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蔣大鴻為姜垚插祖墳,真的沒發嗎? 楊曙鳳
幾年前,就有易友提醒我去看一篇相關蔣公為入室弟子姜垚插祖墳而不發的文章,以個人的研究經歷,認為不值一辯,故沒放在心上。前不久,又有易友成先生特意遠道找我,問及此事,我笑著答道:這事就不要問我了,信與不信全在你自己。因為我說不可能有這事,你會覺得我在為蔣公辯護,我說有這事,就會為迎合你們而有違師訓,會遭天譴的。成先生說相信此事就不會來找我,但勸我還是澄清一下。我說,自己當初學風水的目的已基本達到,你們信不信與我關係真的不大。
還是忍不住好奇,打開了網站看看,發現原來抵毀蔣公的多是一些猜測、推理和臆斷,最有力的“鐵證”就是姜垚的一個族侄在他的「讀楊筆記」中所寫的蔣公”於地理一道實未得,故為伯祖葬祖父母父母皆不發“云云。看到這個我的直感就覺得太好笑,這個都有人相信,怪不得今之習易者窮盡畢生精力,得來的全是垃圾。為給廣大蔣學愛好者釋下疑,現對這個所謂”鐵證“辨析如下:
一、作者姜詩安既稱姜公為”吾族伯祖“,說明已出五服,只是一族,按輩份姜公比他大二輩而已。如果把姜公家比做一條船,說一千道一萬姜詩安也只能算是一個能看見船或者站在船邊沿的人而已,至於船的內部結構、船的性能、船將駛向何方等核心問題,他絕對是百分百不知道的。
二、姜公只是少年在現在的柯橋區度過,在康熙年間姜公即隨父遷往現紹興南城,那麼,即便姜詩安是與姜公最親近的那一支,也不可能知道發與不發。
三、再從蔣公為姜公插祖墳以後的情况來看:
1、姜公之父姜希轍於順治辛丑(1661年)中舉,旋授工科給事中,1663年至奉天府。
2、姜公堂兄姜壇於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科中武舉 康熙九年庚戌科中武甲;
3、姜公之叔姜希輅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科中举;
4、姜公之叔姜之琦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中進士,1690年任祿豐知縣;
5、姜公長子姜山啟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科中舉,至杭州府丞;
以上是科甲,參「清史稿」「紹興府志」「山陰志」「會稽志」等。
再從發丁來看,至1698年止,姜公个人就生了七個孩子,”皆庠序有名“(毛奇齡「給事中姜定菴碑銘」);
再看財,紹興南街的證人書院即是姜希轍辦的,據相關史志記載,當時他家名流薈萃,除蔣大鴻外,其餘大多為延館私塾,黃宗羲即是其中一個,因與其它老師的觀點格格不入而只呆了幾年以後便自行離開,「南雷文案」中也可以看出些端倪。家中能辦書院和有自己的書局,能供一代鴻儒蔣大鴻衣食住行,且蔣公相中一地,出手便是二千金,如此種種,即使財路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其它工書的、善畫的、精醫的、能詩的、會武的,更是人才济济,有些著作或作品现在都被國家收藏。如果象這樣財丁貴秀皆有的家族都不算發,而要象你姜詩安一樣採取小動作吸引眾人目光以達到名人效應才算是發,那我真的只能無語了。
四、退一萬步來說,即便真的平平,那也沒什麼,郭公、楊公、蔣公之後都挺平平。或許平平才是長輩對晚輩最大的慰籍,平平才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中和之道,有了平平,就有平實、平安、平順與平和,更何況,因為有正出、庶出、遷徙、隱逸等各種情況發生,所以實際情形到底怎麼樣,局外人根本不可能全知道。據我所知,郭公之後、楊公之後、蔣公之後其實都有青史留名的,只是在封建時代,懂術數與風水不見得是件很安全的事,如果不是以之謀生,沒人願意把祖宗的這個光環往自己頭上扣,多做點考證,你便會發現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的。
五、紹興人才濟濟,有相當一部分的省份都沒出這裡那麼多人才,在自漢代至清代那麼長的時間內,寓賢僅三十餘人,有關仙道風水方面的就寥寥幾人,蔣公便是其中一個。更何況,姜公家學淵源流長,姜公祖父即是風水家,史載其“绝意仕进,徜徉山水间迨三十年”,姜公從父姜之琦亦“擅歧黃,堪輿”,姜公之父姜希轍亦為劉宗周門人。在有這樣龐大背景的家庭裡,姜希轍的同門黃宗羲都只能在這裡領束修,并且在教學中與陶氏之徒鬧不愉快姜家既沒主持“正義”也沒挽留,而蔣公後半生卻被姜公家全部包攬,可見蔣公沒有超常的才能是絕不可能的,更不用說被奉為座上賓了。姜詩安做為姜公的族人,進不了門是因為還沒有達到進這門的資格,自己應該多創造條件才是。在門外嚷嚷已有點不厚道,因蔣公著『地理辯證』已是憫天下蒼生之舉了,而如果在門外謾罵,甚至聚眾攻擊,那簡直是人品不堪,不屑正視了。
个人無意紛爭,請勿對號入座,僅為蔣學愛好者所記,正則大家釋懷,謬則權當笑餌。
楊曙鳳 丙申仲冬於梅城一陽堂
附:
一、姜詩安『讀楊筆記』相關記載
二、毛奇齡撰『給事中姜定菴碑銘』
三、『會稽縣志-選舉志-進士』
四、『紹興府志-人物志-寓賢』
五、『南雷學案-給事中姜定菴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