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七五集)
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七五集) 2011/9/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7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七百六十二面,我们从倒数第七行最后一句看起。这一段前面学过,它很重要,所以我们多说说。
「又《安乐集》依《法句经》曰:佛言,善知识者,能说深法,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然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是为善知识。」这一段是经文里面「遇善知识难,闻法能行,此亦为难」。求学、求道、学佛,善知识就是老师,老师是我们一生学习的关键人物,他会影响我们一生,影响一辈子。所以古时候求老师是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他们一生最大的一桩事情。古代中国的家庭是大家庭,子弟很多,有几十个人,所以家学就格外的重要。谁来主持教育下一代?大概都是祖父或者是曾祖父,他们到处去寻求善知识,找老师。老师第一个要有德行,第二个有学问,第三个还懂得教学的方法,这是好老师。聘请老师的礼节非常隆重,所以老师为了感谢学生家长知遇之恩,他会尽心尽力的来教学。经典里面所讲的老师,那真正是最高级的老师。
这个地方讲,因为这个善知识能说深法,于空、无相、无愿,这是大小乘里面所说的大三空三昧,能证得大三空三昧的人,这不是平常人,这是圣人!能请到这个人来做老师,这是古时候家长们心目当中唯一希望的,能够求到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他们的心量是诸法平等,诸法平等是菩萨,凡夫做不到!换句话说,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才能到这个境界,这个人他的功夫在阿罗汉、在辟支佛之上,真的不是普通人。「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这个就更高了,这个四句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人。谁是这样的人?释迦牟尼是这样的人。这种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了,这是大乘教里的真善知识。这样的老师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在我们中国人讲大圣人,尧舜禹汤他们能够当得起。心地清净平等,大公无私,真正能做到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他真能做到。作之君,是国家领导人;作之亲,民之父母,他能够领导这一国的人民走向幸福美满的大道,作之亲,他要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向上提升。祖宗的教诲日新又新,佛法里面所教导的勇猛精进,不断的在求进步。还得作之师,要好好的教导人民,把人民的道德水平提高,素质提升,从凡夫提升到君子,从君子提升到贤人,由贤人提升到圣人,这是古时候理想的教育,理想的老师。所以家长,父母年轻,经验不够,所以这种责任都是祖父母、曾祖父母他们去寻求老师,来教导下一代。
「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毕竟空是自性,我们净宗讲的常寂光,这就是他亲证的境界,这是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佛菩萨大慈大悲,众生有感,他一定有应。我们家的老人要求一个好老师,那种真诚心为家庭、为国家、为族群,为天下人类谋幸福,佛菩萨就有感应。我们心中真的在求,佛菩萨就应化出现在世间,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当然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切法,像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为我们建立三乘佛法,声闻、缘觉、菩萨;给我们建立五乘佛法,五乘是人、天,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做人学起。人要学什么?人要学道德仁义礼。这些东西不是理想,在我们中国五千年文化里头都实现过。三皇五帝,三皇以道治天下,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他自己能够契入这个境界,在中国传统里面讲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入这个境界。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入佛的境界。佛菩萨再来,可不可能?可能。佛菩萨无尽的慈悲,应以老师的身分出现,他就以老师身分示现在世间,给一般学校,那个时候的学校是私塾,给私塾老师做个好榜样,菩萨老师。
三皇时代人心纯朴,用现在的话来说,老实、听话、真干,所以居上位的人(领导人)无为而治。到五帝就差一等,五帝时候,我们讲物质生活改善很多,人民心就不清净了,没有上古那么清净,上古是大同之治。五帝时候还不错,虽比不上上古,也算是大同,尧舜禹汤,这是五帝时候,以德治天下。德是道的外显,显示在外面,一切精神物质现象,五种能量,这都是自然的。这五种能量就是仁义礼智信,依伦理、四维八德、因果感应教化众生。道德遍宇宙,现在讲太空、讲万物,它无所不在,佛法里面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道,因为人心浮动,道不能行了,则用德,五帝时候用德,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用这个治天下。差不多一千多年,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大同小康,出现过大同之治,历史上记载尧舜的时代;小康之治,这是讲的三代,夏商周这三代。
