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砚冰 发表于 2019-6-27 19:12:32

《杨公天盘七度半与三元九运》

《岁差与三元九运》一一杨公天盘七点五度    岁差在天文学中认为是天体自转轴指向因重力等作用,导致在空间缓慢连续的变化。因地球长期进动,引起春分点在黄道的西移现象。这种现象,是以地球为中心,观测恒星的位置相对春分点的变化为依据的。
    古代先贤认为岁差是存在的,今人研究出现分岐,有识为岁差存在,有认为根本不存在。存在者的依据是,有人在北京冬至1;ll'4"观测到北斗七星斗柄并不指北,而是顺时针旋转五十度。否定岁差存在者,认为地球自转轴始终指向北板星勾陈一偏不过一度位置。又观测英仙流星雨的现象,最早记载早西元36年公历8月12日,按地球每年50秒24的角速度西移,自公历记载至今4320年,公西移6点1度,即流星雨滞后6天。事实上证明英仙流星雨如期而至。
    岁差多少年退一度的推算,历史上记载不一。尧舜典载76年退一度,宋沈括按79年退一度。清徐圃臣定为62年。
    最厉害的当是唐杨公筠松,测定为7l年又.6月,约合72年,这和现代研究71年又8个月非常接近。
    而三元九运180年,三元大周天540年,以岁差72除之,商为7.5度,正是杨公天盘左旋之数。
    宋儒邵子一卦45度乘每度12年计540年,再乘以8个卦宫,再乘天地人3建计12960年再乘以2得2592O年,而太阳正好移动一周360度,即为一个天文大年。
    现代研究岁差50〃24计算,约26000年为太阳一周天文大年,这和宋贤康节的结论惊人相似。
    可见杨公筠松,邵康节的智慧真天人也。
    同治三年甲子在〔豫〕卦内36年,从今到2035年大运在艮管局之〔蹇〕卦。而赖公乃1101至1126年间生人,山龙大运在〔小过〕艮局。这就是赖公催官用少阴阳的原因和依据!
    现在,你敢小看先贤的算术吗??

刘光宇 发表于 2019-6-28 08:59:28

    这个文章写得好,向你致敬!
    本论坛有一个王老师,专门“论岁差”,估计他看到后会有话要说。

乙丙丁三奇 发表于 2019-6-28 22:46:26

暂看不懂

ihhao527 发表于 2019-6-30 20:27:20

现代研究岁差50〃24计算,约26000年为太阳一周天文大年。

常道吉 发表于 2019-7-1 08:01:08

赞一个{:3_252:}

伏虎 发表于 2019-7-2 09:41:58

多谢分享,

泉山道人 发表于 2019-10-20 19:56:05

赞!文章不错!

天之雨 发表于 2019-10-20 21:43:54

有深度的文章,拜读

lypsywy 发表于 2019-10-22 17:06:29

最厉害的当是唐杨公筠松,测定为7l年又.6月,约合72年,这和现代研究71年又8个月非常接近。

不知道现在的地师(和择日师)还有几个是观星的?开课也是用北京时间,也不考虑时差,等等。

天玉经人 发表于 2019-10-23 08:48:03

这个话题挺好,支持讨论。

品易阁 发表于 2019-10-23 10:21:42

这些比较高深

跃马 发表于 2019-11-28 14:22:16

谢谢分享

凤凰 发表于 2019-11-28 19:34:12

楼主的论述十分有道理!!!

slyncs 发表于 2019-12-2 12:40:40

楼主技术厉害

风水之道 发表于 2019-12-2 17:04:10

点赞楼主,天文为地理之本源

zhuchao25 发表于 2019-12-2 21:02:44

天文不太懂,

klc168 发表于 2019-12-22 17:15:44

25920{:3_242:}

scc 发表于 2020-3-23 15:00:52

好題材感謝分享

lxg423 发表于 2020-3-23 21:18:32

不敢苟同你的观点,纵观罗盘发展史,唐朝好像罗盘都没有,何来天、地、人、盘,宋朝罗盘才雏形,出没什么磁偏角之类的,何来精确?

韶美山人1 发表于 2020-3-24 22:11:27

思路好

刘德辉 发表于 2020-3-24 23:10:15


赞!文章不错!

林莽中(益东门人) 发表于 2020-9-3 22:07:29

       顶好的知识内容。

ml_scorpio 发表于 2020-9-8 11:25:52

邵康节的129600年一圈

胡子 发表于 2020-9-14 03:22:55

好文,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公天盘七度半与三元九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