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燚 发表于 4 天前

中 转发一文。以证前面帖子所说

国何以名为中国?秘密藏在天安门前的华表里
原创2022-09-21 10:15·琳之说史

中国何以名为中国?追根溯源,同华表作为“天地之中”观念的标志有关。

“中国”来源于上古时期我们祖先“天地之中”的观念。古文献中这样的说法不胜枚举,如秦代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势篇》:“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如汉代贾谊《新书·属远》:“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如此等等。

为什么要建都于“天下之中”呢?《周礼》说“处中”阴阳和中,百物阜安;《白虎通》说“处中以领四方”;《盐铁论》说是“总天地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魏都赋》说是“宅中图大”;《御览》引谯周《法训》说“处中”“顺天地之和而同四方之统”……

远古时期,原始人不理解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认为这一切都是老天冥冥中的安排。老天一定有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天帝在统治。天帝居于天庭,天庭是老天的中心所在。他们观察到北极星始终如一地围绕着北天极在旋转,就想当然地把天看作是圆形如穹盖一样,而北天极就是天的中心,是天帝所居的天庭。

孔子在《论语·为政》里就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是在告诉人们:(周王)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中心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公羊传》解释说:“北辰为大辰。注:天下所取正。北辰,北极,天之中也,故谓之大辰。”

东汉桓谭所著《新论》也说:“斗极常在,知为天之中也。”

这里的“斗极”是指北斗七星及其环绕的北天极,天文学上称为拱极圈。


原始人尚处在人类社会的幼年时期,他们的一切知识都是日常经验的简单认知,当他们看见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就认为大地是方形的。天上有中心,大地也应该有中心。所谓“天地之中”的观念由此而产生。

原始人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挥想象:既然天帝统治天庭,进而统治整个天上天下,那么大地也一定有个帝王居于大地中心,代替天帝统治人间。

一个人处在幼年懵懂状态时,都是物我难分,把自我当作一切的中心。原始人也同样如此,他们认为他们的氏族或部落所在地就是大地的中心,他们的首领就是人间帝王。他们栖居的大山就是撑开天地之间的一根中央支柱,这个柱子同时也是人间帝王上达于天、下传于地的天梯。古人把这样的山叫作支柱,有的也叫昆仑虚或昆仑丘。

如汉代纬书《河图括地志》:“昆仑,天中柱也。”

《河图括地象》同样说道:“昆仑者,地之中也。”

西晋张华所撰《博物志》也说:“昆仑,应与天最居中。”

也许正因为如此,《山海经·海外南经》才说:“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毕沅注:“是昆仑者,高山皆得名之。”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如《大戴礼·曾子天圆》就说:“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四方的大地中间矗立着一座巍峨的高山,从象形字本意上来说,正是“中”字。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这棵木禾不是一棵普通的大树,而是被后世众多的经史典籍视为生长于天地之中的“建木”。

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之间桥梁的圣树。伏羲、黄帝等众帝都是通过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的。

《山海经·海内南 经》 说:“有 木, 其 状 如 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

《山海经·海内经》对建木做了进一步描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想必是后来各部落所居,未必都能在昆仑之上,所以后来建木和昆仑被分离了出来。《吕氏春秋·有始》云:“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到了汉代,《淮南子·墬形训》又给建木所在地做了一个定位:“建木在都广 ,众帝所自上下。”

都广在什么地方?《淮南子》没有具体说明。显然,这里的都广就是指众帝所居之地,古时的帝就是指部落联盟首领。

我们似乎可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伏羲之后“众帝”为抛别昆仑而寻找一个新的“天下之中”居所而编造的理由。

在上古时期,占有“天下之中”和建木,是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或帝所必须有的基本标配。所以,任何一个部落首领要称帝,即要登上联盟盟主的位置,必须占有“天下之中”的位置,并有建木生长在其中。但问题是,任何被称为“天下之中”的地方,找一个类似的建木并非什么难事。如此一来,“天下之中”就没有了唯一性和权威性。

彼时,原始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极大发展,社会分工和阶级已经开始出现,整个原始社会正在趋向“一统”。社会一统就必然要求“天下之中”是唯一的。要让“天下之中”“名副其实”,就只能从“建木”上做文章,让“建木”来证明“天下之中”的唯一性和权威性。

于是,建木就变成了帝表——实际就是矗立在地上用来测日光投影的一个木表。帝表后来又被称为圭表。其主要功能就是观天测时,用来测定并向外宣告“天下之中”唯我所有,所以,这个帝表,从一开始出现,就是最高权力的标志,只有部落首领才有登台伏柱观天测时的资格。

后来帝表被想象中的凤鸟形体物装饰,有着“日中乌”的意喻。太阳光称华,帝表横木交柱壮若花,古代花华同义,所以帝表又被称华表。


帝表的出现,意味着“天下之中”的唯一性有了确切的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队长何驽先生说:“‘中国’的最初含义,即在由圭表测定的地中所建之都、所立之国。中国的出现或形成的物化标志应当是陶寺的圭尺‘中’的出现,因为它是在‘独占地中以绍上帝’的意识形态指导下,通过圭表测影‘立中’建都立国的最直接物证,既标志着控制农业社会命脉的历法作为王权的一部分,又依据其大地测量功能成为国家控制领土的象征。这种国家意识形态及其特殊的圭表物化表征,是我国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的重要特征,足见没有比‘中国’这个称谓更贴切的了!”

——摘自李琳之:《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个别地方有改动。因阅读流畅需要,删去了注释部分。


张燚 发表于 4 天前

作者只表述测影,没说其它。估计是出书得有所顾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 转发一文。以证前面帖子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