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ping8816 发表于 2020-4-11 15:06:03

《易纬·乾凿度》中的历法与大衍数

《易纬·乾凿度》中的求卦主岁数是汉易里面历法配卦的方法,虽与后世皇极经世的配卦体系没有直接传承关系,但也从一个角度揭示历法与大衍数的深层关系。第一部分:所使用的的大衍数基础数据: “四时乘之,八而周,三十二大周,三百八十四爻,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用大衍数演算64卦,阴阳各192爻,和为384爻;以演算结果36或24除以4得出的9或6来取阳爻或阴爻,故总策数11520=192x9(阳)x4+192x6(阴)x4。“两卦十二爻而期一岁”,求卦主岁数里面用两卦12爻配一年,故32年一大周。“卦当岁,爻当月,策当日”,在一个大周32年里共32(卦当岁)x12=384,384(爻当月)x30=11520(策当日)第二部分:三统历与四分历的相关数据:在四分历中,19年作为1章也就是一个阴阳历的闰周,其中包含7个闰月。4章76年作为1纪,20年为1部,3部为1元。过完一元回到相同的日月交朔位置、冬至日干支,年干支。在三统历或者太初历中一月的朔策是29又43/81,与四分历是不同的,岁实要大于四分历。求卦主岁数中所使用的的历法数据为四分历和三统/太初历的杂糅。一纪积日27759天,积月940月,积年76年;一部积日555180天,积月18800月,积年1520年。求卦主岁数中说是用的殷历(刘彬《《易纬》五德终始术考辨》),也是汉初流传下来的四分历的一种,,历元为甲寅年甲子日,到公元2019年的上元积年为2762149-1672(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推清康熙11年为2762149(公元1672))+2019=2762496年。第三部分:求卦主岁数算法“更置一纪。以六十四乘之”一纪积日(27759)x64=1776576天,又以六十乘之(64x60纪=3840纪=192部),得积部首192,得积纪3840,得积岁291840年,以32(大周)除之得9120周,“此谓卦当岁者”得积月3609600月,其中有107520个闰月。既291840x12+3840x4x7=3609600“即三百八十四爻除之,得九千四百周,此谓爻当月者”既3609600/384=9400周。积日106594560天,用11520除,得9253周,“此谓策当日者”“易一大周律历相得焉”“既积置部首岁数,为所加入纪岁数。以三十二除之,余不足者以乾坤始数二卦而得一岁,末算既主岁之卦”先计算上元积年,然后用32除去求余数。将今传本周易的卦序两两顺序分成32组,从乾坤两卦开始,按顺序以余数取得的两个卦就是主岁之卦。2019年上年积年为2762496,除以32余0,刚好除尽,故主岁之卦是63卦水火既济和64卦火水未济。至于两卦的具体配卦方法在《易纬··稽览图》六十四卦流转注十二之辰和《易纬·乾凿度》六十四卦主岁数说里有细述,与京房六爻纳支法类似,但不同。

天機 发表于 2020-4-13 08:18:38

請問這是樓主原創的內容呢?還是轉帖於其他已發表過的帖文或博客?

yaping8816 发表于 2020-4-21 23:41:15

天機 发表于 2020-4-13 08:18
請問這是樓主原創的內容呢?還是轉帖於其他已發表過的帖文或博客?

自己写的,也参考过其他学者的一些文章

乙未 发表于 2020-5-30 12:37:11

先生大衍数具体怎么用

天機 发表于 2020-5-30 20:05:21

属于原创内容,给楼主点个赞,谢谢分享。

华云经世 发表于 2020-5-31 17:00:24


大衍数天文意义






(365.242193天/回归年)÷(29.53059天/朔望月)×4个月相/朔望月=49.473064个月相/回归年。
大衍指数就是约为50,虚一就是除掉余数,取实际的49。这就是大衍之数为50,虚一待用的天文来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纬·乾凿度》中的历法与大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