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20066 发表于 2025-4-19 11:55:51

关于风水中雌雄交媾与日月星关系的奥秘猜想

水动为阳,山静为阴月引水,星引山月地自转及公转及星宿牵引,引动水气与山的地气,形成螺旋状交媾,即为阴阳交媾。详见下图,雌雄交媾即在日月及二十八星宿下形成的。1、古人通过山的光影变化可以推测出太极点。2、根据男女交媾姿势,判断山的光影变化与水之间交媾是否能够形成螺旋,以及螺旋的大小,进而判断出此地的格局是大还是小。这个猜想也符合易经中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现存的风水理论是否都是在这个原理下,把理论统合到了易经体系内。欢迎大家都来猜想!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19 15:04:47

盖一岁之候,由月而积,六画之卦,自三画始。焦、京皆以六十四卦分一岁之候,而未尝以八卦推一月中朔晦弦望之象也。易者,象也。大传云: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曰:阴阳之义配日月。故虞之解大传云:日月县天,成八卦象。三日莫,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六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其说实焦京所未发。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19 15:37:30

本帖最后由 guo20066 于 2025-4-19 15:46 编辑



转载:
天文观象| 风水师的必修课

《易经》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以立天道曰阴与阳。

《黄帝内经》上说:在天成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

《葬经》又说:天光下临,地德上载,藏神合朔,神迎鬼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地人三才内在的关联,需要大环境的助攻,才能实现天人合一。比如元运旺方与其对应的产业,在某时某地某些人身上展现。人文效法地理,地理顺承天文。因此说“一等地师观星斗,二等地师寻水口,三等地师满山走……”

星斗、水口与卦理,恰好代表了风水的三大流派——天星、三合、三元。三大流派可并作主流。主流风水属天星最神秘,天星风水类象三垣二十八宿垣局,讲究气场与牌面。天星配二十四山,收纳贪狼、巨门、武曲贵气,这波操作,离不开天文的指引。

其实,无论哪派风水,天文观象都是必修课。现在有很多天文仪器,借助仪器观测更方便。懒得跑户外,手机上下个模拟星空软件,对着屏幕数星星也是一桩美事。



观星要借助天文仪器,看风水需备精密罗盘。用先进的工具办事,往往事半功倍。罗盘至少有两大作用,即定向与择日。市面上的多数罗盘并不能完美展现其功用。如指南针定向、二十八宿的刻度、理气分金等,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指南针定向用的是磁针,与罗盘正针相配。众所周知,经纬度不同,有些磁偏角差值可达5度以上,与分金差一线的理论对不上。有些建筑、墓穴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测坐向数据与碑刻数据不一致,就是磁偏角造成的。磁针对应的是磁北,磁北受磁偏角的影响。当差值较大时,需调整使用。



再有星度位移问题。二十八宿宿度是天星风水用来拔砂立向的。除了五行生克外,还用来判定坐度吉凶。即在360度之下直接用红黑圈及符号来表示出吉、平、煞、空亡、差错等,为立向作参考。



市面上的罗盘大都以宋代开禧年间的二十八宿距星(距度)为标准。时至今日,物换星移800多个春秋,其星宿已发生位移,宿度数自然会有些许差异。



《汉书·律例志》《开元占经》等历书所载二十八宿的宿度与开禧盘刻度相同,都是12度。《麟德历》则是13度,明代历书标注为11.9度,多数罗盘以12度为准,没啥大问题。而《太初历》《大衍历》等历算星表中牛宿、胃宿、参宿、鬼宿的星度,相较近值,差的可不是一度两度。

二十八宿去极与赤经度变了,原来占4度的现只占2度半。星距错宫,相邻星度随着改变。罗经要精益求精,其宿度就要校对出新。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用七星分四时来定

看风水可以不用罗盘,但不能不懂天象。磁偏角与星宿位移问题,恰好可用天文观象来弥补。唐以前很可能没有随身携带的罗盘,掌管地理灵台的官员看风水,手中只拿着一根竹竿,和背的滚瓜烂熟的二十四山。

