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理氣心印 valley
這篇理氣心印是網友copycopy提到希望能找到的資料<br>為何我拖了這麼久呢說實在我怕打出來大家看了都會有些失望<br>因為大家一定想這個理氣心印這麼寶貴應該有極玄秘的東西<br>但是對現代研究數術的人來說這裡面的內容其實也很平常所以就拖了這麼久<br><br>不過大家要想想看在一千多年前的人就提出這些觀點或許是很不容易的<br>很多觀念在當時算是一種創新但是經過一千年後的我們來看就是很平常了<br><br>我常常說任何一種學術都是愈到後面愈複雜愈深入這時回頭看之前的東西都會覺得簡單<br>風水其實也是一樣 歷代不斷的發展其實都一直加入了新的想法和觀念<br>找出舊的東西來看其實只是讓我們了解整個發展中的過程<br>真正好的東西都是愈後面的愈好 這是千古不變的<br>很多人學習數術老是想往秘訣跟古法裡面鑽以為那邊會有許多寶藏這想法跟念頭一定要放棄<br><br>這篇理氣心印我先大略介紹一下它的來源和典故<br>整個風水學術大概在唐朝初年作了一次總結以及實踐的檢討<br>也就陰陽五行的方法充分應用在風水理論上在唐朝初期大概有一個完備的雛型<br>在這之前 陰陽宅的理論是屬於很簡單的陰陽五行生剋的觀念應用<br>而五姓五音配五行生剋吉凶是成為當時的主流<br>也就是墓穴的立向與擇日大多是依照姓氏的五音然後決定生剋旺相來選擇<br>這是一個非常粗略的方法應驗率可以想像不會很高<br><br>這種學派的代表就是九天玄女經<br>到了唐玄宗時有個叫丘延翰的人把易經的概念放入風水的理論與應用之中<br>這時原本粗略的只有陰陽五行的風水理論加入了易經的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再引用了天星四垣與九星<br>整個學術的模式架構便得完整而豐富 而其應用就變得更為廣泛<br><br>丘自稱得到九天玄女所授的天機書 而理氣心印則是丘自己所加入的應用心得<br>丘利用這些新的觀念和方法為人造葬往往福主都能有良好的吉應<br>在唐朝開元時朝廷的天文官夜觀星象時發現某個地方竟然隱隱透出王者的星氣<br>這在古代都是要殺頭的因為皇帝深怕別人會謀反<br><br>天文官便向朝廷報告這件事情而朝廷就派人依著天文官所述的方向尋找<br>找到了一座山的墓地就是使得星象產生了帝王之氣的來源<br>當然這在古代就要立刻剷除的在朝廷官員詢問之下發現造葬這座墓地的人就是丘延翰<br>這時朝廷便下令要逮捕丘延翰 以避免後患<br><br>丘延翰也非等閒之輩 朝廷發出了拘捕令但是抓了老半天卻抓不到這個人<br>唐玄宗後來知道了這件事情後因為玄宗也是個昏庸迷信之人便下詔免去丘延翰的罪<br>改給予官祿爵位並頒布聖旨召請其入宮<br><br>丘延翰這時才出現並且依旨入宮 玄宗和丘延翰談陰陽數術談的非常投機<br>丘便把老師所傳授的天機書和自己整理領悟的理氣心印共三卷書呈給唐玄宗<br><br>唐玄宗算是蠻信這些東西便叫人用鑲金的玉盒裝著這些書然後藏在宮中的內庫房裡當作是國寶<br><br>玄宗雖然昏庸迷信不過還有點靈活頭腦他心想或許這些東西在民間也會有流傳<br>所以便想了一個好辦法叫當時的一行禪師偽造了一部銅函經<br>故意把這些陰陽五行倒裝生旺反用休囚飛走天星無有定位<br>並四處刊印廣為流傳以致於後人所學的都是錯誤的<br><br>這也是為何在青囊序中提到只因一行擾外國遂把五行顛倒編<br>在文中說擾外國這是因為編寫經文的人還在唐朝所以只好說成五行顛倒編是避免外邦學會這些應用<br>而青囊奧語中也提到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 <br>這主要是矯正當時已經流傳一百多年 錯誤的陰陽五行生旺休囚的配置<br>但是後人可能不知道這些典故看到經文上說顛顛倒也就依樣畫葫蘆想出了顛倒訣出來<br><br>由於唐玄宗太迷信也不好好治理國家導致外患四起國勢衰落<br>到了唐禧宗時 因為連年的天災水旱災造成了民間各地的作亂<br>唐禧宗乾符元年時的黃巢之亂規模最大 黃巢的軍隊攻陷洛陽進入長安城<br><br>在這兵荒馬亂之際楊筠松是在黃巢的亂兵之中領頭的幾名<br>因此也帶頭進入皇宮的內庫中大肆收刮各種寶藏<br>而丘延翰的三卷書因為唐玄宗叫人放在鑲上金飾的玉盒子內楊當時以為裡面必定是希世之珍便一起搜括帶走<br>楊筠松搜括了這些皇宮中盜得的寶物回去一一檢視時發現原來這玉函金櫃裡面所藏的竟然是幾本書<br><br>黃巢之亂歷經十多年之後被平定 楊和其部下曾求己逃往江西附近躲藏<br>因為曾本身就是江西人所以對於地理環境較為熟悉<br>為了要掩人耳目 