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六祖《坛经》传法及开悟之谜
<P>坛经》传法及开悟之谜<BR> 王松龄</P><P><BR> 佛家各宗,除本宗教义及相关理论外,皆有相应的具体修持方法代相授受。如天台宗有圆顿、渐次等坐禅之法,净土宗有称佛名号,观佛相好,以及十六观等行持方法,密宗则以三密相应为基础,立有多种具体修持方法。然则禅宗以何法代相授受?《坛经》契嵩、宗宝二本记,印宗问惠能:“黄梅付嘱,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此“指授”大概是指某种方法。僧志诚问:“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据上说,则禅宗并没有什么方法的授受。正果法师《禅宗大意》说,“因为禅宗的极则,实无一法相传,更无一法授人,只是以心心契合的证明来表示相传,称之为‘千古不传的传’。”这种认识是有代表性的,今禅宗人多持此说。然而在禅宗文献中,有关传法的记载,可谓触目皆是,谓此皆属“不传的传”颇难使人释然。</P>
<P><BR> 其实,禅宗自惠能上溯到佛陀,曾一再强调有法的授受。如禅宗传说:释迦牟尼在涅槃会上(一说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将金色优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在释迦牟尼手拈此花遍示大众而一言不发。当时“百万人天悉皆罔措,”惟迦叶尊者领会妙旨,破颜微笑。佛遂将此花付与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乏旨,以心印心之法付嘱于汝。”这是《大梵天王问佛诀疑经》的记载,《景德传灯录》亦有类似记载。不过《传灯录》还多了一首:“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这么一首“玄之又玄”的偈语。达摩与慧可“安心”竟又九年授慧可袈裟,传以法印,……要他单传心印。向慧可传法时说:“昔如来以正法眼藏付迦叶大士,辗转累嘱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慧可向僧璨传法时说:“菩提达摩远竺来此,以正法眼藏密付于吾,吾今授汝并达摩信衣,汝当守护,无令断绝。’此璨授道信,信授忍,忍授惠能,皆有类似语言。</P>
<P><BR> 《坛经》四种版本皆记:“神秀思惟,若不呈偈,终不得法。”神秀为弘忍门下首座,为众僧之教授师,不可能不懂得禅“理”,但未得“法”。张日用代惠能书偈前说:“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昕,契嵩本)。“五祖夜至三更,唤惠能堂内,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则以心传心,当令自悟”(法海本)。“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寄自护念,广度迷人。衣为信禀,代代相承,法即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令汝自见自语”(惠昕及余二本略同)。惠能说:“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知。”看来,<FONT color=red>惠能在受法前所有悟解还不等于得法</FONT>。惠能辞世前,大弟子法海问:“大师去后,衣法当付何人?大师言:法即付了,汝不须问”(法海本)。“师曰:吾于大梵寺法说,直至今日,抄录流行,名《法宝坛经记》,汝等守护,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真正法”(惠昕等三本同)。依法海本,除《坛经》所说别另有法,依余三本,则《坛经》所说即“真正法”。</P>
<P><BR> 在禅宗文献中,除有《传法正宗记》之专书外,几乎所有历代宗师事迹之记载中,皆有“付法”、“受法”之胡,何得谓禅宗无法?何况《坛经》中除明示“三无”大法外,更有多处论法,惟此种法“有道者得,无心者通”耳(契嵩,宗宝本)。</P>
<P><BR> 据文献所记,自佛陀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以心印心”地传给迦叶以后,直至惠能都是一线单传的。后来的神会也特别强调单传,既属单传,而且是“密付”,所以传、付的是什么,只有受法者知之,余人则不得而知了。这个法,据法海本载,在惠能逝前,他的大弟子法海曾问:“衣法当付何人?”法海既未得到,也不知道给了谁的,是什么法?其余三本谓惠能以《法宝坛经记》为“真正法”。“若看坛经,必当见性。”但这个《坛经》,法海不仅得到,而且是他记录的,故法海所问当不是指《坛经》之法。在契嵩、宗宝本中则多了法海再问:“正法眼藏,传付何人?”之语。</P>
<P><BR> 禅宗之有“正法眼藏”,是今天禅宗人所公认的。做为惠能大弟子的法海,既未得此法,也不知道传给了谁。<BR> 愚意《坛经》之法似属“普说”,至于以心传心,默传密付的“心法’,可能仍是单传的。至于历代大德对“正法眼藏”的论述,似均属释义之论,至于此法究为何事,如何心传,大概非语言、又字所及了。<BR></P> 一首:“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一首:“道本道无道,无道道亦道,今付无道时,道道何曾道”“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知本心,见知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 ‘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多谢好文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终不得法。有道者得,无心者通、以心印心。实无一法相传,更无一法授人,只是以心心契合。见性便悟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