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几种版本的坤壬乙诀来找风水真诀
对比分析几种版本的坤壬乙诀寻求风水真诀坤壬乙诀出于青囊奥语,在玄空风水中用作替卦的原则,沈氏玄空学在兼向论中说:“兼向名曰替卦,亦称变卦,蒋杜陵曰:【兼则需用坤壬乙诀】”,此诀在中州派风水三诀中,属于安星诀。并且是三诀中最为复杂,难以破译的一诀。笔者弄明白这一诀的原理花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大,不过因为有成熟的易学体系做为基础,也只不过花了几天时间而已。目前流传的坤壬乙诀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我来分别看看这些版本都有什么样的异同之处。一 几种现在流传的坤壬乙诀1 青囊奥语中的坤壬乙诀。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破军。巽辰亥,尽是武曲位。甲癸申,贪狼一路行。个人加上:子卯未 禄存位上早 3戌乾巳 文曲从头轮 4寅庚丁 左辅三星上 8酉午丑 右弼三星临 9 这个版本的口诀明显不全,只涉及了四卦12山,省略了另外的四卦12山,这个可以看做是坤壬乙诀中的第一个陷阱,易学实用的方法口诀中处处都有这样的陷阱,而其中以风水口诀中的陷阱最多,为了掩藏这些理论的依据,古人花费的心思实在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后面我们会在破译这个口诀的同时,把其中古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一一给大家点出来。 2 沈氏玄空学中的坤壬乙诀。子癸并甲申,贪狼一路行。(贪狼一)壬卯乙未坤,五位为巨门。(巨门二)乾亥辰巽巳,连戌武曲名。(武曲六)酉辛丑艮丙,天星说破军。(破军七)寅午庚丁上,右弼四星临。(右弼九)3 中州派的坤壬乙诀(替卦安星诀)替卦只用十三星。却用贪狼配甲申。用替巨门壬卯乙。丑艮丙山替破军。巽卦三山皆武曲。庚寅右弼两星临。仔细的分析中州派的坤壬乙诀,和沈氏玄空中的坤壬乙诀,就会发现这两种版本虽然说法不同,其实原则是一致的。这两种版本的区别只是沈氏玄空把不替的山标出来,而中州派把不替的省略了而已。比如说中州派口诀中的第一句,却用贪狼配甲申,沈氏玄空中相应的口诀是逢子癸甲申用一(贪狼)入中,大家知道子和癸本身就是属于坎卦的两山,而替星是贪狼,还是一白坎,所以属于不替的两山,而用替的只有甲申两山,和中州派口诀中却用贪狼配甲申的含义完全相同。其它的几句口诀也同样如此,大家可以类推一下,这里就不重复了。 这两个版本的口诀,从笔者开始接触到的时候就觉得不是很合理,因为这个口诀中作为替星的卦只有五个,分别是一白贪狼坎卦,二黑巨门坤卦,六白武曲乾卦,七赤破军兑卦,九紫右弼离卦。而其它的三个卦,三碧禄存震卦、四绿文曲巽卦、八白左辅艮卦,没有出现。易学中的原理,基本都有和谐对称的特点,前面我们也说过,“全选”是最基础的原则。象这样偏废的情况,应该是不会出现的。所以这两种版本的口诀的正确性,在一开始就在笔者的思路中打上了问号。4 秘传的坤壬乙诀(三元挨星诀)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破军。巽辰亥尽是武曲位。甲癸申贪狼一路行。丑丁酉都是右弼守。巳戍乾文曲一星联。子卯未皆为禄存地。庚午寅山山左辅轮。此诀见于陈泽泰所著《阳宅镜》,书中理气章所收藏的三元挨星诀。据说此乃明末清初蒋大鸿先生的三元挨星诀,是不轻传的挨星法。与沈氏和骆氏星法都不同的,不过争议很大。据说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多是此挨心法,自学看书的人多是用沈氏挨星,拜师门的又很多是用此挨心诀。此诀明显是对青囊奥语中坤壬乙诀的补充,从形式上来看,这个版本的口诀最完整,二十四山和八卦都整齐,同时又是每句三山对应一个卦。结构也是最合理的。所以笔者在破译坤壬乙诀的时候,就以此版本为主。 二 坤壬乙诀的特点分析。