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zdd 发表于 2019-10-4 08:52:20

常用中药特殊配伍精要

推荐。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19-10-6 12:36:12

本草经、汤液经、伤寒论是配伍的经典。可以先学习,不过很难学懂。金元明清及今,新发明基本望文生义,以文治医,真学少,建议多学习内难伤寒等

ddzdd 发表于 2019-10-6 13:33:46

本帖最后由 ddzdd 于 2019-10-6 13:37 编辑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19-10-6 12:36
本草经、汤液经、伤寒论是配伍的经典。可以先学习,不过很难学懂。金元明清及今,新发明基本望文生义,以文 ...
「新发明基本望文生义,以文治医,真学少。」复评:过于武断。
或可以临床实践为准,临床实践有时也不可靠。
学中医,不到五十岁,经验是不丰富的。经验有时候也要不得。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19-10-6 18:38:34

ddzdd 发表于 2019-10-6 13:33
「新发明基本望文生义,以文治医,真学少。」复评:过于武断。
或可以临床实践为准,临床实践有时也不可 ...

对中医来讲,大部分小量多剂的方与医案类经验是没用的。伤寒分疾、病、痼来治疗,而且量写明在方子里,疾,基本一剂而愈,病,痼一剂而知。这才是方法论类经验,金元明清及今有吗?倒是有李时珍勘定明一钱等于伤寒一两,而且一直以来,由于伤寒失传,好多药,如麻黄、桂枝、半夏、附子、乌头、白术、酸枣仁、甘草、芍药等等多有误制误用,算上好多辨证不遵六经的方子或者一家之言等著书立说,目之为所谓的经验,以讹传讹致中医式微者厥功至伪

ddzdd 发表于 2019-10-6 19:57:21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19-10-6 18:38
对中医来讲,大部分小量多剂的方与医案类经验是没用的。伤寒分疾、病、痼来治疗,而且量写明在方子里,疾 ...

能解决几个病,就是好中医。
还指望对每个病或药都样样精通啊。。。
运用之妙,在乎一心。每个方剂有其特定的运用条件,会者自知灵妙。不会者,恒不会。

凤凰 发表于 2019-10-6 20:04:55

常用中药特殊配伍精要---中药好学难精哦!!!

ddzdd 发表于 2019-10-7 08:43:10

凤凰 发表于 2019-10-6 20:04
常用中药特殊配伍精要---中药好学难精哦!!!

嗯!容易学,难以精通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19-10-8 09:08:39

ddzdd 发表于 2019-10-6 19:57
能解决几个病,就是好中医。
还指望对每个病或药都样样精通啊。。。
运用之妙,在乎一心。每个方剂有其 ...

人体,疾病痼,六经轮运,不是解决几个病的概念。学医,不分科的,这才可能学到入门的东西,否则,解决几个病类的医生,永远不得其门而入

ddzdd 发表于 2019-10-8 09:58:13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19-10-8 09:08
人体,疾病痼,六经轮运,不是解决几个病的概念。学医,不分科的,这才可能学到入门的东西,否则,解决几 ...

不入门,你敢开药吗?
不入门,怎么治疗几个病?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19-10-8 10:53:38

ddzdd 发表于 2019-10-8 09:58
不入门,你敢开药吗?
不入门,怎么治疗几个病?

不入门的医生遍天下,饭票很厚。真要理解我说的话,去读内经、伤寒白文

ddzdd 发表于 2019-10-8 18:49:22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19-10-8 10:53
不入门的医生遍天下,饭票很厚。真要理解我说的话,去读内经、伤寒白文


g14lass 发表于 2020-2-23 09:34:24

廣博   深奧
易学,难精    {:3_2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用中药特殊配伍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