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定光点学说
<span class="bold">点穴定光点学说</span><br><br><span style="font-size: 13px;"><span id="text521625"><span id="tpid521625"><span id="spid521625">寻
龙点穴是每一位风水师必备的基本功夫。古人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意思就是说,学会寻龙须要很长的时间,但要懂得点穴,并且点得准则难上加难,甚至须要
用“十年”时间。但是,若没正确方法,就是用百年时间,也不能够点中风水穴心聚气的真点,这样一来,寻龙的功夫也白费了。准确地点正穴心,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对初学者来说如此,就是久年经验老手,也常常点错点偏。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紧扣经书,谈谈点穴经验,并将自已心得-点穴定光点学说公
开与同好分享,望能得到高贤指正。 <br>
<br>
打开经书,《疑龙经》有这样的话语:“正穴当阳必有将,有将便宜为对向”,“对面正来不倾反,方绳移步便倾斜,只将对将寻真穴,将若正时穴最佳。”,“譬
如铜人针穴,穴的宛然方始当,偶然针多失真机,一指隔差连命送”;《天玉经》也这样说:“零堂正向须知好,认取来山脑。”,“来定来龙后定向,联珠莫相
反,须知细觅五行踪,穴贵结金龙。”《宝照经》也有关于点穴的佳句:“立宅安墓要合龙,何须疑对好奇峰”。这些都是先贤先圣肺腑之言,经验总结。寻龙点穴
必须形势与理气相结合,才能龙真穴的,不偏不斜,进而令福主丁财两旺,事业顺利,位高权重。 <br>
<br>
详细过程:这必须先格准穴后来龙,不知来龙,则无从立向。来龙测准,才知阴阳定向,向已定,然后才能切准穴心。而定向之法,先看定形势,朝对精神,山与平
洋微有差别,山上点穴必须靠顶,这叫做乘其生气;而平洋乘生气的法则是要遵守的,但并须同时得其水神,这是由地势的原因决定的。经文其实已解释得很明白
了,有心学习读熟自然领悟。其次,在穴后来龙入首一二节分水落脉脊上,必须十分留意格准,属于何卦,是在江东卦,还是在江西卦上,必须明了于心。如果不知
来龙落于何卦,这就是《天玉经》所说“来山八卦不知踪,八卦九星空”。不知来脉,何能定向?紧接着格准最近穴前的三叉水口,属于何卦,倘无活水,遇天下雨
有水为干流,也可同论。再格准外有水流之三叉水口。来龙去水已经格准,就要察看向上之将,即是前面朝山,必对将就堂。案山和朝山须形似朝揖待奉主山,为主
山而存在,青龙和白虎应环抱吉地以聚积生气。观前顾后,挨左挨右,合其龙水,分清两片阴阳,避开龙水交战,向上趋其正神,水口合其零神,如果是龙真穴正,
形势堂局理气,必能绝对配合。不能配合的,不是花龙假穴,就是穴点不对,这时,必须留意在左右上下搜寻,若是真龙,寻之觅之,其穴必得。堪舆业之先贤名
师,一格入首龙脉,就能排出向水所在之卦,再一格水口,就可知结穴的轻重大小,这是一定的道理,有书可读,而不是心无把握,胡乱猜测。这就是《天玉经》所
说“分却东西两个卦,会者传天下。学取仙人经一宗,切莫乱谈空,五行山下问来由,入首便知踪”
的道理。向已立定,然后再求穴心,聚光之点,察看周围各凹缺高峰,切准凹之中间,峰之顶尖属于何卦,必在卦的中心,三叉未位上为的穴心。如主将,来龙水
口,各峰各凹,无不趋视此穴心,其气直来入线,像用眼镜向日取火一样,如果略偏不正,则其光点不能会聚,就不能取得燃火。微差一线,其气不是从前后穿过,
就是从左右溜走,即不能共聚成此光点了。从我出师至今已有廿年,我游玩过好多名山古刹,考复过很多城池祠堂名墓,深感先贤点穴,莫不如此。 <br>
<br>
据记载,自晋朝开始直至明清时期,地学名师屡出不断,但都被当朝政府限制,食俸,不准与民间葬地,这是因为专制年代,恐与民间点禁地,出帝王的原因。如果
有创建城池要塞,就派他们前往,监督建设。所以各省府厅州县城池多出自名师所定,可作为学习的教材,初学者若能留察考证,研究城池开门方位坐卦,以及学宫
官衙布置的方法,则地理之学,可明大半了。杨公在《天玉经》等书中也劝初学必须多复古贤所作,胸中方有实在把握,才不致疑信参半,反被伪术惑误。各县城
池,学宫行暑,不但关系城内人民,实关系全县;乡村则关系一村,祠堂则关系一族,私宅则关系合家。钟灵毓秀,无非感受天地山川之气,凭其主以发泄,即葬书
所谓吉气感应,鬼福及人,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是也。<br>
</span></span></span></span> 向已立定,然后再求穴心,聚光之点,察看周围各凹缺高峰,切准凹之中间,峰之顶尖属于何卦,必在卦的中心,三叉未位上为的穴心。如主将,来龙水口,各峰各凹,无不趋视此穴心,其气直来入线,像用眼镜向日取火一样,如果略偏不正,则其光点不能会聚,就不能取得燃火。微差一线,其气不是从前后穿过,就是从左右溜走,即不能共聚成此光点了。
是自己的学说,还是先辈传下来的说法? 我不学习前辈的经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