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处决犯人的午时三刻为几点几分?
本帖最后由 fcy666 于 2024-5-11 16:53 编辑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讲解,其介绍的是时宪历,其把一个时辰分为八刻,名称却和我平时理解的不同。我认为较为有理,故截图如下:
我个人判断“午时三刻为”午初三刻即11:45-12:00间,也许刽子手行刑的准确时辰为12:00整。
五行制是现在中午正。 本帖最后由 fcy666 于 2024-5-12 12:01 编辑
林莽中(益东门人) 发表于 2024-5-11 19:11
五行制是现在中午正。
我这个帖子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以前理解一个小时四刻为:初刻(或一刻)、二刻、三刻、四刻。而古人实际把一个小时的四刻称作:初刻、一刻、二刻、三刻。
这种误解不纠正过来,对于古人时间会有很大误解。例如青江夫子选时造命中的案例(据易友考证为青江夫子本人的生辰):
如康熙戊午年閏三月(注:丙辰月)初二壬寅日丑正二刻生(西元1678年4月22日02:18:20 ),命前三月小廿九子時穀雨(應該寅時),太陽入酉宮,歷二日七刻,日躔辛宮娄一度四十六分。三月十三日申正初刻清明,順行生時十七日四時六刻斗指巽,三十四分三十七秒五微一(原文誤五為三,校正為三月十三日戌正二刻,西元1678-04-04 19:27:31.79,交清明,順行生時17日3時3刻38分68秒,斗指辰宮34分57秒5微60纖37忽)。四月初二寅正一刻小滿,逆推生時廿九日二刻(校正為29日1時2刻91分51秒, 古代1日=12時辰,1時辰=8刻, 1 刻=100分),命立癸亥宮三十八分二秒(原文誤五為三,校正為命立58分22秒73微98纖44忽)。
上文中有申正初刻、寅正一刻、丑正二刻的名称,可知初刻和一刻指不同时刻,并非都是指每个小时的第一个15分钟。
四月初二寅正一刻小满指4:15-4:30,而非4:00-4:15。丑正二刻应为2:30-2:45,而非2:15-2:30。戌正二刻应为20:30-20:45。
本帖最后由 QQLI 于 2024-5-12 11:51 编辑
午时斩首的午时约等于现在中午的十一点到十三点之间。一般来讲,古人都会选择“午时三刻”这个时间点来进行斩首,“午时三刻”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午十一点四十五分。
在古代,人们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又把一天划分为一百个刻。其实时辰和刻在古代是两种计时的方式。十二个时辰分别按天干地支来进行命名,将大约我们现代晚上的二十三点到一点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就是子时。然后依次类推,第二个时辰就是丑时,也就是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
古代选在午时的时候进行斩首,也是因为阴阳五行的讲究,认为午时三刻的太阳是最烈的时候,阳气也最为充足。 fcy666 发表于 2024-5-12 11:43
我这个帖子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以前理解一个小时四刻为:初刻(或一刻)、二刻、三刻、四刻。而古人实际把 ...
兄台,我没数据跟你说道理,这只知道刻有五行制和八分制二种。 以日晷太阳正午为准 fcy666 发表于 2024-5-12 11:43
我这个帖子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以前理解一个小时四刻为:初刻(或一刻)、二刻、三刻、四刻。而古人实际把 ...
你要看是什么时候的书,实际是这样的:明之前,一天100刻,不是96刻;明末西方历法进来后,改成96刻,就是初初、初一、初二、初三,末初、末一、末二、末三。
一天100刻是:初初、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末初、末一、末二、末三、末四,这里面还有大刻和小刻之分。大者14.4分钟,小者2.4分。六小刻等于一大刻。所以一天算下来,有一百大刻。而一百刻制度下,还分有小刻在前和小刻在后两种排法,从名字上看不出来,只能看历史时间段,和天文历法史相结合才知道。{:3_230:} 末是“正”。更正一下。 以午时为例(按北京时间平时)
初初刻 11:00
初一刻 以午时为例(按北京时间平时)
初初刻 11:00
初一刻 11:15
初二刻 11:30
初三刻 11:45
正初刻 12:00
正一刻 12:15
正二刻 12:30
正三刻 12:45 wendang 发表于 2024-5-18 09:26
以午时为例(按北京时间平时)
初初刻 11:00
初一刻 11:15
午正三刻,没错,死人也得吃饭 风衍。 发表于 2024-5-24 00:11
午正三刻,没错,死人也得吃饭
解释的通,吃完一顿饭的功夫刚好十五分钟,行刑时为12:0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