年,以即棄餐具為例,濫用情况似乎沒有最嚴重只有更嚴重。塑膠廢料、垃圾成為全球性問題,有些地方,市民發明環保用品,減少使用膠樽和即棄餐具,但說到底,要減少這些垃圾,自備餐具和水樽更實際。
湯匙都食得?
印度人Narayan Peesapaty發明了一種由米、小麥、高粱天然食材做成的可食用餐具,用餐完後,可以把餐具一同吃下肚,還有原味、鹹味和甜味選擇。使用米和高粱也有原因,Narayan Peesapaty多年前發現印度天然井水逐漸枯竭,而需要大量水種植的稻米則生產過剩。要解決地下水枯竭的方法,便是創造抗旱作物(高粱)的市場,所以他設計的湯匙,也加入了高粱為原材料。
集資反應佳 招聘當地婦女
湯匙現於他們的網站出售,275盧比(約32港元)一百隻,此外,他們在Kickstarter進行集資預購湯匙,期望賣出300萬隻,令成本降低,以及有足夠資金投資生產可食用的筷子和叉。由於反應熱烈,他們在上月底透露,準備搬到印度更大的廠房生產,並聘用更多婦女工作,他們表示,這有助改善婦女們與女兒的生活,扭轉女孩因出身貧窮而無法上學的命運。可食用湯匙不含防腐劑、反式脂肪、乳製品,素食人士也可食用,而且餐具以公平貿易原則生產。
集資預購﹕goo.gl/FsU6br
網址:www.bakeys.com
可吃的水 Ooho!
水怎麼可能吃?飲用膠樽水當然不可以,但這個小水球可以。來自倫敦的三名學生,早前發明了一種球狀的儲水容器,100%無污染,取名為Ooho!
這顆小水球,靈感來自大自然的科學原理。大自然利用細胞膜封住液體,如雞蛋,蛋黃的薄膜既能分開蛋黃與蛋白,也使蛋黃保持圓形。仿效這種概念的「球化」烹飪技術常應用於分子料理中,如哈密瓜味的人工魚子,水球設計者稱Ooho!是進化版。他們以褐藻中萃取出的海藻酸鈉結合氯化鈣製成膠狀的雙層凝膜,包住冰塊,冰塊融化後,就成了可隨身攜帶的水球。Ooho!設計師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裏自己製作水球。想要飲用水球中的水時,要用牙齒咬出一個洞後,像吃半熟蛋般將液體吸入口中,包裝也可吃掉。
此設計於2014年獲Lexus Design Award的設計大獎,除了可減少塑膠樽使用,也有機會作為災區救援物資。
短片介紹﹕goo.gl/1z9qdg
台灣稻殼筷 沒漂白可重用
竹製的即棄筷子,品質參差,除了部分會刺手,為了賣相,更經漂白過程。台灣去年開始使用一種以稻殼製成的筷子。
輾米之後的稻殼通常會被丟掉,台灣人發明了利用稻殼磨成粉末加工,再壓成筷子形狀,經高溫殺菌後做成稻殼筷,不刺手,亦不含化學漂白成分,然而一些出售稻殼筷網站顯示筷子成分含聚丙烯(PP)。稻殼筷可重複使用,除了筷子,稻殼亦可製成叉和刀等餐具。
海藻水樽100%可降解
塑膠瓶要數百年才能分解是常識,不過很多人仍愛隨手買一瓶水解渴也不帶水樽,單單是美國,一年便消耗500億個塑膠瓶。「為什麼我們要使用幾百年才會在大自然分解的材料(膠樽水),而且只喝一次就丟掉?」為了找出能取代塑膠來做水瓶的材料,冰島一位藝術學院學生Ari Jónsson最近研發了一種「海藻水樽」,材料天然,而且100%可生物分解。
這個神奇的樽,製作材料主要是海藻製成的洋菜粉。Ari Jónsson發現,當洋菜粉加入水,便會形成啫喱般的材料,Ari Jónsson將其略為加熱,再倒入冷凍過的瓶狀模具,並浸入冰水中,直至成水瓶狀,再放入冰箱冷凍數分鐘後,便成了海藻水瓶。
當海藻瓶裝滿水時,水瓶會固定形狀,一旦水用完,便會自然分解。
即棄餐具 未必衛生安全
環保觸覺於二○○七年推動快餐店減少使用即棄餐具,九年後的今天,香港有沒有進步?項目經理何嘉寶稱:「不止快餐店,現在也多了小食店使用即棄餐具,而且有些食肆即使是堂食,也多用即棄餐具。」
食肆採用即棄餐具,普遍市民欣然接受,何嘉寶認為,「很多市民認為即棄餐具較衛生安全,其實某些餐具的原材料未必絕對安全,例如竹筷子會經漂白、一些塑膠餐具,耐熱程度不足,也有機會釋出有害物質。」
何嘉寶建議消費者光顧一間食肆,除了考慮食物質素,也應考慮有否濫用即棄餐具,「很多人覺得用即棄餐具沒問題,眼前只看到方便,但它們會存在堆填區幾百年!」最理想是自備餐具和食物盒,有需要時用便可減少浪費。
世界各地禁用情況
禁用膠袋及即棄餐具的地方不少城市已落實禁用即棄餐具和膠樽水,香港在這方面遠遠落後。
即棄餐具
韓國:早於一九九五年全面禁止餐館使用即棄竹筷子,轉用金屬筷子。
台灣:桃園的興仁夜市,自去年八月起,全面禁用竹筷子,改用鐵筷或稻殼筷。而且夜市採用污水油水分離槽,改用LED省電燈泡,盼打造成全台灣最環保的夜市。今年四月一日起,台北巿政府大樓的各機關、員工餐廳、便利店,全面禁用即棄餐具和膠樽水。外帶餐飲需自備環保餐具與環保杯,或租借環保餐具,預計八月擴展至台北市各學校。
膠袋
法國今年起禁止使用即棄膠袋,取而代之的將是可降解袋和可堆肥袋。此外,歐洲議會已通過,歐盟各成員國需要在二○二五年前,將膠袋用量大減八成。
膠樽水
三藩市:製造一公升膠樽水,需消耗三公升水,而且膠樽難以分解。三藩市於二○一四年禁止出售單次使用的膠樽水,所有超市、便利店、商店等都不可出售,但21盎士(約621毫升)或以上容量則暫不禁止。有關法例於今年擴至戶外活動如馬拉松的大型體育項目。
發泡膠
紐約:紐約每年要處理約二萬三千噸塑膠泡沫類物品或垃圾。紐約市政府於去年七月起,落實全市禁止出售或使用含聚苯乙烯成分的發泡膠餐具,包括即棄杯、碗、盤等。全美國現有近一百個城市、小鎮已實施禁止發泡膠政策,包括三藩市、西雅圖、波特蘭等。
文﹕李佩雯
圖﹕李佩雯、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編輯﹕蔡曉彤
0009.jpg--有連鎖快餐店不論堂食或外賣,凍飲沙律均用同款即棄膠杯盛載,並用機器壓印膠膜封口,看來衛生整潔的背後,帶來的塑膠垃圾量多得難以想像。

彭劉賢 发表于 2016-4-10 19:45:28

現代重環保
永續經營地球非常重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轉載】綠色生活﹕香港太落後 即棄餐具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