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人 发表于 2024-3-3 10:16:10

《葬書》是否郭璞所撰(四)~評李定信先生之考據缺失 六愚

註:本文乃2007年六愚所寫之「《葬書》是否郭璞所撰~六愚質疑李定信先生的考據」修訂 《葬書》是否郭璞所撰(四)~評李定信先生之考據缺失 六愚 《晉.郭璞「葬書」考及白話解》第五章第一節朔源求根:一、什麼人才可能撰寫?(一)李:「其中思想產生在宋朝,是毫無歷史知識。《葬書》正是給宋代的理學思想破壞了。」六愚:別忘了!宋代理學之興起,進而導致易學思想之「氣」與《葬經》之「氣」產生共鳴;《葬書》的中心思想,不正是「得氣」嗎?朱熹:「秉得氣厚者,則福厚;氣薄者,則福薄;秉得氣之華美者,則富盛;衰颯者,則卑賤;氣長者,則壽;氣短者,則夭折;此必然之理。」不正是《葬書》「得氣」的精髓嗎?(二)李:「《葬書》不是一部簡單的經典,它的哲學思想和科學性不會亞于《周易》。」六愚:六愚本身亦雖是風水術士,亦推崇《葬書》;然而,咱們平心而論,《葬書》的哲學思想和科學性果真能與《周易》比擬嗎?(三)李:「《周易》的陰陽學是《葬書》乘生氣的指導綱領,《葬書》乘生氣是《周易》陰陽學的具體實踐。沒有《葬書》,《周易》只能用於卜卦。」六愚:老李!過矣!你老兄未免太抬舉《葬書》了?難道《葬書》只有《周易》陰陽學思想而已嗎?何況陰陽學非屬《周易》思想。又,為何《葬書》開宗明義說:「葬者,乘生氣也,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如此非屬陰陽學之思想?(四)李:「沒有《葬書》,《周易》只能用於卜卦。」六愚:難道沒有《葬書》,《周易》果真只能用於卜卦嗎?須知,秦漢之後,研究《周易》歷代學者多如過江之鯽;同時亦有一脈相承地軌跡可循。例如漢代董仲舒、孟喜、焦延壽、京房、鄭玄,魏晉王弼,唐代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的邵雍、程頤、朱熹,清王夫之、焦循...等,不勝枚舉。而各種研究易學或探討易學之相關著作、論文,比比皆是;《隋書.經籍志》收錄的《周易》著作有六十九部,五百五十一卷。明朝,《明史.藝文志》收錄之《周易》著作二百二十二部,一千五百七十卷;清朝,紀昀收錄在《四庫全書》之中更多達數千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易》類一百五十八部,一千七百五十七卷,附錄八部,十二卷。《易》類存目三百十七部,二千三百七十一卷。」近代更有學者仔細統計過,被收納在《四庫全書》易類經部中,屬於哲學選編了易學叢書就有一百六十六部;撰寫易學提要已收和未收之書共四百八十四部;與易學有關之術數著作,僅在《四庫全書.子部》術數類,即選編了近五十部;其中關於「相術」、「命學」、「堪輿」、「星命」等著作有三十多部,與「易占」、「卦占」有關的書籍則近二十部;其占法亦是各異。若將未被編列在《四庫全書》,且流傳於民間之有關易學著作一併計算在內,其數量則將多到難以想像。請問,上述這些古學者他們都是占卜師嗎?而那些研究《易經》的著作、論文等,都是占卜書嗎? 同書,第五章第一節朔源求根:二、唐代撰寫《葬書》嗎? (一)   李:「《四庫全書.葬書提要》說:"·······惟《宋志》載有璞《葬書》一卷,是其書自宋始出。」