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消息卦探秘』
<P>『十二消息卦探秘』</P><P>(作者:东方易道)</P>
<P>[转引]学易杂谈──消息卦在卦序方阵中的分布</P>
<P>留指爪</P>
<P> <周易>六十四卦的分布,蕴涵着古代的天时观。这在易经六十四卦的本义卦序方阵中得到完备的反映。</P>
<P>在六十四卦中,前人以阴阳消长依次配对,凡“消”“息”之卦共十二卦,称为“十二辟卦”。主一年之十二个月。对应如下:</P>
<P> </P>
<P>复卦 一阳息阴 建子 十一月</P>
<P>临卦 二阳息阴 建丑 十二月</P>
<P>泰卦 三阳息阴 建寅 正月</P>
<P>大壮卦 四阳息阴 建卯 二月</P>
<P>夬卦 五阳息阴 建辰 三月</P>
<P>乾卦 六阳息阴 建巳 四月</P>
<P>姤卦 一阴消阳 建午 五月</P>
<P>遯卦 二阴消阳 建未 六月</P>
<P>否卦 三阴消阳 建申 七月</P>
<P>观卦 四阴消阳 建酉 八月</P>
<P>剥卦 五阴消阳 建戌 九月</P>
<P>坤卦 六阴消阳 建亥 十月</P>
<P> </P>
<P>它们在本义卦序方阵中的位置是很有规律的。请看下面的本义卦序方阵表:</P>
<P> </P>
<P>\下卦|上卦\|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 乾 | 乾--巳⑹ 履 同人 无妄 姤-午⑺ 讼 遯-未⑻ 否-申⑼ 巽 | 小畜 中孚 家人 益 巽 涣 渐 观-酉⑽ 离 | 大有 睽 离 噬嗑 鼎 未济 旅 晋 艮 | 大畜 损 贲 颐 蛊 蒙 艮 剥-戌⑾ 兑 | 夬--辰⑸ 兑 革 随 大过 困 咸 萃 坎 | 需 节 既济 屯 井 坎 蹇 比 震 | 大壮-卯⑷ 归妹 丰 震 恒 解 小过 豫 坤 | 泰--寅⑶ 临-丑⑵ 明夷 复-子⑴ 升 师 谦 坤-亥⑿ </P>
<P>以泰、大壮、夬配春季,乾、姤、遯配夏季,否、观、剥配秋季,坤、复、临配冬季,谓十二消息相变通而周于四时。在本义卦序方阵中可见,一年立春伊始,自左下转向上,夏季在上,秋季在右上方,转而向下,冬季在右下方,最终回复春季。周而复始,是很有规律的。</P>
<P>根据这一月建规律,占卦预测时遇到月份四时问题,对照此本义卦序方阵应是有帮助的。</P>
<P>--------------------------------------------------------------------------------</P>
<P>海韻</P>
<P>学易杂谈──消息卦在卦序方阵中的分布</P>
<P>以泰、大壮、夬配春季,乾、姤、遯配夏季,否、观、剥配秋季,坤、复、临配冬季,谓十二消息相变通而周于四时。 在本义卦序方阵中可见,一年立春伊始,自左下转向上,夏季在上,秋季在右上方,转而向下,冬季在右下方,最终回复春季。周而复始,是很有规律的。</P>
<P>根据这一月建规律,占卦预测时遇到月份四时问题,对照此本义卦序方阵应是有帮助的。</P>
<P>----謝謝先生!</P>
<P>-------------------------------------------------------------------------------- zh215215</P>
<P>学易杂谈──消息卦在卦序方阵中的分布</P>
<P> <周易>六十四卦的分布,蕴涵着古代的天时观。这在易经六十四卦的本义卦序方阵中得到完备的反映。在六十四卦中,前人以阴阳消长依次配对,凡“消”“息”之卦共十 ... </P>
<P>----有否考虚过64卦圆图卦由阴至阳的各爻重新排列组合?</P>
<P>--------------------------------------------------------------------------------</P>
<P>大驿土</P>
<P>若碰上闰月,如闰七月的话,建申建酉,排八字四柱时也有这个问题。</P>
<P>--------------------------------------------------------------------------------</P>
<P>留指爪</P>
<P>覆大驛土兄:我想是按陽歷節氣計月為合理,早前<東方甲子與西洋星座>一帖中有談及,可參考。</P>
