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有 发表于 2008-9-29 00:40:44

三僚楊公廟/楊公祠 /杨公祠 楊筠松 救貧《地鉗記》所在

<div class="quote"><blockquote>三僚廖氏杨公祠<br><br>    为堪舆祖师杨筠松立祠祭祀,是三僚村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我还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近些年来,海外一些堪舆文化研究团体,尊杨筠松先生为祖师,为他设立了一些纪念堂,但形制、影响均无法与三僚杨公祠相比肩)。中国古代素有“事师如父”的传统,杨公是三僚曾、廖两姓开基祖的师父,其后人即把祖宗的师傅安置的祠堂里纪念,也说明三僚人对堪舆文化的敬仰和重视程度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br>   三僚曾、廖二姓在村子内各住一边,他们建的杨公祠也是也是各居一边。廖姓杨公祠也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距今约650年左右。<b>廖氏杨公祠堂</b>位于三僚村盆地的西北部御屏峰下,左右两边均为民房。<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祠的座向是子午兼癸丁</span>,分上下两殿,(现仅存一殿)杨公金身雕像居中,左边为廖金精,右边为老官,另外左下座为药师华佗、右下座祀当坊福主。   廖氏杨公祠由于历史原因,也遭到人为的破坏,近年还未进行大规模重建,故规模比较些?因为距圩集(三僚村有圩场,二天一圩)比较远,道路难行,还太引人注意。进廖氏杨公祠的人,对祠内的二副对联比较关注。第一联曰:<br>    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br>    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br>    这联中隐含了三僚廖氏开基祖廖金精向拜师学艺的故事。<br>    第二联是:<br>    抽爻换象堪移一天星斗<br>    避凶趋吉真乃万国神仙<br>    相传这副对联为南宋状元宰相文天祥所题。<br>    廖氏杨公祠内悬挂着二块巨匾,一块是“历代国师匾”,文曰:<br>    奉旨<br>    钦天监国师 廖金精 廖兴 廖均卿 廖旺隆 廖文政<br>    钦天监博士 廖景庵 廖必旺 廖用成 廖歧山 廖绍定 廖觉先 廖炳 廖绍宠<br>    另一块是“历代明师匾”。三僚所谓的“国师”,是指受过朝庭封赏的堪舆术士,未受朝庭封赏,但在民间享有很高声誉的堪舆术士,称为明师。<br>   清末以前,到三僚村学习堪舆术的规矩很怪,不是直接上师傅家去求拜,而是到杨公祠内去做义工,每天扫地、上香、添香油,村里的堪舆术士如果发现求师者对杨公很虔诚,会聚在一起商议,为他指定一个师傅。三僚堪舆师收弟子的方法也特别,不是自己决定,而是由杨公决定。愿意收弟子的堪舆师和求师者一起到杨公祠内上香祷告,然后求师者跪求杨公说:“我能拜某某先生为师吗?”说完后跌告。如果是阴告或阳告,这位堪舆师就不会收他为徒,求师者再提出一位堪舆师的名字求杨公,如果跌出了顺告,就拜这位堪舆术士为师,师傅不能拒绝,因为是杨公指定了的,只能带回家里去悉心指教。<br>    在清末以前,海内外来三僚村求师学艺和聘请堪舆术士的车马不绝于途,村内客栈饭馆很多,故当时三僚村的经济非常发达,在这样一个边远山村内,圩场市集就有二个。<br>   我曾陪过不少虔诚的海外堪舆爱好者去祭祀杨公祠。他们说,过去师傅告诉他们,学习堪舆术的人,一生中至少去三僚祭拜一次杨公,并要把他们自用的罗经,置于拜台,举行祭祖仪式,祈求祖师赐福。他们的罗经放在杨公祠内拜过后,就附着了杨公的灵气,仿佛画的龙点了睛,可以持之四海谋生了    <a href="http://www.xgzc.net/display.asp?id=213" target="_blank">http://www.xgzc.net/display.asp?id=213</a></blockquote></div>
<br><div class="quote"><blockquote>慕羲貼云:楊公廟形,浪天水星,甲戌入首,<span style="color: Red; font-weight: bold;">癸山丁向</span>,亂蛇出草形</blockquote></div>
<br><br><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viewthread.php?tid=22562&amp;extra=&amp;page=6">http://www.fengshui-168.com/viewthread.php?tid=22562&amp;extra=&amp;page=6</a><br><br><br>

<img _height="600"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attachments/month_0809/20080924_2b59b18f97cbef59e7c8St55XtnKrvPo.jpg" alt="" border="0" width="800">