风水工具固然重要,但过硬的观象技能,只需要一双慧眼。我们常说看风水、看风水,观察力与感应力是第一位的。



唐朝末年风水术开始传入民间,但仍然以观测太阳的变化(日影)来定方位。立杆(竿)测影锁定的子午,才是真子午。而磁针定的子午,就要考虑磁偏角。卫星地图上的南北也不是真北,而是坐标北。坐标北与磁北的调试的,仍需要观测天象来修正。

李淳风就没有固守唐之前的二十八宿星度数据,而是以先进算法定星度。好比几筐大白菜,只能熬过一个冬天。想要年年吃白菜,培育菜籽才是权宜之计。距星刻度,是通过观测天象得来的。了解一些天文常识,掌握一些观测星象的方法,用天文来指导地理,才不至于偏颇。



历象日月星辰,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清楚了太阳和月亮运行轨迹,再导入二十八宿体系,风水上常用的观象法就差不多够用了。

立杆测影与二十四节气。风水操作,特别是屋宅、商铺、楼盘立向布局大都是白天完成的。熟知太阳运行轨迹,了解日月星辰运转的法则,才能更好地理解山川草木成形和变化原理。立杆(竿)测影测得罗经周天数,接近天盘刻度,天盘顺磁北7.5度,为的是寻真北。



金锁玉关、长眼法等峦头风水技法,只要知道方位,就可直观断风水。地书上说:“北高真是好,生子必多娇。”金锁天罡诀也说:“后高前低为上吉,壬子旺相进牛羊。”再如“东高发长男,子财却无益。”又如《相宅经》:“青龙若平冈,富贵足千箱。”

这些口诀,无非是对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朝案、来去水,阴阳宅周辨砂水的直观描述,但经得起考验。宅屋后有水冲射或有急水经流,的确不宜久居。再有,明堂有高大建筑遮挡,住着是比较压抑、郁闷。

当然了,天星风水落到实处,也无非时间与方位。太阳升落方位与节令有一套对应关系,非常好用。即春分、秋分,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冬至后,日影渐断,白昼递增,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夏至日后,日影渐长,白昼递减,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一年中正午最短的竿影当在夏至。人们发现,如果在某天正午测知当天是夏至,那么在三百六十五天后的那天就一定还可以测知这天是夏至。夏至日,直立一根杆子,若影长一尺五寸(49.95cm)该处即为地中。周公测得河南登封告成为天地之中,就在此立极建城。天地之中,人文告成,也源自天象。

太阳的影子数百年不变,人们就对它产生了信任和依赖,从心底敬佩天象的质朴与诚信。老百姓认为借助天象来指导耕作,非常靠谱。



再由二分二至到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节八风再到二十四个节气,都是太阳在黄道面呈象的定点,同时是风水堪舆沿用至今的观象方法。



没有风水罗盘的时代,风水师手中的竹杖,是赶龙立向的好工具。寻龙点穴途中,竹杖驱赶虫兽,也赶星峰。风水师对着朝案指指画画,把顺眼的砂水留下,不顺眼的消掉,这便是观象、消砂、纳水的上乘功夫。



日有影可寻,月有相可见。月相(象)是比较好观察的,一个周期内月亮的呈象是可以定点的,并能以月到中天位置来判断农历时间段。农历的推算,就是靠观测月相来定初一、十五。历法上讲的朔望月,说的就是月亮呈象的周期。

每月初一(朔日),太阳与月亮同起同落,月到中天是正午,看不到月亮;每月初七八(上弦月),月到中天是黄昏,具体要结合地方时看地方时,遵从东早西晚原则,北京与乌鲁木齐的黄昏差距很大;每月二十三左右(下弦月),月到中天在清晨;每月十五日(望日),太阳与月亮此起彼落,月最圆。

观察月相圆缺盈亏,合在风水上,多用于择日择吉,罗经透地盘,就与阴历有关联。



月相变化,民间有歌传唱。歌词说: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一次月相变化的全过程),周期平均约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其实是历法上讲的平朔,老百姓常说的农历月就是朔望月。历法上平朔、定朔的讨论,并不影响我们对月相呈象的观测。