既然是此秘传的坤壬乙诀结构最为合理,包含的因素也最完整,所以就用这个口诀来破译其中的原理。那么接下来又该如何来破译呢?第一步就是找出这个口诀在形式上存在的规律性,然后根据形式上的规律来推导本质上的规律。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口诀中每一句三山所在的卦宫。 第一句中坤壬乙三山,坤山属二黑坤宫,壬山属一白坎宫,乙山属三碧震宫,三山组合所在的卦宫顺序为123,都是属于上元三运中的山。第二句中艮丙辛三山,艮山属八白艮宫,丙山属九紫离宫,辛山属七赤兑宫,三山组合所在的卦宫顺序为789,都是属于下元三运中的山。第三句中巽辰亥三山,巽山属四绿巽宫,辰山属四绿巽宫,亥山属六白乾宫,三山组合所在的卦宫顺序为446,都是属于中元三运中的山。第四句中甲癸申三山,甲山属三碧震宫,癸山属一白坎宫,申山属二黑坤宫,三山组合所在的卦宫顺序为123,都是属于上元三运中的山。第五句中丑丁酉三山,丑山属八白艮宫,丁山属九紫离宫,酉山属七赤兑宫,三山组合所在的卦宫顺序为789,都是属于下元三运中的山。第六句中巳戌乾三山,巳山属四绿巽宫,戌山属六白乾宫,乾山属六白乾宫,三山组合所在的卦宫顺序为466,都是属于中元三运中的山。第七句中子卯未三山,子山属一白坎宫,卯山属三碧震宫,未山属二黑坤宫,三山组合所在的卦宫顺序为123,都是属于上元三运中的山。第八句中庚午寅三山,庚山属七赤兑宫,午山属九紫离宫,寅山属八白艮宫,三山组合所在的卦宫顺序为789,都是属于下元三运中的山。从这里我们看出此口诀中,属于上元123组合的有三句,属于中元456组合的有二句,属于下元789组合的有三句,但是这些组合的顺序是打乱的,并没有按照上、中、下三元的顺序来排列,这就是坤壬乙诀的第二个陷阱,八句口诀的顺序是被人为打乱的。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针对这个陷阱进行复原,把属于上元123运的三句放在一起,把属于中元456的三句放在一起,把属于下元789的三句放在一起。如下: 上元三句:坤壬乙巨门从头出。甲癸申贪狼一路行。子卯未皆是禄存地。中元两句:巽辰亥尽是武曲位。巳戌乾文曲一星联。下元三句:艮丙辛位位是破军。丑丁酉都是右弼守。庚午寅山山左辅论。好了,现在看出这个口诀八句话中有什么特点了吗?或者说看出这八句话形式上存在的规律性了吗?上元三句:坤壬乙三山,分属123上元三运,而替星巨门(二黑)也是属于上元的卦宫。甲癸申三山,分属123上元三运,而替星贪狼(一白)也是属于上元的卦宫。子卯未三山,分属123上元三运,而替星禄存(三碧)也是属于上元的卦宫。中元两句:巽辰亥三山,分属456中元三运,而替星武曲(六白)也是属于中元的卦宫。巳戌乾三山,分属456中元三运,而替星文曲(四绿)也是属于中元的卦宫。下元三句:艮丙辛三山,分属789下元三运,而替星破军(七赤)也是属于下元的卦宫。丑丁酉三山,分属789下元三运,而替星右弼(九紫)也是属于下元的卦宫。庚午寅三山,分属789下元三运,而替星左辅(八白)也是属于下元的卦宫。从以上的论述我们能看出来,坤壬乙诀的最大特点是分元独立性。上元三卦,每卦三山共九山,都用上元三卦来作为替星;中元两卦,每卦两山共六山,都是用中元两卦来作为替星;下元三卦,每卦三山共九山,都是以下元三卦来作为替星的。上中下三元相对独立各成体系的进行变化。这个是和三元九运的特点吻合的,上中下三元每元包括三运,每运20年,一元共60年,正好是一个甲子轮回,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循环过程。坤壬乙诀就是表现为这种独立性。 好了,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下面我们破译的步骤,是看八句口诀中每一句三山的元龙属性。上元:第一句:坤——天,壬——地,乙——人。为天地人组合。第二句:甲——人,癸——人,申——地。为地人人组合。第三句:子——天,卯——天,未——地。为天天人组合。中元:第四句:巽——天,辰——地,亥——人。为天地人组合。四五句:巳——人,戌——地,乾——天。