<P>--------------------------------------------------------------------------</P>
<P>[转引]学易杂谈──东方甲子与西洋星座</P>
<P>留指爪</P>
<P> 少年时即已知晓有用甲子来排列年月日时的方法,一个直观的感觉是──阴历排法,与现用的公元阳历不是一回事。继而知有八字算命,天干地支,想当然亦必是以阴历为准,与耶稣必无共通之处──甲子在中国已流行数千年,而公历来到东方只是两三百年而已。</P>
<P> 但在细读有关命理书藉时发现,过去的“直观感觉”并不可靠。因为,古老的干支算法原来用的是标准的太阳历。它是以太阳黄道二十四节气为依据来决定年月的开始的。表面上是甲子乙丑,计算时都要经过节气的校正,是与月亮运行的初一十五无关的。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观念转变过来。排起八字来就感到容易得多。</P>
<P> 有时也感到很奇怪,老祖宗一向遵循月亮的圆缺来安排每月的初一十五,为甚么偏偏在推算命理时却只按太阳定位呢?读书太少,未知来由!应是很有道理的吧。</P>
<P> 西洋算命,依据阳历是理所当然。例如星座算命,是以黄道十二星座排列为依据,不同的日子对应不同的星座,推算不同出生日期的人的特性。但它们侧重的是个性特质,不同于八字命理所偏重的一生运程。亦应是有道理的。</P>
<P> 再细比较,其实西洋星座与八字月柱的功能有很大的重合性。星座算命将一年分为十二星座,名之为摩羯、水瓶……之类。而月柱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划分,排列为子、丑、寅、卯……两者应有共同规律。对比如下:</P>
<P> </P>
<P> 节气 阳历日期 月建 星座 ──────────────────────── </P>
<P>冬至 12月22/23日 摩羯 </P>
<P>小寒 1月5/6日 丑 大寒 1月20/21日 水瓶 </P>
<P>立春 2月4/5日 寅 雨水 2月19/20日 双鱼 </P>
<P>惊蛰 3月6/7日 卯 春分 3月21/22日 牡羊 </P>
<P>清明 4月5/6日 辰 谷雨 4月20/21日 金牛 </P>
<P>立夏 5月6/7日 巳 小满 5月21/22日 双子 </P>
<P>芒种 6月6/7日 午 夏至 6月21/22日 巨蟹 </P>
<P>小暑 7月7/8日 未 大暑 7月23/24日 狮子 </P>
<P>立秋 8月8/9日 申 处暑 8月23/24日 处女 </P>
<P>白露 9月8/9日 酉 秋分 9月23/24日 天枰 </P>
<P>寒露 10月8/9日 戌 霜降 10月23/24日 天蝎 </P>
<P>立冬 11月7/8日 亥 小雪 11月22/23日 射手 </P>
<P>大雪 12月7/8日 子</P>
<P> </P>
<P>=========================两者异曲同工,或是“英雄所见略同”吧,不会是巧合的。</P>
<P> </P>
<P>十二消息(辟)卦是易学理论及预测术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与方法,用<<超大统一易>>理论中的公式可以推出其来源和定式,但不是一下便推出十二消息(辟)卦,而是从六十四卦中三个前置的卦推导而得,这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发现,即十二消息(辟)卦起源于三个特定的卦!进而言之,由六十四卦中任意三个卦都可推导出一个广义的十二消息(辟)卦,先不论传统意义上(狭义的)十二辟卦在六十四卦方图及圆图中的意义与应用方法,仅就六爻法中主、互、变三卦而论,就可构成一个广义的十二辟卦,让我们先看以时间为主变量的六十四卦圆图中十二辟卦的排列方式:</P>
<P>六十四卦天圆地方图(彩色五行版) 六十四卦天圆地方图(黑白清晰版)</P>
<P> </P>