由五星而知五行。风水之法,离不开阴阳五行。太阳为阳、月亮为阴。五星演变而得五行,金水日月相逢,是术家所说的天文大观。今年3月24日,我国南方地区就能观测到月掩金星的天象。

“五星”,就是人们观测到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即太白(金)、岁(木)星、辰(水)星、荧惑(火)星、镇(土)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动行的同时,要向周围的空间及星球散发能量,地球卡在金木水火四星的C位,免不了要接受一些信号。


月掩金星图例
“天有日月,地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通过对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观察,得出两条重要结论:一是五星与五行有着性质上的相应类似关系;二是五星的五行性质对地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力。

比如木星近12年一个周期,恰好对应12地支。十二地支应十二生肖。生肖犯太岁,就是来自木星的干扰信息。


从太阳系内的行星排列状态来看,离太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但为何在河洛五行的方位中,土居中宫呢?其实是有一定根据的,地球在五行的性质中,与土星的性质一样,同属于土。以地球为太极点,前有水星与金星,后有火星与木星,与十天干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性质排列一致。

木火土金水的排序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合四时(四季)之序。《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成言乎艮。”也与其顺序一致。


日躔于白虎奎宿,月宿于苍龙房宿

描述太阳运行,专业术语称日躔;月亮的运行,则称月离。日月加上五星组成七政。七政是指太阳、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镇星)星。七政加上四余(紫炁、月孛、罗睺、计都四虚星),选日课就常用七政四余。

七政四余可以清晰地圈点太阳、月亮在二十八宿的位置。同时是命理学、风水择日的瑰宝。七政四余择日,在香港风水师很吃香。毕竟天象就摆在那里,会不会按图(象)索骥,就看个人水平了。



历象星辰,北斗有导航作用。北斗星指向的天衢与四季呼应,《淮南子》《鹖冠子》等书籍讲的很清楚。军师府老师发现,春夏秋冬,斗柄指向自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形成一个顺时针闭环,恰好与洛书定位的方向一致。



洛书合在后天八卦,形成了上升与下降的两个气场。东北→东→东南→南呈上升趋势;西南→西→西北→北则趋于下沉。风水中八卦属性分组,阴一片、阳一片,山一片,水一片,其原理是相通的。

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北(二十四山寅位)时为立春。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指西南,维为立秋;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指西北,维为立冬。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宿加上辅弼二星,就是理气风水常用的九星。即贪(天枢)、巨(天璇)、禄(天玑)、文(天权)、廉(玉衡)、武(开阳)、破(摇光)、辅、弼。三元、天星风水常用九星翻卦,地母翻卦来消砂纳水。



四仲中星与三垣二十八宿。风水观象,以体系来论,首推三垣二十八宿。理想的风水格局,背有靠、前有照,左右有吉砂护卫。像极了古代的朝堂。帝座、文武百官、护卫,应有尽有。而这套模式基本复制了三垣二十八宿。可见地文、人文无不宗法天文。



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有天皇大帝、太子、太尊;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帝座的四个邻居,所以才有机会辅佐北极之尊,像极了人情世故。

太微垣位于紫微西侧,多以大臣官职命名,如三公、九卿、虎贲、从官、幸臣等。天市垣在紫微东北,多以市井商贾命名,如斗、斛、肆、楼等。说直白点,紫禁城建筑模型就打这里来的。



风水上效法天星垣局,同样讲究格局。上等风水,真龙真穴以格局论,外局大气蓬勃、山川拱卫,内局砂水、明堂秀美。这样的地理格局比较少。所以我们常见的是一般的格局,大多是够不上格局的地。

天文如此,人文莫不如此。完美的八字极少,成大格局的八字也不多。原命局可以的,大运走的不好。好比迈巴赫的机件,配桑塔纳的外壳,格格不入。有些大运不错,可偏遇身弱。屋漏偏逢大雨,定数(命局)和变数(流运)难成高配。有句话在理:只管努力打拼,剩下的都交给命运!