为天地人组合。下元:第六句:艮——天,丙——地,辛——人。为天地人组合。第七句:丑——地,丁——人,酉——天。为天地人组合。第八句:庚——地,午——天,寅——人。为天地人组合。除了上元第二句,第三句外,其它的几句口诀中,每一句三山元龙都是天地人组合而成。这样,坤壬乙诀中的第三个陷阱自然就浮出水面。还是那句话,易学体系,基本都是非常和谐对称的体系,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出现这种偶尔不协调的因素,你就要在头脑中打上一个问号,这很可能就是古人人为制造的陷阱。这里出现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其它几句都是天地人的组合,唯有上元二三两句中不是,就是古人颠倒其中的两个山的位置,而布置的陷阱。这两个山是第二句中的癸山,和第三句中的子山。正确的排列应该是这样的: 上元第二句:甲——人,子——天,申——地,口诀:甲子申贪狼一路行。第三句:癸——人,卯——天,未——地,口诀,癸卯未皆是禄存地。这样更改以后,口诀就和谐了,八句话中每句的三山都变成了天地人的组合。也许细心的朋友会问?为什么一定是子和癸的位置对换呢?甲和卯的位置对换不也一样是和谐的天地人组合吗?这个问题问的好,在没有完全破译坤壬乙诀的原理之前,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事实上笔者两种情况都做过尝试,最后确定是用子、癸对换位置,是依据下面要说的原理来确定的,朋友们只要耐心的看完就明白了。 三 破译坤壬乙诀的理论依据。上面说到的内容只是坤壬乙诀形式上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现在我们就来揭开最后的谜底,坤壬乙诀真正的理论依据。从这种形式上表现出来的规律,我们看到了分元独立、各成体系;看到每元中三运九山参杂互换,看到天地人元龙重新组合排序。玄空学中以其作为替星的原则,正是运用的这种参杂互换、重新排列组合的性质。 替星又叫替卦,也称为变卦,既然以卦来命名,说明这个原则一定是和卦有关系的,风水中用洛书来配后天八卦,虚中五不用,以八卦配八方,形成北方一白坎,西南二黑坤,东方三碧震,东南四绿巽,中宫五黄,西北六白乾,西方七赤兑,东北八白艮,南方九紫离这样的卦、数、方位的组合,而每方又分为三山,八方共三八二十四山,而卦是每卦三爻,八卦共三八二十四爻。也就是说二十四山和二十四爻是对应的关系,每个山对应八卦中的一个爻,明白了这个关系,我们就能用这个原则来破解坤壬乙诀了。 首先看上元三运,因为分元独立的特点,我们把涉及到上元三运的三句口诀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坤壬乙巨门从头出;甲子申贪狼一路行;癸卯未尽是禄存地”。这几句口诀中包含着上元中的三运九山,而运和卦是对应的,山和爻也是对应的,所以我们来把这些因素和卦象结合起来看看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上元三卦1 2 3坎卦 坤卦 震卦、、 、、 、、、 、、 、、、、 、、 、三卦九爻配三元九山。1白坎卦 2黑坤卦 3碧震卦、、壬地元 、、未地元、、甲地元、 子天元 、、坤天元、、卯天元、、癸人元 、、申人元、 乙人元这样排列,大家看出什么没有?是呀,九个位置,正好又是一个九星的排列形式,既然这样,我们就干脆把九星再加上去看看:1白坎卦 2黑坤卦 3碧震卦、、壬地元4 、、未地元9 、、甲地元2、 子天元3 、、坤天元5 、、卯天元7、、癸人元8 、、申人元1 、 乙人元6好了,世界一片清明!说到这里,坤壬乙诀的原理已经是昭然若揭了。我们来做最后的总结吧,只要把口诀和九星配合起来就是了:甲子申贪狼一路行。甲配2,子配3,申配1坤壬乙巨门从头出。坤配5,壬配4,乙配6癸卯未皆是禄存地。癸配8,卯配7,未配9也就是说坤壬乙诀中每句三山的确定,并不是什么不可解的玄机,而是按照九星飞布来确定的,甲子申是九星123所在的位置,坤壬乙是九星456所在的位置,癸卯未是九星789所在的位置。