大同跟小康差别在哪里?大同是没有私心,我们这经上所说的,诸法平等,究竟如如。国家领导人是选出来的,不是人民选举,帝王选举,帝王没有私心,在全国选最有德行的人、最有学问的人、最爱护人民的人,选他出来接班。尧选舜,舜选禹,大同之治,没有私心。对于这个人观察至少是二、三十年,这人真是个好人。尧选舜,差不多观察三十多年,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九个儿子跟他做朋友,观察他,他的德行是不是真的,是不是表里一如。儿女向尧王报告真实不虚,然后才把位子让给他。舜选禹都是这个样子。禹也了不起,禹年岁大了,传位找贤人,儿子贤慧,人民喜欢,大家推选王启,是夏禹的儿子,所以他的位子传给儿子。以后世世代代都是变成家天下了,禹之前天下为公,禹开始传儿子、传孙子,这样一代传下来。这个历史差不多三千年。但是在夏商周这个三代,德,德教,推行得非常成功,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小康之治。
这是说明中国古人重视教育,重视老师,就是善知识,求好老师教下一代,用的是道德,仁义礼智信。用它来修身,用它来齐家,用它来治国,用它来实行天下公平,这个平天下就是天下得到公平的意思。所以这是圣贤的政治,圣贤的教化。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政权丧失不可怕,中国在历代两次丧失政权,元朝的时候,蒙古人统治中国;第二次是清朝,满清人统治中国,但是文化存在,文化没有失掉。所以蒙古跟满清都被中国文化同化,变成一家人,从前是异族,以后变成一家人,汉满蒙回藏变成一家人。所以教育是文化的生机,讲到师道了,不教可不行。
所以老祖宗三千年之前,我们相信可以能够推到四千年,四千五百年,黄帝。我们相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绝不是在三王之后提出来的,我们相信这两句话是在上古时代祖宗提出来的。中国人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一个族群,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经验、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效果,世代相传,「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把它引申,创业齐家,现在这个企业规模很大,大企业员工几万人,创业齐家,教学为先;安身立命,教学为先;稳定和谐,教学为先;礼义之邦,教学为先;国丰民安,教学为先;长治久安,教学为先。我们看佛经上,看到极乐世界诸佛剎土,诸佛报土,教学为先,极乐世界也是教学为先。我们今天要求太平盛世,不是教学为先做不到!教学成败关键在老师,老师是善知识,你说这个多重要。只要着重教学,着重教育,没有一个事业不成功。如果是疏忽了教育,肯定出乱子,福报再大,他享受不久。在历史上我们能看到,这不重视教育怎么行?所以这段经,我想想我们还是要多讲讲,多在这个上面来讨论、来研究。
所以建立,你看住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这是什么?大公无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证得,大乘经教里常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他们契入这个境界,示现在世间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用什么手段?用教学为先。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来的,你对于宇宙人生真相不知道,迷而不觉,所以他就生烦恼,他就造业、就受报,苦从这么来的。解决苦之道呢?就是教育,帮助他觉悟,帮助他明了宇宙人生真相。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他教了什么?这个大概总在三十多年前,有一个同学,好像也是过年时候,那个时候我住景美华藏图书馆,他夫妻两个都非常有成就、非常优秀,他在辅仁大学教书,是教授。告诉我,他在学校利用课外的活动,找到一批学佛的学生,给他们开一门功课,《普贤菩萨行愿品》。好!开这个课很难得。我也很有兴致,我就问他一个问题,我说我就问你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他讲些什么?你用一句话回答给我,不要啰嗦,一句话答复我,四十九年讲的是些什么?他想了差不多五分钟,说不出来,因为说一句话,不能多,他想不出来。最后他请教我,他说哪一句话?我说大乘经里头,《般若经》上说的一句话,「诸法实相」,你同不同意?他一想就点头了。诸法实相,宇宙一切法的真相,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就是讲这个东西。我们把事实真相了解,这就叫开悟,这就叫成佛。成佛不是成神、成仙,不是!成佛是你真正把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佛陀,这是佛教里最高的学位,你就拿到,好像博士学位,你就拿到了。所以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就是把宇宙人生真相教给你。今天这个世界也在追求这个目标,哲学追求这个目标,科学也追求这个目标,搞了这个几百年,都没有找到。宇宙人生真相是什么?他说不出来。说了很多,不能解决问题。释迦牟尼佛就说这一句,就把问题给我们解决,真正不可思议,然后我们了解佛教是什么。
