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不留 发表于 2021-8-5 17:21:09

五积散,凭什么可以“万病一方”?

李先生万病用一方摘自:《医林旧事:那些远去的中医大师们》

李二先生者,岳池啸马乡人(重庆属合川县肖家镇,现合川区。),清末岳池、合川间名医。幼时出痘,家中行二,被称为“李二麻子”,久之而忘其大名。其治病,无论外感内伤,男科女科,恒用一方治之,那方药便是古方“五积散”。
为了简便书写,李二先生干脆将其方药刻板印刷,再据来诊者病情之寒热虚实,于方后增书引经草药数味。病者服后无不效者,因而求治者甚多。
五积散出自《局方》,方中含麻黄汤、平胃散、二陈汤、四物汤诸方主药,功能表散风寒,内和气血,故凡外感风寒湿邪之疾,内伤生冷之证,以及妇人经带,男子寒疝等疾病,用之得当,无不效若桴鼓。
无怪乎,李二先生选中此方来医治百病。
李二先生为人谦和,素性仁慈,心系病家。中年后,出诊以驴代步。驴颈系一铜铃,一路叮当作响,沿途群众闻得铃声,便知先生路过。春夏疾病流行,诊务繁忙,当天所请病家,白天未曾走完,夜则继之。
松龄何先生与李二先生,同住啸马寺山丘之下。何先生学识渊博,论病析因,头头是道,处方用药,丝丝入扣,大有儒医风范。
因为对李先生持一方治万病,多有轻慢之意。每以草医目之。虽“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李二先生自知文墨不如何老精深,理论亦不如其透彻,因而也不与何先生一论高低,但其精于草药性味、功用,虽持一方通治百病,然据病加减,十分灵活,故尔疗效也非一般。
一年秋天,何老夫人患上疟疾,松龄先生总觉夫人年老体虚,顾忌甚多,方中总不离补,因此连服几剂,也不见好转。一日何先生出诊未归,夫人卧病在床,忽闻一阵铃声,由远而近,知是李二先生路过于此,即叫下人路上拦请二先生来诊。
李二先生知是何老夫人所请,自然不敢怠慢,仔细诊后,照例摸出一张印版处方,添上几味草药,嘱咐一番,便就离去。何老夫人叫下人捡回药,立即煎服,并按李二先生吩咐,卧床温覆,通身得汗,病竟豁然。
晚上松龄先生回家,夫人这才向其告知真情。何先生详审其方,乃曰:“儒医草医俱不可废。各有所长也。”乃打轿李府,亲致谢意。
自是,二人遂成挚友。
五积散真心是个好方子
摘自:《来春茂医话》来春茂(1915-2011),云南著名中医
五积散首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书云:“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处方:苍白术各15g,桔梗18g、麻黄、枳壳、陈皮各15g、厚朴、干姜各12g、姜半夏、茯苓、甘草、白芷、当归、白芍、川芎、肉桂各9g。
按:配方剂量与原方有所出入,例如原有书中苍术为72g,改为苍白术各15g,系根据我的经验配制,白术健脾较苍术强,苦甘性缓;苍术辛苦性烈,故前者补多于散,后者散多于补,若脾虚湿困,补运兼施,宜二术同用。
制用方法:
1)上药共粉碎如黄豆般大粗末,文火炒黄发香即可收贮,勿泄气。成人每日用30g煎水去渣分2—3次服完。
2)碾细过筛为细末,收贮勿泄气,成人每次服3—5g,开水送下,或用生姜、红枣、葱头等煎汤为引,依症情选用。 验案举例
一、慢性肠胃炎兼带下症 1952年土改时,我们配合下乡防病,在昭通大寨公社,该地是高寒山区,气候严寒,有位李姓妇女来诊,年34岁,结婚十年未生育。
大便溏泄已有四年,每日3~5次,无脓血,腹部鼓胀疼痛如妊娠状,按之则觉舒适。诉白带甚多,似米泔水般清稀。患者消瘦,怯冷,乏力,舌淡白,苔腻,脉沉细而缓。
证属脾肾虚汗作泻,予五积散细末,每次服一包,日二次,早晚用姜枣汤送服,每包重6克,一周后症情明显减轻,腹胀消退,大便白带均减少,再给药一月继续服用。于1953年夏季复诊时病痊愈,面色红润,身体健康。
二、寒热似疟 魏××,男,52岁,教师。于1963年前来我院门诊。
初诊:患者每日下午黄昏时先恶寒、后发热,体温测量在38.5℃左右。烧至一小时即出汗退凉,如疟状,同时感到两臂及腰酸痛,并咳嗽、胸闷、痰带风泡,胃纳呆滞,饮食少思,舌苔白厚,脉虚数。
如此已一月有余,经注射复方奎宁,中药服过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未效。证属寒湿阴邪客于经络,表里俱寒。
予五积散粗末60克,每天煎服30克,葱姜为引,两剂服完,病竟豁然。
体会

五积散是一张综合性的大复方,包含:
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健胃,祛湿,除胀满,消食积;
二陈汤(法夏、陈皮、茯苓、甘草)祛湿化痰,专主内伤生冷;
桂枝麻黄各半汤去杏仁,姜、枣加白芷,兼治外感寒邪,解除头身疼痛;
四物汤去地黄,而合甘草干姜为治血中受寒之圣药;
并配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利胸膈,调气除满,以祛痰积气积;
桂苓甘术汤以涤饮散邪;
小半夏茯苓汤令未尽之饮取之从小便出,此虽内集十余方,而不嫌冗杂者,得辛温散邪之大旨也。
综观全方,结构严密,运用适当。本方虽为痰、寒、食、气、血五积而设,但对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悉皆治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积散,凭什么可以“万病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