这样,原来坤壬乙诀中的第四个陷阱有出现了,每句中三山的排序的顺序也是被打乱了的。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申甲子贪狼一路行。申1,甲2,子3壬坤乙巨门从头出。壬4,坤5,乙6卯癸未皆是禄存地。卯7,癸8,未9这里同时还能看出前面说的另外一个陷阱,子癸位置的对换的原理所在,如果按照原来的口诀中,申癸甲,子卯未来排布,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了。古人作这个陷阱就是为了让人即使想到九星,也弄不懂其中的原理。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而且这个陷阱作的非常的巧妙,因为癸和子都是属于坎宫的山,在实际的应用中,都是属于不替的山,所以这种互换并不影响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其作用只是让人不能理解这个理论创立的依据而已。面对这样的布局,除了佩服!笔者能想到的还是佩服!!实在无话可说! 好了,还剩下最后的一个问题,申甲子为什么替贪狼呢?壬坤乙为什么替巨门?卯癸未为什么替禄存?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稍微注意下就能发现,上元三卦替星的原则是以天元龙来定的。申甲子三山中天元龙是子,子为坎宫,所以用贪狼替,壬坤乙三山中坤为天元龙,坤山属坤宫,所以用巨门替,卯癸未三山中天元龙为卯,卯属于震宫,所以用禄存替。 下元三卦按照上面的步骤我们在来看下元三卦配九星;7赤兑卦 8白艮卦 9紫离卦、、4庚地元 、 9丑地元 、 2丙地元、 3酉天元 、、5艮天元 、、7午天元、 8辛人元 、、1寅人元 、 6丁人元好像不太对呀,是的,这样的确是不对的,青囊奥语中有一句话“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顺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易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阴阳顺逆的分别,一般来说是阳顺而阴逆,上元三卦是坎卦,坤卦,震卦,其中两个阳卦,一个阴卦,阳多阴少,总体表现为阳,所以需要顺行。而下元三卦是兑卦、艮卦、离卦,其中两个阴卦,一个阳卦,阴多阳少,总体表现为阴。所以是需要逆行的。也就是说下元的排序应该是987,这样我们在来看看:9紫离卦 8白艮卦 7赤兑卦、 4丙地元 、 9丑地元 、、2庚地元、、3午天元 、、5艮天元 、 7酉天元、 8丁人元 、、1寅人元 、 6辛人元这样就对了,寅庚午配九星123,丙艮辛配九星456,酉丁丑配九星789。而确定替星用的是每句三山中的人元。上元和下元的原理到这里就全部说完了,坤壬乙诀总的原则就是大三元飞星之中,独立分元,每一元又以山爻排布成小的九星飞布而成的。所以可以称为“九星套九星诀”。现在还剩下一个中元,中元比较特殊,因为中五无卦,所以无法用这种九星飞布的原则,而是采用了卦象的抽爻换象的方法来定的。看下图: 4绿巽卦 6白乾卦、 辰地元 、戌地元、 巽天元 、乾天元、、巳人元 、亥人元以卦来说,人元所在的爻为地爻,两卦的地爻互换,巽卦就变成了乾卦,乾卦就变成了巽卦,所以辰巽亥用乾卦替,而戌乾巳用巽卦替。所以总体来说,上元三运用天元龙定替卦,下元三运用人元龙定替卦,中元两卦用地爻定替卦,所以,坤壬乙诀的总体的特点是“独立分元,九星套九星飞布,分用天地人三才定替卦”。 还原以后完整的坤壬乙诀:申甲子贪狼一路行。壬坤乙巨门从头出。卯癸未皆是禄存地。戌乾巳文曲一星联。辰巽亥尽是武曲位。丙艮辛位位是破军。寅庚午山山左辅轮。酉丁丑都是右弼守。 奥语几句口诀其实是把两个系统包含在其中,不得传承很难解啦!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哦。
谢谢分享 子卯未 禄存位上早
看看这个如何想?