今天社会问题出来了,地球问题也出来了,灾难这么频繁,你要问什么原因?给诸位说,我们把教学疏忽了,古圣先贤的教学没有了,把中国传统,这个文化传统,曲解了、误会了,认为那是古代的,跟不上时代了,应当要淘汰掉,不要了。佛法是迷信,是宗教、是迷信,也应该把它取消,不要了。而不知道佛法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是诸法平等,究竟如如,人家都到这个境界,人家心地清净平等,大彻大悟,所建立的这些法,与性德完全相应。你看中国老祖宗讲的五伦,五伦是什么?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讲这个。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君臣关系、长幼关系、朋友关系,讲得多好!现在这五种关系都没有了,都破裂了,所以社会乱了,家不家、国不国,人民可苦了,可可怜了。中国从上古到满清,社会都能够维持和谐、安稳、安定。现在乱世,整个社会混乱,传统的教育丢掉了,佛法的教育丢掉了。我们很有幸看到近代二十年,这世界上有许多量子物理学家,他们最近发现,意念有非常大的能量,能够改变物质。这个信息我们听到很欢喜,为什么?跟佛经上讲的一样,跟中国传统儒释道讲的一样,他们能用科学来证明。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儒释道它不是宗教,它是什么?肯定会被这些人认定,肯定儒释道三家是高等哲学、是高等科学,它会从宗教里脱胎换骨,摇身一变变成全世界最高的科学与哲学。能够帮助社会恢复安定和平,能够化解地球上这些灾难。用什么方法?还是教学为先。老祖宗的智慧不得了,没有人能赶上,我们对老祖宗要有坚定的信心。老祖宗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有坚定的信仰,肯定他们的教诲是至善,是大圆满。
求善知识,下面《法句经》里面有一些比喻,比喻得好。「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佛法里常说,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父母养育之恩,这个恩德跟佛是平等的。净业三福是大乘佛法菩萨修行成佛最高指导原则,第一句话就是「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可以说孝亲尊师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成就的根本。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世出世间法都不会成就,这是大根大本。你看此地也是头一句用这个比喻,善知识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法身慧命,菩提身就是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师。身命得自于父母,慧命得自于老师,老师的恩德跟父母是平等的,怎么可以不敬老师?现在圣教推行最大的麻烦,就是学生不信老师,这是最大的麻烦,再好的老师教,他不能接受。他为什么不敬老师?他不敬父母,他不孝父母,所以一切灾难的根、根源在这个地方。我们今天这个灾难是受老天惩罚,天谴,什么罪过?不孝、不敬,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你就要受老天惩罚。
在古时候,如果不孝父母,这个人就是死罪。我知道在民国初年,刑法还有这一条,我那个时候小,我有这个印象,听大人讲的,叫亲权处分,有这条法律。亲权是你的父母,父母要是告到衙门去了,「我这个儿子不孝,你们把他处死。」立刻执行,没有辩护的。为什么?你的父母,哪个父母不爱护儿女?父母不要你,你没有资格做人了。有这么一条法律。这个法律什么时候废除的?民国二十几年,应该就是中日战争的那个前后,我还记得,这条法律没有了。那条法律是对的,不会错!所以现在的法律跟古时候比一比,好像古时候法律太苛刻一点,不苛刻,古时候法律非常有道理,顺应天道。我们现在讲求人权,父母也不可以侵犯儿女的人权,换句话就是父母不能管,不能管儿女;老师不可以侵犯学生的人权,老师也不能管学生,这个问题严重了。人权带给我们的灾难,天灾人祸,怎么来的大家不知道,人权带给我们的天灾人祸,这有得受了。
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实在是太好,尤其是周公定的这部法典叫《周礼》。《周礼》是什么?用现在的话说,周朝的宪法,治国的大典。这部书我有,书架上放在那里,从来没看过。我的老师倒是叮咛了几遍,方东美先生,他希望我把这个书多看几遍,他说你就知道,全世界的法典没有能够跟它相比的。他说如果周家后代子子孙孙都奉行这一部法典,依教奉行,不折不扣,他说现在还是周朝。就这么好!这是方老师告诉我的。我对政治没兴趣,所以他介绍这个我没看,他介绍佛法我都天天喜欢读。佛法是他老人家介绍的,不是他介绍的,我不会走向佛门来。因为从小以为佛教是迷信、是宗教,不愿意接触。老师是正式课程当中教我的,他跟我讲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从这里入门的,才知道佛门经典是大学问,经典好!这个路走的,你看让我这一生,确实是他老人家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这六十年过得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谢老师,要没有老师指导,我怎么会有这么幸福,怎么会有这么快乐!可能老早都不在人间了。老师这条路子指得正确,我们走对了。所以善知识是老师,老师跟父母一样,养育我们法身慧命。