我们如何去打拼?还是离不开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卧”的作息习惯就隐藏着古人顺应自然规律的大智慧。

除了安排作息,天文学家一直在探寻天象变化的规律。善观天象者发现,黎明(旦)、黄昏(昏)是观测天象、星象的重要节点。把握这两个节点,就不难寻找二十八宿的轨迹。



我们所在的星空属于太阳系,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每月到达一个位置。但古人以地球不动为基点,记录了太阳绕二十八宿相对的变化。《吕氏春秋》《礼记·月令》都有详细记载: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

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女宿)中。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奎中。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中。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旦轸中。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



正月(指立春—惊蜇)太阳到了室宿,黄昏时刻,参宿出现在南方中天。黎明时,尾宿出现在南方中天。

二月太阳移动到奎宿,黄昏时,弧矢星在天空正中;黎明时,建宿在天空正中。三月太阳抵达胃宿,黄昏时,星宿在天空之中;黎明时,牵牛星在天空之中……。余此类推。人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八干四维纳入同一历法体系,为风水赋能。



二十八宿划分的天衢,称之为四象。风水中四象(四神兽)是大家熟知的,农村修房子写房联都要用到青龙、白虎。二十八宿中南方星宿、东方房宿、北方虚宿、西方昴宿即是《尚书》所谓的四仲星。


2018年春分星象| 太阳运行在壁宿附近

四仲中星在二分二至日,分别是:日中星鸟、日永星火、宵中星虚、日短星昴。用黄昏时在正南方天空出现的四组恒星来定四个节气的方法,很容易掌握。日中星鸟即春分当天黄昏时星宿(鸟宿)在南中天;日永星火,即夏至当天黄昏时房宿在南中天;宵中星虚,即秋分当天黄昏时虚宿在南中天;日短星昴,即冬至当天昏时昴宿在南中天。

在中原地区,昴宿在大地回暖季节的清晨高悬南天。好像在催促人们及早春耕。至今东北地区还有“银河吊角,鸡报春早”的谚语——拂晓看银河斜指西北,春天就到了。这些民谚也可说明老百姓观测的传统天象传统由来已久。

古人观测天象、星象,很重视时间与方位。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已有的天文观测数据。要知道月亮走,星星也在走,只是快慢有别。我们既要认得到星名,更有必要掌握丈量星距的方法。



十二时辰传达的信息。观天象对大众而言,得来的实惠之一就是时间观念。几点钟上班,几点休息,医书中颇有讲究。人们早起把一天分为朝(卯)、午、昏(酉)、夜(子)四个阶段,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不要小看这种“四分法”,具体到每一天,我们以时辰为单位,可将一天规整为十二个时辰。

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十二时辰也都有各自的属性。



一天之中,从辰时开始变热,戌时开始转凉。辰戌为寒冷的交界点,辰时至酉时为热之阳气,而一天之中最热的时间为未时。所谓“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从辰至酉需经过午时这一界点。过了未时,阳气开始递减。很多公司、楼盘、店铺开业大选在上午,为的是开门纳吉,迎好运。

观星另有一套自己的预测体系——星占。星占是天文学比较偏门的一个分支,偏就偏在它喜欢附会王事政论。星占术有三大理论基础。一是天人感应,二是阴阳五行说,三是分野说。天人感应,说白了其实是“天王感应”,为帝王家服务的,看到一些特殊天象、星象,就会有意无意地附会时事。



比如汉代的流传的“大火入心(宿),必诛宰相。”就联系到了汉武帝晚年诛杀宰相的那些事。但火星顺黄道抵达心宿所在宫位,就好比进村的那条路,非走不可。再比如“土星犯帝座”“客星见于房宿”等等,又能附会一大堆历史事件。

特别是二十八宿分野,可以将天星划分到九州,定位区域人文。有些主观强加的理念,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无可否认,去掉政论的外套,星占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古往今来,星占一直都有传承。比如星命术、紫微斗数、太乙、奇门都以星占为基石。西方的星座运势,很多年轻人喜欢,星座就是西方的星占术。二十四史中,有17部史书涉猎天文历象,并对当时星占案例有明确解读。这些记录对天文学家研究历法,历史学家校对历史年份等都有大作用。因此,星占可作为一个专题,分篇纵深探讨。