《四库全书》在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西元1782年3月12日。
蒋大鸿(1616年-1714年),名珂,字平阶,号宗阳子,门人称其“杜陵夫子”。又有蒋大鸿生于明万历48年(1622年)。
李三素生于明万历34年(1608年)。徐试可明朝(1573年前人)。
按时间顺序排:徐氏可1573年
李三素1608年
蒋大鸿1616年(姜尧为将的后徒弟)
四库全书1782年。
可以看出徐氏可1573年早于四库209年, 李三素1608年早于四库174年,徐氏可早于蒋大鸿43年。
综上
青囊奥语:明朝徐氏可《地理天机会元》的版本至少要早于四库版本100多年,所以论古本应以《地理天机会元》为最早,前人《地理天机会元》不可能造后人的假。
天机一贯青囊奥语 唐·杨筠松原著
李三素注释 理论出具年限约1721年前
坤壬乙文曲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亷贞, 巽庚癸俱是武曲位,乾甲丁贪狼一路行。地理大全辑要》录本
青囊奥语 唐·杨筠松撰 魏里许注释
坤壬乙文曲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贞。 巽庚癸尽是武曲位,乾甲丁贪狼一路行。徐试可《天机会元》收录本
青囊奥语唐·国师杨筠松著 明·漂羊徐之英注释 理论出具年限约1673年前
坤壬乙文曲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贞, 巽庚癸尽是武曲位,乾甲丁贪狼一路行。《四库全书》收录本
青囊奥语 唐·杨筠松撰 理论出具年限约1783年前
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破军 巽辰亥尽是武曲位,甲癸申贪狼一路行。台湾崇福堂收录本
青囊奥语 唐朝 杨筠松撰明朝
姜尧注理论出具年限约1741年前 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破军 巽辰亥尽是武曲位,甲癸申贪狼一路行。
这么多拼起来,头都大了。别说思考
越看越头大
现在面世的所谓挨星诀如: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 辛位位是破军。。。。。坤壬乙文曲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贞。。。。。等等好几个版本。说起来它们都没有实际运用意义。蒋注:挨星五行即九星五行也。什么是挨星呢?就是找出九星五行而己。如坤壬乙巨门从头出,不是说它们同时是巨门。是先天八大局中坤有一局是巨门,乙有一局是巨门,壬也有一局是巨门。依此类推。才有蒋注非尽巨门而与巨门为一例。所以真正挨星 挨完之后二十四每一个字都可以是贪狼,都可以是巨门,都可以是禄存。。。。。才有开头的挨星五行即九星五行也。
所以真正的挨星诀明清以来唯有蒋公辨正最为恰当。
坤壬乙诀把风水重要系统举例说明。
坤壬乙诀四句好像不是只指挨星吧。
解奥語口诀的,很多把简单的解释成复杂的。
“坤壬乙诀”实是“五星配出九星名”用的!
不知道大家思考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即杨公一生留下的最精华的经典《青囊奥语》,在开篇就突兀地来了这么几句没头没尾的话,他老人家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我猜测,杨公的本意应该是:
首先,他肯定认为这几句话特别特别重要,因此,必须放在首位!也只能如此,才能表达他老人家内心认为此诀应有的核心地位;
其次,想要了解他的本意,最能明白他心意的当莫过于他的首座弟子曾公,因为曾公是杨公青囊风水的衣钵传承,既然是衣钵传承,那就绝对是一步一趋,方可称得上衣钵传承,如果师徒各自一套,那岂不乱了套,还值得曾公专门为杨公修纪念祠吗?那么,想要知道杨公《青囊奥语》开篇这几句话的本意是什么意思,最好的解读和最可靠的解读,就是看杨公自己的衣钵弟子所诠释的“青囊”而所写下的《青囊序》,这也是个很明显的信息。其它信息当属间接证据,不如此条最有说服力。
最后,不管是否是杨曾自己写下《天玉经》,还是再传弟子写下的《都天宝照经》,都或明或暗地留下了一些解读线索。
我想逞智破解这个千古之迷的前人探索路上,应该是白骨累累的,如果不明白曾公的序就是为此作注,离开了曾公的辅注,纵然顶尖级的聪明,最好的结局,就是120+N而已。
没有真师传承,学习风水确实是件苦乐事,乐在心中有梦,而苦在缺乏踏入的门径。现代社会是个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都习惯了走捷径,个个行色匆匆,都想尽快直达目的。但我认为,有时,停下来看看天色、听听周围声音、辨辨方向,还是很有用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嘛。如果方向没偏的话,接近真相的一天,还是大有希望的。同理,若方向偏了,则越是努力,距离目标就越远了。
道之一二三 发表于 2020-1-4 16:38
不知道大家思考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即杨公一生留下的最精华的经典《青囊奥语》,在开篇就突兀地来了这么几句 ...