「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这一个人在五官上,眼睛最重要,没有眼睛什么都看不见。「能见一切善恶道故」,你有智慧,你才真正看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祖宗、圣贤、佛菩萨虽然常常说,我们也能够说得出来,与性德相应的是善,与性德相悖的是恶。性德是什么?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要知道,说这个话的时候,佛教没到中国来,「人性本善」,这是老祖宗说的、圣人说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的善是第二义了,这是第一义,这个善是赞美的意思,也就是人性好极了,圆满极了,一丝毫缺点都找不到。佛教人,我们学习终极的目标是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的这句话跟我们中国老祖宗讲本性本善是一个意思,说法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中国老祖宗教人,人人都能成圣人,佛法是人人都能作佛。我们学佛的目的何在?成佛,不是干别的,学佛就是成佛去也。我们中国老祖宗,成圣成贤,圣贤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学位,最高的学位圣人,第二个学位贤人,第三个学位君子,三个学位。佛教里面也是三个学位,最高的学位佛陀,第二个学位菩萨,第三个学位阿罗汉,学位的名称。人人可以成佛,应该成佛,也就是你受教育,应该拿到最高的学位,是这么个意思,这个不能不知道。
所以善知识好比眼目,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违背性德的那就是恶,这是善恶的恶,第二义了。第一义里面,我们老祖宗告诉我们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善;佛门里面讲的十善,五戒、三皈、十善。反过来十恶,十恶是恶,杀、盗、淫、妄,妄里面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这是恶。你得认识,这个东西不是好事情,绝对带给你灾难。你要是干杀盗淫妄,你要是干贪瞋痴慢,你决定是有难,要遭难。你能够反过来,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不恶口,说话粗鲁;不贪、不瞋、不痴,你决定带来利益。第一个利益,身心健康,你自在快乐,带给你家庭一定是幸福美满,带给社会安定和平,带给国家长治久安,带给天下的是太平、和谐,你得要认识。
那我们现在认不认识?我们会讲,我们都懂得,没做到,什么原因?你不是真的认识,道听涂说,你要是真认识的话,你就会真干。所以是不是真的认识,就是看你做到多少成,你做到一成,你是一分认识;你做到十成,你有十分认识。你认识程度的浅深,是你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他真做到了,认识哪有不干的道理!这个标准是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他老人家告诉我大乘佛法知难行易,知难行易是哲学的名词。譬如十善、五戒、三皈,你懂得是真难,你要真正懂得,你就做到了,没有做不到的。真正了解十善带给我们有真实利益、真实智慧,他怎么会不干?哪有这种道理!带给我们现实的、现前的,我常说,身心健康。世间人所求的智慧、福德、健康长寿,它统统可以给你带来,带给你家庭幸福美满,这是很现实的事情,你什么灾难都遇不到。你出入有善神、有吉神保佑你,你不会遭难。你居住的地方风调雨顺,所谓五谷丰登,没有自然灾害,也不会有盗匪来劫夺,不会的。为什么?仁义道德的感化,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所以我们要相信,你有能力辨别是非、辨别善恶,你懂得取舍,这是善知识的教导。
下面说,「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这是比喻,「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这是讲佛法。佛门里面的善知识,诸佛菩萨,他能够帮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生死苦海就是六道轮回。真能,一点都不假,特别是这部经。「善知识者,是汝絙绳」,絙绳,古时候拴印纽的丝带,这个东西很轻,也很好看,这个拉的力量很大、很坚固,「能挽汝等出生死故」。现在我们在长江黄河看不见了,从前帆船,没有轮船的时候,抗战时期,长江我走过,两岸有拉纤的,那个纤绳是竹子编的,这个意思跟那个一样,它能够拉你出生死苦海。不过絙绳是丝织的,又柔软、又美,它能够带你出生死故。由此可知,老师多重要,此地说的善知识,老师!你要遇不到好老师,你就不会成就。所以从前这个好老师,谁认识好老师,真的是有德行、有学问,父亲还不行,还差一点,祖父、曾祖父,他们年岁大,经验丰富,他们能够找到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请他来,到我们家学来教书。