六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葬書》原文是:「舊本題晉郭璞撰。璞有《爾雅注》,已著錄。葬地之說,莫知其所自來。周官塚人、墓大夫之職皆稱以族葬,是三代以上葬不擇地之明証。《漢書○藝文志○形法家》始以宮宅地形與相人、相物之書並列,則其術自漢始萌,然尚未專言葬法也。《後漢書·袁安傳》,載安父沒,訪求葬地,道逢三書生,指一處,當世為上公,安從之,故累世貴盛。是其術盛傳於東漢以後。其特以是擅名者,則璞為最著。考璞本傳,載璞從河東郭公受《青囊中書》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筮之術。璞門人趙載嘗竊《青囊書》為火所焚,不言其嘗著《葬書》。《唐志》有《葬書地脈經》一卷,《葬書五陰》一卷,又不言為璞所作。惟《宋志》載有璞《葬書》一卷,是其書自宋始出,其後方技之家,競相粉飾,遂有二十篇之多。」(二)李:「又《古今圖書集成.名流列附錄》載:"張燕公,唐代,曾為《葬書》作注"。」六愚:《古今圖書集成.名流列附錄》原文是:「《堪輿部名流列傳.唐.張燕公》:『按《地理正宗》張燕公註《葬書》。』」很明顯,張燕公其人,乃根據《地理正宗》之所載,而此書應是《明史.藝文志》登錄徐國柱所撰之《地理正宗》八卷。六愚曾經對於《古今圖書集成.堪輿部名流列傳》所列之歷代風水名人一番考據後,發覺所列者多有矛盾之處,不可盡信;何況《地理正宗》亦未交代張燕公任何資料、事蹟與其來源依據,而所謂「張燕公註葬書」之「註」,或有可能是「著作」,未必見的是「標註」;「葬書」則泛指與風水有關之著作,此等說法自漢以後便是如此,未必是託名郭璞之《葬書》,歷代正史之藝文志可為證。(三)李:「楊筠松《青囊奧語》,曾文辿《天玉經序》與《葬書》議論相似。那麼就說明了唐代有了《葬書》而未列入《唐志》,到宋代的《宋志》才載錄郭璞《葬書》。無疑《葬書》是出之唐代或唐代以前了。」六愚:《青囊奧語》、《天玉經序》與上述之《撼龍經》、《疑龍經》等之理論基礎,皆傳承自託名郭璞之《葬書》自無可議;問題是「那麼就說明了唐代有了《葬書》而未列入《唐志》」這句話就有毛病了。依據《舊唐書.呂才》所記載《敘葬書》內容提及「野俗無識,皆信葬書」、「遂使葬書一術,乃有百二十家。各說吉凶,拘而多忌。」便知當時的所謂《葬書》竟有百二十家之多,若依託名郭璞《葬書》的內容而言,未能列入《唐書》內或僅二種可能;一是「漸致訛偽,穿鑿既甚,拘忌亦多。」另一則是當時根本沒有託名郭璞《葬書》的這本書;是而李先生之「無疑《葬書》是出之唐代或唐代以前了。」這句話就顯得蒼白無力了。(四)李:「楊筠松、曾文辿、卜則巍、何溥四人所著作的地理術經典看來,前三者的思想理論主導是郭璞《葬書》。而其文章風格,即古文修養、文序、文詞結構等都不如《葬書》。這就足以說明:一、在唐代已經有了《葬書》。二、此三人著述的地理術《經典》是唐代最優秀的地理術經典作品,若托郭璞之名撰《葬書》,除此三人之外別無他人了。以楊曾的《青囊奧語》《天玉經序》而論,《葬書》是《青囊奧語》和《天玉經序》的主導,而《青囊奧語》和《天玉經序》是《葬書》的實施綱領。只要可能根據《葬書》來撰寫《天玉經序》。而絕對不可能根據《青囊奧語》或《天玉經序》來撰寫《葬書》。因此,可以肯定,在唐代有了《葬書》,而不可能有人托郭璞之名撰寫《葬書》。」六愚:全文皆屬假設性的思維,且立場明顯,在無任何實質依據下,即直接下定論。