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云 发表于 2016-6-23 13:34:35

三王十国公--西北龙神少人识

汪氏对秦陇二十四城的统治得到蒙古贵族的认可,汪世显父子为元朝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在保卫西南、西北边境的历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足迹所至,遍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广阔地域。数十年金戈铁马,使他们一个个得以凭借战功而高官显爵,跻身于元朝统治集团的重要地位,开始了汪氏家族飞黄腾达的新时代。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城东南两公里的徐家坪东坡地,系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墓区呈三角形。从蒙古海米矢已酉(西元1249年)至明万历丙辰(西元1616年),历经十四代,计三百六十多年。据史书记载,汪氏系旺古族,金、元、明三代,累官多人,史书上有传记及列名者达三十余人。自金景定三年(西元1262年)至明弘治十二年(西元1499年),汪氏家族人死后,均葬于此地。在《重修漳县志》上也有“南山在城五里,一名汪古山,元陵右王世显墓在东麓”之记载。于元代统治者实行“薄葬”的墓葬制度,元代大型墓很少,汪氏墓群是我国保存完整且比较少有的家族元墓群,是我国最大元墓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海内之最”元墓群。

JY456 发表于 2016-6-28 00:07:13

这种案例的确少啊!

cup 发表于 2016-6-28 07:21:12


这有结作吗? 楼主可否作出详解?。。。。。

aniusg 发表于 2016-6-28 09:46:45

===========================

LSQ1972 发表于 2016-6-28 12:39:54

海内最大元墓群

 据《汪氏族谱》及有关资料记载,从西元1243年汪世显葬此开始,至明万历四十四年(西元1616年)止,在370余年内,共有墓葬120余座,葬有汪氏家族14代200余人。
  从考古发掘来看,其墓为方形墓室、圆形穹顶,汉族传统的砖木结构,多数墓室四壁有雕砖镶嵌,整体形状又呈蒙古包状,具有明显的“蒙汉一家”民族大融合特色。
  今天,游客们唯一能够见到“汪家坟元墓群”的标志,是依围墙而建的一个小门,上面写着:汪家坟元墓群,1987年8月建。站在门前,真的让人无法想象,这地底下竟埋葬着元朝功勋显赫、长期镇抚甘、陕、川、青、滇五省辽阔地域的陇右王。
  据介绍,元朝帝王的墓葬制度,在历史上是一个大改革,他们吸取了过去那种“穷天下之力以崇山坟,倾天下之财以充藏椁,尽后宫之女以殉埋葬”,以及其后“几经变乱,多遭发掘,形体暴露,甚至坟土未干,其坟墓已空”的教训,而采取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无法发现。这种墓葬制度,比起糜费巨大人力、财物营建皇陵,无疑是一大进步,而汪家坟古墓群则为考察元代墓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从墓室结构看,汪家坟元墓群与宋墓相似,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有方形、复斗顶或卷顶和盈顶式,并有竖穴土坑墓。墓室结构极为繁华,有反映墓主人和当地人民生活的画像砖,有神话故事的壁画,有刻有二十四孝图、鹤鸟、花草、天马、牡丹和飞人的砖雕。如M20墓,墓壁由刻花砖砌成,起基四平,自下而上交互垒砌。垒至1.5米左右后,顺壁砌成交错的7座回廊、楼台和仿木构门窗。门侧阍人侍立,门内刻着端坐的墓主人。楼上层雕仿木结构的斗拱、椽、檐、瓦垅。然后逐次分收。叠涩砌成攒尖顶,最高处悬铜镜。墓室置二棺,棺前置供桌,其上放盅、碟和供果等,棺左右也置供物。
  总之,元墓群所呈现的汪氏家族的显赫鼎盛历史罕见,是元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建筑技术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实证。这些文物及墓室本身,为研究元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建筑技术、房屋殿宇结构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据有关专家介绍,该处墓葬群不仅成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元代墓葬群,而且因葬仪丰厚而具有其他元墓不可望及的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

白马西风 发表于 2016-6-28 13:30:32

图片和地图的标的。有差别。不知以何为准。求确定。谢楼主。

LSQ1972 发表于 2016-6-28 16:49:02

本帖最后由 LSQ1972 于 2016-6-28 17:08 编辑

白马西风 发表于 2016-6-28 13:30
图片和地图的标的。有差别。不知以何为准。求确定。谢楼主。
几张网上图片




supermouse2099 发表于 2016-6-28 21:12:45

一塊中等面積的土地,不可能結很多穴!
例如明十三陵,早期點的是龍穴,後期點的只是勉勉強強可葬而已。
這是明朝衰敗的風水原因(當然還涉及管治等人事因素)
家族墓地的情況亦如是。

epkx5 发表于 2016-6-28 22:59:39


柏云 发表于 2016-6-30 11:03:37

epkx5 发表于 2016-6-28 22:59


说真的,这个地我也不太懂,网上看到的,资料又少,只能借助卫星图看看,各位自行研究下。我只是爱好看看地图,看大势确实很牛,貌似从遮阳山,贵清山来脉,一路开帐,势大力沉,水口关锁很远,最后开大坪。。。有经验的高手可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柏云 发表于 2016-6-30 12:34:42




