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168小編 发表于 2021-9-17 16:36:13

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

本帖系轉帖,原帖作者:一生孺子牛

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有一座巍峨壮观、府院连绵的"皇城相府"。她就是被康熙皇帝赞誉 "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陈廷敬家族的故居。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260年中,陈氏家族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皇城相府照片

陈天佑:陈廷敬五世祖。嘉靖二十三年中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是陈氏一族第一位进士。

陈昌言:陈廷敬伯父。明代崇祯庚午(1630年)举人,崇祯甲戌(1634年)科进士。初授乐亭知县,政绩突出,后升为御史。清初,任提督江南学政,慧眼识才,人称"知人"。后因劳苦过度而辞职归家,献出铺地,开青云路,又倡建青云、接龙两座桥,出钱出力,操办公益事业。

陈元:陈昌言子,陈廷敬伯兄。顺治己亥(1659年)中进士,后官至翰林院庶吉士。

陈豫朋:陈廷敬次子。康熙甲戌(1694年)中进士,后官至湖广学政先入翰林院。




陈豫朋画像

陈壮履:陈廷敬三子。康熙丁丑(1697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官至内阁供奉先入翰林院。曾参与编撰《康熙字典》。




赐编修陈壮履证书

陈观颙:陈廷敬侄子。康熙丙戌(1706年)中进士,后官至直隶浚县知县。

陈随贞:陈廷敬侄子。康熙己丑(1709年)中进士,后官至翰林院庶吉士。

陈师俭:陈廷敬之孙。雍正丁未(1727年)中进士,后官至广西泗城府同知先入翰林院。

陈廷敬: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秘书院检讨。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康熙即位,授起居注日讲官,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掌院学士,深受康熙帝器重。陈廷敬生活在康乾时期,先后任职于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部门,长期担任侍读、侍讲学士,直至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从政五十三年间,历经二十八次升迁,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陈廷敬画像

陈廷敬为政清廉,《清史稿》给他以"清勤"的评价。在官居吏部尚书时,陈廷敬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到礼部上任,曾立下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文学家金农写诗赞曰:"独持清德道弥尊,半饱遗风在菜根。"

当代作家王跃文在《大清相国》曾这样赞扬他: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更广为人知的评价是八个字:"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hr>
陈廷敬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位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一生编著有多部书籍。

其中属于他个人的诗、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编》、《河上集》、《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康熙曾赞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



陈廷敬多次主持编撰国家典籍史志,主要有《世祖章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鉴古辑览》、《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方舆路程》、《康熙字典》等重要的文化典籍,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陈廷敬病逝,享年75岁,谥文贞。康熙特命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满汉文武大臣前往祭奠,并御赐挽诗:"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以示辞别,然后遣官护丧归葬故里。
<hr>
晋城陈氏绵延数百年,达官贵人不胜枚举,且颇有建树,与其行善积德的家风和陈廷敬的训导密不可分: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遭灾荒,其父陈昌期将几代储积的粮食数十万石全部发放给乡人,因此而保全生命的饥民不可胜计。与此同时,他又把乡人历年借钱的债券全部当众烧毁,共计金钱数十万。清康熙三十一年七月十二日,这一天是陈昌期的85岁寿诞,他又拿出家中所有的钱,换米数百石,周济乡人。乡里士民心里感激,要为他建生祠,来纪念他的恩德,陈昌期坚执不许。



放粮赈灾图片

陈廷敬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而且特别注重教育家人后辈保持清廉之风。他的弟弟陈廷弼出任临湘知县,他写诗嘱咐曰:宦途怜小弟,慎莫爱轻肥。他还常训导子孙曰:"更得一言牢记取,养心寡欲是良规。""凭寄吾宗诸子姓,清贫耐得始求官。"其实这也是陈廷敬一生始终奉行的为官之道,也是他留给后人留下的至理名训。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今日頭條》原文鏈結地址:https://m.toutiao.com/i6756142532079387148/
转载此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 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即时更正删除,谢谢。

zhuangjy 发表于 2021-9-18 16:43:32

请教:
建筑物还在吗?

有没有在下图中?


RALPHLEO 发表于 2021-9-19 16:38:16

还是搞点风水信息吧 楼主也幸苦了

温伯雪子 发表于 2021-9-20 22:27:29

之前去看过他的出生宅 父母坟曾祖坟 高祖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