<P>坤卦 ------------------------------------ ↑--行一步返回到坤卦 ------------------------------------ 复卦 一阳息阴 建子 十一月 ↑--行16步到临卦 二阳息阴 建丑 十二月 ↑--行08步到泰卦 三阳息阴 建寅 正月 ↑--行04步到大壮卦 四阳息阴 建卯 二月 ↑--行02步到夬卦 五阳息阴 建辰 三月 ↑--行01步到乾卦 六阳息阴 建巳 四月 ------------------------------------ ↑--行<1>步到<一阳息阴> ------------------------------------ 姤卦 一阴消阳 建午 五月 ↑--行16步到遯卦 二阴消阳 建未 六月 ↑--行08步到否卦 三阴消阳 建申 七月 ↑--行04步到观卦 四阴消阳 建酉 八月 ↑--行02步到剥卦 五阴消阳 建戌 九月 ↑--行01步到坤卦 六阴消阳 建亥 十月 ------------------------------------- ↑--行{1}步到<一阴消阳>--新旧年的划分点 ------------------------------------- 复卦</P>
<P>由以上十二辟卦在六十四卦中的圆图中的排列方式可以看出,在以先天八卦为内外卦的六十四卦中圆图中:</P>
<P>(1)、在表达一年十二月卦气的十二辟卦,是由建子在十一月的复卦始,到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最后到坤卦.随着下一年的到来,又重新由坤卦到复卦,以此进行往复循环,这是一个以地支为时间的正序循环.</P>
<P>(2)、通过观察以上十二辟卦在六十四卦圆图中的排列位置可以看出,存在一个以2为幂的逆地支正序的位置递进关系,即2^n,符号^为上标---意为2的n次方,其中n=1,2,4,8,16→<1>→1,2,4,8,16→{1},为一个的往复取数的数列).</P>
<P>(3)、对于新旧年的整个持续衔接,其逆地支正序的位移步数(2^n)为往复循环数列: 1,2,4,8,16→<1>→1,2,4,8,16→{1}→1,2,4,8,16→<1>→1,2,4,8,16→{1}→···(数列1)</P>
<P>(4)、如若仍按十二辟卦的卦序: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则往复循环数列变为: 16,8,4,2,1→<1>→16,8,4,2,1→{1}→16,8,4,2,1→<1>→16,8,4,2,1→{1}→···(数列2)</P>
<P>(5)、对于数列1、2,其差的绝对值为:16-8=|8|,8-4=|4|,4-2=|2|,2-1=|1|,1-1=|0|,其差数列为: 8,4,2,1,0;8,4,2,1,0--8,4,2.1,0;8,4,2,1,0···(数列3) 或 0,1,2,4,8;0,1,2,4,8--0,1,2,4,8;0,1,2,4,8···(数列4)</P>
<P>(6)、如果继续以上过程,有数列5、6、7、8: 4,2,1,1;4,2,1,1--4,2,1,1;4,2,1,1···(数列5) 2,1,0;2,1,0--2,1,0;2,1,0···(数列6) 1,1;1,1--1,1;1,1···(数列7) 0;0--0;0···(数列8)</P>
<P>(7)、如将以上数列及差数列排列在一起,则有下表:</P>
<P>(因格式不符,略) </P>
<P>由上可看到一个以2的n次幂的数列片断:0,1,2,4,8,16→···,这被命名为太极数列,在易经中可象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等,这个数列的应用相当广泛,曾被成功地运用于大地震周期暴发的预测,但当她出现在六十四卦圆图的十二辟卦排列中时,就遇到一个疑难:为什么十二辟卦会以不相等的步进跳变?而不是按六十四卦圆图等间距排列?这其中隐含着什么奥妙?···</P>
<P>大家可先看下面的图片链结:太极数列图片001显示</P>
<P>从图中可以看出:</P>
<P>(1)、无论半径多少小,如何接近半圆底直线(大圆直径),只要按1/2^N均分半径R,得到的所有不同半径半园的弧长和均相等,即:</P>
<P>L1=2*L2=4*L3=8*L4=16*L5=···=2^n*L(n) =π*R(n)*(2^n) =R1*π;←-----R1*180度 =R2*2π;←----R2*360度 =R3*4π;←----R3*720度 =R4*8π;←----R4*1440度 =R5*16π;←---R5*2880度 =R1*π;←-----R1*180度 =R1*π;←-----R1*180度 =R1*π;←-----R1*180度 =R1*π;←-----R1*180度 =R1*π;←-----R1*180度 ··· ···</P>