命理、风水、预测术都离不开天文历法。历法之验,便在天象。《阴符经》开篇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所以说国学、玄学、数术爱好者有必要了解一些天文常识,学一些观测星象的简要方法。



众所周知,天文学是古代文明的一部分。别说传统文化爱好者,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对它有所了解。近些年公务员及职业资格考试中,天文题目已成为家常便饭。

地理、人文效法天文,为的是提醒大家敬畏天道。人们常说,以术驭道,只能学个皮毛;以道驭术,勤学苦练,才能参悟到风水的真谛。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5:11:35

古人所谓的天道是不是应该就是天文知识,天文规律,也就是宇宙的规律?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5:27:29

天道左旋

以北南作为上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是左旋;

形成生命的氨基酸大部分为左旋氨基酸;

风水中的水的左旋右旋是否就是对天道规律的归纳总结呢?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5:38:50

左旋龙配右旋水,右旋龙配左旋水,两股气才能纠缠在一起,螺丝配螺帽。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6:23:38

十二长生反应的是事物发展的盛衰规律

然后一个顺布十二长生,一个逆布十二长生,同归于墓。

这也是为什么地理五诀中只论水口定局,因为只要确定了墓方,即可顺逆布十二长生。

立向立生、旺方、绝方,绝方以绝处逢生计。

生、旺、墓三方吊合又符合“岁气同会成三合”

《黄帝内经》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巳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所以这是一个把天文、节气规律平面化到地理平面位置中的一种应用。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6:38:10

双山五行,其实是把二十四山全部统一到十二地支上的一种办法,但是这个理论就会存在矛盾了,既然同一宫的两个向相同,那么为什么又要求水从天干上走,不从地支上走,这就是理论的矛盾性了。
所以双山五行应该分开计,地盘立向考虑双山五行,天盘论水就不考虑了。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6:50:06

关于内水口、外水口的思考。
不同的地理书籍,各派传承中对水口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讲内水口,有的讲外水口。
其实如果从“物物一太极也”的角度思考的话,以眼之所见水口为水口,即做到了墓穴的高低、左右的统一。所谓站的越高,看的越远,墓穴位置越高,看到的水口也就越远,也就所谓的外水口了。若以眼之所见为作为前提,则无所谓内外了。
低穴则有低穴的小太极,高穴则有高穴的大太极。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8:44:01

净阴净阳水法的思考用纳甲,纳地支,把二十四山统一到先天八卦内,即可先天八卦数,洛书数,进行合五合十来论,以先天八卦之阴阳论二十四山向之净阴净阳,先天八卦之阴阳可以太极点来划分阴阳。
把二十四山向统一到八卦内以后,就可以用易理去判断各种龙水向砂的组合的生克了。
再用卦爻的变化规律来把九星又统一进来了,根据九星的理论又可以推导各种规律了。
再把二十八星宿平面化,又把二十四山与二十八星宿统一了。
再把六十四卦平面化到二十四山,又把六十四卦统一进来了。
二十四山的划分比较粗,又添加了六十透地,七十二龙。
从十二长生到六十四卦,到七十二龙,这是不是风水理论的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方向呀?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9:09:16