请老师来的时候,礼节很隆重。家长带着学生,通常是父母,但是老师,祖父或者曾祖父他聘请的,老师进学,他是家里的家长、主人,亲自接待。接待要行礼,什么礼?大礼,三跪九叩首,对老师。家长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这是什么?我把我家的后代子孙都付托给你了,请你要认真管教。所以这些儿孙,跟他学习的这些学生,能不听话吗?不敢!你看到父亲对他三跪九叩首,祖父对他三跪九叩首,这还得了吗?老师要不认真教学生,怎么对得起家长,家长这样隆重的礼节来接待,你能不认真吗?所以我们看到古礼的时候,看到这一节就知道,中国五千年立国的精神,五千年来长治久安的道理,找到了。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都喜欢做官,做官也是个行业,三百六十行,喜欢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为什么喜欢?这个行业很清高,待遇也不错,工作很少,没有事情办。所以你看古代的官员常常带着朋友、带着酒菜,都到野外去游玩,写文章、作诗、填词,为什么?他没有工作,没有案子办。为什么?社会安定,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没案子。所以做官是最轻松的、最快乐的,一个月有二、三个案件就很多了。所以都选择这个行业,把书念好、道德学好,去参加考试。你看看《四库全书》集部,一半以上都是这些人写的文章,写的诗词,他有闲情逸致,每天游山玩水,跟老百姓坐起来聊聊天,了解老百姓的心情,帮助他怎么样改善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疾苦。哪像现在!现在三百六十行,最辛苦是做官的。
陆克文,澳洲,就任澳洲总理,邀请我去访问。我到他办公厅里面去看看,他端着浓咖啡招待我,告诉我一天至少要喝五杯,我说怎么了?提精神。我就跟他开玩笑,我说现在这个社会,干你这一行的人最辛苦,干我这一行的人最快乐,我们是好朋友。他说确实是如此。所以现在我们决定不选这个行业,为什么?太累了、太操心了,而且事情未必能做好。我在跟章嘉大师那个时候,大师就跟我讲了好几次,你可别去做官。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去做官,一定是个清官、好官,你的部下都出了问题,你怎么办?我这一想,真的害怕,部下出了问题,你要负责任,你用人不当,那就是罪孽。我说那怎么办?我这个行业是老师指定的,他教我,你一个人在台湾,没有任何牵挂。我说是的。出家,学释迦牟尼佛。我这条路是他指点的。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
他老人家指定我看的书,第一本书,那时候刚刚跟佛教接触,也很难得,我认识第一个出家人就是他,特别有缘分,他对我非常好,每个礼拜至少给我一个小时,我们一个星期见一次面,我佛学的基础是他老人家奠定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到台中去学经教也不行,这个基础非常重要。第一本书教我看《释迦谱》、《释迦方志》,那个时候没这个书,《大藏经》里头有,到寺庙里面去抄经,《大藏经》是不能借出来的,好在它分量不多。这一看晓得,释迦牟尼佛不是宗教,他是教育,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样的身分?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我们现在一定是这样看法,社会教育家。他一生的行持,就是行谊,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老人家一生教学,为什么叫多元文化?他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只要你来学,他都肯教,又不收学费,所以是一个义务的教育工作者。他生活很简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财产三衣一钵,什么都没有,一生没有建道场。建道场很辛苦,要去经营,没有道场多自在,游化在人间,居无定所,天天换地方,多潇洒,多自在!我读了这个书,我感谢老师,我认识了释迦牟尼佛,这个生活很好,我很喜欢,这一生学释迦牟尼佛。
我也是六十年游化在人间,哪里有缘哪里去,也走遍了全世界,跟大家结法缘。现在遇到些灾难,这都是缘分,我们相信佛菩萨安排的,安排我到澳洲,在澳洲跟学校结了缘,跟三所大学,布里斯本的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图文巴的南昆士兰大学,跟他们结上缘了。代表学校去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我参加了十几次,对这个世界一般状况有一点了解了。今天社会出了问题,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把圣贤教育丢了,所有问题的根就是教育出了问题,今天能把教育问题解决,社会就安定,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个教育要传统教育,现在教育不行,解决不了问题,它制造问题,它不是解决问题,制造问题。所以我们要回去找老祖宗,中国古谚语有一句话,我们遇到困难、遇到麻烦、遇到灾难了,怎么办,找谁?找老祖宗。就像小孩,你看三、四岁的小孩,他遇到困难,他找谁?找他爸爸妈妈。我们今天遇到困难,找老祖宗就对了。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的方法,老祖宗的经验,老祖宗的效果都记载在经书上,你把这个东西找来,肯定能解决。
