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imn5334 于 2016-10-14 12:01 编辑
釋《穴情賦》旨,但順序似乎跳來跳去。
明‧徐試可 重編《地理天機會元》,附補《穴情賦》於《發微論》之後,
但其認為傾冗者皆遭刪去。
--------------------------------
魚尾擺開,看後倚前親之勢; 虹腰雙下,認橫扦直就之情。 莫道無頭無面,橫看其蹤; 休言是木是金,動中取穴。 順受逆受,何拘對定于天心; 旁求正求,猶在深詳于龍虎。 橫擔橫落,無龍卻葬有龍; 直向直扦,有氣須安無氣。 橫山湊脊處,曰:鬥斧; 直山扦柔處,曰:入簷。 拋鞭須認節,避刺要離根, 反手粘高骨,沖天打顖門, 仄裁如把傘,平視合提盆, 擺出情難緩,橫飛勢合翻, 匾大臨弦山,雄粗帶側尋, 扦尖休動骨,點鼻莫傷唇, 五直宜橫下,三停妙影尋, 腕籃扦鼠肉,側耳定龍心, 牛鼻防牽水,魚腮要合襟。 ----------------------------------- 明‧黃慎 輯《地理人天共寶》,收錄完整的蔡牧堂《穴情賦》 另有佚名作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