太阳向地球释放热辐射,地球向太空释放热辐射,大气层温度变化,不仅取决于获得的太阳热辐射量,还要取决于地球向天空释放热辐射的支出,当两者平衡后,气温才能掉头上升或降低。夏至到“三伏”,太阳南归,虽然大气层得到的太阳辐射开始减少,但仍然大于支出,气温保持上升,直到立秋后,大气层失去的热辐射大于获得,气温才开始下降。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为冬至,冬至以后,由于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原因,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获得太阳辐射能开始增加,但释放到太空的热辐射仍然大于收入,大寒达到最冷的时候。大寒以后,地球释放的热辐射和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达到平衡,北半球的气温才开始掉头上升。就是说,天道变化在前,地道反应滞后,天地之气间就差“凡三十度而有奇”(《素问·六微旨大论》),即约三十天,天气的春夏秋冬与地气的春夏秋冬并不是同步的。太阳为天,地球为地,通过准确掌握太阳运行导致地球的气候变化,是制定历法指导农耕化育生命的基础,所以六十甲子历和中医理论都非常重视这三十天的滞后,天为阳,太阳运动时间在前,单数干支标识的是太阳南北回归运动,是阴阳的横向运动。地为阴,气候变化时间在后,双数干支标识的是太阳回归运动导致的地球气候变化,是阴阳竖向运动。这也是“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的由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帝曰;何谓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王冰注:“气之初,天用事。天用事,则地气上腾于太虚之内。气之中,地气主之。地气主,则天气下降于有质之中。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曰天气用事。天气下降,气流于地,故曰地气主之。”《素问》和王冰的注解,讲的很清楚,也很重要。《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太阳运动在前,形成客气,地球反应在后,形成主气,所以每一气包含天气和地气两部分,为此将每一气中分为初、中两段,初、中各为30.4375天。初之气为地气,却说“天用事”,“地气升腾于天”,中之气为天气,却说“地用事”,“天气下降于地”。因为初之气太阳运动在前,是地球积累太阳辐射的阶段,所以说地气升腾于天。中之气为地球的反应,地球因积累了太阳辐射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大气层温度,所以说天气下降于地。张景岳说:“天气即客气,时即主气。”时指地,所以五运六气理论把客气又称天气,主气又称地气。客主之间就是日地之间的关系。日地之间所形成的上下升降运动,是竖向的气流运动。而客气中司天在泉所形成的升降运动,是南北东西横向的气流运动,易经用八方风之说表述。这一横一竖就形成了一年中复杂的气候变化。天气始于冬至子时,地气差后“凡三十度”始于大寒丑时,这种天地之气的六分法,正是同岁会、同天符的发生时间。同天符为甲辰、甲戌、庚午、庚子、壬申、壬寅六年,都是单数地支,表示天气,以“天开于子”为始点六分之,是天气六步之分。同岁会为辛丑、辛未、癸卯、癸酉、癸巳、癸亥六年,都是双数地支,表示地气,以“地辟于丑”为始点六分之,是地气六步之分。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同天符和同岁会所用地支与地支六冲是一致的。子丑两点和午未两点是天地二气的最冷点和最热点,这样就出现了十二地支的六合现象,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凡相合者,温度大致相同。《协纪辨方书·本原·六合》说:“考原曰:六合者,以月建与月将(指太阳)教相合也。如正月建寅,月将在亥,故寅与亥合。”地支六合与北斗指向和日月相会的天体运动相一致,实际表示一个朔望月里太阳和月亮的相对位置,。正月,日月相会于亥,北斗斗柄指向寅,故寅与亥合。二月,日月相会于戌也,斗柄指向卯,故卯与戌合。三月,日月相会于酉也,斗柄指向辰,故辰与酉合。四月,日月相会于申,斗柄指向巳,故巳与申合。五月,日月相会于未,斗柄指向午,故午与未合。六月,日月相会于午,斗柄指向在未,故未与午合。在一个太阳回归年里,上半年北斗斗柄指向东边的星空,日月在西边的星空相会,下半年北斗斗柄指向西边的天空,日月在东边的星空相会。这也是周年黄道十二辰右行与斗建、十二次左行的六合现象。地支三合局,即申子辰合、巳酉丑合、寅午戌合、亥卯未合,是日月的位相相同者,《内经》称为岁气会同年。就是说,凡相合者,其气同或相似。由于岁差的原因,斗建与日月合朔的位置已经发生改变,需要注意。

哎,所有的易理都是来源于天文及节气的自然规律,而且古人也早就总结出来了。现代人丢掉根源,只玩术数了。

cnfhy 发表于 2025-4-21 22:23:19

感谢兄台分享!
术数需要真正热爱它的人传承!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45:14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6:38
双山五行,其实是把二十四山全部统一到十二地支上的一种办法,但是这个理论就会存在矛盾了,既然同一宫的两 ...

小弟认为水从干上走是因为双山五行用天盘,天盘的八干四维是地盘的十二宫正位,从支走的话就偏了。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48:09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6:50
关于内水口、外水口的思考。
不同的地理书籍,各派传承中对水口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讲内水口,有的讲外水 ...

