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网友们帮忙辨认一个字
本帖最后由 刘光宇 于 2017-1-18 18:20 编辑《催官篇》卷三 评砂篇中有两句经文,仔细辨认,发现字不一样,但有关的经文注解写成一样的,今日特发到网上,请网友帮忙辨认,或者有原版的朋友帮忙确认一定。
这两句经文一句是:
阳“枢”如笔列三台,三台齐秀催官嵬。
另一句是:
阳“枢”低伏阴枢耸,亦主食禄休疑猜。
我怀疑第一个“枢”字非“枢”字,但又不能确定是什么字。附四库全书版中截图以供比较。
第一张图片中的阳“?”,是什么字呢?第二图中肯定是“阳枢”。先谢过!
陽樞如筆列 網路打字就有啦 是卷二里。的确是“枢”。
rj-33 发表于 2017-1-18 20:50
是卷二里。的确是“枢”。
谢RJ回复。只是感觉“枢”字左边一个木,右边一个“右框”,里面三个口。第一张看不清,第二张“枢”字是明显的,也与第一张不一样。最明显的是最后一“横”有明显区别。
阳枢如笔列三台,
布依千乙 发表于 2017-1-19 00:07
阳枢如笔列三台,
谢布依千乙回复!
应该是阳枢,因为扫描版扫描时丢失了部分信息,制作时又丢失了部分信息,放大时又丢失了部分信息,所以看起来不像或无法判断。幸好我家里有一套四库术数类丛书,里面有催官篇的,下班回去帮你查下。 鸿渐于飞 发表于 2017-1-20 09:04
应该是阳枢,因为扫描版扫描时丢失了部分信息,制作时又丢失了部分信息,放大时又丢失了部分信息,所以看起 ...
谢鸿渐于飞老师!您能帮忙查原文更好!感激感恩!
自己看吧:
阳枢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杂志》。位于背正中线,当第六胸椎棘突之高点处。肝病时此穴有压痛,故常用作传染性肝炎的辅助诊断。
阳枢即枢持。为少阳皮部名。
枢持为六经皮部之一,为少阳皮部名。出《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少阳居表里之间,为三阳之“枢”,所属皮部称“枢持”或“枢特”(《针灸甲乙经》作“枢杼”)。少阳枢机不利,称为“枢折”,能产生骨节弛缓、往来寒热等症状,其病位多在身之侧。
阴枢即枢儒,为少阴皮部名。
枢儒为六经皮部之一,为少阴皮部名。出《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少阴是三阴之“枢”,阴气柔弱,所属皮部称“枢儒”(儒即柔软之意)。少阴与少阳相对,分别为“阴枢”和“阳枢”。若少阴枢折,则脉结不通,阴气盛则但欲寐,虚阳上亢则心烦不眠。 阳枢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现代《中医杂志》。位于背部正中线,第6胸椎棘突之高点,神道与灵台穴之间取穴。主治肝炎,胆囊炎,背痛,心律不齐,胸痛。为穴位诊断传染性肝炎用穴。
为了便于认字释义,正确理解经文,贴出一篇关于论述‘阳枢’与‘阴枢’的文章。
rj-33 发表于 2017-1-21 07:00
自己看吧:
啊呀,非常清晰!非常感谢rj-33老师!这样我心中更有数了。愿与您更深入的交流,共享玄空风水的乐趣!
qingkongyang 发表于 2017-1-21 10:57
为了便于认字释义,正确理解经文,贴出一篇关于论述‘阳枢’与‘阴枢’的文章。
qingkongyang老师提供精神食粮,辛苦了!谢谢!
刘光宇 发表于 2017-1-20 22:45
谢鸿渐于飞老师!您能帮忙查原文更好!感激感恩!
别抬高我,我不是老师,最多只算个术数爱好者。现把我的图片上传。 鸿渐于飞 发表于 2017-1-22 09:58
别抬高我,我不是老师,最多只算个术数爱好者。现把我的图片上传。
谢鸿渐于飞老师!
并不是抬高您,是真诚地表示敬重!毛主席当年就有“半字师”,如今向您请教一个师,您热心的帮忙,还发来图片,使人一目然,怎能不称老师?
rj-33 发表于 2017-1-21 07:00
自己看吧:
再请rj-33兄及其他众网友帮忙辨一字! 《催官篇》卷四 评水篇:正面特朝固为美,傍朝“协”吉梯云端。一节中,看影印四库全书版像是个“叶”字。如是“叶吉”又作何解呢?看你有原版催官篇,只好再麻烦您及众网友了,先谢过!
本帖最后由 rj-33 于 2017-2-21 17:09 编辑
刘光宇 发表于 2017-2-21 11:14
再请rj-33兄及其他众网友帮忙辨一字! 《催官篇》卷四 评水篇:正面特朝固为美,傍朝“协”吉梯 ...
这个是在卷二。是叶字,这个字是多音字,此处应当是读协,有和洽的意思。吉,当是吉祥。就是和洽吉祥。
rj-33 发表于 2017-2-21 17:06
这个是在卷二。是叶字,这个字是多音字,此处应当是读协,有和洽的意思。吉,当是吉祥。就是和洽吉祥。
谢谢rj-33兄回复并解释!
应该是同一个字
我非常冒昧的说,这个字极有可能是这个极字的正体字,在一个版本中见过,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但非常合理而又确切的说,因为这个极字,也有阳枢的含义,并且极字与青囊经一脉相承,更与催官篇都是传承过程中脉脉相传的产物。
我对四库全书这种任务性产物,可信度不是很高。作为资料仅仅只能参考。
古字【叶】通【協】
陽【樞】如筆列三台
全世界還在使用中國五千年的正體中文字,只剩下台灣同胞。真的要珍惜中國文化、文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