何有 发表于 2008-9-29 00:42:46

<div class="quote"><blockquote>三僚曾氏杨公祠<br><br>    参观堪舆圣地三僚村,一般都要去朝拜杨公祠。<br>   据兴国明代的古县志《窦志》载:三僚村曾姓的杨公祠始建于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西元十四世纪中叶,距今约650年左右),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中央,(今三僚诚真希望小学前面、三僚村委会东侧),<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座向是壬丙兼子午【<font color="Red">據下樓所述,數據有誤</font></span><font color="Red">,<b>坐辛戌方是</b></font>】殿堂上杨筠松居左,曾文辿居右,均为和真人大小的樟木雕像,镀以金漆,民间俗称“杨公金身”。 元朝杨筠松雕像完成时,大学士欧阳圭有诗赞曰:“大道无形,公独有像,神仙不死,公独有葬。”<br>    杨公祠在历代都有维修,<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最后一次在原址重建是在1998年</span>,祠分为前后两殿,大殿祀杨筠松和曾文辿,后殿祀当坊福主。<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2000年,广东的何益波先生捐资16万8千元,</span>用花岗岩石雕刻了整个杨公祠的门面。现在祠前是相对的两只石鼓,阶下立着两只石狮子。门面花岗石上雕满了各种图案。在门庭顶是一些动物和花卉纹饰。第一幅石刻图是“九天玄女授书”,是最大的一幅,嵌于大门上方,用的是镂刻法,图案左边是九天玄女立云端,将一卷书递出。九天玄女为汉装,高发髻,衣裙飘飘,是美丽的仙女,身后还站着二位侍女。图案右下面肃立一位老人,举手作接书状。老人即杨筠松,他身后还站着两位弟子。杨公体胖,面容虔诚,穿着汉装。杨公师徒站在陆地。图左下方是一株大树,大树下站着三位观看的老百姓,穿的是短装。在此图下面是四块方形石雕图案,从左到右分别是:杨公进政、杨公看风水、杨公出游、杨公著书。杨公进政图中是皇帝将一个罗盘授给杨公。图中是头戴皇冠的皇帝,后面有宫女摇扇,旁边站着大臣,杨公在皇帝的书案前拱手接受罗盘。杨公看风水是杨公站在一房子前,身边两弟子,其中一个把罗盘递给杨公。杨公出游图是杨公在小桥流水的地方游玩,身后有弟子和书童,还有一位挑着食合的佣人。杨公著书是杨公坐在书案前援笔著书,旁边有三个站着看。大门两侧是一幅对联:学究天人泽被士庶功参造化名倾万国。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三幅画,用黑大理石磨成,右边是群山叠翠(深山古松寺庙)和江山多娇(苍松古柏飞瀑垂柳拱桥亭台楼阁),加官进禄。左边是山清水秀、玉溪春色、天官赐福。<br>    杨公祠内还二幅对联曰:<br>    名扬百千万年仙踪永驻<br>    文钳三十八代德泽长存<br>    灵应九州<br>    图书有象悟通消息达天机<br>    造化无形参透盈虚成大道<br>    万国朝元<br>    自古天下重名此仙有几<br>    能使山川生色惟公独尊<br>   曾氏杨公祠第二进供奉本坊福主关云长,关公红脸长须,金衣,手持朝板,座下分立二人,武将打扮,一人持金瓜长锤,一人持长柄大刀。关公头上横幅为“天地同流”,两边联是“举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 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了谁”。两侧廊联是:“冬去春来千山树木迎春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柱联是:“新岁新春一派新风新气象 好山好水千村好景好时光”。“竹翠松青万里河山春常在 花红柳绿九州天地同东升”。 http://www.xgzc.net/display.asp?id=215</blockquote></div>
<br><div class="quote"><blockquote>慕羲云:殺紅旗,<span style="color: Red;">乾山巽向</span>,名梅子樹下。</blockquote></div>
<br><br><a href="http://www.fengshui-168.com/viewthread.php?tid=22562&amp;extra=&amp;page=5">http://www.fengshui-168.com/viewthread.php?tid=22562&amp;extra=&amp;page=5</a><br><img src="http://www.fengshui-168.com/attachments/month_0809/20080929_f6f432bc0e330bc70046BKsmfWYXzm9h.jpg" border="0"><br><br>

三僚人家 发表于 2011-8-9 22:38:43

曾家杨公祠的坐向是错的.不知是哪位昏师所格!应是:申龙.辛山乙向兼戌辰.天井放癸水.来巽已水

aniusg 发表于 2016-3-4 14:00:30




请点出位置。。。。。。。。。。。。。。。

26.361536, 115.714485

何有 发表于 2016-4-22 14:01:17

当年,杨公师徒游到"三僚"这个地方,曾文辿选中了三僚这个地方,杨救贫特地为徒弟撰文<地钳记>:
 "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廉幕应;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拜朝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今钳此记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职显。"

