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一方通治诸病
在中医思维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其中整体观念又是最基本的特点,因为辨证论治可以算作整体观念在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在充斥现代医学的今天,中医医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面对最多的是内伤杂病,如何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病因病机,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把握病情病势,并以此基础选方择药,最终能否形成“一方通治诸病”的中医系统疗法,本文试举三位医家对此做出的有益探索。1、薛振生与十年一剑全息汤
十年一剑全息汤是薛振声在《十年一剑全息汤》书中介绍的方剂。全方如下:柴胡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栝楼10克、薤白10克、枳实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2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本方是以整体观为理论立方,用系统疗法调整整体功能,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治疗。全息汤是薛氏所论的“疾病的中医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他认为各种疾病的重点虽在不同的部位,但归根结底都能从整体上去把握。薛氏的整体观又有别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整体观,他是从少阳枢机、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去认识的。每一种疾病,不论症状简单或复杂,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着手治疗。少阳枢机不利是疾病整体性的关键,治疗首先要和解少阳,故选用小柴胡汤;表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风寒,选桂枝汤;上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痰凝气滞,选枳实薤白桂枝汤;中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湿困,选平胃散;下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水停,选五苓散;血分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血热、血瘀,选生地、丹皮二味。上述方药便组合成全息汤。薛氏用传统辨证论治的方法,认识到辨证论治能立竿见影,但也有它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近二十余年来,薛氏皆从整体入手认识和治疗疾病。以全息汤为主方,再根据不同情况配伍用药,药味多在25~30味之间,对于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疗效。一些患者多种疾病缠身,症状表现相当复杂,辨证有一定困难且有顾此失彼之虞,而用全息汤则可从更高处入手,病人反映良好。
2、刘绍武与协调基方
协调基方是马文辉在《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书中介绍的方剂。全方如下:柴胡15克、黄芩15克、党参30克、苏子30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协调基方体现了刘绍武协调疗法的思想。协调疗法是刘绍武“三部六病”学说诊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协调疗法适应于大热、大寒、大虚、大实六病以外的一切病证。其方剂组合有其独特之处,归纳起来,包括两个方面:协调整体的主方组合和改善局部的诸药配伍。在协调整体的主方选择上,刘氏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中的和法。从148条中得到了启示,其云:“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矣,此为半在里半在表也。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从证候看,“头汗出”证属少阳,“微恶寒”证属太阳,“手足冷”证属厥阴,“心下满”证属太阴,“大便硬”证属阳明,“脉细”证属少阴。在此六病俱在,“必有表,复有里”和“半在里半在表”的辨证模糊情况下。仲景以小柴胡汤主之,给临床上解决了一大难题,为协调疗法开了先河。刘氏引伸此义,把小柴胡汤作为协调整体的主方,一用应验。方中黄芩清少阳之热,柴胡散少阳之实,人参补少阴之虚,生姜温少阴之寒,柴胡之开,半夏之降,构成宣通表里,贯注上下的有效治疗。方中七药,清散并举,温补同用,升降相合,使其“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从而使后天之本得固,气血之源得充,正气得扶,诸病得消,实为协调妙方,又恐其久服之弊,以苏子代半夏,降而不燥,川椒易生姜,热不仿津。刘氏以此为基本方协调整体,针对不同病症加用改善局部的药物,创制了诸如调神汤、调心汤、调肝汤、调肺汤、调胃汤、调肾汤、调肠汤等在临床上反复使用、疗效卓著的验方。
3、麻瑞亭与麻瑞亭下气汤
麻瑞亭下气汤是孙洽熙在《麻瑞亭治验集》书中介绍的方剂。全方如下:粉甘草6克、法半夏9克、云茯苓9克、炒杏仁9克、炒杭芍12克、广橘红9克、制首乌20克、粉丹皮9克剂。麻氏处方源自清代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中的“下气汤”。原方“治气滞在胸肠右胁者”,变功专清降肺胃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而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麻氏处方理论源于黄元御提出的“左升右降,中气斡旋,一气周流”的理论模型,简称“一气周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体“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并认为“一气周流”学说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麻瑞亭下气汤,此方药物组成虽看似平淡无奇,然握中央而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药性功用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云茯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橘红、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杭芍药、丹皮、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水火相济),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而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
4、结语
中医辨证的基本是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阴阳为总纲,若病症的表里寒热虚实表现明显,根据其证施其法择其方用其药,则理法方药具备,病症除已。但众多的慢性病,通常表现为正邪交争趋于类平衡态,这是一些疑难杂症的共同病机。即人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病邪产生耐受,偶有因正气来复或邪气加剧导致“发病”或“复发”,单纯使用某一法,某一方可能取效一时,但不从根本上撼动正邪胶着状态,必然发生病症反复,这是很多慢性病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总之,辨证论治时必须找到其关键点,古人把它叫做“枢机”,治疗的方法叫做“和”法。前文所述三位医家的经验,他们从三个不同角度论述了人体正邪交争的“枢机”。薛氏认为人体有一个总的“枢机”,即“少阳”,他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疾病整体性的关键,治疗首先要和解少阳,故选用小柴胡汤。此外他分别对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等不同病位的最基本的病理特征进行概括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便组合成全息汤。刘氏认为《伤寒论》148条已经明确指出当六病俱在,“必有表,复有里”和“半在里半在表”等辨证模糊情况下,仲景提出小柴胡汤主之,刘氏引伸此义,把小柴胡汤作为协调整体的主方进而创制协调基方。刘氏从病性的角度分析协调基方的方义,柴胡治实,党参大枣甘草治虚,黄芩治热,川椒治寒,柴胡升散,苏子沉降,即通过调理人体虚实寒热升降达到协调正邪胶着状态的目的。麻氏的下气汤处方理论源于黄元御提出的“左升右降,中气斡旋,一气周流”的理论模型,他认为慢性病的共同病机是“一气周流”失和导致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故用其方和中调郁,恢复一气周流的状态,进而诸病皆愈。麻氏的“枢机”与前二者不同,治疗上也主要从恢复脏腑气机正常运行的角度进行调理。根据以上论述,笔者提出中医系统疗法的新理论,即根据中医整体观,慢性病症久治不愈的病机关键在于正邪胶着,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枢机,具体采用一方通治诸病的方法。以上三位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分别对中医系统疗法理论进行了阐释,他们分别从病位、病性、脏腑气机等角度对慢性病正邪胶着的病机采用不同方药论治,体现了中医系统疗法“一方通治诸病”的主张,这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提高效率,也能为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l】刘峰,刘天君.整体观念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的理论思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6,17 (6):595.Liu Feng,Liu Tianjun.Theoreticalthinking on the overall concept of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research.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2011.6,17 (6):595.【2】薛振生.十年一剑全息汤.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Xue Zhensheng.Ten years a holographicsword soup. Beijing:Chinese medicine, 2004:10【3】马文辉.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1-62.Ma Wenhui.Liu Shaowu Three parts of thesix diseases medical lecture notes. Beij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1:61-62.【4】孙洽熙.麻瑞亭治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4.Sun Qia XI. The academic experience proceedingof Ma Ruiting. Beijing:Chinese medicine, 2011:4.
中医奥秘无穷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