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发现-关于推理结论不一致
本帖最后由 张燚 于 2025-1-13 20:30 编辑好久没来,一天闲的。
至少我个人觉得重要。举例:日历里,经常有各种日期喜忌。
比如董德彰等等。
但有一个现象:为何结论不一致?
我思考过几次,也曾尝试推导。但之前一直无解。
推导过程没问题,但结论就是不一样。
此现象还出现在风水各门派技术异同处。但各执一辞。在逻辑推导方面,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现在,揭秘:
在计算机语言编程里,常用的,多为命令式程序设计,它在设计复杂模型时,会出现一些错误。而原因是一些计算顺序,或计算中被并行机制等改变中间量。虽后者可以加锁解决,但与顺序单核无异了。
也就是,逻辑程序设计,并不是数理逻辑。二者非等同性。前者只是后者一个子集。
具体,可参考麻省理工SICP也就是魔法师教材的p321页。2020年6月第一版。
除了能解释上述原因,更大的解释了
大型复杂程序出错原因。但即使目前,国内还是被此类型编程语言所蒙蔽。
上述,在简单逻辑控制显示等,体现不出。只有当
基本约束数量够多,至少达到顺序式命令类程序无法编写时,会明显体现。举例:象棋算法。它并不是在开局时任何一个棋子都进行动作选择。因可能性巨大,甚至会宕机。这是轮询顺序执行导致。
而应是执行约束网络控制。简单说就是把所有棋子作为输入与输出的连接器,然后,利用基本条件去组合约束它们,形成一个网络结构。
只要基本约束构造没有错误,则其可正常运转。
当然,这不是在冯诺依曼硬件架构最佳。但也可以运行。
可能还是有人云里雾里,但我已经确实用最浅显的话来描述了。
不喜勿喷。
全是新华字典的字。
本帖最后由 张燚 于 2025-1-13 20:42 编辑
说一下结论吧:就是,在复杂结构体系里,可能(有一定概率显现,而不是全显现)会出现推导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这太难以发现了。
声明:这种现象不是我发现的。而是已经在几十年前就在大学里讲过的。之前我无知而已。我无非把它转借到本网,用以顺便解释一下目前可能还没人解释的问题。
书,之前帖子应该提及过。喜欢的,可以研究研究。挺不好看的。
对了,我之前提及的二叉树黑盒架构与大O评判体系的架构图,其实就是上述网络约束图。只是,我把此网络图做成恰好是二叉树结构而已。
所以,证明了这是正确推理方法。
对了,还有一个在语言上的发现:那些补充补丁或扩展包之类实现此方式的语言,将会在此模式下淘汰了。
比如最近很牛的deepseekv3.我查了一下,说是因为生态原因选的是python,若是真的,那么,就说明,这家幻方量化的水平,无非停留在表层。它对内核的架构,没有掌握。
再补充:
数学书里的公式定理的符号或文字推导,是正确方法。
它与数字计算比,就不存在排序步骤先后的程序逻辑会影响计算结果的问题了。
所以,我之前帖子里所说二叉树黑盒架构体系实际就是属于文字数理推导范畴。其包含了非定向节点与各个连接限制。所以,能准确的推导出黑盒或其它结论。
其推导过程,必须结合算法优化,即很大可能又结合二叉树的天然一半等优势加快推理速度。 如果玄学都能被科学理论解释清楚计算出来那么这个世界的维度就变了。 这个主题说了人们从不同的面归纳经验,升华成理论过程中不同定义的理念造成的差距。其主要因素就在于坚持自己的定义节点唯一性,没有作出相应的修改或完善补充。
如果参与的人们能够发现其他人或门派的优点或数据是先进的,把之转换成自己门派的东西。那么就可完善自己的不足。而从不同的面走上万法归一的路。因为最具说服力的方法是唯一的。 林莽中(益东门人) 发表于 2025-2-19 09:47
这个主题说了人们从不同的面归纳经验,升华成理论过程中不同定义的理念造成的差距。其主要因素就在于 ...
万法归一是在不同目标下形成的。就拿上京来说,同样上京,如果赶时间肯定是坐飞机,如果是一路游,则坐汽车,如果除省钱坐普通火车。 推理的对象---自然和之于人 遵循的法则也就是道 这点能统一的话,过程产生的歧义都可以去检视是否与道相违,如堪舆的源理论是什么?是否自于道? 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模型密切相关,模型又与其训练方法和数据集密切相关。
模型的能力受限于其训练方法和数据集,因此超出模型能力的推理结果就叫玄学。 cnfhy 发表于 2025-3-21 11:56
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模型密切相关,模型又与其训练方法和数据集密切相关。
模型的能力受限于其训练方法和 ...
所以,风水界里,即使某些门派的方法真是推倒得出的,但结论未必正确。
这在医术术理论界目前看更严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