所以就把從皇宮中所得到的這些天機書理氣心印等資料拿來研究<br>並依書中所說的方法為人造葬 以便賺取銀兩過生活<br><br>楊並把這些書和自己所領悟的方法教了當時軍中的部下曾求己<br>自此在偏遠落後貧窮的江西楊和曾的名聲就逐漸響亮楊後來並博得了救貧的名號<br>楊為何多幫窮人擇地呢或許是深怕幫高官巨賈擇地而使得自己的身分洩漏<br>楊晚年據說因為不願幫達官貴人造葬風水而被毒死不過應該是被朝廷派人刺殺而亡<br><br>這也是為何楊筠松會被風水界尊稱為祖師的來源和典故<br>楊筠松所得到的天機書理氣心印等等資料楊的後代並沒有流傳下來<br>或許是楊被朝廷派人刺殺以致於這些資料也就遺失散佚<br><br>但是楊傳給了曾求己 曾或許躲過了這個劫難 曾並把自己所得的風水資料傳給後代<br>曾的這些風水資料並傳給了數術界非常有名的陳希夷<br>而陳希夷又傳給了吳克誠也就是吳景鸞的父親 <br><br>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理氣心印的資料便是由吳景鸞所傳授下來的<br><br>由於風水的發展中曾經有過這麼一段的歷史故事從某個角度來看<br>理氣心印就被視為是風水學術中的聖經了也類似心法秘傳的印信<br>得到理氣心印的資料就代表了是從楊曾一脈相傳的風水正統<br><br>因為丘延翰用這些方法為人造葬而每有吉驗並被授與官爵<br>楊筠松得到這些方法為人造葬而博得救貧名號<br>吳景鸞用這些方法為人造葬每有吉應並被延攬致朝廷為官<br><br>這是我在打這篇理氣心印文之前說一下這篇文章的來源和典故<br>所謂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了解一些前人發展的經過可以避免我們胡亂的猜想和猜測<br><br>目前所能見到的資料並非是當初理氣心印的全文 這或許是因為傳抄多次的關係<br>而理氣心印又分為內傳和外傳這就像是天玉經也分為內外傳<br>理氣心印的外傳大概已經失傳了 而內傳則主要是引用了易經的觀念<br><br>理氣心印這篇內容其實在徐善繼徐善述雙胞胎兄弟所寫的地理人子須知中也大部分有節錄<br>在其第三十三冊陰陽旨原<br>所以風水界為何這麼亂這是因為人人都不好好讀書不好好了解風水的發展和源流<br>大家都寧願用猜的所以看到顛倒就想出一個顛倒訣看到一個雌雄也生出個雌雄訣來<br><br>然後開始師傳徒徒傳孫的一路傳下來怎麼不會愈弄愈亂呢<br>鑑往才能知來 溫故才能知新這是給所有對風水或是數術有興趣的人一個觀念<br><br>記得先前我寫了篇關於先後天八卦的看法我說先天八卦表達的是時間後天八卦表達的是空間<br>有些網友可能無法看懂或是沒法領悟還以為我是胡亂想胡亂掰<br>大家可以看一下理氣心印中對先後天八卦的說明先天為應天時後天應地方<br><br>為何說平砂玉尺經是真經呢大家也可以看一下理氣心印的俯察地理篇提到了分流三幹的觀念<br>蔣大鴻因為沒人教他風水也沒機會讀到理氣心印的文章所以不懂得平砂提到三大幹龍的來源<br>在平砂辨偽中還自以為是的大肆批了一番蔣宣稱他得到了楊曾的秘傳真只能說徒顯其wuzhi了<br>希望那些蔣的信徒們看完理氣心印這篇文章後真的該醒一醒了吧<br><br>因為蔣一直號稱得自楊曾的秘傳可是楊曾就是從理氣心印中學得風水之應用<br>結果蔣幾乎完全沒有這些基本基礎的概念所謂秘傳者只要看完整個理氣心印很容易就知道蔣大鴻是假的了<br><br>這篇理氣心印 算是玄空真正的經典了所有玄空的用法和觀念也是源於此<br>了解文章中的許多觀念或許更可以幫我們了解玄空各經文的意思而不致流於胡亂猜想胡亂編撰<br><br>理氣心印全文如下<br><br>太極篇<br><br>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br>夫太極未分之先,天地人物無有也,沖穆兆朕,惟有一氣耳。<br>一氣既分,輕清者為天,重濁者為地,清氣之精,上而為日月星宿,濁氣之精,下而為山河草木,一陰一陽,兩儀奠位,天地生成,人稟理氣,混然中處。<br>陽變陰合,五氣以生,五氣流行,八卦象位,八卦既定,四方始正,而變化無窮焉。<br>地法因理氣之妙,以推山川之生成,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以定吉凶之機,其理微矣。