<P>太极数列图片002显示</P>
<P>其中n为自然数:0,1,2,3,4,5,···,∞ (2)、对于各个不同的半径的半圆的面积和,有以下公式系列: S1=π*(R1)^2====<(R1)^2>*π;←-----<(R1)^2>*180度 S2=π*(R2)^2/2==<(R1)^2>*π/2;←---<(R1)^2>*90度 S3=π*(R3)^2/4==<(R1)^2>*π/4;←---<(R1)^2>*45度 S4=π*(R4)^2/8==<(R1)^2>*π/8;←---<(R1)^2>*22.5度 S5=π*(R5)^2/16=<(R1)^2>*π/16;←--<(R1)^2>*11.25度 ··· ··· S(n)=π*R(n)/2^n=<(R1)^2>*π/2^n.←<(R1)^2>*π/2^n度</P>
<P>太极数列图片003显示</P>
<P>(3)、</P>
<P>···待续</P>
<P>十二辟卦是由内、外八卦(八单卦)组成,如若用两个先天八卦图,以内外重合的方式构成可相互转动的先天八卦天、地盘,以旋转对位迭合上下八卦的方式组合十二辟卦,则可看到以下规律: 复===(坤,震) 临===(坤,兑) 泰===(坤,乾) 大壮=(震,乾) 夬===(兑,乾) 乾===(乾,乾) 姤===(乾,巽) 遯===(乾,艮) 否===(乾,坤) 观===(巽,坤) 剥===(艮,坤) 坤===(坤,坤) 复===(坤,震) 临===(坤,兑) 泰===(坤,乾)</P>
<P>外卦坤对内卦震:外卦坤不动,内卦逆时针转动三个卦位 (或内卦不动,外卦坤顺时针转动三个卦位) 注:跳过(忽略)外坤对内离位,外坤对内乾后,内逆旋三位顺退一对位到外震对内乾 (或外顺旋三位后逆退一位到外震对内乾)</P>
<P>大壮=(震,乾) 夬===(兑,乾) 乾===(乾,乾)</P>
<P>外卦震对内卦乾:外卦不动,内卦乾顺时针转动三个卦位 (或内卦乾不动,外卦逆时针转动三个卦位) 注:跳过(忽略)外离对内震位,外坤对内乾后,内顺旋三位逆退一对位到外乾对内巽 (或外逆旋三位顺后退一位到外乾对内巽)</P>
<P>姤===(乾,巽) 遯===(乾,艮) 否===(乾,坤)</P>
<P>外卦乾对内卦巽:外卦乾不动,内卦逆时针转动三个卦位 (或内卦不动,外卦乾顺时针转动三个卦位) 注:跳过(忽略)内坎对内乾位,外坤对内乾后,内逆旋三位顺退一对位到外巽对内坤 (或外顺旋三位后逆退一位到外巽对内坤)</P>
<P>观===(巽,坤) 剥===(艮,坤) 坤===(坤,坤)</P>
<P>外卦巽对内卦坤:外卦不动,内卦坤顺时针转动三个卦位 (或内卦坤不动,外卦逆时针转动三个卦位) 注:跳过(忽略)外坎对内坤位,外坤对内乾后,内逆旋三位顺退一对位到外乾对内巽 (或外顺旋三位后逆退一位到外坤对内震) 此时,以回复到外坤对内震初始态,十二辟卦演毕</P>
<P>通过上列推演,我们看到了一种相似性,如对之进行总结,可归纳出一个普遍地由先天八卦天地盘推演十二辟卦的通用方法,即: 外X卦不动,内卦Y逆(奇位卦)或顺(偶位卦)转三个卦位,跳过内外坎离(Z卦)对位卦,将每次所取的起始卦以奇上、偶下位不变,而奇下、偶上为变动卦的方式进行内、外卦立卦,每次可得到三个辟卦,然后顺或逆退一位对应到下一个起始卦位,以此方式反复进行,直到回到初始卦状态止,便可推得所求的十二辟卦.</P>
<P>···待续</P>
<P>东方易道 </P>
<P>闹市静避为道隐,宏易只唯合天心, 绝学千古谁能继?却看人间至情君. </P>
<P>--------------------------------------------------------------------------</P>
<P>鲜知</P>
<P>数年前有幸去安阳瞻仰先秦周文化的遗址,没想到的是,安阳的朋友给我安排的下榻之地居然是大陆当代周易数学派领军人物顾明先生的故居。在安阳一周时间我走访了不少地方,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在顾明先生的书房度过的,晚上睡觉也是如此,伴着顾老先生的骨灰盒。回杭的时候征得顾老先生家属的同意,我带回了顾老先生几乎所有的藏书和生前手稿。当代数学派的东西我还是了解一些的,但象东方易道兄这样造诣的实属罕见。</P>