例如:「除此三人之外別無他人了。」「而不可能有人托郭璞之名撰寫《葬書》。」此等說法,實非考據態度吧? 同書,第五章第一節朔源求根:三、隋代撰寫《葬書》嗎?(一)李:「隋代..其地理術書籍的作者及著作,據資料可查者僅有一人。《人子須知》載:隋肖吉著《葬書》六卷。《古今圖書集成堪輿部名流列傳》載:按《隋書·肖吉傳》說:"······謹按《葬書》云:氣王與姓相生,大吉。今黑氣當冬王,與姓相生,是大吉利······卒官。著《金海》三十卷,《相經要錄》一卷,《宅經》八卷,《葬書》六卷,《樂譜》十二卷,《帝王養生方》二卷,《相手版要訣》一卷,《太乙立成》一卷,並行於世"。 」六愚:「隋代..其地理術書籍的作者及著作,據資料可查者僅有一人。」這句話顯示了李先生的偏執立場?無法舉證其他作者、著作?抑或是還是學識不足?既然李先生提到《隋書》,難道沒有找到《隋書》上除了蕭吉外,著作地理術書籍的作者,尚有諸如庾季才、來和、臨孝恭等人?而這些古學者的著作則有《靈台秘苑》、《垂象志》、《地形志》、《相經》、《金海》、《相經要錄》、《宅經》、《葬經》、《相手版要決》、《太一立成》、《九宮五墓》、《祿命書》、《九宮龜經》、《太一式經》、《孔子馬頭易卜書》、《望氣相山川寶藏秘記》、《宅吉凶論》、《相宅圖》、《五姓墓圖》、《相書》、《塚書》、《黃帝葬山圖》、《五音相墓書》、《五音圖墓書》、《五姓圖山龍》、《雜相墓書》等。(二)李:「以《隋書.蕭吉傳》言及《葬書》云:"氣王與姓相生大吉"之《葬書》,與璞之《葬書》內容是不同的。...隋前之南北朝查無風水書的著作。」六愚:《隋書.蕭吉傳》本文是「謹案《葬書》云:『氣王與姓相生,大吉。』今黑氣當冬王,與姓相生,是大吉利,子孫無疆之候也。」其意是指冬天在五行中屬黑、屬北、屬水,黑氣為當令,故曰冬王;而隋文帝之皇后為獨孤伽羅;獨孤姓於五姓五音中屬木,水生木,與姓相生,故曰大吉利。亦即隋朝風水之「得氣」依然不離「五音姓利」理論,與託名郭璞《葬書》之「氣」顯然不同。換個角度推而知之,若《葬書》為郭璞所撰,其內容為何未見「五音姓利」理論?又,李先生既言「隋前之南北朝查無風水書的著作。」那又為何如此肯定《葬書》乃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郭璞所撰? 同書,第五章第一節朔源求根:四、晉代是誰撰寫《葬書》的?(一)李:「再朔而古,那就是晉朝了,...由此可見,郭璞非但在文學方面為東晉之冠,杖纭掇o源》所說,其文學為術數(按:其實風水並非術數)所掩,風水一詞,首先就是出之於《葬書》。...綜上所述,晉代撰《葬書》者,除郭璞外別無他人。」六愚:本段落李先生要表現的目的應該是從知名的晉人中,尤其是與風水相關的人,來比較顯示出郭璞的突出;結果,李先生僅列出陶侃與郭璞二人而已。此外,李又提及《地理人子須知》、《捉脈賦》、《古今圖書集成.堪輿部名流列傳》,甚至抬出《辭海》與《辭源》介紹二人事跡,最後並以「晉代撰《葬書》者,除郭璞外別無他人」為結論。此等荒唐之舉,委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風水術家皆知「風水書多偽」,從唐代呂才之「對其中訛偽、穿鑿及無稽拘忌者,每每痛加批判」以來,清代馬泰清之「偽撰之書尚多,愈出愈奇。」吳元音之「地理之說以偽亂真,甚於他書十倍!」何況《淮南子.