内外水口是内外地局龙水交会的不同位置,一局地只有一个水口。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50:48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1 18:44
净阴净阳水法的思考用纳甲,纳地支,把二十四山统一到先天八卦内,即可先天八卦数,洛书数,进行合五合十来 ...

净阴净阳是后天返先天的阴阳交媾法。龙与坐山净阴净阳,穴向与水口净阴净阳,自然就满足了阴阳交媾。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53:17

只有阴阳交媾才能生万物,阴阳相乘则厚重寂寥,万物不生。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56:45

交媾不一定生吉,也会生凶,吉凶之分在乎人心。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09:56:57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45
小弟认为水从干上走是因为双山五行用天盘,天盘的八干四维是地盘的十二宫正位,从支走的话就偏了。

纪年是用地支的,如果水走地支的话容易地支相冲,所以不用地支走水。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00:05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48
内外水口是内外地局龙水交会的不同位置,一局地只有一个水口。

内外地局又是如何判断的呢?难道以外水口定局?看不到的外水口定局的话,跟内堂局的立向,定局就没关系了呀,就算有关系,也会有无数个相同向,不同高度的地。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02:44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50
净阴净阳是后天返先天的阴阳交媾法。龙与坐山净阴净阳,穴向与水口净阴净阳,自然就满足了阴阳交媾。

是用后天的向返先天八卦的向来论的吧?
我那段话只是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简单思考了一下。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04:12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53
只有阴阳交媾才能生万物,阴阳相乘则厚重寂寥,万物不生。

为什么叫穴?
把这个太极从人身这个太极去思考就行
穴受孕才能孕育生命。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10:09:36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5-4-22 10:19 编辑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02
是用后天的向返先天八卦的向来论的吧?
我那段话只是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简单思考了一下。
这是后天方位与先天阴阳的关系,各师各法。
小弟理解先天之象在后天不同方位看到的会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我这看是早上,你那看是中午。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10:12:46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04
为什么叫穴?
把这个太极从人身这个太极去思考就行
穴受孕才能孕育生命。

是的,穴就是阴阳交媾的点,不同的穴会生出不同的东西。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10:16:35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00
内外地局又是如何判断的呢?难道以外水口定局?看不到的外水口定局的话,跟内堂局的立向,定局就没关系了 ...

法无定法,水口定局也是各师各法。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17:26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08:56
交媾不一定生吉,也会生凶,吉凶之分在乎人心。

吉凶的判断从理论上去思考的话
应该是从五行生克方面发展出来的。
把八卦配五行,就有了八卦的生克关系
八卦配阴阳就有了净阴净阳法
干支纳甲,就把二十四山统一到了八卦内
如果数学好的话,用这些基础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的话,就会产生无数种可能。
根据生克关系就可以排除不利的龙穴砂水向,但是这样生成的可能都是从数理方面得出的,没有用验证角度进行统计归纳。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20:34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10:16
法无定法,水口定局也是各师各法。

我是初学着,只遵从本心思考,理论知识不足,以天文知识来凑{:3_229:}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10:23:04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5-4-22 10:25 编辑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17
吉凶的判断从理论上去思考的话
应该是从五行生克方面发展出来的。
把八卦配五行,就有了八卦的生克关系 ...
古人重视天地人三才,吉凶是根据立极点来定的,从张三的立极点看是吉,从李四的立极点看则是凶。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38:28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10:23
古人重视天地人三才,吉凶是根据立极点来定的,从张三的立极点看是吉,从李四的立极点看则是凶。

讲的这么玄乎
不外呼天时、立向、仙命三者的生克关系而已

cnfhy 发表于 2025-4-22 11:05:05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0:38
讲的这么玄乎
不外呼天时、立向、仙命三者的生克关系而已

基本模型都一样,但是参数大小有别。大模型现在的参数都能达到万亿级别了。

guo20066 发表于 2025-4-22 11:41:31

有这样的模型吗?纯初学者,看到一些文章真的讲的很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风水中雌雄交媾与日月星关系的奥秘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