柏云 发表于 2016-6-30 12:44:34

本帖最后由 柏云 于 2016-6-30 13:04 编辑

1.《陇西分县武阳志》 “陵墓”目“元陇右王墓”条曰:“城南七里,汪古山原上,南作北向,,大小二盐井,左右排如旗杆式,漳水前环北山对列,漳城在左,河塔在右,风水家每艳称之茔地宽敞,竖碑一百有八,皆王侯将相,华表文仲仅存十之二三,地方官时保护之,年终造册呈报,祭祀无少间,寓三岔。……岁贡生汪会一乃其嫡派也。”P39 可见,汪氏家族墓地的选定是严格按照中国古老的风水阴宅选址的,也窥知汪氏对风水的笃信。史料曾记“镇河塔,在城南六里窦家坪,元时所建,以镇漳河。或谓陇右王欲补风水而建。据堪舆家云其塔在县巽方,为县文笔。”P28 也可知汪氏对风水的见解之深。
2.传说汪氏微时世居盐川,先事樵耕,间或卖柴于盐场。后为乡里小吏,掌桑麻之务、网罟之利。及至汪世显起于行伍雄踞陇右,族人言称汪氏今非昔比,宜另卜新坟。卜者乃谓小井沟卧虎藏龙之地,不惟山清水秀,抑且地脉绵延;更兼面对千年长明之灯,实家运万年之兆。于是汪氏自世显以降,阖族二百余口尽葬于此。卜者所谓千年长明之灯,实乃小盐井昼夜不熄的灶火。徐家坪以东小井河东岸的小井比起水多盐足的上井、下井虽然声名无闻,但也裨益一方乡土。眼前的小井沟已经数十米宽,一径小溪蜿蜒而来,最终汇入漳河而去。据本地父老回忆,民国年间小井沟浅草平铺河清水甜,也还很窄,背一背柴还得侧身而行。小井盐少利薄,烧手为了降低成本,往往自己动手在附近割柴。长此以往,林草丰茂的小井沟渐渐植被稀少,年复一年溪流切割冲刷之下,沟越来越宽。本来高居坪上的汪家坟也深受其害,东边十米余的坟地也被山洪冲毁,昔日的神秘威严只能无奈地暴露野外;及至抢救性发掘汪家坟时,棺木和锦绣的残片在小井河畔堆积如山。好在漳县文物管理所已有专人负责看护,被誉为“海内之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今的汪家坟,除了一掊完整的坟头外,坟地已化为耕地,唯有几树桃李与萋萋芳草可以证实这曾是显赫一时的陇右王落叶归根之所,昔日的荣光似乎已很难觅得。
3.民间传说中,汪世显家族之所以能称雄陇右,完全是他们的祖先占了一块风水宝地的缘故。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姓汪的小孩放羊时睡着了,忽然听有人说这里的风水非常好。小孩醒后,就把跟着的一只白狗打死埋在此处。小孩老死后,就埋在白狗处,他的孙子就是汪世显。这就是汪世显家族起步的“白狗立祖”传说。

      以上都是网上资料



彭劉賢 发表于 2016-6-30 16:26:29

墓牆沿地勢所建
像當王的城堡一般

田元夫 发表于 2016-7-3 17:38:31


西北风水是不错的。但因为历史的过度开发,自然植被严重恶化,因此,一般地说,如果目前绿化不错的地方,都是龙脉所在。

羅v3 发表于 2016-7-3 17:50:26

从卯到午四砂水俱反背无情,为什么反倒是风水宝地。大跌眼镜。

羅v3 发表于 2016-7-3 17:58:35

莫非‘砂如美女,贵贱从夫’说得过。

柏云 发表于 2016-7-3 23:13:56

大势聚,看起来反,近看还是有情的,类似于马来西亚的李孝式祖坟。有点相同的发于外邦,汪从元,后从明。古代的大师就是有慧眼

柏云 发表于 2016-7-4 09:08:26

白马西风 发表于 2016-6-28 13:30
图片和地图的标的。有差别。不知以何为准。求确定。谢楼主。

配合后面发的图,应该可以确定了,谢谢

柏云 发表于 2016-7-4 09:18:19

cup 发表于 2016-6-28 07:21
这有结作吗? 楼主可否作出详解?。。。。。

以个人菜鸟的水平,觉得大势聚。另一个是人家前仆后继葬那里,发那么久,你说不结地不可能吧。我们看不懂,说明还要学习,谢谢

柏云 发表于 2016-7-4 09:24:56

田元夫 发表于 2016-7-3 17:38
西北风水是不错的。但因为历史的过度开发,自然植被严重恶化,因此,一般地说,如果目前绿化不错的地方, ...

估计不像南方地区结果多。但西北的真地就像玄铁剑,大巧不工,重剑无锋的感觉

田元夫 发表于 2016-7-6 17:42:56

柏云 发表于 2016-7-4 09:24
估计不像南方地区结果多。但西北的真地就像玄铁剑,大巧不工,重剑无锋的感觉

如果仁兄注意的话,就会发现,由西北兴起的领袖,都很强势,善变,不注重经济建设。这种现象从宋明到现在一直都是这样。这应该就是风水所致。

柏云 发表于 2016-7-6 23:15:18

田元夫 发表于 2016-7-6 17:42
如果仁兄注意的话,就会发现,由西北兴起的领袖,都很强势,善变,不注重经济建设。这种现象从宋明到现在 ...

这个现象没去研究。经云:“自古英雄出西北,西北龙神少人识”,前贤已说由地势决定的。另感觉西方肃杀之气,地脉脱煞未纯,易出猛将英雄。特定地势产生的人才,估计只赋予某种特殊的技能,很少每一项都厉害。如韩信善打仗,萧何善理政等。。。

地理学士 发表于 2016-7-8 09:48:31

这样的地也能三王十国公实在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完全看不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王十国公--西北龙神少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