<br><br><br>河圖篇<br><br>易曰:「河出圖,聖人則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br>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br>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此伏羲時河中龍馬負圖之數,伏羲因之以畫八卦<br>其數始于一而終于十,以五生數統五成數,天一與地六合於北而生水,地二與天七合於南而生火<br>天三與地八合于東而生木,地四與天九合于西而生金,天五與地十合于中而生土<br>蓋天地生成自然之數也,地法因之,以推五行生成之妙,分配陰陽,布排五氣,體此道耳。<br><br><br>洛書篇<br><br>易曰:「洛出書,聖人則之。」書曰:「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br>昔在夏后之世,洛中神龜負書,其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始于一而終于九<br>夏禹因之,平定水土,分別九州,箕子法之,以作九疇<br>蓋先天八卦,相為表裏,地法因之,以明九宮八門之義,故南朱雀,北玄武,東青龍,西白虎,為四正之方<br>是故南面而立,向明而治,法乎此也。<br><br><br>伏羲先天卦篇<br><br>易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摩,知往者順,知來者逆。」<br>此伏羲先天八卦也,乾坤縱而六子橫,其數則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其方則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兌東南、巽西南、艮西北<br>自震至乾為順,自巽至坤為逆,蓋震始交而陽生,巽始消而陰生,兌陽之長者,艮陰之長者<br>震兌在天之陰,艮巽在地之陽,故震兌上陰而下陽,艮巽上陽而下陰,乾坤定上下之位,坎離列左右之門<br>天地之所闔闢,日月之所出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寒暑,莫不由是而推<br>此先天八卦,所以為理氣之體也,地法因之,以推二十四位,生煞之炁,二十四氣運化之機,以消息陰陽<br>論其時日干支,孤虛旺相,以致于用,其理微矣。<br><br><br>文王後天卦篇<br><br>易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br>此文王後天八卦,乃人用之位,後天之學也。<br>伏羲先天八卦,乾生於子,坤生於午,坎終于寅,離終于申,以應天時,明天之道<br>至文王重卦至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長子用事而長女代母,坎離得位而兌艮為偶,震巽為用,以應地之方也<br>蓋兌離巽得陽之多者也,艮坎震得陰之多者也,是以為天地之用也<br>乾極陽,坤極陰,是以不用也。以方位言之,震兌始交者也,故當朝夕之位<br>坎離交之極者也,故當子午之中,巽艮不交而陰陽不雜也,故當用中之偏<br>乾坤純陽純陰也,故當不用之位,此後天方位,所以始震而終艮也<br>羅經方位,由是而立,其所以推測造化,察理山川以別吉凶,蓋有至理存焉,此聖人明體致用之學也<br><br>納甲篇<br><br>易曰:「天地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相推而變化。」又曰:「天地盈虛,與時消息。」<br>夫天象之可見者,莫如日月也。天運可考者,亦莫如日月也,故日月麗天而運行<br>寒暑陰陽,循環不息,而盈虛消息之理,於是而見,造化變通之機,由是而推日為陽之象,陽中含陰,離體二陽在外而一陰居中,故離為日之正體,月為陰之象<br>陰中含陽,坎體二陰在外,而一陽居中,故坎為月之正體,蓋日無遲速,月有盈虛,卦有變化而時有配納<br>月麗於日而有明,自晦朔而象坤,朏出於庚而震,上弦見於丁而兌,盈于甲壬而乾,退于辛而巽<br>下弦消于丙而艮,沒于乙癸而復于坤,此一月之消息盈虛也。<br>地法因之,以推八卦之變,分納八干於各卦之位,以統十二支之方,配以五行之位,蓋本乎此也。<br><br><br>天星四垣篇<br><br>按漢史遷天官書曰:「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紫微之宮,太乙帝居也。」<br>旁三星曰:「三公」,後四星曰:「四輔」,右一星曰:「后妃」,環之匡衛十二星曰:「藩臣」。<br>紫微宮前直斗口三星曰:「太乙」,左三星曰:「天槍」右四星曰:「天棓」<br>後六星絕漢抵營室曰:「閣道」,又北六星曰:「三台」,東北四星出其間者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樓」。