这种思维及学习方法可取!
支持!大力支持!
道之一二三 发表于 2020-1-4 16:38
不知道大家思考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即杨公一生留下的最精华的经典《青囊奥语》,在开篇就突兀地来了这么几句 ...
按照你的意思,大家到底要做什么?
ll6002 发表于 2020-1-6 10:21
按照你的意思,大家到底要做什么?
你不用按照我的意思,也没要求你按我的意思。你能够代表的是你自己,但不能代表大家,所以,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很自由的。我只是提供一种个人思路,供有的易友参考一下而已。
楼主的研究精神值得学习。 对比深究,可以探索出真知! 受教! 都有道理,都又没有道理。真东西,是不会泄露的 自己对坤壬乙诀,也有些不同的思考方向及想法,同大家分享。自己所自学的,是玄空飞星的思路。
在初学飞星时,总会自己试试起图,学习如何排盘。例如八运子山午向,八入中,只要知道什么数字在山,什么数字在向,弄懂顺逆飞轮,不用查表或口诀,就能排盘。如果问我某某元运山一盘什么数字到坤宫,一下子我一定答不来,惟有再用最直接的方法,又排一次盘。开始时可能不简单,但排多几次,也算熟能生巧,是自己学习飞星排盘的第一堂。
坤壬乙诀,放在奥语首位,想必跟入门有关。根据飞星排盘的思路,遁这方向入手,但坤壬乙,天人地三位,为何杨公只透露四句。是不是真的有其他,还是,真的真的只有四句?如果是入门必修,简单易明,为何杨公要引导后学向什么山挨什么星的方向入手(有点复杂)?坤壬乙、艮丙辛,好好的,为何突然一转,变为巽辰亥,甲癸申?好像有好多不明白,但是有一点自己觉得挺好用的,就是让自己休息,往往灵感就突如其来,复杂变得简单。
马行日,象走田,玄空排星盘,可能像下棋一样,只需遁从简单的法则。但如何去运用,卻需要更深入的摸索,亦是以后天玉都天宝照经诸篇所阐明。法则是简单,但不可天马行空,这是后学所深信。对不同,在玄空,六字真言,真的一点也不易😭
坤壬乙巨门从头出(2)
艮丙辛位位是破军(7)
******** (1)
******** (6)
******** (3)
******** (8)
******** (4)
******** (9)
能不能这样去推导?
姜氏曰。。。《奧語》首揭此章,乃挨星大卦之條例。坤、壬、乙,非盡巨門,而與巨門為一例。。。自己猜测,杨公所指不是巨门,而是留意坤宫,跟坤壬乙的相对位置。但,这是从飞星的思路去猜猜而已,胡言乱语,请见谅。
常道吉 发表于 2019-12-26 11:30
看看这个如何想?
正确的坤壬乙
坤壬乙文曲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贞,巽庚癸尽是武曲位,乾甲丁贪狼一路行。(壬子盘)。
坤壬乙贪狼从头出,乾甲丁位位是廉贞,巽庚癸尽是文曲位,艮丙辛武曲一路行。(子癸盘)。
即天玉经讲的前后兼,壬子盘后兼前,子癸盘前兼后
本帖最后由 龟藏易 于 2022-1-27 11:00 编辑
蒋大鸿不懂挨星
坤壬乙诀:一定卦用法,定卦者乾遇巽时观月窟。一挨星用法,挨星者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逐一挨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