地钳记的穴位太極點,可能即原始楊公祠。有關現代楊公祠位置,參見

http://www.fengshui-168.com/thread-135708-1-1.html    19樓 益福堂標示


今三僚水路山勢大局圖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DQyMTY5fDI4ZjUwNzAyfDE0NjEzODMyMzh8MjY0fDEzNTcwOA%3D%3D


益福堂標示三僚景點圖
http://www.fengshui-168.com/thread-136978-1-1.html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attachment&aid=ODU0Njc0fGE1NDdiMDIzfDE0NjEzMTEzMzF8MjY0fDEzNjk3OA%3D%3D





何有 发表于 2016-4-22 16:47:15

曾氏后代做的杨公祠有两个,现在所见的为明清时所建,现代重修。更早的杨公祠已荡然无存,位置在新曾氏宗祠后方大约百米的地方。
杨公所立的曾公祠也应该不是现在所见的新祠,到底在哪个具体位置,只有问三僚人才清楚了。

根據益福堂兄所指,此為原始楊公祠,雖然無法確立原始坐向數據,地勢流水應如此:收巽逆水,乙卯轉甲卯而去。甲方羅經山沒錯!

內局水出乙,匯於僚溪




箭頭所指--甲方羅經山


參見http://www.fengshui-168.com/thread-22562-3-1.html

反思:若此為古楊公祠,後代建造,不知有無改坐向?為何移動古址至今處?
今建屋坐向正北數據:壬子騎縫!


慕羲 发表于 2016-7-20 18:00:48

現今廖家楊公祠,115.717003, 26.362163 虎邊緊貼廖唐蘇家,右水到左。帶了日晷羅盤。天公不作美,派不上用場,衛星圖解析度不足,根據龍側直線,坐子兼壬,週天356度。磁北量正子山,緊貼祠堂花崗岩前牆格量,恐怕鋼筋磁擾,沒把握精確。網上所說癸,子兼癸或癸兼子,恐怕古今磁偏造成。建築物遮蔽,眼所見,水出地盤巳。












天井放水巽

祠堂內化學香料煙霧熏人,實在夠嗆,後壁完全沒通風口,空氣污染嚴重!三僚村的最高祭禮:祠堂裡當場殺雞,滴雞血祭拜,把楊公當飲血忿怒尊看待,有夠殘忍!陷楊公於不仁,難不成楊公是吸血鬼,阿修羅?真不知哪一位始作俑者,鄉民有樣學樣,嗚呼哀哉。真不知祭拜時,是拜楊公,還是惡鬼?記得前往三僚村前幾天,夢過楊公....,現場氣氛,咋差這麼多!然道夢境所在,不是這裡?

不良陋俗,不可理喻。香火鼎盛用的是天然香料,不嗆鼻。楊公祠空間狹小小,熏黑等於在楊公臉上塗灰,在天之靈還會保佑這群愚夫愚民,天曉得!常來這裡祭拜,保證一身肺病,絕對比pm2.5還嚴重。








廖家楊公祠朝峰








廖唐蘇家前的大水塘





廖家楊公祠後的下脈,非常清楚,還是子山


遠眺廖家楊公祠




慕羲 发表于 2016-7-21 14:27:18

古楊公祠:115.719929, 26.364860 ,巽辰方水口处:二進紅色建築正是曾姓楊公祠。根據尚存的大門兩側基石,磁北與正北同坐壬兼子,週天351度,正對天馬峰,白虎轉案。當地人說此地牽涉文革被拆後,衍生的土地糾紛,還無法重建。






















從龍邊看本案的龍邊圍牆











本案的乾亥方是三僚山脈的最高主峰,海拔520米,是本案辛戌下脈總起點。







廖曾兩姓的分界線---包裹石山脈,等於是本案與曾家楊公祠的外圍虎砂。本案特點是虎長龍短,白虎轉案,甚至無龍砂可言。衛星圖甲至寅有明代太監墓所在的人造下手砂,即本局龍砂,兜住甲卯僚溪去水。《地鉗記》的太極點,應該是本案古楊公祠。合戌丑峰,甲羅經山,卯水流去,丑戌峰刑。詳下圖解




三省之人 发表于 2011-8-16 19:27:02

还是天机论坛好,周易论坛不能写三僚的风水文章和介绍,还串谋批斗三僚

广聚德 发表于 2011-8-16 21:35:10

回复 3# 三僚人家


老兄你在说自己是错的吗,三僚人家

三省之人 发表于 2011-8-16 21:36:21

又有人又跑来天机论坛批斗三僚了

三省之人 发表于 2011-8-17 10:51:11

周易天地论坛管理不善使用市井混混王炳火当枪手,打击三僚古圣先贤,侮辱现在三僚地师。这样的招他们都想得出来,可耻的周易天地论坛!

