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soul 发表于 2008-10-20 14:27:51

中华道家修炼学十大宗旨

中华道家修炼学十大宗旨<BR>2003-06-19 08:52:01 中国气功在线 出处:田诚阳<BR>中华道家修炼,源远流长。据(庄子)载传自“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华道家到<BR>道教,虽其形式有所变异,其修道内涵却沿袭相传,经过历代修炼人士的实修实证,不断完善其学说,终于形成博大精<BR>深的中华道家修炼学。自成体系,沿传不绝。为了帮助同志们理解中华道家修炼真义,今就其基本宗旨,归纳言之,为<BR>以下十条:<BR>修道养德,内功外行。<BR>修道为内在修炼,即内功;养德为外在行持,即外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炼的进步,能够提高个人的道<BR>德修养水平;高尚的德行,同样也会带来修炼功夫的精进。反之,若德行不足,则与道无缘。昔秦皇、汉武贵为天子,<BR>毕生求仙,终不可得;而陈泥丸真人成道之前,不过是一个箍桶匠。可知修炼之道,不在贫富贵贱,道家所谓“炼药无<BR>拘富与贫”,关键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德,故“道不妄传”,修炼家云:”万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至人。”对于修炼者来<BR>说,首先必须广立功行,方成大道。经云:“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欲成天仙者,须立一千三百善。”<BR>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BR>道门以“道、经、师” 为三宝,认为“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因道所以立经,因经所以明道。”<BR>道,即修道,指以自身功修,参悟大道。<BR>经,即读经,阅读祖师著作,印证已修。<BR>师,即师传,须要真师传授,指明道要。真师指有真正实修功夫的明师,所谓“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BR>以上三者,是对个人内修而言。平时做功德,仍不可少。<BR>道法自然,静者得之。<BR>修炼之道,师法自然。“自然’之义约有两层:<BR>其一,自然而然 不假人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加个人意志,反害功修。故须顺天行事,天人合发,<BR>《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方合大道本体。<BR>其二,因人而异,效验不一。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悟性(即理解能力)各异,即使师传相同,其内修之效验也不<BR>会完全一致。<BR>如何才能做到合乎自然,要妙在于一个字——静《阴符经》曰:“自然之道静”,故静者得之。<BR>自行修炼,无量度人。<BR>丹道修炼,主张“自度度人”。 首先要求个人潜心修炼,功成道备之后,就要显迹于世,广度有缘。一人行修,众生<BR>受益。否则徒求自了,带道飞升,于世无功,必遭天谴。《道藏》中《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曰;“仙道贵生,无量<BR>度人。”所谓”无量度人’,就是最大程度地、无私地度化与道有缘的人。<BR>昔钟离老祖度化吕祖之时,曾问:尔欲何日成道?吕祖答云;吾欲度尽众生,而后成道!此等胸怀,方是修中华道<BR>家风。<BR>至道不繁,守中为要。

空见001 发表于 2009-9-5 17:02:59

至道不繁,守中为要。

辛庚 发表于 2010-6-23 17:05:18

至道不繁,守中为要。 学习

玄风 发表于 2010-6-26 20:41:46

说的好!谢谢楼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道家修炼学十大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