老祖宗还有非常简单扼要的方法,帮助我们救急难,这是我们更要重视的。唐太宗搞了一套《群书治要》,救急难的。现在这个社会的灾难比那个时候不知道要重多少倍,他那套书分量就太多,我们现在救急的时候,在他那里面撷取精华。我找了一批老师,叫他们在里面去节录,节录多少?三百六十句,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一句。今年年底可以搞成功。节录出来,我要求老师给我注音、批注,翻成白话文,翻成外国文字,向全世界流通。《群书治要三六0》,书名字用这个,《群书治要三六0》。确实有许多国家领导人等着看这部书。这个书搞出来之后,要大量流通,印成小册子装在口袋里。我交代这些老师,不是这一次就完了,每一年做一本,做多少本?做十本,一年做一本,没有相同的。在这里是第一册,然后第二册,一共十册圆满,我用这个方法来带动大家学习《群书治要》,这个对于社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佛经,我们就专门用这一部,黄念祖老居士的批注,经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本,批注是黄念祖老居士会集本。他这个批注是会集的,这个里面用的材料,经典,佛教的经典八十三种,古来祖师大德的注疏一百零一种,日本跟韩国净土宗祖师的注疏九种,总共是一百九十三种。你看我们今天念的这一段是《法句经》的,这是经典里面选择出来的,来批注的。批注什么?批注善知识,什么叫善知识,善知识对我们有什么关系。这经上讲得好!你看批注善知识的是《安乐集》、《法句经》、《法华经妙庄严王品》,下面《圆觉经》,还再讲《圆觉经大疏》,这里面都讲到善知识的,会集在一起。所以读这一本书,你就读了八十三部经典,一百零一种祖师的开示,还有九种是外国祖师大德对这个经典的解释。它是集注,批注的集大成,这太好了!我愈看愈欢喜,不能不讲。
我跟黄念老志同道合,当年在一起的时候,在国内只有他讲这部经,在海外也只有我一个讲这部经,我们两个碰到了,无量的欢喜,没有人讲,就两个人讲。他注这部书,年岁大了,身体不好,吃过太多的苦头,身体不好,带着病,一身病,把这个著作完成。我到北京,到他家里去看他,这边还有照片,在他家里面看到他那个小房间里头堆的这些参考书,我非常惊讶!我问他,你从哪里找得来的?那个时候我想送他一套《大藏经》,他说我没地方放,我看了确实是没地方放。但是这些参考数据,就刚才讲的八十三部经典,一百零一种祖师大德的注疏,这相当大的分量,不容易找到!我说这是三宝加持,祖宗之德,在那个环境里能找到这么多的数据。
而且非常难得,他把这么多的资料,有关于解释这部经典一字一句的他都抄下来,都抄在一起,六年时间完成的。三年完成初稿,六年写成这个定本。我很感动,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要不讲,辜负他老人家晚年的一番心血。我讲这个批注,报答知遇之恩,我们真正是志同道合。我们肯定会集本是《无量寿经》最完备的一个本子,我来讲这个批注,详详细细讲,肯定黄念祖老居士用的这些材料真实不虚。那讲一遍,大概要一千二百个小时,这是一个大的课程,一年讲一部,一天讲四个小时,要讲三百天。愈讲愈欢喜,愈讲愈自在!人家说我累,愈讲愈轻松,不讲就累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讲经就打妄想,打妄想最累人、最伤人。所以每天我读经四个小时,讲经四个小时,快乐无比。这是方老师当年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一生没有空过、没有白过,这一生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圆满。
续-《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七五集) 2011/9/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75》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
「该经复云」,下面还是《法句经》里的话,「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话就是无上菩提,一切众生要想证得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成佛,「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这特别留意这句话,你要想成就,你不能不亲近善知识,你要请善知识教导你。没有善知识的指点,自己要想去摸索,太困难,非常容易摸到岔路上,摸到弯路上,那太容易了。所以善知识的指点太重要,没有亲近善知识,怎么可能成就?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所说的师承,你是继承哪一个老师的,没有师承,闭门造车,很少有成就。「又《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引用《法华经》上说的,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是大因缘。
我感到我很幸运,年轻的时候爱好哲学,找到方老师。那个时候我在台湾生活非常困难,读书要缴学费,我连自己生活都要靠自己,自己做一个小工,收入非常微薄,仅仅够自己糊口,哪有能力去读书?听说台湾有这位大德,是当代的哲学家,台湾大学的教授,我是毛遂自荐,写一封信给他,我自己写了一篇文章附在信里头寄给他看,目的希望能到学校旁听他的课程。一个星期之后,老师真的回信给我,约我到他家里去见面。星期天我就去了,去的时候问我学历。我说我初中毕业,高中念了半年。他说你有没有骗我?我说我想亲近老师,跟老师学习,我不敢骗老师。他说你写的信,写的文章,我们台湾大学的学生写不出来。我说这一点,我虽然抗战时期失学三、四年,但是我喜欢读书,书本没有丢掉,喜欢读书。
我写给他的信,毛笔工楷,端端正正,这是什么?表示自己的敬意,尊师重道。如果我要像现在人写的这种信很潦草,老师就丢到字纸篓去,就不理会你了。可见得在那个时候,像我这样虔诚的这么一个人的话,不太容易遇到,所以约我见面。我把我的目的向老师报告,老师就告诉我(这是六十年前的事情),他说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他说你要到学校去旁听,你会大失所望。这几句话对我来说是凉水浇头,希望没有了。所以当时的表情一定是很沮丧、很难过。老师停了五、六分钟,我们都在沉默当中,最后老师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这是我求之不得,为什么?不耽误我工作的时间,每个星期天两个小时,上课在他家里,在他小客厅,小圆桌上,我们就是一对一的上课,我是这样学出来的。