<P>十二辟卦的确让人魂牵梦绕,于周易六十四卦体系而言,她是简之又简。金口诀虽说起课容易,但一般人不太会记得当日的干支,相比而言十二辟卦则简单得多。平日里若有必要,我也是用十二辟卦来推算得多数。于彩票预测而言,汪师当初一齐推出干支纳数表、日时运数表、十二辟卦预测法等三种资料,可知十二辟卦于数字流运的意义……</P>
<P>-------------------------------------------------------------------------------------------</P>
<P>东方易道</P>
<P>难得现在还有对传统易学这么痴心不改的人!鲜兄的安阳暇遇也是天意独钟吧,如此,周易数学派也算是后继有人了!真是天道不绝!易学有幸!!学人有幸!!!也许,我中华古易正是通过这样一种鲜为人知的方式得以传承延续,对于如此千年的薪火传承,我辈切不可畏难滞懈,使明珠蒙尘,只有以百折不回,一往无前的精神将之发扬光大,才对得起先贤的期望与重托!</P>
<P>对于我个人在学易中的一点发现,那仅仅是浩淼易海中的滴水珠露,实难与几千年来众多前辈之鼎力煌作比肩,只希望点滴的心得能给大家以思维上的启迪,如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就满足了.</P>
<P>正如鲜兄所言,十二辟卦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她反映了宇宙自然万物的基本能量--阴阳之消长这个根本的变化规律,而这正是易学预测术中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一点,在本人研究的<<超大统一易>>理论中发现,无论是从时空概念,还是从其数理结构上,她与现代科学中的时空观念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古人是以悟道的方式体易、研易的,走的是一条由形而上之象到形而下之数的思路,继而在预测实践中进行验证与总结,故它的思维观念在对象数的总体抽象上,无疑是正确的,这便有了一个可循其迹的理论性框架,可以指引出一个思维的大方向,进而的任务是将之推演、转化为具体的预测方法,由于古代先贤侧重的是唯象的象数性思维方法,其基本的思维导向主要来源于先天神思的灵悟,这完全取决于对易理的个人领会程度及个人的灵力层次,其思维元素和方式,以模糊性的泛义性概念为主,故对之产生的相应结论,具有很大的包容与模糊性,这时,不确定性的因素便产生了!如果我们直接运用这些方法预测具有高精度要求的彩票,测不准效应便出现了,这个测不准效应并不是量子物理中所说的测不准概念,而是易测方法本身内在的模糊包容性所至,这个模糊的包容性,正是易学之所以能够兼容万物的普遍性所在,然而我们如果将之用于到某一门类具体的预测方法,就需要将之细化,而细化的根本就是探明各种相关内在规律的“数理”化使用方法,这就需要在易学总体性观念框架指导下,借助于西方现代科学的理论成果,用具象化的语言,对传统易学的观念与方法进行概念的等价转译、转换,形成严格的公理化概念系统,在此公理化系统下,对各种易学理论、方法进行澄清与梳理,将易学数术的深层次规律重新展现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科学化地理论,目前的<<超大统一易>>正是这样一个理论,除了用之预测彩票外,还将逐步解开易学的许多千古谜团,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非在下个人能力之所及,需要许多有志之士的参与,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与观注,在此先谢谢大家!!</P>
<P>相关方法与参考实例</P>
<P>东方易道 </P>
<P>闹市静避为道隐,宏易只唯合天心, 绝学千古谁能继?却看人间至情君. </P>
<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6/17/2006 2:14:24 AM编辑过。]</FONT></P> <P>学习了,谢谢</P> <P>謝謝</P> 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