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 翻一下道教史,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比方說清微宗元朝武當道人張守清的故事.
張守清(1253一1336),名洞困,號峽叟。幼習儒業,成人後曾做過吏員。後聞武當派大師魯大宥(號洞雲)“仙譽超群,不于名利”,元始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入武當山拜魯洞雲為師。第二年春天,魯大宥仙逝。此後張守清繼承師傅遺志,修煉金丹大道,延續武當香火。後又相繼拜清微派傳人葉雲萊、劉道明、張道貴為師,盡得秘傳。皇慶元年(1312年)春至次年夏,京師連續乾旱不雨,“天子以為憂”。皇太后召張守清來京禱雨。張守清三次禱雨皆有靈驗,皇太后給張守清以重賞,但他卻把受賞賜的財寶“盡散其眾”。利用這次機會,張守清結識了一批京師文豪和道教名人,並和他們結為摯友。在其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以樹碑撰文、吟詩作賦等多種形式宣傳武當,從而大大提高了武當山在京師乃至全國的影響。延祜元年(1314年),仁宗下旨宣授張守清為“體玄妙應太和真人”。誥詞中對張守清給予極高的評價。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85歲高齡的張守清出遊江西龍虎山,並收該山道士汪道一為徒,授以“金丹雷霆秘訣”。後退隱于武當天柱峰西南清微妙化岩,精修上道,素行蛻去。
融清微、正一道法于一身,吸取其它道派之長,創建了新武當道教本山派是張守清的最大貢獻.
據程钜夫撰《元賜武當山大天一真慶萬壽宮碑》碑文記載,至元二十一年“秋九月”張守清來到武當拜魯大宥為師,“大宥欣然日:‘吾待子久矣’!即授道要。” 到第二年“春正月,大宥仙去”,其間四個多月時間裡,魯大宥將自己的道法要旨盡悉傳給了張守清。魯大宥的道法以正一為主,“點墨片紙,可療民疾”。所以,張守清首先從魯大宥那裡傳承了正一道法之精華。此後,又拜清微派傳人葉雲萊、劉道明(號洞陽)、張道貴(號雲岩)為師。葉、劉、張皆為武當山著名道士。《大岳太和山志•集仙記》張守清小傳中,稱“其雲萊、洞陽、雲岩三師之道,盡得秘傳”。張道貴小傳中,稱“門下嗣法者二百余人,惟張洞困得其奧旨。” 《曆世真仙體道鑒續編》黃雷困(葉雲萊、劉道明的師傅)小傳中.稱“其所度弟子皆立石題名。立石之前者三十人,立石之後者五人而已。前者各得一法,後者盡得其傳,如武當洞困張真人,化行四海,獨露孤峰,其道則多行于北。” 以上記載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葉雲萊、劉道明、張道貴三位高道的最佳傳承弟子同為張守清。而張守清小傳中的另外一段記載,則反映了張守清在道義和道法上所達到的水準和他在道門中所具有的威信:“清微、正一、先天、後天,靡不精通。以道一貫,十方畈響。四海流傳,獨冠武當。”
天命也! 条条大路通罗马,三教合一。佛教的【空】并不是没有,是指不要执着。道教的【无】也不是没有,是指有来源于无。儒教的【有】并不反对空,是指专一而不固执。 高人高道世间都是 现在正是修炼好世界11哈哈。。。 观后茅塞顿开,谢楼主这么好的访谈,缘来还需要惜缘! 振聋发聩啊,修行就是修心,学习了。 学习了。学习了。 终南隐士 发表于 2008-9-26 21:39
[转]访一位深山隐修的老道长(下)发表于:2008年9月26日 8时30分8秒来源:阅读(2)评论(0) http://user.qzone ...
一转眼都2018年中秋节了。诸位同修可有进步
。比较好奇这种事情 这才是真正修行者,当今世道真修实干者不多,能进入此境界之人少之又少,恭喜楼主能遇见此师,乃缘法也!{:3_252:}{:3_252:}{:3_252:}
高者未必高低着未必低 个人见识而已
终南隐士 发表于 2008-9-26 21:39
[转]访一位深山隐修的老道长(下)发表于:2008年9月26日 8时30分8秒来源:阅读(2)评论(0) http://user.qzone ...
与道有缘啊
bill101 发表于 2008-10-14 08:56
要是能有缘分做他弟子就好了,心里话:红尘其实对我来说,无所谓.
兄台的像有点像已在修佛了。
只看了一段
這些話語有意思
如果失傳上天一定會派人來接續或降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