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國際●那些人】印度污染嚴重 「環保英雄」向塑膠宣戰
印度新德里塑膠污染問題嚴重,當局雖然致力「掃膠」,但單靠政府出招,效果始終不及「官民合作」更顯著。三名「抗塑英雄」向塑膠宣戰,身體力行為環保出一分力。40歲納蕯(Ram Nath)住在新德里亞穆納河(Yamuna River)河邊的鐵橋下,逾25年來每日早上便在污濁的河水上「撈」垃圾。納薩與數以百計執荒者每天收集河中的垃圾後,再將塑膠瓶、膠袋及廢棄電子產品分類循環再用,旨在賺取每日2至4美元(15.8至31.6港元)的微薄收入。納薩素來不以環保人士自居,但他所做的確實為對抗新德里的污染問題作出貢獻。
除了納薩外,商人巴勒漢(Amardeep Bardhan)亦是另一位抗污染的環保先鋒。他經營的公司「Prakritii」利用棕櫚樹葉製造碗、碟等餐具,賺錢之餘亦不忘為環保出力。他公司生產的碟子表面上看來如紙碟無異,但可以在7至10天內分解,而且他們只會利用掉到地上的棕櫚葉作原料,絕對不會毁壞棕櫚樹本身,名符其實是將廢物循環再造。
他直言:「我們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會損害環境,我們只是廢物利用,然後它們再變回廢物,大家都很喜歡這樣。」
巴勒漢公司大部份的產品本來外銷到歐洲及美國,但他指印度年輕人開始重視環保產品的質素,本土市場正在增長,目前公司每年賺得逾15萬美元(117萬港元)。
除了成年人外,當地學生的環保意識亦見提高,學生穆卡捷(Aditya Mukarji)看過一段有關獸醫為烏龜拔出插在鼻子上膠飲管的短片後,今年3月起開始游說一些高級餐廳停用膠飲管,改以麥稈代替,至今已令部份餐廳及酒店棄用逾50萬支膠飲管。
根據印度官員及環保人士統計,新德里及鄰近城市逾1,500萬人每天平均製造1.7萬噸垃圾。環保專家穆赫爾(Chitra Mukherjee)認為單靠政府出手「掃膠」,始終不及官民合作更有效率,故一直致力喚起大家的關注,並推動地方力量合力對抗塑膠污染問題。
美聯社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realtime/article/20180722/5827968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