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高考与科举考试的异同关系
本帖最后由 玉龙 于 2022-8-25 21:09 编辑说明,下列资料纯粹网上收罗,真假不知,大家自我识别。
清朝科举考试分童子试和正试。其中童子试又分县试、府试、院试,只有通过了这三重考试才算是生员,也就是秀才。之后才能参加正试。而正试又包括乡试、会试、殿试,其中乡试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中者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如果有人连续考中解元、会元、状元,就称此人“三元及第”,历史上好像只有一个人吧!
清代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是科举制中的初级考试,每三年录取两次。各学录取生员皆有定额,按各地的文风高下、钱粮丁口多寡以为差别,自七八名至三四十名不等。
可以知道,以前我们初中高中大学的结业考试,才能基本算是童子试的,县试,府试,院试,通过了才能发放毕业证,获得大学毕业证,才有资格考公务员。
而中考高考是上一级学府的入学资格考试。只能算是,县学,州学,府学,的入学资格考试而已,只是证明你有没有资格去这个学校学习而已,与科举半毛钱关系没有。即使不入学也可以考科举,就像没经历过中考高考的,通过自主招生或者特招一样大学毕业,拥有公务员考试资格一样。
考中科举有功名就有特权,与现在你考上公职,属于在编制人员一样,比普通人多一个特权,小的违法违纪,多以开除公职作为惩罚,就像以前革去功名一样,大学生就算研究生都没特权。
现在大学生跟80年代不一样,当时国家还分配工作。现在还是要靠自己考公务员。
命理也是跟社会关系同时变化的,现代论命用财多于用官。 形式有相似,内容大不同,含金很悬殊,大体失传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