<br>市中眾星為泉貨,紫微宮南有太微曰:「三光之庭」,匡衛十二星曰:「藩臣」<br>西將東相,南四星,執法,中,端門,門左右,掖門,門內六星,諸侯,其內五星曰:「五帝座」<br>後聚十五星曰:「郎位」旁大星將位也,西有隨星曰:「少微」,士大夫,權前大星曰:「後妃」,旁小星曰:「御者」<br>又南一星曰:「南極老人」,此四極天星正垣也<br>蓋星者,氣之清而上者也,地者氣之濁而下者也,故玄女曰:「天有象,地有形」<br>上下相須而成一體,夫星吉則地吉,星凶則地凶,在天有紫微、天市、太微、少微四垣星<br>旁照四方,以主庶徵,地法推之,以明其善惡,察其經微,所謂天光下臨,地德上載者,此之謂與。<br><br><br>九星篇<br><br>按漢史遷天官書言:「北斗七星」所謂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杓攜龍角,衡殷南斗<br>魁枕參首,用昏建者杓,杓自華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濟之間,平旦建者魁<br>魁海岱以東,北斗為帝車,運乎中央,臨制四方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係乎斗<br>故地取象九星以立名,然放之於經,春秋連斗樞云:「一星天樞屬土,秦分,二星天璇屬水,楚分<br>三星天璣屬金,齊分,四星天權屬水,吳分,五星天衡屬土,燕分,六星閻陽屬金,趙分<br>七星搖光屬火,宋分,八星輔星主幽州,九星弼星主并州」劉韶六北斗九星,二星不見<br>則世言九星之名曰:「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者」<br>乃出於道書所分,非經見也,今因其說而推之,北斗者,天星也,在天則各有所主,在地則各有所隸<br>是故古今世數,宇宙推移,以致四海、九州、人物、方言、情性、嗜好、日用、起居,莫非九星之所致<br>此地理之書,所以深探其源,用之以推休咎,萬無一失也。<br><br><br>仰觀天文篇<br>臣聞之師曰:「曆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堯」,伏羲之前則有帝釋梵王,洞明此理,法象天地,施之人事<br>迨堯命羲和,欽天授時,而仰觀之說始明,推鳥火虛昂以占中星,定春夏秋冬,以正四時<br>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星麗乎天而左旋者也,周歲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氣運於天而右轉者也<br>東方蒼龍七宿,自角始而箕終,南方朱雀七宿,自井始而軫終,西方白虎七宿,自奎始而參終,北方玄武七宿,自斗始而壁終<br>地法以二十八宿之分度,以配八方,推之為二十四路,又二十八宿,分配日月五行緯星之氣,分而麗之<br>就以分配分野,天禽地獸,在人各有所主,其所以消息陰陽,辨其吉凶,論其情性,分其分野<br>布天星,立四正,占山川之所產,察人物之善惡,其理微矣。<br><br><br>俯察地理篇<br><br>臣聞崑崙為四極之祖,分流三幹,北條出河北,入雲中,九嶷雁門代郡,回復南而太原帝丘,太行恒山,孤九河,東北渡遼海,以入於海,為翼兌之分,中條出河南,自秦隴三輔,入豐沛汾晉,孤伊洛,東而淮泗,以入於海,為雍豫徐青之分<br>南條出江南,自陜右分,出西鄙,回巴蜀,踰荊衡,入黔中,東而匡阜,南極嶺海,北度閩粵三吳,自浙右以入海,為梁荊楊之分<br>因山以別水,因水以分山,隨其形勢而為之分野,因形勢以推氣,因氣以立穴<br>故葬經曰:「地有四勢,氣從八方至」,晉郭氏作葬書,推明其義曰:「寅申巳亥四勢也,衰旺係乎形<br>應震離坎兌乾坤艮巽八方也,來止跡乎岡阜」<br>四勢之山,生八方之龍,四勢行氣,八龍施生,一得真宅,吉慶榮貴<br>夫羅經本後天八卦方位,間以八干四維,分為二十四位,地法本乎先天而納甲,配八局以為用<br>方位既定,局法既明,然後推五氣之流行,知陰陽之休咎,因是以為返本還源之妙<br>返氣納骨,乎其生氣,骨骸得氣,遺體受蔭,其義亦微矣,且以二十四路各配五氣,各分陰陽,不可不深察也<br>地法所謂相其陰陽,原其骨脉,辯其嫡庶,察其情性,使龍穴砂水收藏,裁于百里於方寸<br>沖陽和陰,增高益下,此君子所以奪神功,改天命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