修務訓》:「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古代託名著書者,比比皆是;如《漢書.藝文志》中,便已注出近五十種托古偽書。此外,僅用二人能代表晉時學者?也別忘記陶侃是武人,拿他與郭璞相比?如此草率之比擬,竟能做出「晉代撰《葬書》者,除郭璞外別無他人」的結論?又,《辭海》與《辭源》之權威性,自無異議;惟此二書最荒唐之處,就是對於風水的註解。何況此二書有提及郭璞著《葬書》嗎? 《晉.郭璞「葬書」考及白話解》第五章第二節水落石出:一、郭璞有撰寫《葬書》的可能性李:(1)當一個人有了某些成就,尤其是特有的創造發明,一定會使用文字把它記述或加以論說:這就好比現在的發表論文,這種現象是不依任何事物的驅使,而是自發的本能。郭璞是會撰寫《葬書》的。六愚:臆測!李:(2)為了自己的成就,光輝于社會,郭璞會撰寫《葬書》的。六愚:臆測!李:(3)為了自己的成就,遺傳給後代,或傳給學徒等的繼承人,郭璞也會撰寫《葬書》的。六愚:臆測!李:(4)古人把地理術視為神術,皇朝一定獨佔,飭令郭璞撰寫《葬書》收禁宮中。六愚:臆測!李:(5)郭璞也有可能向皇朝獻媚撰寫《葬書》。六愚:臆測! 同書第五章第二節水落石出:二、郭璞也有可能沒有撰寫《葬書》 李:(1)視《葬書》為神術,撰了《葬書》會失秘,因而不撰《葬書》。 六愚:臆測!李:(2)為王敦所殺,來不及撰寫《葬書》。六愚:臆測! 《晉.郭璞「葬書」考及白話解》第五章第二節三、結論 李:「相墓的書《葬書》是他本職的書。」六愚:此說何來依據?綜觀《晉書》郭璞事蹟何來「相墓」?即便是與相墓相關的「葬地暨陽」、「龍耳致天子」等,亦以卜卦為之,《晉書》:「璞既好卜筮」;本職之說,從何而來?李:「從朔古來看,自唐朝朔至東晉,即自東晉至唐末,能夠撰寫《葬書》的風水家,除郭璞外,別無他人。」六愚:......,請看倌們評論吧!李:「《葬書》為什麼自宋如出呢?很簡單,這種能出皇帝的寶書,豈能流傳於民間,直至楊筠松來贛州授徒傳術才竊"禁中玉函秘術"傳授其徒,而至宋代泄秘民間,又為蔡元定胡刪亂改,上市的《葬書》是元代吳澄刪改的三篇本,其本來面貌已冤沉海底。」六愚:試問:「其本來面貌已冤沉海底。」李先生又為何如此確定《葬書》為郭璞所著?」何況《晉書》明明白白地說:「璞門人趙載嘗竊《青曩書》,未及讀,而為火所焚。」 後記:《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治學當須弄清源流,且須謙虛謹慎;故《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六愚不否認李老對於風水之貢獻,亦推崇李老風水學識;此文非六愚找李老之碴,而是強調治學的態度,若是考據過於輕率主觀者,不免將遭他人質疑,亦或將失信於後人。時至今日,哲人已逝!李老已然聲名遠播,其弟子亦已遍地開花;反觀六愚在風水界依然孓然一身,未曾授課,未有弟子,慚愧!無論如何,六愚公開此文後,或將有反噬之虞,評論者若能更進一步提出證據反駁,實屬風水界之幸;同時,亦請給予六愚鞭策之。 ~~~ 六愚完稿於2007年,補述於2024年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葬書》是否郭璞所撰(四)~評李定信先生之考據缺失 六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