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地观卦的取象
以下为个人读书的笔记总结,抛砖引玉,敬请方家多多指教。 1.下卦为坤,上卦为巽。坤为地,巽为风,风行地上之象;坤为民众,巽为号令、法令,风行地上之象即如号令民众之象;坤为顺,巽为入,号令民众之象即号令"入"民众、民众"顺"号令之象。民众观号令而"服化",故观民众之"服化","以察己道"。所谓"己道",即王道,即王者教化之道、设政之道。 王弼"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乎宗庙",王道和宗庙有什么关系呢?古代实行宗法制,宗庙既是祭祀祖宗的庙宇,而重要的活动都在宗庙举行,重要的决策也要在宗庙中宣布。古代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祭祀和打仗,祭祀固然不用说了,"出师告庙",《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於宗庙"。 2.坤为地,互卦艮,艮为鬼门、为门阙、为宫阙,巽为木、为号令,地上有宫阙,宫阙由木组成,号令之地,即郑玄"天子宗庙之象"。 王弼"宗庙之可观者,莫盛乎盥也。至荐简略,不足复观,故观盥而不观荐也。" 意思是说,观宗庙,莫过于观"盥",而"荐"不足以复观。那什么是"盥"和"荐"呢? 《周易本义》"盥,将祭而洁手也。荐,奉酒食以祭也。颙若,尊严之貌。" "盥",祭祀前洗手;"荐",祭祀中献酒食、生食、熟食等祭品。两者都是古代祭祀的程序,前者最庄严可观,后者简略而不足观。 马融"盥者,进爵灌地,以降神也。此时祭祀盛时,及神降荐牲,其礼简略,不足观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王道可观,在于祭祀。祭祀之盛,莫过初盥降神。故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此言及荐简略,则不足观也。以下观上,见其至盛之礼,万民信敬,故云“有孚颙若。孚,信。颙,敬也。" 3.坤为牛,互艮为狗、为手,巽为鸡、为入,即手荐牛等祭品入于上,即"荐";坤为器皿,艮为手,巽为入、为洁;即手入器皿洗手之象,即"盥"。 "盥",是为用事之初,至诚至敬;"荐"之时,精意懈怠,故观"盥"不观"荐"。 "盥",如阳之息,至诚至敬,万民信敬;"荐",如阳之消,精意懈怠,群宵并起,"无复有初意矣"。观卦,下四阴二、上二阳,虽阳得九五至尊之位,阴盛而将欲剥阳。因此,九五、上九二阳,若能秉"盥"时之初心,至阳至正、至诚至敬,以君子之风,为民之榜样,方可"宣弘大化",方可无咎,否则若如"盥"时精意懈怠,无君子之风,阴气必然进一步增长,以剥换阳气。 因此,《周易本义》:"卦以观为义,据九五为主也,爻以观瞻为义,皆观乎九五也." 因此,圣人以宗庙祭祀之礼来垂诫人事,故卦辞曰"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因此,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即以观卦之象,领悟到了省视万方,观看民之风俗,"如奢者示之以俭,俭者示之以礼","设教为民观也"。 观卦,《周易程氏传》"凡观视于物则为观,为观于下则为观。如楼观谓之观者,为观于下也。人君上观天道,下观民俗,则为观;修德行政,为民瞻仰,则为观。风行地上,遍触万类,周观之象也。二阳在上,四阴在下,阳刚居尊,为群下所观,仰观之义也。在诸爻,则惟取观见,随时为义也。"附一个实战案例:2019年8月25日占下半年国运,得风地观之风水涣。 六二爻辞:窥观,利女贞。 观卦下四阴爻,阴盛欲剥阳,六二爻,"窥观",妇女之道,诚可丑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