玄明空灵 发表于 2011-8-21 14:56:35

风水源头处,明师出不穷。有缘得拜见,山水谈笑间。

mxjd9 发表于 2016-4-22 23:31:54

何有 发表于 2016-4-22 21:41
 "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
                  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廉幕应;
              ...

如果这个坐向对的话,应该水出甲(水口)合局。

个人感觉还是辛山乙好,右水到左,出艮,合局。人才两盛。

mxjd9 发表于 2016-4-22 23:54:41

本帖最后由 mxjd9 于 2016-4-22 23:57 编辑

有些事要三寮本地人才知道,不了解也不好瞎说。

我猜想当时杨公去三寮时,可能还有其他人住。
有些地可能当时拿不到,知道好也没有用。是人家的山。
就像我们这里有三姓,我们是后搬来的,好的地方都是人家的祖厅。有的是人家的山。

出富的,第二来的做了,出贵的人家做了,我们做了出丁的。
有的地要看缘分、福分。

还要积德行善。

慕羲 发表于 2016-7-25 10:46:20

曾姓楊公祠:坐辛戌騎縫 / 辛接近戌間線:虎邊緊貼曾姓總祠堂。左水丁未與逆水巽巳,匯合於乙辰,迎面而來,歸丑艮而去。
















曾姓楊公祠內看明堂




http://blog.kwongchingchue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9/aEK_OlaaucaukiT01KMbLg.jpg

http://blog.kwongchingchuen.com/wp-content/uploads/2014/09/SJyFyvmujpi.nEjAgu_Irg.jpg









何有 发表于 2016-7-26 22:52:40

奇村三僚
http://tv.cntv.cn/video/C10352/bd76967fef924fed0ec32a810b45226f



大吊岭 发表于 2016-7-27 11:29:03

何有 发表于 2016-7-26 22:52
奇村三僚
http://tv.cntv.cn/video/C10352/bd76967fef924fed0ec32a810b45226f


感觉数据跟记载的差异大

堪舆圭旨 发表于 2016-8-21 09:43:24

谢谢何有版主给我们分享这么多的纪实图片,感谢你所付出的辛苦。细想之下,天下风水师多有身后不好的事,可是三僚曾廖两姓缘分所致,受杨公传授风水真诀技术,受杨公所勘探的风水宝地荫护,1000多年来,不但杨公风水技术代代相传,而且子孙繁衍旺盛,遍及世界。再看看何有版主给我们分享的这么多的纪实图片,看到杨公廟时常有人重修,时常有人祭拜,也算是三僚曾廖两姓对杨公莫大的汇报,也从此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精髓所在。

章贡春 发表于 2016-8-21 22:57:58

精彩的文章!
亲临实地考察,为你点赞!

韦金成 发表于 2016-8-23 11:11:34

古杨公祠位置,祠前半月型池水,富贵绵长。{:3_252:}若能在此地重建,是最理想之地。

章贡春 发表于 2016-8-23 21:31:23

本帖最后由 章贡春 于 2016-8-23 21:32 编辑

案例精彩,版主辛苦了! 欢迎到赣州考察!!!

何有 发表于 2016-11-8 23:00:44

2012曾家楊公祠前(乙辰)的僚溪---陰陽河




90年代曾家楊公祠前(乙辰)的僚溪---陰陽河

wx_新安子_qSQ9X 发表于 2017-10-26 15:47:14


还是九十年代的照片能反映出川岚峰秀之美。一题三案,受益多多,谢谢二位天作之合。

wx_新安子_qSQ9X 发表于 2017-10-26 19:52:43

慕羲 发表于 2016-7-21 14:27
古楊公祠:115.719929, 26.364860 ,巽辰方水口处:二進紅色建築正是曾姓楊公祠。根據尚存的大門兩側基石, ...


   >> 兩姓的分界線---包裹石山脈,等於是本案與曾家楊公祠的外圍虎砂。本案特點是虎長龍短,白虎轉案,甚至無龍砂可言。衛星圖甲至寅有明代太監墓所在的人造下手砂,即本局龍砂,兜住甲卯僚溪去水。《地鉗記》的太極點,應該是本案古楊公祠。合戌丑峰,甲羅經山,卯水流去,丑戌峰刑。

    曾家做人工下手砂,会否改变水口数据:地钤记里说是水流东、甲木水栽培;慕版曰 卯水流去 。。。

7620 发表于 2017-11-22 22:18:37

最早杨公祠是地盘乾亥间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僚楊公廟/楊公祠 /杨公祠 楊筠松 救貧《地鉗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