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生解析武当三昧真参法
<FONT size=4>再说一段往事,周潜川先生说了:“正宗的东西泛化于俗以后,有的很有意义,有的便于在社会上推广,比如刘贵珍先生说松静气功非常好,说练功的时候念松、松、松。”但是周先生又说了“如果刘贵珍的第三个‘松’字念成‘送’,就会收回丹田,要不然的话;这‘松’还是脉迷前踪,这气还在鼻梁上转悠,如果说念成‘松、松、送’气马上送下来了。”所以肯定地说,周先生在称赞刘贵珍这种创新的同时提个建议,把“松”改成“送”就更好了。由此可见,传统的东西不可更改,改过之后就犯糊涂,把气就打乱了。 <BR> 所以真正的这些脉学,儒家的东西,人们揭示得很少。当前就是道家的功,佛家的功,没听说儒家还有功,光说是功有“儒释道医武”。武”不存在,武是动功,是以武演道,而且佛家、道家、儒家都演武。陆游“十年学剑有成绩,腾身一跃三千尺”,陆游是一个儒子,但他都学武,所以武单独列出来说不存在。王羲之乃武夫习文,可见文武同宗,文人习武和武夫习文,这先例几千年前就有了,今天大家还没有跟上,也告诉大家文武同时齐进,才能飞跃。医,我们现在学医,上医学院,过去的医是怎么学的?张仲景创造“伤寒论”的时候,他是个太守。他读的书太多了,他觉得有这样的基础,他应该论一论了,他才创造了“伤寒论”。 <BR> 张三丰的龙行大草,张三丰写字,他发现了字的脉络和人的脉络同宇宙一样都是一个天垂之象。所以要求大家练功之余去写字,让自己接近天垂之象,人天合一。并不是今天的社会上的所谓练气功的,学学写字,故作斯文,练书法的,也练练功,也长寿长寿,于是气功与书法结合起来了,好多气功书法就出来了。古人的本意并非这样。张三丰是继承了葛洪、抱朴子的学说:“内以养真;外以却恶”,内以养真,养自己的精神,外以却恶,使自己元气饱满,能使宇宙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和自己的七情六欲不干扰自身的修为。张三丰把它发展了,指出来“内执丹道,外显金锋”,说在内炼的是丹道,在外是外显金锋,拿出来是一把宝剑。其实呢,它的套路实际上是将元气纳入了犹如太阳和月亮在宇宙中循环产生的那种轨迹之中,元气在体内产生的循经现象,正合人体中的脉络。起于子而终于亥,起于子时一阳初生,终于亥则三阴俱足,这种阴阳的完整性,只有在人体内的元气沿着经脉产生循环时才能实现。这种循经每一个阶段叫做分经流注,分经流注就是单走哪一经,那么完整的就是“太乙循经”。“太”,古人在创造此字的时候,本来就已经有了大,觉得大还不够大,比大还大的这个字念太,这个区别就是在大的下面点了一点,说太大了。“乙”是什么呢?乙就是太极图中间的这条分界线,阴阳的分界线,乙者阴阳之流变也。宇宙中最大的阴阳的这种关系,和最精微的微观的这种关系叫做“太乙”。在唐代的诗歌中已经提出来“太乙为表帝”,意思是说太乙指的是宇宙当中生命震动的时候的卦象为东方震为雷。那么这种太乙循经是人体元气沿着这些轨迹产生的公转和自转的完整体,公转也好,自转也好,体内产生太乙循经。如果练功没有循经现象,那不是内功。张三丰把“文字、丹道、武功”化合一体。这么说起来,我们再看三教的文化。医武我们都把它们浓缩归纳到儒释道里边去了。儒是指文化而言,释是佛教。在佛教没有传人中国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东方特有的文化,这样的话,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中国文化的根底在于道教”。道是老子阐述的一阴一阳这种道,这种阴阳的统一体就是太极学说。我们练功讲太极,文字里边有太极,阴阳的对仗就是产生出中国特殊的文体——“楹联”的根源。所以真正的传统的功夫里边有很多内容是以楹联的特殊文体组成的。修真图是一张大图,这九个是分解图,其中文字是修真图的补充。这样,是不是已经给大家一个清楚的概念。以音弘法、以文观意、以形鉴真对我们练功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就是通过练功,通过功谱的阅读使自己与古人化合。 </FONT><BR> 内以养真;外以却恶! 呵呵,看看 以音弘法、以文观意、以形鉴真 读此文印堂气机微动 是否与文神合?? 此处看法新颖
页:
[1]