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r 发表于 2016-11-13 01:04:57

【轉載】NASA: 低估海平面上升數字達 25%


圖示為格陵蘭融冰引致的海平面改變。黑點為最佳歷史海平面紀錄,而這些紀錄低估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達 25% 。
Credit: University of Hawaii/NASA-JPL/Caltech.

全球暖化令海平面不斷上升是不爭事實。然而,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就指,我們此前可能低估了 20 世紀海平面上升的數字達 25% ,情況比我們預計的還要嚴重。
夏威夷大學的 Philip Thompson 聯同 NASA 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組成研究團隊,利用當局的衛星數據,分析各地用以量度水位記錄的驗潮儀,並評估不同地方的海平面,如何因不同自然作用出現變化,影響過去的測量結果。
Philip 指並非驗潮儀或量度方法出現問題,但由於多種原因,各地水位不會在同一時間以同樣速度上升。而事實證明,人類歷史中最高質素的海平面記錄,往往就是 20 世紀海平面比全球真實平均數字為低的地方。
研究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是「融冰指紋 (ice melt fingerprint) 」,這是地球自轉以及大量融冰引致局部重力出現偏差,造成全球海平面改變的模式。而每個冰川、冰帽或冰蓋據 NASA 的衛星數據,均有獨特融冰指紋。最令團隊意外的是,由於融冰令冰川質量減少,其重力影響也隨之減少,附近的海水就會推到更遠。當遠離冰川,增加了的海水就會引致其他地方的海平面以更高速度上升。簡而言之,融冰指紋會令附近的海平面下降,而非一直認為的上升。
在 20 世紀,全球主要的融冰集中在北半球。研究結果顯示,許多歷史海平面水位記錄,均是來自北半球的融冰指紋,導致當地海平面變化比全球平均數字為低。此外,團隊又發現,如風力或南半球融冰等影響海平面上升的因素,不大可能抵消北半球融冰指紋所帶來的偏差。
故此,團隊重新分析數據後認為, 20 世紀全海平面上升不是之前計算的少於 14 厘米,而是接近 17 厘米。 Philip 就指研究引証海水流動產生的風會令我們低估海平面上升數字,讓科學家更準確計算融冰帶來的海水上升。
來源:
NASA, Historical records may underestimate sea level rise, 19 October 2016
Science Daily, Historical records may underestimate global sea level rise, 3 October 2016
報告:
Thompson, P.R., Hamlington, B.D. & et al. (2016). Are long tide gauge records in the wrong place to measure global mean sea level ris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6. DOI: 10.1002/2016GL070552
文/a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轉載】NASA: 低估海平面上升數字達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