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疗•大豆
大豆作为药物在我国第一本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品》首先出现,可以说是最早的365味药之一。但是作为药用的是黑大豆,而《神农本草经》首先是将大豆黄卷(实际上是黑豆芽)“主湿痹,筋挛,膝痛。”接着才讲生大豆“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黄豆主要是做豆腐、豆豉用。但是近年来,能不能吃豆浆、豆腐成了乳腺癌患者最关心的话题。不主张吃的人主要是根据大豆中含有雌激素,而雌激素升高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实际上,这个传说是想当然,是道听途说,此激素非彼激素,大豆中的雌激素并不能与人体的雌激素划等号。实际上人们常说的大豆中的雌激素就叫作大豆异黄酮。现代医学认为,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称为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影响到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生长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症化学预防剂。长期单独服用雌激素可使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增加5至7倍。大豆异黄酮物质结构和雌性激素相似,所以能结合到细胞表面的雌性受体,同时激活其它抗癌症机制,减少了妇女因雌激素高水平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危险性。 扩大地说,大豆就是治疗和预防癌症的好药。大豆产品含有5种已知的抗癌因子,其中之一是植物雌激素(异黄酮),这是大豆食物特有的抗癌因子。科学家得出结论:染料木黄酮的抗氧化性和防止增生的功效是其抗癌效果的主要原因。大豆异黄酮不仅对乳腺癌,还有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及白血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大豆异黄酮也可预防卵巢癌、结肠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大量的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可以使癌细胞转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细胞,同时,还可以抑制不良肿块结构,防止肿块增生和癌细胞扩散。与《神农本草经》说大豆“杀鬼毒”不谋而合。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代圣贤的远见卓识。 黑豆,补脾益肾,活血解毒之功。《名医别录》谓:“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这些论述和直接说抗癌就差一层纸,而且靶向器官是胃、肝、子宫。李时珍谓“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不仅为我“风邪入里成瘤说”提供了文献依据,还说明肝癌腹水有了的对药物。更重要的是李时珍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古方称大豆解百药毒,予每试之,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验乃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