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从西方哲学讲到中国,最后讲到印度,印度最后讲到佛经哲学,最后的一个单元。把我对于佛教那种误会完全扫除,原先我们以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而且什么?多神教,多神教在宗教里头是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什么神都拜的话,这是低级宗教。你看这个观念错了,错到哪里去了!所以老师那时候说,你不知道,你太年轻,你不认识。这个单元学完之后,我们对佛教的概念完全刷新了,知道这个里头是大学问。他给我介绍,「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这样介绍给我,「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后面还说了一句,「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话很中听,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那我得试试看,我从这里入门的。
以后我出家了,我去看老师,老师一看到我,「你真干了?」我说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怎么可以不干!我出家,实在讲没有一个人是赞成的。我的长官不赞成,我还有好多老师,抗战时期的老师,他在台湾看到我,不赞成,同学、同事都不赞成。他说你怎么迷了?说我迷了,学佛学迷了,怎么把工作辞掉,去做和尚去了,迷了,这人可惜了,迷了。可是二、三十年之后,我们碰到之后,都竖起大拇指,你的路走对了。二、三十年,他们都退休了,退休之后没事情干了,看到我在全世界到处弘法,也看到我的光盘,那个时候是录音带、录像带,早期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光盘,看到的时候都欢喜,你的路子走对了。
我的路章嘉大师指导的,方教授启蒙的,章嘉大师给我扎根的,在李老师手上完成的,我跟李老师学经教十年,跟章嘉大师三年。这个十三年专攻,等于读专科学校一样。所以善知识是大因缘,没有这三个老师,缺少一个,我都不能成就。所以我这一生永远感谢三个老师,我的教室都挂上老师的照片,我面对着他,我在这里做报告,他在那里听。念念不忘老师教育之恩,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这是把孝亲尊师做出来。不忘国家的恩典,我们这个小佛堂供奉着国家领袖长生牌位。佛教导我们,「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要帮助这三途苦难众生,给他立超度的牌位。用什么超度?讲经就是超度他,教学就是超度他,没有任何其它的仪式,观想当中,大家统统到这个地方来一起学习,我们想成就,也希望帮助大家统统成就。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欲证菩提,当求善友。求友之道」,这句话说得好,我们要想学佛,学佛为什么?方老师这句话,大家都会爱听,为什么学佛?我要求得这一生最高的享受,这个话不会有人反对。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被这一句话,被老师吸引住了,其它的话都不中听,这句话太中听,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我一定要干。我对老师有信心,你看老师教我,我在那个困境,每一个星期两个小时,不收学费。我对老师任何供养都没有,他那么样热心教导,不让我去旁听,我要去旁听,他没事,特别单独教我。为什么?就是那一点诚敬的心,这从小父母教的。孝亲尊师,就那一点点,感动老师,三个老师都是这样的。章嘉大师,认识他之后,每一个星期也是两个小时,一个星期见一次面。章嘉大师圆寂了,我把工作辞掉,专攻这套学问,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师,我跟他十年。就是这一点真诚的心,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点怀疑都没有,因为我相信老师不欺骗我。我跟章嘉大师三年,也没有一分钱供养,那个时候没有能力。现在我把他的照片供在我面前,我把我修学的成绩向他报告,用这个来供养他、来报答他。
所以说,我们有方向、有目标了,一定要求善知识,要找一个好老师来指导。求友之道怎么个求法?《圆觉经》上有一句话说,「《圆觉经》所云:末世众生」,末法时期众生,那就是讲现在。「将发大心」,大心是什么?是求大乘,修菩萨道,这是发大心。我们不求阿罗汉,不求辟支佛,也不想生天,我们想求作菩萨,想出离六道轮回,想出离十法界,我们发这个心,那就要「求善知识」,要求个好老师来指导。「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这个就是善知识的条件。善知识具什么条件?正知正见,《圆觉经》上说的。什么是正知正见?下面说的,「心不住相」。这个心不住相,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放下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放下了;放下四见,《金刚经》后半部讲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统统放下了。那是什么境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前面所说的,于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建立一切法就是而生其心。
