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黄道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黄道与现代天文学的黄经(包括西方占星术的黄道12宫)不同。中国古代历法的黄道是用28宿度与24节气对应,而现代历法的黄道是用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24个位置与24节气对应。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4-8-3 11:45 编辑
中国古代历法的黄道宿度以虚危之间为天之子正,对应黄道的冬至,日躔玄枵之次。
为何以虚危之间为子正?而日躔玄枵之次为丑?还请懂的前辈指点。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4-9-21 10:55 编辑
引用: cnfhy 发表于 2024-8-3 11:43
中国古代历法的黄道宿度以虚危之间为天之子正,对应黄道的冬至,日躔玄枵之次。
为何以虚危之间为子正? ...
更正:玄枵之次为子之宫次。
冬至夜半,日月交汇于虚宿,玄枵之次,这是甲子历元之天象。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4-9-21 11:19 编辑
中国的古代黄道度量方法和现代天文的黄道度量方法不同。
中国古天文只有赤极(天心)的概念,没有黄极(黄心)的概念,中国古代历法中28星宿的黄经度数是通过赤极(天心),即以地球立极来度量的,称为“极黄经”,与现代天文的黄道经度是不同的,也不能通过现代黄赤经度转换方法来推导,必须用古法来进行黄赤转换。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4-9-21 12:54 编辑
其实推算不如直接观象简单,现代天文软件使天文观象更加虚拟化,即使不懂古代历法的黄赤转换算法,我辈可在手机上直接查看28宿大致的黄经度数。
小弟的方法是:先固定28宿与宫次的关系,比如根据古历法用虚某度对应子中玄枵之次,然后把28星宿顺布12次,再通过软件查看当前的24节气时刻日躔某宿几度几分,这样就能得到太阳的黄道12宫,此黄道12宫和前面的12次的界限是不同的。由于岁差的原因,黄道12宫对应的28宿每年都有细微变化,平均70年移一度(共365.24度)。
《全史日至源流》是清朝许伯政所写,不知道兄台研究过么?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4-9-22 16:52 编辑
selmer803 发表于 2024-9-21 21:58
《全史日至源流》是清朝许伯政所写,不知道兄台研究过么?
感谢兄台指点!
小弟认为明清之后的中国天文历法受西方天文历法的影响,已经完全与秦汉之前的古天文历法不同了。这正是小弟想通过此主题探讨的古代的黄道概念和划分方法。
时宪历的黄道是以周天360度划分黄道,而古代的黄道是以周天365又四分之一度划分黄道。古代以日为单位记录日月五星和恒星的天道周期,是把时间和空间,先天与后天合为一体的理念。近代西方天文是从古代西方几何学发展而来,把天体运动孤立的作为空间的方位研究。
cnfhy 发表于 2024-9-22 16:45
感谢兄台指点!
小弟认为明清之后的中国天文历法受西方天文历法的影响,已经完全与秦汉之前的古天 ...
坦白说:从目前流露出的古籍看,文化西来我是认同的。所以有没有可能来的不全面。又或者是多种留一种。
其次你提到的5天这个问题。翻过一些书籍也思考了好久这个5天到底要不要在意,就像是置润到底有没有意义,看过月象应气的解说以后(郑玄的易纬系列:通卦验......),感觉这五天不需要在意,气早来与晚来综合下来 全年也就五天。这就成了一个摇摆不定的永恒活动空间。
至于回归到这星盘上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了。但是像是传统的数术凡是涉及到置润,尤其是年内系统的不太需要考虑置润的问题,直接按照日时系统走就可以(比如奇门)。 selmer803 发表于 2024-9-22 19:20
坦白说:从目前流露出的古籍看,文化西来我是认同的。所以有没有可能来的不全面。又或者是多种留一种。
...
感谢兄台指点!
黄道的概念与划分界限对术数的影响至关重要,每次历法改革都会推动术数技法的变革。小弟认为法无定法,一切有为法皆为泡影,历法只能记录有形之象,而无形之气为历律所不能契。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4-9-23 08:34 编辑
古历法中太阳在黄道日行一度,这里的“日”是时间,代表太阳两次升落的时间间隔,“度”是空间,代表太阳一“日”的行度,用赤道28宿来记录。
因此日躔黄道宿度代表太阳在其天道周期中相对固定的时间与方位(古人在日躔黄道宿度上是不考虑恒星岁差的),日躔黄道某宿的天象,既代表地球接收到太阳的时气,也代表地球接收太阳的方气,时气和方气共同作用于当下的地球能量场,故形成地球千变万化之象。
所以说古天文历法和术数从观象到演禽(推导时气与方气)是一并完成的。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4-9-23 08:46 编辑
时气和方气代表天星行度对地球能量场的影响。
对地球影响最大的除了太阳,还有月球和五星,以及整个天球背景中的三垣二十八宿天星。
具体来讲,七政四余各自的时气和方气对地球有不同的影响,三垣二十八宿各自的时气和方气对地球也有不同的影响,它们共同叠加的时气和方气对地球还有不同的影响。
古人是如何计算如此复杂的时气和方气对地球能量场的影响呢?还请懂的前辈多多指点。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4-9-23 08:53 编辑
小弟从古人的思路想到的就是固定经星,计算纬星,从三体推演到多体问题,微观解决不了就从宏观来解决,宏观解决不了的就从微观来解决,科学解决不了的,就由术数来解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