这是真善知识,这是什么人?像释迦牟尼这个人,像六祖惠能这样的人,真正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建立一切法是生心,于毕竟空中是应无所住,这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心地清净平等,一丝毫的染着都没有。这是一个好老师,我们要找这样的人。「不着声闻缘觉境界」,声闻是小乘,也很不错了,不能学他,为什么?心量不够大。小乘圣人你去求他,他教你,你不求他,他不教你。菩萨不是,菩萨你不求他,他找你来教你,所以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菩萨看到你可以教,找到你来,你不找他,他找你,慈悲!小乘不行,小乘没有这样的心量,你找他,他教你,他要不高兴的话,他也不教你,找到,他还要高兴,所谓有缘。不像菩萨,菩萨心平等,对一切众生,只要能信、能够理解,他就会找你,他就不会舍弃你。这样的心量好!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虽然教学很辛苦,领众很辛苦,但是他心清净。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十年,我看到了,李老师每天的工作量,五个人,五个人的工作量。他自己本身的职务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秘书,他的上司是孔德成先生。奉祀官府的编制是特任官,就是现在所讲正部级,他是部长的主任秘书。两个大学的教授,他每个星期还去上几堂课。自己创办的事业,台中佛教莲社。我到台中去亲近他,莲社成立十年了,多少莲友?二十万。他有名册,莲友有名册,二十万人,在那里讲经教学十年,有这么多!这些莲友每一个月要跟老师见一次面,当然不是全体,他们分班,分成四十八个班,班里面推选的代表,大概一、二百人的样子。每天要跟一个班见面,至少两个小时。老师讲开示一个小时,再回答问题一个小时,天天要干,每天下午就是接见莲友,这是自己家人,不是外人。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医,还有人请他看病,外人比较少,我们莲友、他的学生有病都找老师,不会到外面找别人,这个一定要照顾的。
他还办了一个图书馆,还办了一个老人院,办两个幼儿园,你说他有多少事情!跟他见面,一个星期之前预约,不是一个星期,时间排不出来,这样大的工作量。我认识他,他七十岁,我离开台中,他八十岁。我离开台中的时候,台中莲友多少人?五十万。我跟老师开玩笑,我说老师你要想竞选台中市长,只要你在这里说一句话就行了,你的选票就够了。所以在那个时候他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真不容易!一天到晚匆匆忙忙,还要给我们上课,我们这些学生,每个星期经学班教讲经,我们二十多个同学,学讲经的,这个一定亲自上课。还有学古文,古文是一切法的基础,所以每一个星期,星期五晚上三个小时讲古文。每一个星期三,图书馆讲经是教我们。另外的时候,还要给我们开一个班,教我们讲经,也是三个小时,他哪有时间!
再告诉诸位,他每天吃一餐饭,一餐饭吃多少?一点点。我在台中学他,不但经教跟他学,生活也跟他学,我也一天吃一餐,我在台中吃了五年,吃一餐。但是我们年轻,我们妄想多,我的一餐分量比他多,那个小馒头,他一餐两个,我要吃三个,这就比不上他。他的一天生活费用,那个时候台湾钱两块钱,我一天生活费用要三块钱,一餐饭三块钱,他两块钱就够了,一个月六十块钱,合美金一块多一点,不到两块钱。你说生活多简单!他收入也相当可观,全做布施了,做慈善事业,一分钱不留。我们看到他的时候,他没有出家,他真的是苦行僧,一天到晚,你看他笑咪咪的,欢喜,生活真的快乐,真是方东美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亲身见到的,老师给我们做了榜样。
我学成之后,我的缘在国外,不在台湾,所以经常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去走,可是回到台湾我一定看老师,老师问问我国外情形,非常欢喜。那个时候他的学生当中,在国际上弘法只有我一个人。所以老师要做出榜样,虽现尘劳,心恒清净。这个我跟老师谈过,我是吃一餐吃了八个月我才告诉他。我说老师,我现在也日中一食。「多久了?」我说八个月了。「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感触?」我说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下去,一生不求人」。生活简单,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日中一食,他告诉我,三十多岁他就开始,一生,生活非常简单,我在台中是完全学他的。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人照顾。你看他到九十五岁,生活还是自理,自己洗衣服、自己烧饭。那一餐饭大概半个小时。从生火,煮饭从生火,到吃完了,洗得干干净净,半个钟点,不浪费时间。
他是山东人,喜欢吃面食,每天吃的那个细面,一般人叫线面,我们家乡叫挂面,很容易消化,营养又好,水煮开,面放下去,让它再滚一滚,再把菜放进去,青菜、豆腐放一点进去,火熄掉,盖上,盖个十分钟全好了。锅也是它,碗也是它,所以洗就洗一个,很简单,带着把子的锅,锅带着把子的,方便,不求人,九十五岁还自理。九十五岁那一年,才有两个同学一定要照顾他老人家,才接受。不接受证明什么?证明身体健康,可以自理,走路不需要拐杖,这就是学佛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这个身体跟李老师大概差不多,身体健康状况,自理的能力,可以跟李老师看齐。所以学佛就是要真干,把学到的东西统统落实到生活,你才体会到那个快乐、那种自在。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